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時間:2025-01-06 10:44:55 佩瑩 報告 我要投稿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通用13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報告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施工單位自評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通用13篇)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1

  一、總則

  第一條為了在發展化學工業的同時,嚴格控制新污染的產生,加快老污染的治理步伐,根據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國家計委、國家經委頒發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一切新建、改建、擴建和技術改造的化工建設項目,包括利用外資、中外合資、合作項目和引進項目(以下統稱化工建設項目)。

  第三條實施化工建設項目除執行本規定外,還應當執行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標準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化工建設部門必須嚴格執行國家關于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的審批制度和防治污染及其它公害的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

  化工建設項目要積極進行三廢資源綜合利用、保護和合理利用國家的自然資源。對于技術成熟、確有經濟效益的綜合利用措施,必須同防治污染及其它公害的措施一樣,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在勘探、開采化學礦山時,必須按照國家礦產資源法規的有關規定,執行“綜合勘探、綜合評價、綜合開采、綜合利用”的方針。

  第五條化工建設項目必須符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

  化工建設項目要采用無三廢或三廢排放量少的先進工藝,采用無毒無害,低毒低害的原料路線,采用技術先進,效率高的三廢處理設施。凡是采用被淘汰工藝的化工建設項目,組織評審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單位不得同意其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主管計劃部門不得上報或批準項目建議書和計劃任務書。

  凡是依托老企業建設的化工建設項目都應在經濟合理、技術可行的條件下,同時治理企業的老污染;そㄔO項目投產后,排放的污染物必須達到國家或地方標準。

  第六條化工系統各級計劃、基建、財務和物資等部門都應按照本規定將化工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納入計劃,計劃部門必須將計劃預安排的化工建設項目及早通知環境保護部門。各級化工環境保護部門是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的歸口管理部門,要從前期準備工作入手,會同有關部門完成以下工作,并定期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情況。

  1.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預安排和審查環境影響評價費用是否合理。

  2.按照國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對環境影響評價大綱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組織預審。

  3.對承擔化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進行監督檢查。

  4.參與初步設計中環境保護篇章的審查,監督設計采用治理技術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5.監督檢查設計與施工中的環境保護設施和綜合利用設施是否落實和參與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工作。

  6.監督檢查化工建設項目正式投產后環境保護設施的運行和效果。

  二、關于可行性研究階段的規定

  第七條化工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書與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編制,在時間上要同步進行和完成。建設單位在上報項目建議書時,必須著手委托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做好環境影響評價的準備工作。

  第八條建設單位在與環境影響評價單位簽訂環境影響評價的委托協議后,要為項目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創造條件,應按照協議的要求,向承擔單位提供環境影響評價所必需的基礎資料,并對基礎資料的正確性負責;環境影響評價的承擔單位必須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規定的程序、內容、深度,迅速開展工作,并對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的可靠性和準確性負責,必須對評價結論負責。環境影響評價大綱經過環境保護部門同意后不得擅自更改。

  第九條為確保大中型化工基本建設項目和限額以上技術改造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的質量,其綜合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必須由掌握化工行業生產工藝和污染物排放狀況及化工單元操作方法,具備化學工程分析能力,并持有“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證書”的單位承擔。建設單位在著手選擇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前,必須報告化工部環境保護辦公室;げ凯h境保護辦公室給予指導或建議建設單位做出選擇。

  承擔化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要根據實際情況與項目所在地區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搞好協作,發揮地方的優勢,以縮短環境影響評價周期。

  第十條小型化工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由省、自冶區、直轄市化工廳(局、公司)、計劃單列市化工局(公司)會同建設單位自行安排和選定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小型化工建設項目要保證環境影響評價質量,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的編審制度,主管機關的環保部門要嚴格進行“三同時”把關。

  第十一條凡經當地主管環境保護部門批準可以編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的小型化工建設項目,應由建設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填寫報告表,報送項目主管環境保護部門審查,再送交地方主管環境保護部門批準后,方為有效。

  第十二條環境影響評價費用應根據化工建設項目的評價工作量合理收取,不得任意提高收費標準。評價費用在項目可行性研究費用中列支。

  凡因環境影響評價承擔單位工作失誤而引起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修改,不得再收取費用,凡由于其它原因引起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修改,可酌情補收費用。

  第十三條由設計、科研、勘察等單位組成的化工部環境影響評價咨詢服務中心及其成員單位,主要負責承接化工部門安排的或化工建設單位委托的環境影響評價任務,保證環境影響評價質量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要求。在條件可能時也可承接化工系統以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第十四條對從事化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單位實行資格審查制度。

  化工部部屬科研、設計、勘察、大專院校等單位從事化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需填寫國家環境保護局編制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證書申請表》,由化工部環境保護辦公室審批后,報送國家環境保護局,辦理評價證書核發手續。

  第十五條化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編制完畢后,由建設單位負責將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上報建設項目主管機關〔化工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化工廳(局、公司)、計劃單列市化工局(公司)〕的環保部門進行預審,預審合格后再報地方環境保護部門或國家環境保護局審批。固定資產投資在2億元以上或化工部直屬的建設項目,其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由化工部環境保護辦公室或由其委托的單位組織預審,其它項目按照建設項目分級負責的原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化工廳(局、公司)、計劃單列市化工局(公司)的環保部門組織預審。

  負責預審的單位自接到建設單位提交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表為半個月)提出意見。逾期沒有提出預審意見的,則按同意處理。建設單位應將逾期生效的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報送化工部環境保護辦公室。

  第十六條根據化工部建設項目現行管理體制,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或500萬美元(含500萬美元)以上的基本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及一些由化工部安排投資的小型基本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化工部化工規劃院評審,其中化學礦山項目,由化工部化學礦山規劃設計院評審,其它項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化工廳(局、公司)、計劃單列市化工局(公司)負責組織評審。

  對報審的化工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單位應組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必須有主管機關環境部門預審意見的文件和地方環境保護部門的審批文件。沒有上述文件的建設項目,評審單位不得召開評審會,計劃部門不得上報或批準項目計劃任務書。

  第十七條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書評審的要求如下:

  1.提請評審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建設單位,必須在召開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前一個月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書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報送組織評審單位同級的化工環保部門〔化工部環境保護辦公室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化工廳(局、公司)、計劃單列市化工局(公司)的環保部門〕一份。

  2.化工部環境保護辦公室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化工廳(局、公司)、計劃單列市化工局(公司)的環保部門,在收到送審的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書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后,要首先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的內容、深度是否符合要求。評審單位要按照化工部有關化工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書內容和深度的規定和要求,審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書中的環保篇章。

  對不符合要求的,要提出意見,退回建設單位,轉交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書的承擔單位或環境影響評價單位進行補充、修改,待符合要求后,再重新報審。

  3.評審單位在召開評審會時必須請同級化工環保部門派人參加評議,充分發表意見。凡是末經同級化工環保部門同意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不得批準上報。

  三、關于設計、施工、驗收階段的規定

  第十八條化工建設項目在初步設計階段必須按照化工部的《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定》〔(86)化基字第1066號〕有關環境保護篇章的內容要求,編制初步設計的環境保護篇章,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及其審批意見所確定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

  第十九條對環境有嚴重影響的'化工建設項目應采用成熟的三廢治理技術。凡是有污染而又沒有污染治理措施,或雖然有治理措施,但污染物排放仍超過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的化工建設項目,計劃部門不得批準計劃任務書,設計單位在接到設計任務后,有權向項目主管部門提出異議,未經最后確認,可暫不開展設計。

  第二十條各級化工科研主管部門,在安排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科研任務和鑒定科研成果時,必須同時安排三廢治理的科研任務,同時鑒定三廢治理技術,在鑒定時,必須有同級化工環境保護部門參加。凡是三廢治理技術不過關的科研成果,一律不得鑒定,化工建設項目的設計單位不得將其用于設計。

  第二十一條化工建設項目的廠址、原料及工藝路線的選擇必須將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的審批結論作為依據之一,凡是對環境有嚴重影響的建設項目必須另選廠址或改變原料、工藝路線。

  化工建設項目的選址與總圖布置和三廢污染防治措施應符合化工部的《化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定》的具體要求。

  第二十二條各級化工計劃主管部門在安排和審查化工建設項目時,對與主體工程相關的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工程所需資金、設備、材料,必須同時列入計劃,切實予以保證,不留缺口。在施工過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為借口,擠掉三廢治理和綜合利用的資金、設備、材料和施工力量。

  第二十三條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必須在建設項目初步設計審核會前一個月,將初步設計報到主審單位同級的化工環保部門或其委托的單位預審環保篇章;開會時主審單位必須請同級化工環保部門派人參加;辦理批文時,必須征得同級化工環保部門的同意。凡是環境保護篇章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得批復初步設計。

  第二十四條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做到文明施工,保護施工現場環境,如產生粉塵、煙塵、噪聲、振動及廢物,必須有防范措施,防止造成不應有的環境破壞。由于力所不及的原因造成了環境,待項目建成后,必須進行修整,恢復周圍環境的自然面貌。

  第二十五條化工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在向項目驗收委員會提交項目竣工驗收報告時,要同時提交《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報告》,說明環境保護設施的處理能力、試運行情況和技術經濟效果。

  第二十六條化工建設項目的竣工驗收,必須有主管機關環境保護部門參加,對環境保護設施及其效果進行檢查。凡是環境保護設施沒有與主體工程同時建成,或建成后經過試車考核其治理效果達不到設計要求的項目,一律不得驗收投產,也不得試生產,強行或變相投產的,要追究決定者的責任。

  第二十七條設計單位應對已建成的環境保護設施進行回訪,凡是已建成的環境保護設施,由于設計的原因不能正常運行或達不到環境保護設計規定的要求,設計部門應負責修改設計,建設單位不再付給設計費用。

  四、附則

  第二十八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化工廳(局、公司)、計劃單列市化工局(公司)和重點城市化工局,在每年第一季度向化工部環境保護辦公室報送當年度計劃安排的化工建設項目數量、內容、環境影響評價任務的承擔單位等資料,年終前要對在建項目的“三同時”執行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并將檢查情況報化工部環境保護辦公室。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2

  一、設立安全審查階段

  1.設立安全審查階段具體要求

  建設項目選址時,建設單位應當對建設項目設立的安全條件進行論證。內容包括:建設項目內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對建設項目周邊單位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居民生活的影響;建設項目周邊單位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居民生活對建設項目的影響;當地自然條件對建設項目的影響。申請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前,建設單位應當選擇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建設項目設立進行安全評價。建設項目設立前,建設單位應當向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申請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申請書;建設(規劃)主管部門頒發的建設項目規劃許可文件(復印件);建設項目安全條件論證報告;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者企業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復印件)。

