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文檔>《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方法研究》心得體會

《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方法研究》心得體會

時間:2024-07-29 18:38:19

關于《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方法研究》心得體會

關于《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方法研究》心得體會

關于《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方法研究》心得體會

  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教學情境的關注,是目前教學模式構建中的重點話題,也是廣大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嘗試探索的課題。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創設教學情境,正是激勵、喚醒、鼓舞的一種藝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善于憑借教材,順應兒童心理,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創設生動有趣、符合學生心理、年齡特征的情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一、創設情境的含義:

  創設情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一定發展的教學策略。情境教學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溝通教材和教育對象的橋梁,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是撥動學生情感的琴弦。情境教學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二、創設情境的方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情境的創設和利用沒有固定的方法,它不是教學過程的自然伴隨物,而是教師主動設計的產物。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教學對象、教學設施及教師本人素質,選擇恰當的創設情境的途徑。那么,如何創設語文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呢?依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如下幾種途徑。

  1.語言描繪情境。

  即教師運用語言的渲染、描述和感化作用,創造出一種具有強烈感染力和鼓動性的“情緒環境”,以撥動或震撼學生的心弦。如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時,隨著低沉悲痛的哀樂響起,教師以沉痛哀傷的語言創設情境,向學生展示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感人場景,讓學生心靈與十里長街上的人們產生碰撞,從而領悟到人們對總理的無比愛戴和深切悼念,為后文作了鋪墊。

  另外,教師的示范朗讀,學生的感情朗讀也是借助語言來再現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中內容和體會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如教學《荷花》第四自然段,我作了如下的設計:

  師(導讀):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我看到了——

  生(補足讀):一陣微風吹過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師: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我聽到了——

  生: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這樣,在師生共創的情境中,學生情感的火花被點燃,豐富的想象被激活,不知不覺地沉浸在文本描繪的美好景色中。

  以語言描繪為主的情境創設,可以給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天地。要求教師語言準確、簡練、生動形象,能誘發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感知所學的文本材料。

  2.實物演示情境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這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一條規律。實物演示情境,正是從這一認識規律出發的。如教學《畫楊桃》一文時,針對本地孩子不熟悉楊桃這種熱帶水果的實際,我特地把楊桃帶到課堂并指導學生觀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對“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的樣子不同”有了感性認識,在豁然頓悟中理解了文中的“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事實就是的做法,同學們嘲笑“我”是錯誤的道理。

  用實物演示情境,既可以由老師展示,也可以讓學生來展示。

  3.電腦模擬情境

  近年來,計算機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幻燈機、投影儀等現代教學設備進入課堂,為教學情境的創設提供了有利條件。音頻、視頻、圖像等媒體信息,可以將文字、圖片、動畫等多種媒體有機集成,以圖文并茂、聲形輝映的完整形象再現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并達到“感知、理解、運用”的目的。

  如五年級上冊《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課文講述的是1998年美國洛杉磯發生的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著危險,抱著堅定信念,不顧勸阻,歷盡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兒子和同學的故事。由于五年級學生的生活經歷與課文內容有很大距離,我以剛剛發生的5-12汶川大地震導入,結合視頻、圖片,在聲與畫的渲染下,把學生的思維拉向地震的慘烈現場。學生一下子被影片中山崩地裂、驚心動魄的地震畫面感染了,為后文學生體會父親在廢墟中挖掘的艱難做好了鋪墊。

  4.圖畫再現情境: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不僅揭示了詩與畫之間的相互關系,同樣也揭示了文與畫之間的關系。文與畫是相通的。借助圖畫再現課文情境,可以使文本具體化、形象化,符合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年齡特征。運用圖畫再現情境時,教師要指導觀察,加上聲情并茂的講述,便于學生充分地感受形象,進入情境。

  如《月光曲》一文中,《月光曲》的內容是借皮鞋匠的聯想表達出來的。我是這樣設計訓練的:把皮鞋匠的聯想概括為三個層次:(1).月亮升起,海面平靜;(2).月亮升高,穿過微云;(3).月亮高照,風起浪涌。這三個層次用簡筆畫展示如下圖。再通過朗讀感受意境,加上教師點撥,歸納出皮鞋匠聯想的三個畫面內容分別表現了樂曲不同的旋律: “徐緩清幽”---“逐漸增強”---“激昂有力”,樂曲的變化反映了貝多芬思想感情的變化:理解---同情---激動。

  5.角色扮演情境

  角色扮演就是用演出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學生在逼真的情境中體驗感情,感悟語言文字,溫習所學知識,發展學生的個性。如低年級漢語拼音的教學比較枯燥乏味,若創設角色扮演的情境,會收到較好的效果。如讓一部分學生扮演聲母,另一部分學生扮演韻母,他們各自戴上對應的頭飾找朋友。表演聲母的同學,遇見表演韻母的同學說聲:“你是我的朋友。”然后彼此拼讀出音節。這樣的扮演,讓學生個個興趣盎然,教學效果倍增。

  6.音樂渲染情境

  音樂是一種訴諸人的聽覺,啟動人聯想和想象的藝術,最能調動人的情感,撫慰人的心靈,渲染情境,創造氣氛。教師把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溝通起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等器官,創設一種具有強烈感染力和鼓動性的“情緒環境”,往往能使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文,至始至終奏響哀樂,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整節課讓學生沉浸在悲傷和哀痛之中,在朗讀和感悟中對周總理的懷念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教學情境的創設和利用沒有固定的方法,教師要根據教學任務、教學對象、教學設施及教師本人素質,選擇適當的創設情境的途徑。

  總之,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效應,不僅對激發學生的求職欲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于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產生積極的影響。

【《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方法研究》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讀《李吉林與情境教育》的心得體會07-11

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研究(精選14篇)03-31

情境教學課題結題報告02-15

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現存問題及改進方法研究報告10-06

小學體育課題研究計劃02-27

小學英語課題研究計劃(精選10篇)03-15

小學語文《語文樂園四》教學設計03-19

環境設計手繪表現圖問題與教學方法01-04

小學英語小課題研究計劃范文(精選9篇)07-18

小學生英語語感培養課題研究的總結02-24

用戶協議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色综合中文字幕色综合激情 | 五月婷六月丁香之综合在线 | 亚洲AV永久综合在线观看另类 | 最新欧美国产91麻豆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热久久综合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