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2018年度工作計劃模板
鄉鎮2018年度工作計劃模板
鄉鎮2018年度工作計劃【一】
XX年是維護全鎮經濟社會快速協調發展的重要一年;明年我鎮工作的總體發展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xx大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圍繞農民增收,切實推進經濟增長;加強財源培植,強化財政管理,促進財政增收;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兼顧,明確重點,落實責任,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明年要確實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大力加強基層黨建工作。
重點是加強全鎮各級黨組織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發揮各級黨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繼續鞏固群防群治成果,切實完善“三級聯防、四級聯動”的治安防控體系,維護全鎮社會政治穩定,為構建和諧舊圃,平安舊圃奠定堅實的基礎。解放思想、創新機制,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積極爭取支持,努力營造思發展、謀發展,各級各部門支持我鎮發展的良好局面。引導農民承包土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為發展現代農業,培育各類農業龍頭企業,組建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業的產業化經營程度提供必要的保證。
二、精心打造彝族文化旅游品牌。
我們將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修建彝族文化旅游景區牌坊、彝族文化廣場和對歌臺,在牛灑公路沿線進行具有彝族風格的民居改造,重新修建葡萄井與觀音廟,充分再現歷史和自然景觀。
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圍繞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舊圃鎮黨委、政府將繼續爭取上級資金的投入力度,完善老化的水利設施和基礎設施,增強農業生產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確保增產豐收。
四、加大對農民的教育培訓力度,全面提升整體素質。
農民素質的高低,對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目標的實現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據我鎮實際,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全面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對農民進行農業培訓。
五、毫不動搖地抓好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
一是繼續實行計生工作人員掛鉤聯系制,全體計生辦人員均分配到村,任務到村,責任到人,層層落實目標責任制;二是加大依法管理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力度,逐步把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納入法制軌道;三是加強臺帳管理,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抽查村宣傳員的臺帳;四是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嚴格按照管理規定辦理流出、流入人口信息平臺交換情況;五是加大宣傳力度,轉變群眾的生育觀念;努力把我鎮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子孫后代造福。
六、繼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
一是繼續深入開展打擊“兩搶一盜”專項活動,控制發案率,提高破案率;二是精心組織進一步加大對刑釋人員及吸毒人員的教育;三是進一步完善“三級聯防、四級聯動”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四是繼續扎實搞好信防工作,妥善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群眾性事件及民族宗教問題,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七、抓好培植稅源建設,做好增收節支工作。
一是要積極配合稅務部門加強稅收征管;二是進一步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努力保住老稅源積極培植新稅源;三是對我鎮的企業要積極支持,服務到位,努力拓寬財政增收的渠道;四是財政支出要精打細算,確保機構正常運轉,維護全鎮經濟社會協調快速發展。
八、努力提升集鎮建設品味。
借助褐煤化工基地建設的契機,用發展的眼光和城鎮化的要求高標準、高規格地規劃建設新集鎮,達到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同時要在我鎮建成一個大型的蘋果交易市場。
九、抓好文教衛生工作,推進社會事業進步。
繼續抓好“兩基”的鞏固提高工作,鞏固掃盲成果,加大對學校的投入,積極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提高學校的管理水平及教學質量,從而使學校的管理逐步實現規范化、制度化,從整體上提高我鎮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加大對鎮、村醫療機構的管理力度,不斷完善新型合作醫療的運行管理機制,積極調處好運轉中出現的問題,充分保障參合農民的切身利益,讓廣大農民真正得到實惠。