  2.設立安全審查階段常見問題

 。1)未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進行設立安全評價。

  (2)安全條件論證報告或設立安全評價報告不符合質量要求。

 。3)建設單位對建設項目的安全許可實施主體認識不清。

  3.設立安全審查階段的對策措施

 。1)建設單位在委托安全評價機構進行設立安全評價時,應仔細核對評價單位的資質等級、評價區域范圍和評價業務范圍等信息。對于國務院及其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建設項目、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建設項目、生產劇毒化學品的建設項目、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建設項目、安全監管總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有特別要求的建設項目,都必須委托甲級評價機構進行安全評價。

 。2)安全評價機構應當依據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對建設項目進行設立安全評價,并對出具的設立安全評價報告質量負責。建設單位應組織人員對安全條件論證報告和設立安全評價報告進行仔細審查,避免評價報告出現前后名稱、數據不統一、安全對策和建議難以實施等問題,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評價報告應督促評價單位進行修改完善。

  (3)8號令規定,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行分級實施的辦法。安監總局指導、監督全國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工作,并負責實施下列建設項目的安全許可:國務院審批(核準、備案)的;中央企業投資由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備案)的;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從一開始就要對項目性質充分了解,避免將本應在國家層面進行安全許可的`建設項目報送地方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審批,反之也一樣,以免造成工作被動。

  二、安全設施設計審查階段

  1.安全設施設計審查階段具體要求

  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應當由取得相應設計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設計單位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負責。設計單位應當依據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以及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進行設計,并組織設計人員編制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建設單位在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全部完成后,應該向相應的安全許可實施部門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申請書;建設項目設立安全審查意見書(復印件);設計單位的設計資質證明文件(復印件);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審查時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2.安全設施設計審查階段常見問題

 。1)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編制不符合規定要求。

 。2)設立安全評價報告中的安全對策和建議未采納或未采納時沒有作充分的論證說明。(3)安全設施設計送審不及時。

  3.安全設施設計審查階段的對策措施

 。1)8號令規定,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包括下列內容:建設項目概況;建設項目涉及的危險、有害因素和危險、有害程度;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中的安全對策和建議采納情況說明;采用的安全設施和措施;可能出現事故的預防及應急救援措施;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及人員配備;安全設施投資概算;結論和建議。設計單位應該嚴格按照上述要求執行,建設單位應組織相關人員對安全設施設計專篇進行審查,專篇格式和內容必須符合規定要求以后才可以送審。

 。2)建設單位應配合設計單位對建設項目設立安全評價報告中的每一條安全對策和建議采納情況進行答復,應列表詳細說明安全對策和建議的實際落實情況,如果沒有采納時則需要作充分的論證說明,給出足夠的理由和依據。

  (3)為了加快建設項目的工程進度,建設單位有時采取設計、采購、施工深度交叉的辦法,往往在設計階段就已經著手開展設備訂貨和現場施工,這就會產生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工作滯后于項目建設進度的問題。為避免出現這種情況,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應緊密配合,加快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的編制工作,完成后及時收集相關資料向對應的安全許可實施部門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審查。

  三、試生產方案備案階段

  1.試生產方案備案階段具體要求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施工完成后,建設單位應當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研究提出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及對策,并按照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制定周密的試生產(使用)方案。在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前,將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方案,報送建設項目安全許可實施部門備案。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方案應包括下列有關安全生產的內容:建設項目施工完成情況;生產、儲存的危險化學品品種和設計能力;試生產(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及對策;采取的安全措施;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試生產(使用)起止日期。

  2.試生產方案備案階段常見問題

 。1)試生產方案編制和安全許可申請資料不符合規定要求。

 。2)試生產方案備案期限內沒有完成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工作。

  3.試生產方案備案階段的對策措施

  (1)建設單位應根據8號令的要求,在開車準備階段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研究提出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及對策,并按照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制定周密的試生產(使用)方案。編制的試生產(使用)方案要經過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的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認可,才能向相應的安全許可實施部門報送。

 。2)試生產(使用)不得超過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方案確定的期限和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試生產(使用)期限,屬于聯合生產性質的建設項目試生產期限一般不得超過12個月,其他建設項目試生產(使用)期限一般不得超過6個月。如果由于某種原因不能在規定的試生產(使用)期限內完成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工作,則應按規定在未到期之前辦妥延期手續,并在規定時間內抓緊完成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工作。

  四、安全設施竣工驗收階段

  1.安全設施竣工驗收階段具體要求

  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選擇有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建設項目及其安全設施試生產(使用)情況進行安全評價。安全評價機構應當依據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及標準進行評價,并對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安全評價報告的真實性負責。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前,建設單位應當向相應的安全許可實施部門申請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資料: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的驗收申請書;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的審查意見書(復印件);施工單位的施工資質證明文件(復印件);建設項目安全設施施工情況報告;安全生產投入資金情況報告;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安全評價報告。

  2.安全設施竣工驗收階段常見問題

  (1)建設項目相關安全設施未進行檢測或檢測不合格。

  (2)安全設施不符合或者未達到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要求。

 。3)安全設施竣工驗收申報材料不符合規定要求。

  3.安全設施竣工驗收階段的對策措施

 。1)在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竣工驗收階段,需要建設單位委托檢測并提供檢測合格報告的主要有以下幾種:防雷設施檢測報告和防雷工程竣工驗收合格的意見書;消防設施檢測報告和建筑工程消防驗收合格意見書;爆炸危險場所的電氣設備檢查評估合格報告;可燃、有毒氣體校驗合格報告;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的取證情況;工作場所有毒有害氣體、粉塵、噪聲、高溫等測試報告。如果建設項目沒有取得以上這些報告,就會直接影響到安全設施的竣工驗收工作,因此需要建設單位提前做好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準備工作。

 。2)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的規定,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進行檢查、檢驗和檢測,保證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能夠滿足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的安全要求,并處于正常適用狀態。如果檢查發現安全設施配備不全或存在缺陷、隱患的,則應限期進行完善或整改。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3

  一、安全預評價的重要作用

  安全生產"三同時"工作是指建設項目(工程)的勞動安全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安全生產"三同時"工作是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從被動防范向源頭管理轉變,從集中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向規范化、經常化、制度化管理轉變,從事后查處向預防為主、強化基礎轉變的一項行之有效的途徑。安全預評價是安全評價中介機構對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所提出的安全生產防范措施是否滿足安全生產要求進行評價,使建設項目在設計階段的安全設施更完善、更合理,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設計和施工前的一項重要工作。

  1、安全預評價是對可研報告中安全性的把關和深化。建設項目通常經過項目立項、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現場施工、試生產、正式投產等幾個階段。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多數設計單位都能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編寫安全專篇(節),但以往實踐表明,有的專篇(節)的深度達不到要求,有的可研報告甚至沒有專篇(節)。工程設計者往往只側重于考慮生產過程實現的工藝性能和經濟指標,如產品品種、產量、質量、效益等,設計單位通常也只配備與生產過程相對應的專業技術人員,不一定有安全方面的專業人員。而安全預評價者則更側重于考慮勞動安全設施是否達到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能否確保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是對安全生產條件進行把關的專業單位,安全評價單位專門配備了經國家注冊認證的安全專業的技術人員。兩者把關出發點和力度大不相同。特別是在建設項目投資趨緊時,業主往往要求設計單位首先壓縮安全生產投入。因此,如果沒有進行安全預評價,設計單位直接進入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其勞動安全設施就有可能達不到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

  2、安全預評價是實施行政監督的一個重要程序。行政機關實施安全監督側重于對建設單位是否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在實施行政監督過程中,由于行政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工作內容側重于行政管理,技術上需要中介機構提供參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設計已成為一種技術性商品,設計單位的行為受雇主觀點和利益影響,特別是一些雇主安全生產意識不強時,設計就不一定能完全體現全民和社會效益。而預評價單位則是從安全生產角度入手,對設計單位是否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及技術標準進行設計作出鑒別評價,除了對雇主負責外還要對社會和生產安全性負責。它是行政機關實施安全生產行政監督的一個必要程序。盡管安全評價機構也是一種技術商品,也可能受經濟利益影響,但參與安全預評價報告的審查備案和綜合管理則是行政機關對中介機構的一種監督。

  3、從安全經濟學理論講,安全預評價工作是投資少收益大的一項措施。安全工作雖不能體現直接的經濟效益,但其隱性效益是顯著的。安全經濟學上有一種理論,即安全效益金字塔關系:系統設計1分安全性=10倍制造安全性=1000倍應用安全性。從這個角度講,工程設計階段對安全設施的投入與事故發生后進行亡羊補牢式的整改的投入,兩者是不能同日而語的。也就是說,在工程設計階段的安全投入是最節省的安全投入。因此,通過安全預評價對"同時設計"工作進行把關決不是可有可無的程序,而是具體體現"預防為主"的戰略性措施。

  4、預評價與"三同時"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種管理模式。據了解,西方國家并沒有由政府管理"三同時"這一制度。因為西方國家的管理模式是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或者說是以結果為主要管理對象的。如果建設項目建成后不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是不允許投產的。而我國目前還屬于第三世界國家,生產力水平還不高,市場經濟正處在逐步發展和完善的階段,法制也尚未十分健全,一些項目由于"同時設計"把關不到位、建成投產后發現存在隱患,有時只好遷就通融、維持現狀,或是從其他方面采取一些隔靴搔癢的"補救措施"。如某乳品廠曾建在傳染病醫院鄰近;福州西區水廠露天的過濾池南側2米多處建起了高層的'居民區,一旦有人往水里投毒,后果不堪設想,只好采取一些臨時的"防范措施"等等。因此,在我國現有生產力水平和體制下,只有通過行政部門對建設項目的可研、設計、施工、驗收等各個過程實施監督,才能真正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實現從事后查處向事前預防的轉變。如果沒有進行對安全預評價和"三同時"的有效監管,那么生產安全事故和安全生產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量將大幅度上升。

  二、當前安全預評價工作存在的問題

  1、安全預評價工作的法規需進一步適應現實發展的需要。原勞動部3號令和10號令是原勞動部根據《勞動法》制定的與之相配套的國務院部門規章。隨著形勢的發展,這些規章已經不適應當前工作的需要。一是政府機構改革不斷深入,一些行政職能已經進行了劃轉,如衛生職能已劃轉衛生部門,安全職能已由勞動行政部門和原來的各工業主管部門集中劃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原勞動部3號令、10號令中"勞動安全衛生預評價"的名詞已不適應現在的情況。二是隨著《行政許可法》于今年7月1日實施,原國務院部門規章繼續實施的法律延續性亟待進一步明文確定。

