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比例尺教案

比例尺教案

時間:2024-07-30 19:15:28

比例尺教案(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比例尺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例尺教案(精選10篇)

  比例尺教案 1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的含義,會根據線段比例尺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重難點:

  根據線段比例尺求圖和實際距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識,我們學過的比例尺都是用數值來標明的,除了數值比例尺外,還有線段比例尺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新課

  1、線段比例尺是在圖上附有一條注有數量線段,用來表示和地面上相對應的實際距離,同學們可以翻開教科書第51頁,看右下角有一幅地圖,地圖的下面就有一條線段比例尺,它上面有0、50和100幾個數,還注明了長度單位“千米”,這些數和單位表示什么意思呢?

  2、如果知道了兩個城市之間的圖上距離,你能不能計算出這兩個城市之間的實際距離?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沈陽和長春這兩個城市,并量出它們的距離是多少厘米,再想一想:要求地面上這兩個城市之間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該怎樣計算?讓學生說怎樣列式。

  50×5.5=275(千米)

  3、你能不能把這個地圖上的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怎么改寫?

  三、課堂練習

  完成練習十五的第4~8題

  四、課堂小結

  創意作業:

  在地圖上找出我們的家鄉和北京,并計算出它們離多遠。如果用50千米的線段比例尺,你能畫出它們在圖上的距離嗎?同學們試一試。

  比例尺教案 2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習,初步了解比例尺的意義。

  2. 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兩種不同表現形式,學會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

  3. 能運用所學的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并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4.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2)能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中的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教具學具

  小黑板、課件、備一幅地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昨天老師請大家自己動手測量了我們教室的長和寬,F在老師提議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當一名繪圖師,利用你們手里的材料,畫出我們教室的平面圖。再動手之前,先考慮這兩個問題:

  1. 要把教室的平面圖畫在紙上,你有這么大的紙嗎?那怎么辦?

  2. 隨便在紙上畫一個長方形,這一定是教室的平面圖嗎? 小組合作并完成匯報,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總結:同學們都很聰明,你們都把實際的長和寬縮小了,畫出了教室的平面圖,其實就是用到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知識――比例尺,也就是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倍數縮小。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比例尺的知識。

  二、學習新課

  1.學習比例尺的意義。

 。1)動手操作

  請學生在小組內算一算自己所畫的教室平面圖的長和寬各縮小了多少倍。

  學生們計算并匯報,集體訂正。

  一個教室長8米,寬7米,如果我們要畫這個 教室的平面圖,就需要把實際距離同時縮小一定的倍數后,畫在平面圖上,縮小多少倍由你自己決定,你打算設 計:

  1、用幾厘米表示8米和7米。

  2、你設計的方案是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縮小了 多少倍?

  3、算一算、每幅圖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同學們剛才算出的各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就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我們把教室實際的長和寬叫做實際距離,把畫在紙上的教室的長和寬叫做圖上距離。

  請學生重復說一遍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請每個人算一算自己所畫的教室的平面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2)觀察地圖,自由交流。

  課件出示世界地圖、中國地圖和學校的平面圖,再請同學拿出自己事先準備的地圖,在小組內觀察、交流并思考:不同地圖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充分發表意見,教師輔助講解:

  1比較出比例尺的兩種不同表現形式――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2比例尺的大小不同,同樣的佛山市在中國地圖、廣東地圖和佛山地圖上的大小都不一樣,這就是采用了大小不同的比例尺。

  (3)學習不同的比例尺。

  課件出示教材第49頁的機器零件圖,引導學生觀察后提問:請你觀察這幅圖的'比例尺,和我們剛才所觀察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之處?

  在生產中,有時由于機器的零件比較小,這是就需要把實際的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以后,再畫在圖紙上這幅圖就是這樣的,比例尺2:1,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嗎?