十、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努力加強自身建設,充分總結過去的經驗和教訓,努力建立和完善各種制度,形成用制度規范行為的良好局面和科學手段;積極做好政務公開工作,接受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監督,按照“八榮八恥”的要求,進一步轉變機關作風,強化服務職能,加強調查研究,提高決策水平,努力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做好貢獻。
總之在明年的工作中: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以加快發展為主題,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高舉發展的旗幟,唱響發展主旋律,搶抓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步伐,提高發展質量。為實現全鎮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必須緊緊抓住穩定糧食生產,合理調整產業結構,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首位,千方百計爭取項目資金,加大農業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必須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為動力。
抓住我鎮地處城郊結合部的優勢,增加政府投入,發展城郊農業和設施農業,強化科技培訓力度,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必須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機遇,積極發展近郊休閑、文化、生態旅游,努力保護森林植被,改造人居環境,實現資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鄉鎮2018年度工作計劃【二】
今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xx鎮黨委、政府對照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和計劃,緊緊圍繞美麗鄉村和梯田小鎮的建設目標,大力開展六邊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菇棚整治等專項工作,通過景區發展倒逼鎮區建設,以鎮區建設提升景區品質,不斷加快鎮區基礎設施配套、景區沿線整治提升等工作步伐,注重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較好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務和目標。
一、2018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梯田風情小鎮
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堅持 “5+2、白+黑、雨+晴”工作機制,全面推進“精品旅游路線”三項任務和梯田旅游風情小鎮建設。
1.抓鎮區特色提升。實施了鎮區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特色改造和業態提升四大工程共35個整治和建設項目。拆除各類違建、亂搭亂建、占道設施186處,建設xx鎮首個垃圾兌換超市——“變廢為寶魔幻屋”并投入營用,6-10共回收各類垃圾2.1噸。不斷完善鎮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20萬完成崇溪親水游步道清理、完善排污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300米棧云老街路面修復。
實施街景特色改造。投資200多萬完成徽派馬頭墻建設14處、完成棧云老街“養花一條街”提升、廊道周邊外墻文化主題墻繪制、將軍橋區塊景觀提升和慢行道建設,鎮區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提升。實施鎮區旅游業態培育。對劉宅進行傳統工藝修復,打造傳統特色的“鄉愁館”;依托隱居梯田和商業街的輻射帶動,發展“柴火灶”、“花田里居”等特色農家樂民宿,全力培育鎮區第三產業。
2.抓農村品位提升。一是開展農村環境衛生大整治。由鎮班子帶隊組建由機關干部、農村黨員志愿者等一共約1200人的“六三三”環保自愿服務隊,每月分組開展“五水共治”河道清理、農村環境衛生清理等活動,完成亂堆亂放點清理620個,各村臟亂差得到明顯改善。二是實施通景公路景觀提升。不斷加大“三改一拆”力度,對農村“臟、亂、差”現象進行集中整治,拆除違建44處,總面積20253平方米;實施通景公路垟背村至坑根村等7個村的公路沿線房屋統一風格的立面改造,涉及后交線15公里的公路沿線農戶112幢,總面積3萬多平方米。
三是扎實開展“五水共治”。嚴格落實“河長制”和“一河一策”,關停崇溪邊的被服洗滌廠一個、農家樂一家,實施了xx等三個村污水處理提升項目。四是開展菇棚改造提升工作。在全縣率先采用綠色迷彩偽裝布對黑色菇棚進行改造,目前通景公路周邊的菇棚已經基本完成,改造總面積約10萬平米。五是完善衛生管理長效機制。
通過制定和完善各村環境衛生保護的相關村規民約,對亂倒垃圾,亂排污水等行為進行“紅黃牌”警示,加強村級組織對村民不文明、不衛生行為的監督和約束。完善各村和河道衛生保潔員的考核細則,同時因地制宜對不同的村莊嘗試承包制、多村聯合委托承包保潔制,如把xx等周邊的5個村的河道保潔、衛生清運等工作由一個隊伍承包,提高保潔效率。