  2、有些建設單位負責人安全預評價工作意識淡薄。據了解,目前進行安全預評價的項目基本上屬于兩種情況。一是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批的、在可研或初設論證時由安全行政部門要求其進行安全預評價的項目;二是經過安全評價中介機構宣傳后建設單位才做的項目。此外,不少建設項目特別是非公有制企業的建設項目沒有進行安全預評價。一些建設單位負責人為了節省投資或其他目的,還通過各種關系說情,以求得省略安全預評價這一重要的步驟。這足以說明一些建設單位負責人對勞動安全"三同時"工作意識的淡薄。

  3、安全預評價報告行政審批改為報備后的影響。國家安監局、國家煤監局《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審批項目和改變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管理方式的決定〉有關工作的通知》(安監管技裝字[20xx]68號)要求,建設項目(工程)安全預評價報告評審交由具備能力的行業組織或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社會中介機構組織評審,實行專家評審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備案制度。但是,該文件中如何注冊這樣的中介機構、專家應具備什么條件等等問題,目前還沒有具體可操作的文件。預評價報告備案實行分級管理,對各省負責備案的預評價報告審查工作,國家局意見是根據各省具體情況自行決定。這一管理方式的改變,將可能因各種原因如由評價單位的內部人員、退休人員自審或評價機構之間相互"結盟"串審等而影響預評價報告的審查質量。

  4、安全評價中介機構對安全評價工作的影響。安全評價工作是一項由有資質的中介機構承擔的專業性強、涉及面廣、技術要求高的有償服務工作。目前,安全評價資質由國家安監局統一批準,未進行分級管理。許多企業反映,由于安全評價機構數量少,缺乏競爭機制,安全評價費用高,服務態度不好,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安全預評價工作。安全預評價報告行政審批改為專家評審報行政部門備案后,一些評價機構在報告評審工作中用市場經濟的辦法搞隱性的業務聯盟,不僅破壞了技術市場的秩序,也影響了安全預評價報告的審查工作。

  三、進一步搞好安全預評價工作的思考

  1、有關安全預評價的法律法規應盡快修訂完善。一是國家應從現有安全行政體制出發,結合新的安全生產形勢,盡快制定可替代原勞動部3號令、10號令的國務院法規,使安全預評價工作的法律延續性體現得更加明確。二是盡快修訂《福建省勞動安全衛生條例》,通過地方法規將以往開展"三同時"工作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法制化,使之體現依法執法的連續性。三是可以比照其他"三同時"行政部門的管理辦法,如參照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的做法,將安全預評價工作做為項目立項審批的依據;也可參照《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五條規定,在可研階段未提交安全預評價報告或安全預評價報告未經審查同意的建設項目,有關部門不予批準。四是將安全預評價工作做為企業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的前置。對不具備安全生產基本條件的建設項目,從設計階段就予以否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五是新出臺的法規應對不按規定進行安全預評價的建設單位提出制約措施,以確保政令暢通。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4

  1995年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中率先引進了環境監理制度,這標志著中國的環境監理工作的拉開了序幕[2]。國家環保部辦公廳20xx年6月印發的《關于同意將遼寧省列為建設項目施工期環境監理工作試點省的復函》和20xx年7月印發的《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列為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試點省份的函》標志著遼寧和江蘇兩省率先成為中國第一批開展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工作的試點省份。國家環保部辦公廳20xx年1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建設項目環境監理試點工作的通知》具有里程碑意義,文件中規定了環境監理的定位、主要功能與需要開展環境監理的建設項目類別,同時將浙江省,內蒙古自治區、重慶市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列為第二批建設項目環境監理試點省份!蛾P于進一步推進建設項目環境監理試點工作的通知》的出臺,標志著中國的環境監理工作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3]。

  2基站項目環境監理工作程序

  基站的環境監理工作程序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1)確定環境監理單位階段;(2)編制及評估環境監理方案階段;(3)設計及施工及試運行期間環境監理階段;(4)報備基站監理總報告階段。

  2.1確定環境監理單位階段

  2.1.1環境監理項目公示

  需要開展環境監理的基站建設項目,應由審批該項目環評文件的環保部門在其門戶網站或其他專業網站進行公示。

  2.1.2環境監理單位遴選

  在基站建設項目的環評文件獲得批復后、開工建設之前,基站建設單位應按照項目所在地區環境監理單位遴選工作的有關要求開展環境監理單位遴選工作。環境監理單位遴選工作應在工程招標結束前完成。按照遴選工作的相關要求,招標期間應該委托評估單位對環境監理單位進行評估。評估單位采用公開遴選或邀請遴選的方式遴選出基站建設的`環境監理單位。應選的環境監理單位需提交應選文件,經統一開標和專家評標后,選出2家候選單位交由基站建設單位最終確定。

  2.1.3合同簽訂與備案

  遴選工作結束后,建設單位和中選單位應在中選通知書發出后15日內,依據遴選文件的應選文件的有關規定簽訂委托環境監理合同,并在負責審批該項目環評文件的環保部門備案。

  2.2編制與評估環境監理方案階段

  2.2.1編制基站環境監理方案

  在簽訂委托環境監理合同及收到相關設計文件后,環境監理單位根據基站建設項目站址、數量、環境特征、環評和批復文件的相關要求及建設單位的要求,編制基站建設項目的環境監理方案。

  2.2.2評估基站環境監理方案

  環境監理單位編制的環境監理方案需要進行技術評估,按照評估單位出具的技術評估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并及時報送給基站建設單位。

  2.2.3報備基站環境監理方案

  建設單位應將基站的環境監理方案報送審批該基站項目環評文件的環保部門審核備案。環境監理方案須經審核備案后,項目方可開工建設。在環境監理工作實施過程中,如基站地址或相關技術參數發生重大變化而需要調整環境監理實施方案時,應組織研究修編,經建設單位報送審批該基站項目環評文件的環保部門審核備案。

  2.3設計、施工及試運行期間環境監理階段

  按照基站環境監理方案的相關要求,開展基站設計及施工期間的環境監理工作并且編制基站設計和施工階段的環境監理報告。設計和施工階段的環境監理報告作為批準基站試運行的必要條件之一;驹O計和施工階段的環境監理報告應包括設計文件的環保審核、施工階段環保措施和生態保護措施落實情況、環保宣傳與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在此階段,基站建設項目可解決站址核查與保護距離核查的工作,通過現場巡查和抽取重點基站旁站等工作方法記錄基站站址與環評及批復文件的相符性以及環境保護措施和生態保護措施的落實情況,整理并提交實際建成的基站技術參數表及圖片檔案;驹囘\行期間應按照環境監理方案實施細則開展環境監理工作,并編制基站試運行階段環境監理報告。試運行階段環境監理報告的主要內容應包括環境保護措施執行情況、風險防范措施以及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測計劃落實情況等內容。在此階段,基站建設項目可采用現場巡查和環境監測等工作方法,對試運行期間的基站進行抽測,逐步落實環保部門環評批復中的環境監測要求。

  2.4報備監理總報告階段

  環境監理工作結束后,環境監理單位應當向基站的建設單位提交環境監理總報告。監理總報告應在總環境監理工程師的主持下編寫,報告應全面總結基站環境監理的成果,反映基站在設計、施工及試運行期間環境監理工作的開展情況及環保措施的落實情況等。基站的建設單位應當將環境監理總報告報送給審批該項目環評文件的環保部門審核備案。

  3基站環境監理各階段的工作重點及成果

  根據基站環境監理工作的四個階段,對環境監理的主要工作重點及各階段交付成果進行分解,詳見表1。

  4結語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5

  科學分析《規劃》實施取得的成效、存在問題及原因,對確保順利完成《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加快副中心城市和渭北工業區航空工業組團都具有重要意義。

  二、責任分工和組織形式

  我區“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總體評估;二是對8個“十二五”重點專項規劃進行評估;三是對承擔《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有關任務進行評估。

  區發改委牽頭組織我區《規劃》的中期評估工作,在摸清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根據各部門、鎮街的總結報告,形成《區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報告》報區政府審定并按程序接受區人大常委會審議,同時上報市政府。8個“十二五”重點專項規劃的評估,由規劃編制單位自行組織,并形成評估報告。承擔《市十二五規劃綱要》有關任務評估分工詳見附件。

  三、評估重點

  各部門、鎮街要緊密圍繞《規劃》中涉及本部門、本轄區的目標、任務和上報項目開展評估,全面總結成績、分析查找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ㄒ唬┙鼉赡陙,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現狀、“十二五”目標實現的進度、20xx年的情況預計以及完成五年目標的發展趨勢判斷、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等。

 。ǘ┙鼉赡陙恚嚓P產業和領域主要任務完成情況、采取的對策措施、取得的.主要成效、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等,包括對完成《規劃》中提出的相關任務情況進行分析評估。

  (三)近兩年來,項目的推進情況。對列入“十二五”規劃中的150個重點項目是否如期開工、進展程度、經濟社會效益等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對未能動工實施的或不能實施的要說明情況。

 。ㄋ模┙Y合《規劃》實施進展情況及國內外發展環境新變化,對照“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各項目標和任務,對未來兩年進行預測,提出是否對規劃的指標、任務和重大建設項目進行調整和修訂。

 。ㄎ澹┙Y合自身實際和承擔的具體任務,提出進一步推進《規劃》落實的對策。

  四、工作步驟

 。ㄒ唬└鲉挝辉u估報告起草階段(6月14日—6月20日)。各鎮街、部門結合自身實際,全面展開《規劃》實施中期評估工作,并形成書面報告。

  (二)總評估報告起草階段(6月21日—6月28日)。區發改委在各鎮街、部門提交的評估報告及各專項規劃中期評估報告基礎上,起草《規劃》中期評估總報告。

  (三)征求意見階段(7月1日—7月30日)。區發改委牽頭,廣泛征集各鎮街、部門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社會公眾對評估報告的意見,并于省市規劃綱要中期評估報告銜接。

  (四)報送審議階段(8月)。區《規劃》中期評估報告報區政府審定,由區政府提請區人大審議。

  五、工作要求

 。ㄒ唬└鲉挝灰叨戎匾曇巹澲衅谠u估工作,加強領導,組建班子,周密部署,確保按時完成工作任務。

 。ǘ┲衅谠u估采用數據應預計至20xx年底。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6

  一、工作原則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經濟性、效率性、有效性原則。即把財政支出行為及其過程的實際情況,通過對其經濟性、效率性、有效性的比較和評價分析,判斷支出的行為過程和執行的業績、效果優劣。經濟性、效率性與有效性是一個相輔相成的統一整體。

 。ǘ┒糠治雠c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以定量分析為主,定性分析為輔,定量分析建立在支出項目的財務數據采集分析上,定性分析通過對項目支出的全面、綜合因素分析,結合相關專家的意見,與定量分析共同評價支出項目的效果,以更加合理、準確反映支出的實際績效。