  補充說明:為了計算方便,我們通常把比例尺改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4)學習例1。

  課件出示例1的題目,提問:線段比例尺怎么改寫成數值比例尺?數值比例尺是怎么求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該怎么辦?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1cm:50km

  =1cm:cm

  =1:

  請學生根據剛才的解答,說說求比例尺需要知道哪些條件,怎樣求比例尺,誰是前項,誰是后項。

  2.知識運用。

 。1)即時訓練。

  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9頁的“做一做”,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集體訂正后引導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明確根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求比例尺的方法:首先依據比例尺的意義寫出比的前項后項,寫出比,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位置不要寫錯;接著把兩項化成相同的單位;最后化簡比,變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2)拓展訓練。

  課件出示下列四個問題:

  1、每年十月,莫斯科紅場將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以慶!笆赂锩钡膭倮,如果我們坐飛機前去觀看,請你仔細觀察手中的世界地圖,算出首都北京到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距離。

  2、天津是2008北京奧運會足球賽區城市之一,如果你是設計師,請你設計出足球場的平面圖,并標出比例尺。(足球場的長是90~120米,寬是60~90米)

  3、眼鏡上的螺絲釘長是3毫米,螺帽寬1毫米,假如你是技術員,請你畫出它的平面圖,你有什么困難?怎么辦?

  4、這里有比例尺1:20、20:1和1:1,它們的意義相同嗎?請舉例說明。

  請學生在這四個問題中任選一個,給充足的時間獨立思考,也可以在四人小組內選擇其中一個問題合作研究,小組長做好分工。完成任務后,集體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小結,并給予適當的指導。

  3.教學例2。

  多媒圖上距離 15cm 實際距離 450km

  回家找一找自己或爸爸媽媽今年的全身照片,算一算照片的比例尺。

  比例尺教案 3

  教學內容:

  比例尺(課本48-49頁例1,“做一做”,練習八第1、2、3題)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2、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能將二者進行互化。

  3、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

  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目標教學法和小組合作學習融合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比例尺”(板書課題)一起來看學習目標。

  二、出示學習目標

  本節課我們的目標是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2、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能將二者進行互化。

  3、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同學們,有信心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嗎?為了能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請看學習指導。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學探究)

  認真看課本第48和第49頁的內容,看圖,看文字,重點看各色方框里的內容并思考

  (1)什么是比例尺?求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

  (2)看課本48頁右圖下面的線段比例尺,想:怎樣把它轉化成數值比例尺?

 。3)比例尺一般寫成什么形式?

  師:生認真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

  2、議一議(合作交流)

  主要交流自學探究中的問題,先對子之間互說,最后小組內交流,統一答案或記錄下沒有解決的問題,以備下一步的展示。

  3、說一說(匯報展示)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學成果的匯報。針對自學探究中的問題,可以口答、板演、或提出問題。組間可以補充或質疑,教師盡可能的引導或解疑。

  4、小結歸納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

  求比例尺時,需要注意單位的統一,同時,比例尺是一個比,不能帶單位名稱。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師:通過剛才的展示,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檢測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

  四、鞏固提升

  要求

  1、獨立完成,對子討論。

  學法指導:先自己獨立完成題目,然后舉手示意對子,待對子完成后小聲討論。

  2、組內交流,整合答案。

  學法指導:待組內成員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終形成統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學法指導:由組長分工:板演、檢查、預展(講解者)

  4、匯報講解,補充評價。

  學法指導:各個小組按抽簽順序講解展示,講解時可以組內補充,也可其他組補充或質疑。展示后,其他組或教師給予評價。

  操作指導:教師在預展時巡視各小組,指導并幫助小組快速分工,讓每個學生盡快參與其中,沒有得到展示機會的小組安排課后自改或小組對改。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比例尺,求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根據比例尺的意義確定比的前項和后項,寫出比,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位置不要寫錯;接著把兩項化成相同的單位;最后化簡比,變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下面我們就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做作業,比誰的課堂作業做得又對又快,字體又工整。

  六、當堂訓練

  1、必做題:課本練習八的1、2、3題

  2、選做題:一張精密儀器圖紙,用8厘米的線段表示實際的8毫米長,則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3、拓展題: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相距8厘米。如果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圖上,這兩地相距多少厘米?

  板書設計:

  比例尺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

  比例尺教案 4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含義,會應用比例的知識求平面圖的比例尺,以及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重難點:

  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比例知識,比例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有什么用途呢?