3.抓景區品質提升。一是推進梯田景區建設。完成游客接待中心周邊游步道等的改造提升;實施了天籟云和、七星墩兩個露營基地建設;完成梅竹懸河餐廳的升級改造;實施了坑根民宿美化提升建設;梯田“小木屋”已經完成8幢,,并開始營業;全力推進天籟云和和坑根村兩個停車場的方案評審、土地農轉用等項目前期工作;完成吳坪五彩梯田綜合性觀景平臺方案設計,現已動工。
二是推進景區核心村建設。實施坑根、下垟等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建設和傳統村落保護項目建設,對三個村的道路、傳統建筑進行保護和修復,項目總投資960萬元。三是推進景區延伸發展。開展武岱峰景區開發的前期規劃設計,并謀劃黃源風電、銀礦地質公園、高山避暑養生度假區等項目,這些項目的推進,將逐步把xx鎮建成為集休閑度假、生態宜居為一體的多功能復合示范區。
(二)加快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1.傳統產業穩步發展。一是高山四季菜園不斷發展壯大。今年新增土地流轉1400畝,目前全鎮已經完成蔬菜種植面積1.4萬畝,同比增加10%,建設重點高山蔬菜基地15個,專業合作社、農業公司帶動農戶,實現高山農業連片承包的規模效應逐步凸顯,梯田大米,梯田茶葉等一批農產品品牌在市場上形成良好的聲譽。
二是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化、多渠道銷售模式!疤萏锎竺住薄鞍Q尖”“希平”等一批云和梯田農產品通過品牌包裝進入市場,拓展超市直銷、微信訂購、淘寶等銷售渠道,據不完全統計年產值已經超過200萬元,其中綠蔭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我們種菜吧”微信訂購群目前已經穩定客戶150個,每周配送一次,深受城市市民喜愛。三是食用菌產業穩定發展。完成食用菌種植3000萬段,受去年香菇產業收益增長的影響,黑木耳種植規模減少20%,總體產業規模略有減少,我鎮定期評聘農業局專家,給菇農傳經送寶,提供技術指導和菇棒管理指導,促進食用菌穩產增收。
2.第三產業增長迅速。在去年農家樂民宿數量增加3.8倍的基礎上,今年把重心轉移到強化管理和品質提升上,3月份,邀請著名的國家級酒店經理人主講,為全鎮60多名農家樂業主開展了綜合提升班培訓,并組團帶領農家樂業主去遂昌高坪等地學習先進農家樂經營管理理念。同時,開展了全鎮農家樂的星級評定,努力抓好農家樂民宿的內涵建設、提升服務質量。
今年全鎮旅游民宿接待人數增長迅猛,目前全鎮旅游人數達到30多萬人次,民宿和農家樂接待人數達到18.8萬人次,總營業額880萬元,同比增加32%,精品農家樂、民宿如“云上五天”、“隱居梯田”等營收迅速增長,隱居梯田今年營收已經達到180萬元,開業兩個月的“柴火灶”農家樂營收已達50余萬元;到11月中旬,云和梯田景區營業總收入590萬元,接待人數達25.1萬人次。
3.農民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一是技能培訓促增收。根據不同需求對象,提供針對性的技能培訓,完成農家樂綜合提升培訓、低收入農戶專項培訓、養花達人培訓等農民培訓1350人次,農家樂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增加至2000余人。聘請縣、市科技人員下村指導22次,省科技特派員對全鎮4個種養項目進行了指導和幫扶。二是土地流轉促增收。
通過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的帶動,實現土地流轉一萬多畝,全鎮半數以上土地實現流轉,使農民和土地松綁,部分農民可以利用流轉提升種養業規模,向規模要效益;有的農戶可以流出土地收獲租金的同時再以打工創業營收,近800戶農戶在種植大戶和合作社的指導下種植高山蔬菜(合作社提供種子和技術支持,并簽訂收購協議)等農業產業創收。三是發展來料加工促增收。
為農戶提供靈活多變的就業渠道,截止至10月底,我鎮27個來料加工集中村共實現產值2770萬元,來料加工隊伍拓展到2280人 ;同時通過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強化 “造血”功能,以“銀村合作”、“聯戶互!、“三權抵押”等信貸模式扶持農戶創業增收。四是扎實推進低收入農戶增收。對我鎮4600以下1041戶、2440人低收入農戶實施“先鋒帶動、因人制宜、一戶一策”的千戶增收舉措,把各村低收入農戶和村兩委干部、黨員先鋒以及產業大戶進行對接,深入推進產業扶貧和社會扶貧,目前合計帶動年純收入4600以下的低收入農戶人均增收2600元。
二、存在問題和困難
一是鎮區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和“中國最美梯田風情旅游小鎮”還有較遠距離。環境整治提升受到資金的制約和村民不良習慣影響,易出現反復,同時村莊的規劃和實施過程受人才制約比較明顯。二是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空間很大,雖然今年以來,來梯田的游客絡繹不絕,但是景區觀光、休閑、娛樂、養生項目單一,游客口袋里的錢“留不下”,旅游的產業化程度和市場集中度都急需加強,要形成整個產業的整體合力和拉動效應需要進一步投入。
三是農民增收的渠道需進一步增加。雖然第三產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大部分群眾仍然以第一產業為主。民宿經濟發展迅猛,但多數的農家樂品質不高,留客能力不強。部分因病致貧的低收入農民,因家中缺乏勞動力,除了給以社會保障幫扶之外難有增收渠道。四是農業產業升級還需加速,品牌化戰略意識還跟不上市場經濟的潮流。高端、精品農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還非常缺乏。
三、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我鎮總體工作思路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十八大、十八屆四中全會,省、市相關會議精神,深入實施省委“美麗浙江”總戰略、市委“綠色崛起、科學跨越”戰略和縣委“小縣名城”轉型提升戰略,圍繞山水童話鄉村建設和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兩大戰略目標要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地實施梯田風情旅游小鎮建設,全力抓牢“兩個美麗”——美麗鄉村和美麗經濟,認真實施“兩個提升”——旅游產業提升和農業產業提升。努力打造山美、水美、景美、村美、人美的“五美xx”,讓xx環境更加優美、景區更具魅力、產業更具活力、村莊更加宜居、人民更加幸福。