  (三)真實性、科學性、規范性原則。真實性是保證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公正客觀的基礎,科學性是以項目的實際情況為主,兼顧國家、國際比較標準,將預算標準和實際相結合,普遍適用和個別選擇相結合,充分考慮財政支出的特點和運作過程,以真實反映和衡量不同資金使用受益單位(部門)管理和使用財政資金的能力。規范性是評價行為和結果始終貫穿和反映財政資金運作的全過程,強化、規范公共支出項目的選項、審批、監管、審核功能,增強財政資金分配和使用的責任制,使績效評價對公共支出和預算管理起到激勵和約束作用。

  二、基本方法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方法包括:

 。ㄒ唬┏杀尽б姹容^法。針對財政支出確定的目標,在目標效益額相同的情況下,對支出項目中發生的各種正常開支、額外開支和特殊費用等進行比較,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為優。

 。ǘ┠繕祟A定與實施效果比較法。通過比較財政支出所產生的實際結果與預定的目標,分析完成(或未完成)目標的因素,從而評價財政支出績效。

 。ㄈ⿺偺嵊嬎惴。研究某項支出通過年度盈余得以回收的時限,即計算投資回收期或投資風險。攤提時間越短,風險越小。

  (四)最低成本法。在某項公共支出不易觀測或計算其效益大小的情況下,可采取比較多個功能和目的相近的方案,評價和選擇成本最低的方案。

  (五)因素分析法。通過列舉分析所有影響收益及成本的內外因素,綜合分析評價的方法。

 。v史動態比較法。將歷史上各時期的公共支出按一定原則和類別分類排列,分析比較,確定公共支出效率變化的情況。

  (七)橫向比較法。將相同或近似的支出項目通過比較其在不同地區間的.實施執行情況來分析判斷支出的績效。

 。ò耍⿲<以u議與問卷調查法(公眾評判法)。通過若干相關領域的專家對財政支出績效進行分析,同時,設計不同的調查問卷,發給一定數量人員填寫,最后匯總分析各方意見進行評價判斷。

 。ň牛┴斦、省財政部門制訂的其它方法。

  在實施績效評價時,根據支出項目的不同情況可以只采用一種方法,也可以多種方法同時進行。

  三、指標體系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基本(通用)指標,一類是個性(選定)指標;局笜税ɑ矩攧罩笜、國家(國際)通行指標、公眾關注指標等被普遍應用在公共支出項目績效評價的指標。個性指標是在確定具體評價對象后,通過了解、收集相關資料、信息,結合評價對象不同特點和目標來設置(選定)的特定指標。

  個性指標包括績效指標和修正指標?冃е笜烁鶕斦С龅牟煌δ芎皖愋,同時兼顧績效評價工作的可操作性分為九大類,每類設立支出類型評價“指標庫”,針對不同項目的績效評價內容選取一定比例的指標。為滿足評價工作的要求,還可以結合具體需要臨時設置一些補充指標(績效評價指標及計算公式詳見附件)。

  四、組織管理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由財政部門統一組織管理,財政、主管部門、項目單位分級實施。財政部門作為財政預算分配的主體,負責安排各項財政支出并對財政資金使用進行監督,是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主管部門,負責研究制訂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評價標準,統一規劃評價工作并組織實施,指導各地、各部門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各主管部門、支出項目單位是財政支出評價工作的具體組織者,負責本部門、本項目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實行分類管理的辦法。日?冃гu價,由省財政廳組織實施;省委、省政府指定的重要項目,由省委、省政府指定的牽頭單位或由省財政廳、審計廳、監察廳共同組織實施;對省直部門或一級預算單位的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由省人事廳、財政廳會同審計、監察部門組織實施。

  進行績效評價必要時可以邀請各級人大專門委員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參加。

  五、工作程序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必須遵循嚴格、規范的工作程序,從而減少誤差,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財政支出績效評價一般工作程序主要包括:

 。ㄒ唬┣捌跍蕚

  1、績效目標申報。

  (1)財政基本支出的績效目標,包括按定員定額標準計算的基本支出績效目標和單項核定的基本支出績效目標,由財政部門根據有關規定和標準確定。

  (2)預算單位在申報支出項目時,必須提交項目可行性方案,明確提出項目資金使用的績效目標。預算數額較大或者專業技術復雜的項目,可行性方案必須有科學的論證和專家意見。

  可行性方案中,績效目標包括以下內容:申報單位基本情況、項目概況、項目必要性、項目所要達到的預期績效目標、前景預測、條件論證、內容和規模、資金來源渠道及比例、資金使用進度、相關經濟社會效益等。

  省級財政支出項目申報必須按《廣東省省級部門項目支出預算管理試行辦法》(粵財預[*]63號)規定的申報條件、程序和規范文本格式申報。省級部門(單位)在報送預算支出項目申報材料時,加報一份給省財政廳績效評價部門備案。省財政廳對省級部門提交的可行性方案,要進行嚴格的審核。一般性支出項目可以按規定的例行程序審核,重大項目可由省財政廳組織成立專家組進行評審。

  2、確定評價對象,下達評價通知書。根據公共支出績效目標以及績效預算管理的要求,有針對性確定評價目標和對象并下達評價通知書。評價通知書應載明評價任務、目的、依據、評價人員、評價時間和有關要求等。

  3、成立評價組織機構。確定評價目標后,應根據目標的具體情況,成立評價組織機構,負責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制訂評價實施方案、選擇委托評價機構,審核評價結果報告。

  4、制訂評價實施方案。評價組織機構根據評價工作規范,針對評價對象,擬定評價工作具體方案,成立評價工作組,選定評價指標,確定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

 。ǘ┈F場評價

  1、收集基礎數據和資料。評價工作組根據評價工作要求,到評價對象現場采取勘查、問卷、復核等方式收集、整理基礎數據和資料,包括評價對象的基本情況、財政資金使用情況、評價指標體系需要的相關資料。

  2、核實、分析基礎數據并計算評價結果。評價實施機構根據被評價單位提供的基礎資料,核實基礎數據的全面性、真實性以及指標口徑的一致性,根據實際情況對指標和標準進行必要的調整,并輔助以專家問卷等定性指標的分析計算出評價結果。

  (三)撰寫報告

  1、形成初步評價結論。評價工作組根據計算的初步評價結果,撰寫評價分析報告,并在必要時候將初步評價結果反饋被評價單位,核實相關調整事項,評價分析報告按規定格式和要求(具體格式和要求由省財政廳另行制訂),內容完整,分析透徹,邏輯清晰,用語準確,并報請評價組織機構審核確認或備案。

  2、總結建檔。評價工作完成以后,應進行工作總結,將評價有關問題和建議形成書面材料上報評價組織機構,并將評價項目建立工作檔案備查。

  六、分類實施

 。ㄒ唬┴斦С隹冃гu價類型分為項目實施過程評價和項目完成結果評價。項目實施過程評價,是指對項目實施過程中階段執行情況或者跨年度項目支出績效的評價。項目完成結果評價是指項目完成后總體績效的評價。

 。ǘ┴斦С隹冃гu價具體實施主體分為部門(單位)自我評價和財政部門組織評價。

  1、部門(單位)自我評價。

  財政支出項目統一實行部門(單位)對資金使用情況自評制度。

  (1)項目完成后評價。所有預算項目支出完成后一個月內,資金使用單位必須對項目支出的績效和預定目標的實現情況進行績效自我評價,并向財政部門提交績效評價自評報告備案。

 。2)項目中期評價。對跨年度項目支出實行項目中期績效自我評價制度。每個預算年度結束,項目資金使用單位都要對資金使用績效情況實施一年一評的中期評價制度,自評報告報財政部門備案。

 。3)支出項目績效自評報告應該包括:與申報的可行性方案進行比較分析、資金使用情況、項目完成情況(項目階段完成情況)、績效結果等(具體格式和規范文本由省財政廳另行制訂)。

 。4)抽樣復核。財政部門對項目資金使用單位報送備案的績效自評報告進行抽樣復核、審查,抽查面逐步達到每個預算年度支出項目的5%以上。

  2、財政部門組織評價。

 。1)重點項目評價。財政部門將會同有關部門,在每個預算年度篩選部分有影響和有代表性的重點支出項目進行綜合績效評價。綜合績效評價由財政部門在項目資金使用單位自評的基礎上,根據各方面材料和基礎數據,對項目評價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判斷,綜合專業意見,對項目支出的經濟、社會、政治績效進行全面的評價。

 。2)項目中期評價。對影響較大或者所跨年度較長的項目,由省財政廳組織進行績效評價。

 。3)支出預算中按定員定額標準計算的基本支出和單項核定的基本支出,由財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實施評價。

  財政部門組織評價可以委托下一級財政部門和具有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實施評價(具體辦法由省財政廳另行制訂)。

  七、實施范圍和步驟

  (一)重大支出項目。省級500萬元以上(含500萬元)的支出項目試行支出績效評價。項目實施單位,應按《方案》的規定和要求對支出績效進行自評,上報自評報告,財政部門對自評報告進行抽查和復核。對其中的重大項目和社會影響較大的項目,可由財政部門委托或組織評價。

 。ǘ┮话阈灾С黾靶☆~請款。暫不實行支出績效評價,待績效評價制度全面建立后,再結合部門預算編制和部門綜合評價一并實施。

 。ㄈ┛缒甓戎С鲰椖。全部按《方案》規定實行自我評價。項目單位對資金使用進度和階段效果形成自評報告,報財政部門備案。對所跨年度較長的項目,可由省財政廳組織進行績效評價。

 。ㄋ模┮话阈赞D移支付資金。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屬財力性轉移支付,納入地方預算收入綜合平衡。由接受轉移支付的地方財政部門結合各地具體實際情況組織實施績效評價。

 。ㄎ澹⿲m椦a助資金?梢圆扇∈∝斦块T組織評價,也可以由省委托市、縣的財政部門或中介機構進行績效評價。

  八、結果應用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包括:

 。ㄒ唬⿲椖恐С鲑Y金使用單位報送備案的績效自評報告進行核實和抽查。逾期不報送項目資金績效自評報告的,視同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沒有達到。

 。ǘ⿲缒甓葘嵤┲衅谠u價的項目支出,在提交年度評價報告之前,財政部門不再撥付資金,并可以根據評價報告的結果,對長期項目資金作中期調整,以使項目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不按規定提交評價報告的,必須向本級政府提出書面申請,經同意后方可撥款。對績效差劣的項目要進行通報,對同類項目下一預算年度不再安排資金。

 。ㄈ┲攸c支出項目經過綜合績效評價,財政部門可根據評價結果向本級政府報告,對后續資金撥付提出處理意見,經政府批準調整支出預算。同時,提請有關部門對重點項目資金進行重點審計和事后審計,加強對重點項目的財政和審計監督。