  例如:在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的時候,把實際距離按一定的比例縮小,再畫在圖紙上,有時也把一些尺寸比例小的物體的實際尺寸擴大一定的倍數,再畫在圖紙上,這是就要確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1、教學比例尺的意義

 。1)教學例4,讓學生讀題,指回答:“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要我們做什么?”“圖上距離知道嗎?實際距離也知道嗎?各是多少?”這兩個數量的單位不同,所以先要把它們化成相同單位,再化簡。請一名同學到黑板化簡這個比。小結“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圖的(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板書: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 =比例尺

  教師強調:

  比例尺與一般的尺不同,這是一個比,不應帶計量單位。

  求比例尺時,前、后項的長度單位一定要化成同級單位。

  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的前項化簡成“1”,如果寫成分數形式,分子也應化簡成“1”。

  (2)教學例5

  出示例5:指名讀題,并說出題目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斑@道題的圖上距離是多少?”“實際距離不知道,怎么辦?”指定一名學生板演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訂正后再回憶一下解答過程。

 。2)鞏固練習

  做第50頁上的“做一做”

  (3)教學例6

  出示例6:指名題并說出題目告訴了什么,求什么。

  然后讓學生求X的值,并說出求解過程。

  三、作業

  練習十五的第1~3題

  四、課堂小結

  創意作業:

  同學們各選一樣東西,把它縮小畫在紙上,并計算出你所用的比例尺?纯茨膫同學畫的最準確?大家努力啊。

  反思

  比例尺教案 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47、48頁,練習八第1-3題。

  【設計理念】

  數學程標準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就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學生數學概念的獲得要在觀察、比較、概括、歸納等數學活動中才能形成。對于“比例尺”這樣的數學概念,抓住其外延和內涵設計有效的數學活動是促進學生發展的主要途徑。

  【學情與教材分析】

  “比例的應用”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比和比例的意義、比例的基本性質之后的一個教學內容。“比例尺”是運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一個典型范例之一。本節課,要通過在生活中的應用,把握比例尺的內涵——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認識兩種不同的比例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比例尺的內涵是教學的一個重點,學生在學習時,對于比例尺的本質——比例尺是一個比,往往容易因為名稱的誤導產生歧義,對于由比例尺的規定形式——前項或后項為1,而產生的計算上的易錯點,都是教學中需要特別關注的。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讀懂兩種形式的比例尺。

  2.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3、感受數學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培養親近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把線段比例轉換成數值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入比例尺

  (腦筋急轉彎)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去過漳州,那你們坐車從華安到漳州大約需要多長時間?(1個多小時),可是有只螞蟻卻只用了4秒鐘。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生猜:螞蟻可能在從華安到漳州的地圖上爬。

  師:對了。螞蟻爬的是地圖上的圖上距離,(板書:圖上距離)而我們坐車所行的是從華安到漳州的實際距離。(板書:實際距離)

  師:看,在這幅地圖上(出示第一幅地圖)從華安到漳州螞蟻只用了4秒鐘,(出示第二幅地圖)在這幅地圖上螞蟻用4秒鐘還能到達嗎?(出示第三幅地圖)在這幅地圖上呢?

  師:為什么同樣是從華安到漳州,有的只需4秒鐘就能到達,而有的卻到達不了呢?(地圖有大有小)

  請同學們觀察這幾幅地圖,它們雖然大小不同,但形狀卻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讓學生思考片刻后才說,可先讓學生說)是因為人們在制作這三幅地圖時所用的比例尺不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比例尺(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腦筋急轉彎意在激趣引出地圖,對學生都比較熟悉的地圖,通過“這幾幅地圖,它們雖然大小不同,但形狀卻一樣,這是什么原因呢?”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通過三張地圖大小不一樣,而表示的實際距離卻相同,引起學生認知沖突,聚焦依據比例不同,表示的大小也不相同,從而引出比例尺,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有關比例尺的內容!