(一)狠抓美麗鄉村建設。不斷加強環境保護力度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提升力度;進一步完善鄉村旅游、交通和生活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打造“生態優美、特色鮮明、舒適宜居”的美麗村居。一是繼續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提升。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衛生項目投入,完善農村保潔員制度,實現公路沿線村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完成農家樂集中村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
二是繼續打造傳統古村落和特色村落。完成沙鋪、栗溪等傳統村落保護建設,實施xx村“梯田小鎮”特色村落建設,加快推進苦枝墩舊村改造,實現鎮區東部區塊的整體提升;繼續開展五岱峰、和尚背尼姑等景點規劃設計,通過申報省級地質森林公園,拓展xx東部景區。繼續完善沿溪繞鎮區30分鐘的慢行游步道提升建設,完成小學擴建項目建設,加快實施電力大樓、棧云山莊等項目建設。
推進黃源“高山小鎮”村落設計規劃。三是完善交通網建設。實施梅竹至坑根公路建設,全力推進梯田大道建設,完成后交線通景公路的綠化修復和道路提升,謀劃陳塢至赤石公路的提升項目,謀劃對4條徒步古道進行整理修復、建設休息驛站和露營基地,為游客提供徒步游農村、尋鄉愁、親近大自然、挑戰自我的旅游模式。
(二)不斷發展美麗經濟。加快發展綠色生態旅游業和生態農業,實施一、三產業融合,深入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一是繼續抓好旅游產業提升。加大景區投入。繼續加大對云和梯田的投入,加大核心景區梯田的土地流轉面積,創新景區管理模式,注重人性化和細節服務提升,完成兩個停車場建設,增加景區停車位1000個;延伸實施景區二期建設,完成吳坪觀景臺建設,打造吳坪七彩小梯田,謀劃五岱峰、風電場、銀礦遺址、高山牧場等景觀。全力發展農家樂(民宿)。
加強鎮區、特色村和景區沿線的農家樂培育提升,進一步完善一般、中和高檔次民宿的分布,加快發展黃家畬等村的高山養身養老民宿綜合體項目,同時實施和謀劃棧云山莊、風電農莊等高端民宿項目。探索盤活分中心的辦公場所資源和農村閑置民房發展農家樂(民宿),在梯田景區周邊重點發展1-2個農家樂集中村落,實現2018年新增床位500個,營收遞增30%。
二是繼續抓好農業產業提升。全力發展生態農業和一、三產業融合型的綜合農業。積極推進土地流轉,通過合作社和企業基地帶動,積極鞏固和發展稻米、高山蔬菜、茶葉、中藥材種植等生態農產品示范基地10個,在鎮區、景區周邊積極發展觀光采摘體驗型園區3個。如接待中心對面的采摘果園,食用菌觀光采摘棚、在下垟村建設農耕體驗區等,在中、南部高山地區穩定發展高山蔬菜1.5萬畝,通過生態種植和加強質量監控,打造梯田高山蔬菜生態品牌;在梯田景區實施800畝高山稻田養魚項目;
努力發展茶葉種植面積,做好本地老茶的制作工藝的傳承創新,在上吳坪村發展200畝黃金茶和白茶種植。食用菌產業。促進食用菌產業的穩規提質,引導全鎮的食用菌產業逐步向集約化生產發展,積極探索廢棄菌棒回收再利用產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結合全民創業活動和景區建設,引導村民發展來料加工和梯田原生態產品開發營銷,通過商業街、農業專業合作社等載體大力開發高山蔬菜、咸菜、茶葉、稻米等梯田原生態產品的種植、養殖、加工和銷售。引導合作社繼續拓展高山蔬菜超市銷售、電商銷售等渠道。謀劃建設村級電子商務平臺一個。
(三)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一是增強和完善公共服務基礎。實施電力大樓建設,加大對少數民族村落、古生態保護村落,完成3個生態保護村落建設,謀劃3+3公路加徒步交通路網建設。二是實施幫扶脫貧工程。通過產業扶持,實施精準扶貧,拓展來料加工、農業種養合作社收購等模式加大對農村留守人口的扶貧力度。實現合作醫療保險和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98%,實現低保政策和扶貧政策銜接,對貧困人口應保盡保。
三是促進就業創業。立足產業發展特色,加大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培育一批本土的鄉村旅游專業人才,著力解決旅游業人才匱乏問題。完善創業扶持政策,鼓勵回鄉創業、以創業帶就業,營造百姓創業的良好氛圍。四是促進人口發展。緊緊圍繞計生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加強計生政策宣傳,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務水平。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健全完善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機制,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
【鄉鎮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鄉鎮保密的工作計劃范文07-31
鄉鎮政法綜治的工作計劃03-19
鄉鎮關工委工作計劃范文07-31
有關鄉鎮團委工作計劃范文07-31
鄉鎮年扶貧工作計劃模板07-26
鄉鎮消防安全工作計劃03-29
鄉鎮招商引資的優秀工作計劃03-26
鄉鎮社會事務辦工作計劃范文03-22
2019年鄉鎮六五普法工作計劃例文07-26
關于鄉鎮2018年安全生產的工作計劃范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