 。ㄋ模┴斦椖恐С隹冃гu價結果將作為下年度安排部門預算的重要依據。綜合評價結果還可以判斷財政資金配置的合理性,準確把握財政決策和政策效應,控制財政風險。

  (五)根據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結果分析診斷單位內部的管理問題和部門的主要政績水平,加強財政資金的監控,提高支出項目的管理水平。對績效良好的項目通報表揚,并對下年度的同類項目優先安排。

 。┴斦С隹冃гu價結果經報請本級政府同意后,將在一定范圍內公布,以加強部門財政資金運用和部門行為監督,體現和增加公共支出公正性和透明度。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7

  根據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委員會《關于評選20*年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的通知》(教學〔20*〕8號)精神,為切實做好今年的評選工作,現將有關事項補充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視,嚴格按文件要求搞好自查自評。各市、各高校要依據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委員會教學〔20*〕8號通知要求,對照評估的各項指標,抓緊做好自查自評工作,并形成自查報告。自查報告應包括本單位自查自評的組織實施情況、取得的成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措施等。

  二、做好標兵單位的評審和考核工作。對申報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的`,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委員會聘請專家進行集中評審;對已獲得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稱號的(名單見附件),自獲得標兵單位榮譽稱號起兩年內,參照當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標準,實施年度考核制度。經考核合格的,繼續保留其榮譽稱號,頒發獎牌,并給予適當獎勵。不參加年度考核或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取消標兵單位榮譽稱號。

  標兵單位免評期滿即從獲得標兵單位稱號的第三年起,正常申報參評先進集體。

  三、把握重點,按時報送相關材料。各市、各高校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在全面自查自評的基礎上,申報競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委員會聘請專家進行集中評審。各單位申報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材料,要緊緊圍繞評估標準的各項指標,有針對性地準備材料,并要突出重點。其它相關輔助材料可列清單,不報原始材料。具體要求如下:

  1.標兵單位申報和考核材料:(1)學校自查自評報告;(2)《*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自評得分表》;(3)《*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登記表》(表內主要事跡1000字左右);(4)對照評估標準整理一套簡要的原始支撐材料。

  2.市申報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材料:(1)市自查自評報告;(2)《*省市、縣(區)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自評得分表》;(3)《*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申報表》(表內主要事跡1000字左右);(4)本市及所屬一個縣(區)與評估標準各項指標相對應的原始支撐材料(材料大致在6個標準文件盒以內)。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8

  關鍵詞:公路;內業;資料;管理

  一、引言

  公路工程內業資料是工程施工全過程的真實記錄,是該公路工程質量檢驗的記錄和評定結果,是交工驗收及質量評價的依據,也是施工過程中指導性、程序性和方法性的文件。

  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F80/1-20xx)它主要包括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和簽認的(必要時需經設計或業主批準和簽認的)以下6個內容:1)所用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質量檢驗結果:2)材料配比、拌和加工控制檢驗和試驗數據; 3)地基處理、隱蔽工程施工記錄和大橋、隧道施工監控資料; 4)各項質量控制指標的試驗記錄和質量檢驗匯總圖表;5)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況記錄及其對工程質量影響分析; 6)施工過程中如發生質量事故,經處理補救后,達到設計要求的認可證明文件等。

  建設部《市政工程施工技術資料管理規定》規定單位工程竣工的施工技術資料規定項目如下: 1).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 2)圖紙會審、技術交底記錄 3)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出廠質量證明和試(檢)驗報告 4)施工試驗報告 5)施工記錄 6)測量復檢記錄 7)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8)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資料 9)使用功能試驗記錄 10)設計變更洽商記錄 11)竣工圖 12)竣工驗收單 13)工程竣工質量核驗證書,以上均包括文字和相關的聲像資料。

  二、內業資料的分類

  單位、分部、分項工程的劃分:根據橋梁施工管理和質量檢驗評定的需要,在施工準備階段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附錄A將橋梁的建設項目劃分為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項工程,即編制《某某橋梁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劃分表》,該表是該工程項目的一個總綱,施工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均應遵照該工程項目的劃分進行與工程施工及工程質量的監控、管理等的一切活動。橋梁工程的單位、分部和分項工程的具體劃分見《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附錄A,F以一座4×30(孔數×孔徑)橋為例對單位、分部和分項工程的劃分如某某橋梁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劃分表:(下部構造為:雙樁基、一系梁、雙柱、一臺帽(蓋梁)、橋臺左右均設有錐形護坡;上部構造為:預制預應力T梁(先簡支后連續的連續梁)、鋼筋混凝土橋面鋪裝、鋼筋混凝土防撞護欄、兩頭設搭板。)

  內業資料的分類:橋梁內業資料的形成順序是從子分項工程-分項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部工程-單位工程,這也就是內業資料分類收集、整理、歸類的依據和大綱。按此劃分表根據資料的多少可分可合的分類編目建立檔案。

  三、內業資料的形成

  內業資料的形成分3個階段:即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中間交工檢驗和交工驗收檢驗階段。

  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一般是按單位工程編制的,它是單位工程開工申請報告的主要附件資料,若內容較為全面詳細,包含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的具體施工方案、方法,則在打分部工程、分項工程的開工申請報告時可以簡化,可以不再報送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類的附件,但應在該附件項注明:見某某工程開工申請報告和報告編號,其他要求的附件按規定不得缺漏。按申請報告的具體分部工程分別歸類。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應在組織施工前編制。規模大、施工工期長的'工程可根據施工組織總設計分部位、分單位工程等分階段進行編制。具體要求如下:(一)施工組織設計必須經上一級技術負責人或建設單位(監理單位)進行審核批準方為有效,填寫施工組織設計審批表。如有工藝變動和有施工措施較大變動時,應有變動審批手續。(二)施工組織設計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文字說明:工程概況,工程造價,工程特點,工期要求,施工部署,質量要求,主要技術措施等須說明的情況;施工平面布置圖。 (三)進度-計劃安排及各種工、料、機計劃表;質量目標(質量總目標、分項質量目標,實現質量目標的內容措施、辦法、執行人);施工技術方案、保證質量及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技術措施(包括冬、雨季施工措施,及采用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等);施工節約技術措施;大型橋梁土建、安裝復雜的工程應有針對單項工程施工需要的專項施工方案如模板及支架設計、明挖、深挖基坑、樁基人工挖孔支撐設計、降水設計、施工便橋、便線設計、預應力混凝土鋼筋張拉設計、大型預制構件吊裝設計、混凝土施工澆筑方案設計、設備安裝方案設計等;安全、環保措施。

  圖紙會審、技術交底記錄: 1、工程開工前必須組織圖紙會審,由承包工程的技術負責人組織施工技術人員對施工圖紙進行全面學習、審核并做圖紙會審記錄。 技術交底:包括設計交底、施工組織設計交底、工序施工技術交底,各種交底應有文字記錄、交底雙方應有簽字手續。圖紙會審資料一般按單位工程歸類。技術交底記錄應作為分項工程開工申請報告的主要附件資料歸類。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出廠質量證明和試(檢)驗報告: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質量必須合格,應有生產廠家的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內容包括廠別、品種、標號、生產日期和試驗編號);使用前必須進行自檢,無自檢資質的應抽檢送有資質的試驗檢測單位進行復檢;試驗單要有試驗結論,質量有問題時,在可使用條件下,應注明允許和使用的工程項目、部位和不影響該部位的質量要求。具體要求可參照建設部《市政工程施工技術資料管理規定》辦理。需采取技術處理措施的,應滿足有關規范、標準、規定,并須經有關技術負責人和經監理工程所批準后(有批準手續)方可使用。凡使用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的,應有鑒定證明或生產許可證,并要有產品質量標準、使用說明和工藝要求,使用前,應按其質量標準進行檢驗。一般以單位工程分類別、規格按進場和監理批準使用日期順序集中建立臺帳、收集、歸類,但還必須按分項工程的部位建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使用記錄,以備工程驗收時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合格性及適用性進行核對認可。

  施工設計圖測量復核、供施工使用的臨時測量標志的敷設、施工放樣測量記錄及成果資料 。

  設計變更洽商記錄、業主批準文件、圖紙等。按單位工程收集,按分部、分項工程列目歸類。

  施工階段資料包括有:施工試驗報告:指施工過程的抽檢試驗結果資料,可按試驗項目以分部工程分類進行收集、整理和建立臺帳,由工地試驗室集中管理。施工記錄:按分部工程收集,按分項工程、子分項工程列目歸類,附于工程檢驗記錄(報告)之后。

  測量復檢記錄:同上。

  隱蔽工程驗收檢驗記錄(報告):同上。

  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資料:同上。

  質量事故報告及處理記錄 ⑴質量事故報告:質量事故發生后立即填寫“工程質量事故報告”將質量事故的情況及估計損失及時向上一級主管部門報告。 ⑵質量事故處理完畢后填寫“質量事故記錄”將事故的性質、實際損失情況、處理方法、是否造成永久性缺陷等內容填寫清楚備查。

  施工的原始記錄、試驗報告(記錄)、測量復核及預檢記錄、隱蔽工程驗收檢驗記錄(報告)、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等資料使用的表格及編制程序,必須符合有關工程質檢部門的規定表式內容、份數和要求。 中間交工檢驗和交工驗收檢驗階段資料包括有:使用功能試驗記錄:

  竣工圖:與施工設計圖編目順序相同,按單位工程收集,但對設計變更部分必須在變更后的圖紙上注明設計變更的部位,變更設計的批準文件編號,以備核查。 竣工驗收單:由施工單位集中列目歸類。 工程竣工質量核驗證書:由施工單位集中列目歸類。

  四、質量檢驗的評定:

  評定方法及使用表格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xx)要求進行,具體分項工程評定方法見本文《某某橋梁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劃分表》評定方法說明欄,分部工程、單位工程按劃分表內容用《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附錄J相應附表逐級匯總評定得分及等級。

  《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的填寫: ①所屬工程項目可改為所屬單位工程名稱,建設工程項目可作為表頭編入,如《浙江諸永高速公路仙居段公

  路工程》作為第一行,第二行為《分項工程質量檢驗評定表》。 ②分項、分部、單位工程名稱根據《橋梁單位、分部、分項工程劃分表》相應名稱填寫,單位工程名稱應明橋梁名稱,橋梁左右幅孔數不相同時左右幅應分開評定,分開評定時橋梁名稱后還應寫明幅別,如麗溝大橋右幅。 ③基本要求欄:填寫《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對該分項工程規定的基本要求的檢查結果,如:符合《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xx) 8.6.3項1基本要求。 ④實測值或實測偏差值欄:根據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欄的要求填寫,規定為符合設計或不大(小)于設計的應填寫實測值;規定為允許偏差的填寫實測偏差值。 ⑤平均值、代表值欄:只填寫經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相關附錄規定計算的結果值。 ⑥外觀鑒定欄:按《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相應項目外觀鑒定規定的內容填寫和扣分,不得隨意增減。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9