  二、自主學習,認識比例尺

  1、什么叫比例尺?它是尺嗎?是比例嗎?請同學們打開課本48頁,自學48頁的內容。

  2、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你們從書上了解到什么叫比例尺?(嗯,是個比 板書于課題后)

  前項是什么?后項呢?(在板書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中加入“:”)

  那就是說只要用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能求出比例尺,還能寫成什么形式?

  你能說說這些比例尺的意義嗎?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個比例尺上的數字的變化以及這幾幅地圖的大小變化,你又有什么發現,同桌交流一下

  比例尺前項都是1,后項數字越大,圖上1厘米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越長,所畫出的圖形就越小,后項數字越小,圖上1厘米所表示的實際距離越短,所畫出的圖形就越大

  【設計意圖:學生自學可能因為自身學習能力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效果,如何讓不同學力的學生在自學中都能真正學有所獲?問題引領是一個比較有效的方法。因此,我設計了以上三個問題,聚焦比例尺的內涵,幫助學生清晰把握!

  3、練習:

  知道了什么是比例尺,如果我想求一幅圖的比例尺,那要怎么辦呢?老師給你們數據你們會求出一幅圖的比例尺嗎?

 、、一張桌子畫在圖紙上的高度是8厘米,實際高度是80厘米,求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一棟樓房東西方向長40m,在圖紙上的長度是50cm.這幅圖紙的比例尺是多少?

  ③、在一幅地圖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離是4厘米,而甲地到乙地的實際距離是160千米,這幅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注意:單位統一

  要化簡 結果不帶單位(因為它表示的是兩個量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在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之后馬上呈現三道不同梯度的習題,一是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比例尺的實際意義,二是讓學生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4、認識放大比例尺

  觀察這三個比例尺,你有什么發現?(前項為1)也就是說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小,其實現實中還能見到這樣的比例尺(課件出示一些精密零件的圖紙)

  看,把比例尺讀出來,你有什么發現?(選一個說意義)

  小結:比例尺根據它的作用可分為縮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板書)通常情況下,為了計算的方便,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5、認識線段比例尺

  剛才我們認識的.比例尺都是用數字來表示的,它們都叫做數值比例尺。請同學們再來看這幅比例尺(出示線段比例尺)它與數值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學會看線段比例尺。圖上每一段都是長1厘米,每一厘米都相當于實際多少千米?

  用線段來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關系,這叫做線段比例尺

  區別:形式不同,但都表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倍數關系

  小結:比例尺根據表現形式的不同分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板書)

  6、把上面的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1) 這個線段比例尺它表示圖上1厘米相當于實際50千米,那你們會將它改寫成數值比例尺嗎?

  (2)1厘米:50千米= 1厘米:5000000厘米 =1:5000000

  (3)根據數值比例尺標出線段比例尺

  小結:線段比例尺和數值比例尺是比例尺的兩種基本形式.它們之間可以進行轉換.把線段比例尺轉換成數值比例尺只要把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化簡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在具體情景中,通過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放大比例尺、線段比例尺的意義以及線段比例尺和數值比例尺兩種比例尺基本形式之間的轉換,并準確理解比例尺的書寫特征!

  三、課后延伸

  選擇合適的比例尺畫圖

  紅光小學有一塊長方形草坪,長85米,寬30米,把這塊草坪按一定的比縮小,你能在紙上畫出這個長方形草坪的平面圖形嗎?(1:1000、1:500 1:10000)

  結論:一幅圖的比例尺由紙張的大小來決定。

  【設計意圖:讓學生選用比例尺解答,以此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這樣讓孩子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了能力,讓學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了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四、談學后體會。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顧學習過程,反思評價,再一次體驗學習經歷,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人教版比例尺鞏固練習

  (一)填一填

  1、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 )厘米或( )米

  2、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 )千米。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 ),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 )倍,把這個數值比例尺該成線段比例尺是

  (二)辨一辨

  1、所有的比例尺的前項都是1。( )

  2把一個電腦零件放大到原來的100倍畫在圖紙上,應選用1:100的比例尺。( )

  3、比例尺就是一把尺子。( )

  4、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50000厘米。( )

  5、一幅圖的比例尺是8:1,這幅圖所表示的實際距離大于圖上距離。( )

  (三)、選一選

  1、用圖上距離5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00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

  5:200 B. C.1:4000厘米

  2、長4厘米的零件,畫在圖紙上是40毫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

  1:10 B. 10:1 C. 1:1 D. 1

  3、線段比例尺 改成數值比例尺是( )

  A. 1:23 B. 1:2300000 C. 1:2300000km

  比例尺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含義。

  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能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會把數值比例尺與線段比例尺進行互化。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能正確計算比例尺。

  教學難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出示一張中國地圖,提問:在地圖上怎樣確定兩地之間的距離?

