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起名必讀解讀姓氏的總結

起名必讀解讀姓氏的總結

時間:2024-09-03 08:55:30

關于起名必讀解讀姓氏的總結

關于起名必讀解讀姓氏的總結

關于起名必讀解讀姓氏的總結

  原沒有姓氏的人,這地球上有沒有?也許有,但他(她)總有個稱謂,或叫“無名氏”。這稱謂與“無名氏”,便是他(她)的姓氏。

  姓氏不只是私人的事,亦不只是家庭的事;姓氏是一種文化,它關系我們的歷史與血脈。

  通過姓氏,我們能知道我們的生命之所由來,從而打開久郁心中的大結:“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通過姓氏,我們能知道自己肉體、心靈、心理之血脈傳承,從而使自己不致于太昧于自己之短暫人生。“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謂“尋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侖,江河祖海”,是謂“問祖”。“尋根問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們自身:我們與祖先血脈相連,祖先曾經的苦難與輝煌,一定會通過這血脈,流傳到我們現在。

  通過姓氏,我們能知道古代社會的姓氏也曾有高低貴賤之別。

  “氏”曾經為貴族所獨有,丟“氏”即是丟貴族之地位,故“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有“氏”者貴,無“氏”者賤,這在古代是常理;據說三代以前,有貴族身份的男子是只稱“氏”與“名”,而不稱“姓”的,只有婦人稱“姓”。至于“庶人”,當然無“氏”,故只稱“名”。

  通過姓氏,我們能知道何人之間不能通婚。同姓是一道門檻,我們的祖先三千年前就已規定,所有的男女均不能跨越這道門檻,而走進婚姻的殿堂。但“同姓不婚”不是“同氏不婚”,若謂“氏”重在“別貴賤”,“姓”則重在“明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不可通。”“氏”可改變,而“姓”,則是不可變的。至秦漢,“姓”、“氏”合而為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姓”、“氏”中國先人的偉大發明,我們千萬不要小看了它。

  “姓者,生也”,“因生賜姓”,這是血緣傳承的標志;“氏”者,旁支別屬也,“胙土命氏”,這是地位身份的象征。“姓”重血統,而“氏”重地域;一縱坐標,一橫坐標。兩者交叉,便把每個人固定在了唯一的靶心上,給后人回溯歷史,提供了無上的方便。“姓”、“氏”合流以后,“氏”升為“姓”,“姓”、“氏”都站到了表示血統的那一邊。于是中國人又發明了“地望”,再次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標。這縱橫坐標的發明,是一項偉大的發明,真可譽為“第五大發明”。要知道,多數歐美國家遲至中世紀中期才開始采用姓氏制度,而朝鮮、越南等亞洲國家亦至10世紀左右才相繼使用姓氏,日本更遲至1870年(明治三年)才準許百姓取姓。中國也許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國家。

  “姓”、“氏”而外,中國人又發明了“名”。“名”是用來區別同“姓”、同“氏””中之不同個體的。“姓”、“氏”、“名”之外,中國人又發明了“字”。“字”是從“名”孳乳發展出來的另外的“名”。

  “姓”、“氏”、“名”、“字”之外,中國人更發明了“號”。這“號”的發明,恰表現了中國先人秩序中求活絡、強制中求自由的“靈活精神”。“號”的精神是自由、取法靈活,不受限制。“號”可以說是“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調味劑,常常叫人回味無窮。

  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家族文化與家族精神。

  一姓有一姓之個性,傳統所養,基因所逼,個體很難逃脫其規律。或帝王氣不足,或側重政治、軍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數世科名,門第清華”,或專心于一門而成工商世家、書畫世家、醫藥世家……家族文化乃是中華文化之縮影,在家族文化里,吾人既可讀到政治、經濟、教育、道德,又可讀到祖先之生存狀態,處世心境、價值觀念,更可讀到吾土吾民之悲歡離合,之生滅盛衰,之死去活來。

【起名必讀解讀姓氏的總結】相關文章:

《姓氏源流與文化尋根》教案03-19

解讀中國夢優秀心得體會03-20

初中一年級必讀課外書08-07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標解讀01-24

對老板總結感想總結二篇03-20

學科總結03-20

電場公式總結06-08

離校總結精選范文03-19

工會總結范本03-19

總結電熱的作用12-09

用戶協議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在线观看日本亚欧视频 | 亚洲免费片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91香蕉国产 |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系列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Ⅴ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视频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