  一、項目概況

  項目部是一個以項目為龍頭,以工程為核心的單位,為項目帶路人為骨干的集體。項目部在項目經理的正確領導下,在項目經理的大力支持下,在公司領導和施工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一)工程概況

  xx年,本項目部在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門的積極配合下,在項目建設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基本形成了一個以項目為龍頭的良好氛圍和發展平臺。

  二)項目建設的主要內容

  項目建設是項目建設的中間起著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單是項目管理的內容,還要通過技術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等來完成,從而更好的服務項目,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從而更好的促進項目的快速成長。

  1、項目的主要任務和要求

  2.建設項目管理的基本任務

  項目的管理工作包括:項目的組織、實現和控制的指導,項目的技術管理、質量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其中技術管理是項目管理的重要任務,也是項目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3、技術的管理

  技術是項目管理的基礎,項目技術的技術管理主要包括:技術管理和質量管理兩個方面的內容。技術管理包括技術的技術指導、質量管理,質量管理包括質量的技術監督檢查、質量技術資料的保證、質量信息的收集、項目成本的分析與控制等。

  4、技術的質量監督

  技術的質量監督主要是對項目施工質量、質量、成本和質量進行管理。

  5、成本的控制

  技術成本的控制主要是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進行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監督、成本管理及其他各個環節,從而實現項目的成本預測。

  6、工程成本管理的內容

  工程成本的控制主要包括項目施工過程中各個階段的成本控制,在項目施工中要做到成本預測,成本控制和成本管理的有機結合。

  7、項目的成本預測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項目施工成本的控制是一項系統的控制工作,項目施工的各個環節都應以成本為中心來對各個環節進行控制,以確保各個環節的工作都符合合規范要求。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項目施工成本的控制主要是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實現的:

  8)、材料成本的控制。材料成本的控制應從生產企業來提供,而不是直接為生產企業所使用,要從產品、生產工序、制造過程來實現成本,所以,要加強項目施工過程成本控制,實現項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9)、工程成本的控制。工程成本是項目管理的基本要求,項目經理必須對工程施工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全面提高項目施工管理水平。

  10)、項目的'成本控制,應以項目經理為主要控制部門,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項目管理部門,要加強對項目的成本控制,要對項目施工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確保項目施工的順利完成。

  三、項目的管理

  11)、工程的成本控制應從成本預測入手,項目成本的實現主要有三個方面:工程成本預測、工程成本預測;工程成本預測包括工程成本計劃、工期計劃、施工組織、工程項目的管理,其中工程成本預測對工程的發生和使用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12)、項目成本預測包括工程項目的成本預測、工期計劃、施工組織、工程項目的管理。工期計劃就是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對每個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控制的過程,它包括工程項目的實際成本和費用預測。

  13)、工期計劃就是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對每個項目的實際成本預測、工期計劃、工期控制進行的精確控制。施工過程中,項目施工管理人員通過對每個項目的實際成本預測、工期計劃、工期控制進行精確的分析,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決策提供依據。

  14)、成本預測是工程項目進展的前提,施工過程中各個環節都要對項目施工成本進行控制,并在生產施工過程中加強對項目施工管理工作的監督。在項目施工過程中,要加大對工程質量的控制,加大施工過程成本的控制。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10

  水利工程的監理工作是根據水利業主的授權,對水利工程施工過程或施工結果進行控制和把關。工作中應始終以嚴守工程質量關,把好自身道德關為目的,拒絕賄賂和人情關系,把工程質量放在第一位,維護國家以及工程建設各方的合法利益。以積極主動、遵紀守法、誠信公正、廉潔科學為工作守則服務工程業主。

  工程質量問題的預防遠勝于工程竣工后的修補。對于提高工程建設信譽,減少工程浪費等都是十分可靠的方式。所以在日常工程建設中要以預防為主,以人為工程核心嚴格控制工程施工質量。同時以控制為手段,對相應工程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才能保證質量問題。同時以監督,督促為控制手段,對其相應的承包商進行質量保監督和督促。對一些沒有經過審查的承包商進行全方面的掌控,對各種原材料、機械設備等不合格的流程不給簽認,讓其無法進行下一環節的工作流程。

  1水利工程不同階段質量控制

  1.1開工前的質量控制

  工程師應在開工前依據合同文件、技術規范,對承包商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和勞力安排、設備、材料及其他施工設施的準備隋況,質量保證體系,包括質量自檢機構。必要的實驗設備、實驗方法、安全保障措施等進行認真審查。并提供審查報告。對工程質量有重大影響的施工機械、設備,應審核承包單位提供的技術性能報告,凡不符合質量要求的不能使用。對施工過程中使用的機器、計量器具等應要求承包單位上報有關檢測部門的鑒定證明,并注意其有效期。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對承包單位報送的擬進場工程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報審表(并附質量證明資料、進場質量檢驗記錄)審核簽認。并對進場的實物按照委托監理合同約定或有關工程質量管理文件規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檢驗或見證取樣方式進行抽檢,對未經項目監理人員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項目監理人員應拒絕簽認。并應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書面通知承包單位限期將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撤出現場。在設計交底前,項目監理機構應組織監理人員熟悉設計文件,并對網紙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建設單位向設計單位提出書面意見和建議。項目監理人員應參加由建設單位組織的設計技術交底會,項目監理機構應對設計技術交底會議紀要、記錄進行簽認。各專業監理工程師應依據監理規劃、設計文件、規范,按專業、分階段編制監理實施細則,并報總監審批后,組織實施?偙O應及時組織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核承包單位提交的施工組織設計、技術方案、進度計劃,并根據情況提出整改意見,由承包單位負責整改.最后由總監審定。

  1.2施工階段質量控制

  水利工程竣工后質量的好壞主要由施工階段的施工質量決定的。為了保證水利工程按照工程設計意圖嚴格施工,工程中的質量控制是必不可少的。從工程建設初期工程材料資源等的投入開始就要對工程進行“以預防為目的”的監理,直到工程竣工。工程質量的監理模式按照工程建設階段分三部分:工程建設前控制、工程在建控制、工程竣工控制。

  工程建設前的控制主要是對監控技術手段進行掌握,判斷施工隊伍是否勝任工程建設、審查實際施工方案,嚴格控制施工現場,以及檢查施工材料的質量和制定維護施工環境的計劃書等。

  工程的在建控制主要是對工程施工時的施工技術進行把關,保證各工程施工工序的有條不紊,對隱蔽工程的質量進行監測,根據工程回饋數據進行工程變更以及適時的停工整頓,工程事故處理和建立工程監理日志。

  工程的竣工控制主要表現在對工程竣工資料和施工單位的質檢報告和技術文件審核,對工程質量文件的整理編目建檔以及評價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水平。和最后的工程試車。

  2工程質量評定

  工程質量評定的先后順序是:單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的劃分是按設計結構、施工部署或質量考核要求,將建筑物劃分為若干個層、塊、段來確定的。它通常是由若干工序組成的綜合體,是日常質量考核的基本單位。對不同類型工程,有各自單元工程劃分的辦法。水利水電工程的單位工程、分部工程的劃分,是由施工單位提出,設計(監理)單位復核后,報質量監督機構核定的。單元工程項目的劃分,是由施工單位提出,送建設(監理)單位核定,報質量監督機構核備。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劃分,應于工程開工前完成。單元工程質量分為合格和優良兩個等級,其施工質量標準分為保證項目、基本項目和允許偏差項目三類。

  單元工程質量由施工單位質檢部門組織評定,建設監理單位復核。重要隱蔽工程及工程關鍵部位在施工單位自評合格后,由建設監理、質量監督、設計、施工單位組織聯合小組,共同核定其質量等級。分部工程質量評定工作是在施工單位質檢部門自檢的基礎上,由業主、監理、設計、施工等建設方組成的分部工程驗收委員會進行聯合驗收簽證,其結果報質量監督機構核備。大型樞紐主體建筑物的分部工程質量等級,報質量機構審查核定。單位工程質量評定在施工單位自評的基礎上,由建設監理單位復核,報質量監督機構核定。工程項目的質量等級由該項目質量監督機構在單位工程質量評定的基礎上進行核定。

  3工程驗收

  工程驗收作為整個水利工程的收尾階段,檢查工作一定要做到位。為確保工程質量,可以在工程基礎施工建設完畢、水利工程截流完畢、水庫蓄水、水利工程機組啟動以及工程開始通水等階段進行工程階段性的驗收。工程的驗收工作由以下幾部分組成:檢查工程前期的準備工作(計劃、設施),檢查在建工程建設情況、檢查竣工工程的質量和外觀以及工程缺陷的處理問題。由工程法人、工程設計和工程施工單位、工程的質量監督部門、管理部門以及上級領導共同組成水利工程的驗收委員會。驗收單位或委托單位對工程進行質量驗收時,如有特殊需要,要邀請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進行協同驗收。

  4缺陷責任期質量控制

  水利工程的監理工程師應在缺陷責任期中盡職盡責,完成主持鑒定工程問題的責任歸屬,檢查水利工程的修補處的質量情況,以及簽發水利工程項目驗收證書和工程缺陷責任期終止證書的主要工作。水利工程的施工單位也應該在缺陷責任期結束前加快施工節奏完成施工內容。

  結論與建議

  監理工作要嚴格按照水利施工相關文件的條款來嚴格執行,秉承守法廉潔、誠信公正的信念對水利工程施工進行管理,嚴守工程質量關的同時也要保護水利工程的施工不會給周圍環境造成更嚴重的傷害,要求施工隊伍做到文明施工?偟膩碚f有以下幾個措施:首先在施工中運用現代企業化管理模式,其次,落實文明施工的口號,盡量保持水利工程施工環境的原生態,改善工地施工環境,其中包括對施工粉塵的處理,工程水、土垃圾的排放等都應該做到對周圍居民的生活影響最小化。最后,對現場施工人員、機械和車輛的有序管理。施工現場明確定位,給有關人員發放施工場地通行卡,工程內機械設施規劃停放位置,禁止隨意停放現象的發生。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11

  一、基本情況

 。ㄒ唬╉椖靠傮w情況

  2018年我縣農村公路暢通工程建設計劃項目94個,計劃建設總里程119.164公里,其中撤并建制村道路硬化工程項目62個,64.069公里;老村道加寬工程項目32個,55.095公里。截至2018年8月底,我縣農村公路建設工程全部完工,完工率100%?h交通運輸局負責農村公路暢通工程建設的行業管理和技術指導,根據涇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文件《關于印發涇縣農村道路暢通工程實施辦法的通知》(涇政辦秘【2016】47)號文件,縣級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由縣鄉公路管理所擔任項目業主,鄉村公路建設項目由鄉鎮政府擔任項目業主。