  揭示課題:比例尺

 。ǘ┲v授新課

  比例尺的意義

  出示教材中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介紹比例尺的定義: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比例尺 = 圖上距離 : 實際距離

  數值比例尺

  出示數值比例尺,如 1 : 10000000,講解其含義。

  引導學生把數值比例尺改寫成線段比例尺。

  線段比例尺

  出示線段比例尺,如 ,講解其含義。

  引導學生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ㄈ┱n堂練習

  完成教材中的練習題,鞏固比例尺的計算。

  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己設計一個比例尺,并畫出相應的圖形。

  (四)課堂小結

  回顧比例尺的定義、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互化方法。

  強調比例尺在生活中的`應用。

 。ㄎ澹┎贾米鳂I

  完成課本上的作業題。

  讓學生回家測量自己房間的長和寬,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畫出房間的平面圖。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比例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加強練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比例尺教案 7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比例尺,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并能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的實際意義,了解比例尺的種類,能讀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能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難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直觀演示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引入新課

  播放一段視頻,展示地圖在生活中的應用,如導航、旅游等。

  提問:為什么地圖可以表示那么大的實際區域?

  引出課題:比例尺

 。ǘ┳灾魈骄浚瑢W習新知

  比例尺的意義

  展示一張中國地圖和學校的平面圖,讓學生觀察并思考:地圖上的距離和實際距離有什么關系?

  引導學生測量地圖上的距離和實際距離,并計算它們的比值。

  講解比例尺的意義: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強調比例尺是一個比,沒有單位。

  比例尺的類型

  出示線段比例尺,如 ,讓學生說出它的含義。

  引導學生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介紹數值比例尺,如 1 : 5000000 ,表示圖上 1 厘米代表實際距離 5000000 厘米。

  引導學生把數值比例尺改寫成線段比例尺。

  數值比例尺

  線段比例尺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教材中的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拓展練習:給出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求圖上距離;給出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實際距離。

 。ㄋ模┱n堂總結

  讓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包括比例尺的'意義、類型以及如何求比例尺。

  強調比例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比例尺的知識。

 。ㄎ澹┎贾米鳂I

  完成課本上的課后作業。

  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查找相關的地圖和資料,計算出該地圖的比例尺,并向家人或同學介紹。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應更加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究,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刻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同時,要加強對學生解題過程的指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比例尺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明確比例尺的實際意義,會計算比例尺。

  通過測量、繪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含義,掌握比例尺的計算方法。

  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比例尺。

  教學難點

  理解比例尺的縮放與實際距離、圖上距離的關系。

  三、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展示學校的照片和校園平面圖,提問:平面圖是怎樣繪制出來的?

  引入比例尺的概念。

 。ǘ┨骄啃轮

  比例尺的意義

  結合校園平面圖,講解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概念。

  引導學生計算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值,從而得出比例尺的`定義。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介紹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通過實例,讓學生學會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相互轉換。

  比例尺的計算

  給出實際距離和比例尺,讓學生計算圖上距離。

  給出圖上距離和比例尺,讓學生計算實際距離。

  (三)小組活動

  讓學生分組測量教室的長和寬,然后選擇合適的比例尺繪制教室的平面圖。

  小組展示并交流各自的作品,討論選擇比例尺的合理性。

 。ㄋ模╈柟虘

  完成教材中的練習題,鞏固比例尺的相關知識。

  解決實際問題:如根據地圖的比例尺計算兩地的實際距離。

  (五)課堂總結

  引導學生回顧比例尺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計算方法。

  強調比例尺在生活中的應用和重要性。

 。┎贾米鳂I

  觀察生活中使用比例尺的例子,如地圖、建筑圖紙等,分析其比例尺的特點。

  自己設計一個場景,如小區布局,然后選擇合適的比例尺繪制平面圖。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比例尺的理解和應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比例尺的選擇和實際應用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指導和練習。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創設更多與生活實際相關的情境,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數學的實用性。

