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氣象災害及其防御
教學反思氣象災害及其防御
中師地理第二章《大氣環境》第七節《氣象災害及其防御》這一堂課是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多媒體網絡平臺(Mdle網絡課程開發平臺)中地理學科自主與協作課。
本課教與學的設計思想是在現代教育思想和現代教學理論指導下,運用信息技術環境中的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學生提供一個建構主義的學習環境,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參與和協作討論學習,力求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利用網絡媒體資源,依據自身的發現學習和探索學習行動及其協作交流和討論學習,形成對客觀地理事物的認知和解決實際的地理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促進中學地理教與學的深化改革。
基于以上認識,在教與學的設計中,深入分析教材的知識結構,制定學習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把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摸清五年專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習慣和學習交往情況,運用自主探究、發現學習結合問題討論、協作學習的方法,初步建構基于多媒體網絡平臺(Mdle網絡課程開發平臺)中探索性學習的教學結構與教學模式:創設學習情境——明確學習任務——地理問題探究——學習資源利用——分組協作討論——綜合能力提高。下面就“氣象災害及其防御”這堂網絡教學研究課的設計、實踐,談談我的一些體會:
一、能夠較為深入客觀地分析的學生特征并明確學習任務和要求
構建一個基于網絡的課程開發平臺的學習環境,必須進行學習者情況分析和學習任務界定。本節課的學習對象為五年專一年級(中師)學生,基本的計算機操作熟練程度不一,但有一定的學習基礎,尤其是對地理學科的文字和圖像媒體和計算機等信息技術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
學習習慣于傳統教學的教師傳道授業解惑,閱讀量有限,知識面較狹隘,獨立發現和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學習交往表現為個別化學習,群體性的小組交流與協同討論學習機會很少,對學習資源利用和知識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和綜合能力較低。因而,教學應當對學生提出要求:明確本課的學習目標,以學習任務驅動為方式,以災害問題為中心,以小組協作討論的方法進行主動地探究學習;
抓住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運用發現、探究、協作、討論學習方法,大膽、主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注重本課網頁素材和相關網站的學習資源利用,聯系所學知識和技能,對信息進行獲取、收集、加工、處理,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二、能夠在Mdle課程開發平臺上創設多樣的學習情境和制定清晰的探究性問題
學習情境創設包括真實性情境、問題性情境和虛擬性情境。多樣的學習情境可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從學習情境中,發現與總結出探究性的學習問題成為學習任務完成的關鍵。“氣象災害及其防御”研究課,創設圖文結合的四種氣象災害危害性的真實性情境,提出四種氣象災害形成、發生季節、受災區、危害、防御措施的問題性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展開學習與探究活動。
三、特別注重媒體學習資源、網絡學習資源的合理選擇與利用
網絡教學必須有豐富的學習資源支持,教師和學生對媒體學習資源、網絡學習資源的合理選擇與利用至關重要。在本節課中,由于學生存在著對資源和知識信息的選取、加工、處理能力較差,加上Internet網站上新鮮的多樣化的資源吸引力很大。因而,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利用資源進行學習依次為:Mdle平臺上的教材電子文本及參考文本——媒體資源(圖片、視頻)——其它網站的氣象科普;同時,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網站的檢索功能進行學習資源的索取與收集,成為學習任務完成和學習目標實現的關鍵之處。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進行自主和協作探究學習
“氣象災害及其防御”一課,教學設計上必須讓學生擁有一定的自學(利用資源自主學習)的時間和過程;同時,創設交流學習思想的學習討論區,使學生有了表現自我的時間與空間,激發學習興趣與欲望,營造出嶄新的學習氛圍,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思想,充分利用網絡Mdle課程開發平臺功能,學生在平等、民主的學習氛圍中,各抒己見,發表自己的見解,體現自己的思想,學習的個性充分發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五、充分發揮網絡課程開發平臺(Mdle平臺)功能進行分組協作論學習
網絡課程開發平臺(Mdle平臺)具備網絡師生互動功能、分組討論功能、在線測評功能等。本節課充分利用討論區進行協作討論的方法:采用班級分四7大組分別進行四大氣象災害的重點知識專題討論學習,結合兩位學生為小組的協商討論學習;協作討論的方式:師生問答交流、生生語言交流、生機互動交流等;協作討論的內容:選擇四大氣象災害的重點內容為主題(防御臺風的措施、暴雨的成因、抗旱措施、如何預防寒潮),結合媒體資源學習、所學知識和技能,展開建設性、開放性、創新性的意見探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六、拓展與提高了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查看瀏覽Internet上“中國氣象局網站”的視頻點播X月XX日至XX日午間天氣預報(中央電視臺);指導學生下載使用泉州市1999年14號臺風移動路徑的操作軟件,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本課所學知識,通過網絡媒體學習資源獲取災害天氣信息,加工整理,提交發布一則我國的災害天氣預報或警報,培養與提高學生收集信息能力、加工信息能力、整理信息能力;查、看、講、寫結合,培養與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操作實踐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和思想文化素質。在綜合學習能力提高和創新精神培養方面收到顯著效果。
本節課從總體上看,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教師的監控似乎不到位,個別學生撇開學習內容,自行上網瀏覽不相關的內容;二是小組討論時一些同學參與度不高或跑題了,出現同組學生只顧著研究該組學習任務,以別組的學習關注較少,因而不能很好地掌握全堂知識。三是本節課學習任務較多,學生的自主性探究學習時間較少;四、是學生對Mdle學習平臺的使用還不是很熟悉,時間浪費較多;五是對學習方法及學習策略的指導較為欠缺,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不利。
【教學反思氣象災害及其防御】相關文章:
消費及其類型教學反思03-19
消費及其類型教學反思03-19
《橢圓及其標準方程》的教學反思02-24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
新詩教學反思03-19
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