 。ǘ╉椖靠冃繕

  2018年完成新(續)建119.164公里農村道路暢通工程的目標任務,覆蓋11個鄉鎮,重點解決村民小組及30戶以上貧困村的通達通暢問題,提升完善涉及村組的交通安全服務水平,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二、績效評結論

 。ㄒ唬┰u價得分情況

  經評價,涇縣2018年農村道路暢通工程項目績效評價得分94分,績效評價等次優秀。

 。ǘ┰u價結論

  績效評價表明,我縣農村道路暢通工程項目管理整體情況良好,主要表現在:

 。ㄒ唬┨崆爸\劃,促開工。年初積極和市局對接2018年擬實施項目,項目確定后,立即開展施工圖設計、評審、控制價編制、送審、掛網招標等前期工作。

 。ǘ┚毠芾,抓質量。一是確定了局領導班子、技術員分片聯系鄉鎮制度,領導干部、技術員下沉鄉鎮,一線指導。二是質監部門每項目每月開展不少于一次的巡查,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要求整改。三是召集技術人員、監理單位召開質量形勢分析會,對施工現場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強調,對現場發現的質量隱患及時指出,對好的經驗做法進行推廣。四是對實體質量實行跟蹤檢測,要求檢測單位對路面基層彎沉、路面砼7天、28天強度進行跟蹤檢測,用數據指導施工,全縣農村公路建設工程項目質量總體可控。

 。ㄈ⿵娀{度,抓進度。一是利用微信群每天通報進度,營造你追我趕的氛圍。二是分片聯系鄉鎮的局領導干部加強對鄉鎮的調度,三是啟動進度約談機制,對進展滯后的鄉鎮,分管縣長約談鄉鎮主要領導,促施工進度。

  (四)嚴格驗收,抓附屬。12月底前完成了2018年農村道路建設工程的交竣工驗收工作,根據生命防護工程與主體同設計、同施工、同驗收的要求,同步驗收安防工程。

  三、存在的問題

  蔡村鎮蔡上路設計畋批復錯車道6個,實際完成5個;汀溪鄉慈半路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項目設計路基左側土質邊溝400米,經實地查看,實施長度不足。

  茂林鎮2018年K0.000-K.587撤并建制村路面硬化項目設計文件批復582米,檢查發現,實施施工時,約250米路段是在原“一事一議”路段2.85米的基礎上加寬1.25米修建,其余約332米,按4米路面寬度實施,但設計工程量已全部完成。

  為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提高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按照《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提前下達20xx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預算指標的通知》(豫財農水〔20xx〕68號)和河南省農業農村廳河南省財政廳《關于下達20xx年中央財政農業相關轉移支付部分政策任務清單的通知》(豫農文〔20xx〕86號)文件精神,現對20xx度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自評。現就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工作匯報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ㄒ唬Q策投入情況。根據上級主管部門文件要求,以綠色生態為導向,提高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水平,引導農民綜合采取秸稈還田、深松整地、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施用有機肥等措施,減少焚燒秸稈,開展測土配方施肥,主動保護耕地地力,提高農業生態資源保護意識,促進耕地質量提升,實現“藏糧于地”。商城縣20xx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項目補貼對象為所有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以上年度各地計稅面積內的`實際種植面積為主要依據,測算安排當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

 。ǘ┻^程管理情況。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用于確保耕地不撂荒,確保耕地地力不降低,增加糧食產量,提高糧食質量。項目資金由縣財政局統一管理,建立專賬,?顚S,補貼資金采取財政“一卡通”的方式直接補貼到戶,補貼資金已于20xx年9月30日前撥付到位。

  (三)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20xx年我縣補貼標準為150.87元/畝,實際安排的中央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情況如下:長竹園鄉185.604046萬元、達權店鎮210.282606萬元、馮店鄉172.900792萬元、余集鎮269.318640萬元、吳河鄉173.882503萬元、鲇魚山辦事處200.060409萬元、汪橋鎮453.544655萬元、觀廟鎮372.338259萬元、鄢崗鎮890.292470萬元、雙椿鋪鎮632.736409萬元、河鳳橋鄉428.577163萬元、上石橋鎮1029.977571萬元、豐集鎮382.199725萬元、李集鄉515.854704萬元、蘇仙石鄉118.387669萬元、金剛臺鎮237.321075萬元、伏山鄉212.722174萬元、汪崗鎮165.354123萬元、赤城辦事處63.007612萬元、湯管處15.855834萬元、國營農場6.259596萬元、黃柏山管理處46.735754、產業集聚區56.181281萬元。

 。ㄋ模┛冃ё栽u工作開展情況。根據市財政分配我縣資金,縣財政按照每年下達我縣的農作物良種補貼、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資金數額,同比例將補貼資金分配到各鄉鎮(處)。各鄉鎮(處)農作物良種補貼資金結算后形成的剩余資金,統一用于支持耕地地力保護。為做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發放工作,支持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助推脫貧攻堅工作,商城縣主動作為,精心組織,突出重點,廣泛宣傳補貼政策,抓住關鍵,精準核定補貼面積,加強督導,全面兌付補貼資金?h級財政部門通過惠民補貼“一折(卡)通”辦法兌付給農戶。

  二、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分析

 。ㄒ唬╉椖客度肭闆r分析

  1.項目資金到位情況分析。資金到位情況:根據安排,商城縣20xx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項目專項資金為6836萬元,其中中央補貼資金6836萬元,縣財政補貼3.395081萬元。

  2.項目資金執行情況分析。資金使用情況:20xx年度財政將補貼資金通過惠農補貼“一卡通”直接發放到種糧農民手中,實際發放6839.395081萬元。

  3.項目資金管理情況分析。按照上級文件要求,依照省級測算方法和統計數據確定各鄉鎮應分配資金計劃,嚴格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發放工作,增強農業補貼政策的精準性和實效性,確保補貼資金及時、準確發放到位,實現“藏糧于地”,保障糧食安全,建立耕地地力保護激勵長效機制。

 。ǘ┛冃繕送瓿汕闆r分析(根據年初績效目標及指標逐項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數量指標。項目總補助面積453330.356畝,補貼標準:150.87元/畝,補貼資金6839.395081萬元,涉及全縣23個鄉鎮(處),覆蓋156190戶。

 。2)質量指標。支持全縣涉農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實現生產布局規模化、生產方式機械化、管理模式標準化、技術服務精準化,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支持我縣農業做優做強,促進我縣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3)時效指標。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在規定時間內工作量完成率為100%。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經濟效益。增加糧食生產總量。多年來,我縣農業生產主要依靠化肥、農藥、地膜等增產,截止目前增產潛力有限,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補助項目的實施,以綠色生態為導向,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施用有機肥等措施,切實加強農業生態資源保護,不斷提升耕地地力,提高了土地產出比。

 。2)社會效益。引導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參與優質稻米的品牌化生產、加工,穩定種植效益,提升產業化水平,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3)生態效益。優化了勞動力、機械和土地的資源配置,使被動的秸桿禁燒轉化為主動的秸桿資源化利用,實行秸稈還田,緩解了“秸桿禁燒”問題。同時改良了土壤,提高土壤有機質,改善生態環境。

 。4)可持續影響。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在毫不放松糧食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的基礎上,立足市場和資源優勢,調整優化糧食種植結構,積極發展再生稻、稻田綜合種養和優質小麥生產,推進糧食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增效并重。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通過項目的實施,實現糧食總產穩定,區域布局及品種結構優化,新型經營主體及種植戶生產效益提升,群眾滿意度高于85%。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

 。ㄒ唬┛冃гu價目的。為了落實國家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惠農政策工作要求,切實提高上級財政專項資金使用效益,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總結項目的建設成效,查找資金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積累資金項目管理的經驗,探索專項資金的績效評價的辦法、制度,逐步形成績效評價的體系和機制,進一步提高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效益。

  (二)績效評價工作過程。根據通知要求,主動作為,立即按照文件要求認真梳理本單位的項目,組建了績效自評工作專班,由專人負責20xx年度項目績效自評工作。認真開展項目績效自評工作,如實填報,加強審核,按時報送績效自評報告和自評表,如發現問題要認真整改。項目科學合理,項目管理規范,項目監管到位,項目完成較好,項目質量較高,運行保障有力,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通過補貼的發放,增強了農業“三項補貼”指向性、精準性和時效性,確保耕地地力補貼政策的落實。

  四、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該項目實施時間較長,資金總額大,受惠農民廣,群眾關注密切。下一步將加強資金使用、監管等各方面管理工作,達到預期的使用績效,項目預期目標完成100%。項目完成后對績效自評結果在網站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五、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加強涉農資金支出管理,增強資金績效理念,合理配置公共資源,優化資金支出結構,強化資金管理水平,支持耕地地力保護和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發放給農民的補貼與耕地地力保護掛鉤,明確撂荒地和改變用途等耕地不納入補貼范圍,促進農民主動保護耕地地力,加強農業生態資源保護意識,維護“藏糧于地”的政策初衷,有助于推進農村種植結構的協調發展,同時積極探索和建立一套與部門預算相結合、多渠道應用評價結果的有效機制,提高績效意識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六、取得的成效和經驗亮點

  耕地地力保護補貼項目實施,支持壯大了糧食生產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的規模,為轉變我縣農業生產方式,確保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幾年,為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持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向好發展,以再生稻、稻漁、稻鴨綜合種養為抓手,加快農業轉方式、調結構,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突出表現在“四增”:一是推廣面積在增長;二是產銷在增加;三是示范作用在增強;四是生態效益不斷增現。

  七、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ㄒ唬┐嬖趩栴}

  一是據調查,肥料、種子、農藥等農業投入品價格不斷攀升,勞力成本偏高,產出效益與一季產出效益基本相當;并且隨著糧食托底收購價格下滑,種糧效益進一步降低,從而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二是商城縣地處大別山區,土地面積比較分散,核查時間相對較長,補貼資金支付時間緊、工作量大。

 。ǘ┙ㄗh

  1.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加強科技創新引領,加快結構調整步伐,以糧食功能區規劃和優勢農產品布局規劃為依托,逐步將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用于支持全縣涉農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生產布局規模化、生產方式機械化、管理模式標準化、技術服務精準化,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支持我縣農業做優做強,促進我縣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加強財政資金扶持力度,整合農業補貼資金,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和新型服務業,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發展格局。深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縣城或中心城鎮產業為重點,引導相關產業布局鄉村。鼓勵農村創業創新,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養,大力培育高素質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健全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扶持帶動小農戶發展。

  3.統籌用好用活農業補貼資金,加大農產品冷藏保鮮支持力度。加大對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實化細化支持內容,重點完善田間地頭冷藏保鮮設施,不斷增強農產品生產供給的彈性和抗風險能力。