  比例尺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比例尺,能讀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在操作、觀察、思考、歸納等學習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能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難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用比例尺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直觀演示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引入課題

  播放一段視頻,展示地圖在導航、規劃等方面的應用。

  提問:地圖是怎樣把實際很大的地方畫在一張小小的紙上的?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

 。ǘ┳灾魈骄,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出示一張中國地圖,讓學生觀察圖上的距離和實際的距離。

  引導學生計算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講解比例尺的意義:比例尺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ㄈ┱J識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介紹數值比例尺,如 1:5000000 ,并說明其含義。

  出示線段比例尺,如 ,讓學生理解其表示的意義,并與數值比例尺進行互化。

  (四)比例尺的應用

  已知實際距離和比例尺,求圖上距離。

  舉例:在比例尺是 1:200000 的.地圖上,量得兩地的距離是 8 厘米,兩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

  引導學生用比例的方法或算術方法解答。

  已知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實際距離。

  舉例:在一幅比例尺是 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的圖上距離是 6 厘米,甲、乙兩地的實際距離是多少千米?

  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解題思路。

  (五)課堂練習

  完成課本中的練習題。

  讓學生根據教室的實際大小,繪制一幅教室平面圖,并標明比例尺。

 。┱n堂總結

  讓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包括比例尺的意義、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比例尺的應用。

  強調在解決比例尺相關問題時要注意單位的換算。

  (七)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上關于比例尺的題目。

  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如學校、公園等,測量相關數據,然后繪制一幅平面圖,并標明比例尺。

  五、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和實際操作,大部分學生能夠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并能正確應用,但仍有少數學生在計算和單位換算上存在問題,需要在后續的練習中加強輔導。

  比例尺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明確比例尺的實質是一個比。

  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并能進行相互轉化。

  能根據比例尺的意義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

  經歷比例尺的應用過程,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數學的實用價值。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掌握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互化。

  能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難點

  理解比例尺的含義,正確運用比例尺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

  展示學校的平面圖,提問學生是如何繪制出來的。

  引出比例尺的概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索新知

  比例尺的意義

  結合平面圖,講解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概念。

  引導學生計算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得出比例尺的.定義。

  數值比例尺

  介紹數值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如 1:1000 。

  讓學生理解數值比例尺的含義,即圖上 1 厘米代表實際距離多少厘米。

  線段比例尺

  出示線段比例尺 ,講解其含義。

  組織學生進行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互化練習。

  比例尺的應用

  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

  已知比例尺和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

 。ㄈ╈柟叹毩

  完成教材中的練習題,鞏固所學知識。

  小組合作完成拓展練習,如根據實際情況設計比例尺并繪制平面圖。

  (四)課堂小結

  回顧比例尺的概念、類型及應用。

  強調在解決問題時要注意單位的統一和比例尺的正確使用。

 。ㄎ澹┳鳂I布置

  書面作業:完成課后習題。

  實踐作業:選擇一個熟悉的場所,測量相關數據,按照一定的比例尺繪制平面圖。

  五、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對比例尺的理解和應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部分學生還存在計算錯誤和對比例尺理解不深入的情況。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加強針對性的練習和輔導,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比例尺教案】相關文章:

《比例尺》教學反思08-15

《比例尺》數學教學反思09-08

霧凇教案08-13

《孔孟》教案08-13

《飲酒》教案08-22

保修教案08-24

吶喊的教案08-24

《左傳》教案10-24

孔孟教案08-24

愛蓮說的經典教案03-20

用戶協議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一级午夜理论片日本在线 | 先锋影音资源影音中在线不卡 | 亚州国产一线在线观看 | 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 一本大道香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