  4.采用補貼的形式,推廣綠色防控、統防統治,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病蟲害可持續治理技術體系,實現化肥農藥減量,推進綠色、生態發展。積極構建綠色農產品生產體系,支撐農業產業品牌化發展,實現優質優價。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12

  一、工程概況: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本工程位于遵義縣龍坑鎮八里。本工程主要包括人行道鋪裝、人行園路、橋、綠化等

  1、工程合同造價:萬元

  2、工程合同質量目標:合格工程

  3、開工日期:

  4、參與單位:建設單位:

  監理單位:

  施工單位:

  5、施工概況

  人行步道、道路、廣場、砌體、綠化

  二、項目部構成及主要管理人員變更情況:

  按《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的要求組建了項目管理班子。施工過程中所有項目管理人員均到位管理。

  三、施工合同履行,設計文件執行情況:

  我司嚴格按施工合同規定的條款進行精心施工,在各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施工,完成了施工合同約定的.條款內容及設計文件和設計變更的工程項目,達到工程竣工驗收條件,在施工中,我司均能嚴格按設計文件和確認的設計變更進行。

  四、工程技術標準執行情況:

  在施工過程中,我司嚴格按照施工規范標準,強制性條文及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施工及驗收。主要執行標準如下:

  1、設計文件、設計變更文件、會審紀要、施工合同、工程聯系單等

  2、《城市綠化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CJJ/T82-99)

  2、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3、GB50210-2001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4、國家現行的有關規范、規程

  五、專項驗收結論:

  本工程施工過程中都有進行三檢,并按規定報建設單位進行驗收,驗收結論均為符合要求。

  六、單位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核查情況A.建筑工程:

  1、圖紙會審、設計變更、洽商記錄共1份。

  2、原材料出廠合格證及進場檢(試)驗報告共4份。

  3、隱蔽工程驗收記錄共xx份。

  4、檢驗批、分項、分部(子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共55份。

  綜合以上情況,本單位工程質量控制資料齊全,核查情況齊全有效,符合要求。

  七、工程材料情況:

  本工程進場材料有合格證、技術說明書等質量控制資料。并按規定進行報驗。

  八、質量事故報告及處理情況:

  本工程施工中未發生任何質量事故。

  九、單位工程評定:

  綜上所述,本附屬工程共有3個分部工程:園建部分、綠化給水排水、建筑電氣均符合要求,質量保證資料基本齊全,觀感質量一般,均評定為合格。施工過程中未發生任何質量安全事故,工程質量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故本單位工程質量按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自評為合格。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 13

  1、機電設備安裝技術要點

  1.1施工準備工作

  電器工程在施工前應做好充分的勞動力、施工機械、工程材料設備、施工圖紙、場地各方面的準備。

  1.2預埋線管、孔洞,防雷接地焊接。

  在土建進行底板、結構施工時,電器工程必須配合土建專業進行預留預埋工作,主要包括線槽、橋架穿越樓板、剪力墻處的孔洞預埋,動力、照明管線預埋及防雷接地的焊接。電氣管線的預埋將根據電氣專業管線圖進行,嚴格按照相關規程規范施工。

  1.3樓板暗敷管線。

  樓板暗敷的電氣管線敷設在樓板內的兩層鋼筋網之間,因此預埋線管的工作必須在樓板第一層鋼筋網之后進行,并且最好在第二層鋼筋網編扎之前完成。

  1.4墻壁內暗敷的電氣管線。

  從樓板引上或引下的管線均應處于相應的墻壁內,在進行墻壁的砌體時,就要做好終端線盒的定位工作,滿足設計、規范的要求。由于砌體后,線盒的位置尺寸再也不能修正,因此必須一次定位準確。

  1.5放線、支架制安。

  明裝線管和線槽、橋架在安裝前均要進行放線支架制安工作,線管的支架采用線卡直接安裝在樓板或墻上,線槽采用角鐵支架,橋架和母線采用廠家生產的專用支架。支架間距必須符合相應規定。電氣管線安裝排列要整齊,支架牢固,管卡固定點要均勻。

  2、機電設施安裝工程的管理要點

  2.1加強施工現場的巡察

  基于機電設備的安裝工程具有一定的獨特性,即管理人員的工作量相對少于土建管理,并且具有時段性,通常是一名工程師兼并管理多個項目,難以抽出較多的時間進行現場巡查,進而易于缺乏了解工程狀況而導致不良后果產生。對此,工程師應定期到現場巡查,加以了解項目工程的施工進度、重點工序、部位及材料等環節的控制,督促施工單位進行人員的技術交底,便于發現問題而及時處理問題,避免出現返工、浪費等情況,從而保證工程質量的達標。

  2.2深入領會設計文件的具體要求

  切身領悟設計文件的要求,將其作為管理的重點,協助業主監管工程項目,盡量如期完成業主委托的業務。此外,負責管理安裝工程的工程師也應領悟設計文件及施工圖紙的意圖,盡量實現安裝管理的領先控制。總之,唯有熟練掌握施工圖紙的設計意圖、工程特征、主要材料、設備、配件等要求,以及掌握關鍵部位的施工要求及安裝方式等,才能很好督促施工單位是否按照施工圖紙,進而確保施工質量。

  2.3加強關注施工圖紙的.會審

  安裝工程的質量取決于工程的設計、設施、材料以及施工質量,因此,施工圖紙的會審是確保安裝工程質量的主要環節。負責管理安裝工程的工程師應熟練掌握有關的國家規定,熟悉并了解地方的規范法規。工程師唯有十分熟悉設計及施工中的各項規定,才能很好指出設計圖紙的不足之處。會審施工圖紙時,基于各專業分別會審,難以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因此,在施工前期的圖紙會審及交底環節上,應嚴格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交給審計部門進行修改。必要情況下,可邀請原審圖的部門再次審核。注意審核施工圖紙是否統一、規范以及符合要求等,若發現不足之處,應及時給予糾正,確保施工圖紙的質量過關。

  3、驗收問題及管理措施探討

  施工承包單位在工程具備竣工驗收條件時,應在自評、自查工作完成后,向項目監理部提交竣工驗收報驗單及竣工報告;總監理工程師組織各專業監理工程師對工程竣工資料及工程實體質量完成情況進行預驗收對檢查出的問題,督促施工單位及時整改,經項目監理部對竣工資料和工程實體全面檢查、驗收合格后,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署工程竣工報驗單,并向建設單位提出資料評估報告。

  對一些竣工驗收后工程移交前未來得及完成整改的問題,可征得安裝單位的同意,做甩項處理,在監理的督促和跟蹤下可以在工程移交后繼續完善。

  3.1由于機電安裝工程驗收管理中容易出現以下問題:

  1、安裝不規范,造成安全事故;2、設計深度不夠,可用性差;3、缺乏協調配合,導致施工錯誤。最常見的是接地鋼筋網的連接點的錯、漏焊和作為外引接地聯結點或檢測點預埋件的漏設。尤其是建筑結構轉換層,因柱(墻)內主鋼筋調整、防雷引下線鋼筋錯接錯焊的情況更易發生。針對以上問題,機電安裝工程項目的檢驗工作,應針對以上問題,進行有主有次的驗收方法。

  3.1.1驗收依據分析

  機電安裝的竣工驗收一般依據的相關資料有:可行性研究報告;施工圖設計及設計變更通知書;設備說明書;國家現行的標準、規范;主管部門或業主有關審批、修改、調整的文件;工程總承包合同;建筑安裝工程統計規定及主管部門關于工程竣工規定;涉及進口設備或是引進外資的工程,應按照合同約定和世界銀行的規定按時編制項目完成報告。

  3.1.2驗收標準

  機電安裝工程的驗收標準必須符合合同規定和實際文件要求,符合國家現行的施工驗收規范,工程全部完成,無漏項,主要工藝設備、配套設施經聯動負荷調試合格,形成生產使用的能力或功能;交工資料齊全達到歸檔要求;生產準備工作適應投產的需要;環境保護、勞動安全衛生、消防設施已按要求建成使用;少數非主要設備雖未按實際規定的內容全部建成,但不影響生產;設備試運轉合格,使生產的產品質量和數量達到設計預期要求才能進行竣工驗收。

  3.1.3竣工結算管理

  機電安裝工程項目已完工,并已經過驗收簽證,交工資料已整理匯總完畢并經有關責任方簽字認可;施工圖預算以及應調整的工程造價已編制完畢;設計變更等技術核定單等簽證手續已辦完;因建設單位原因造成的人員窩工、機具閑置、工期延誤等經濟索賠已得到建設單位認可后,項目部即可向工程發包方進行最終的工程價款結算。發包方與承包方按照簽訂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工程合同和補充協議,以及國家有關部門頒發的相關文件規定和標準等進行竣工決算。竣工驗收階段由建設單位編制竣工結算報告,以實物數量和貨幣指標為計量單位,綜合反映竣工項目從籌建開始到項目竣工交付使用為止的全部建設費、建設成果和財務情況的總結性文件。收集整理和分析有關依據資料填寫竣工結算報表。除以上需要注意的條款外,驗收時,還需以下以下工作:

  3.1.3.1新設備安裝必須有安裝設計,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安全規程和設備說明書要求進行安裝,對隱蔽工程應有工程記錄。

  3.1.3.2施工單位對新設備,或經大修后的設備進行驗收,凡未經檢修好的設備嚴禁繼續使用。

  3.1.3.3設備安裝完畢后,由機電動力科組織相關業務部門人員,施工單位及使用單位共同按施工圖與安裝質量驗收標準進行驗收。

  3.1.3.4在設備試運轉驗收中,一般設備空運轉2—4小時,帶負荷運轉24小時無故障,無異常才算合格,特殊設備按相關標準驗收,如發生故障以及其他遺留問題由安裝單位限期進行處理,合格后方能移交。

  3.1.3.5大型設備或關鍵設備按相關規定要求進行調試驗收。

  4、結語

  機電安裝工程項目實施中的一些管理方法及項目驗進行探討分析。機電安裝工程的施工技術涉及面很廣,是它的固有特征,也具有很強的通用性。有做好技術及質量的管理,才能增加企業效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制定清晰明確的項目管理目標,建立高效低耗的項目管理機構,是機電設備安裝工程的重點。

【施工單位自評報告】相關文章:

施工單位項目績效自評報告(通用16篇)12-08

施工單位項目績效自評報告(通用5篇)11-15

教師個人自評報告_自評報告07-09

施工單位節能分部工程驗收施工自評報告08-12

企業自評報告08-11

關于自評報告10-07

自評報告的范文03-19

自評報告范文07-11

員工自評報告03-28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天堂在线观看网址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 | 日韩中文字幕AV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不卡顿 | 色吊丝亚洲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