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有關技術方案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技術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技術方案1
不同的賬簿組織、記賬程序和記賬方法相互結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不同的賬務處理程序。目前常用的賬務處理程序有: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科目匯總表賬務處理程序、匯總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等。
一、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的'特點:
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是指對發生的經濟業務都要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匯總表編制記賬憑證,然后根據記賬憑證逐筆登記總賬的一種賬務處理程序。其特點是直接根據記賬憑證逐筆登記總賬。
二、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下憑證和賬簿的設置:
采用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時,記賬憑證可采用通用格式,也可采用收、付、轉三種格式。賬簿一般采用三欄式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和三欄式總賬,明細賬可根據需要采用三欄式、數量金額式或多欄式。
三、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
1、根據原始憑證(或原始憑證匯總表)填制記賬憑證;
2、根據記賬憑證登記現金、銀行存款日記賬;
3、根據記賬憑證及其所附的原始憑證登記各種明細賬;
4、根據記賬憑證逐筆登記總賬;
5、日記賬、明細賬分別與總賬定期核對;
6、根據總賬、明細賬編制會計報表。
四、記賬憑證賬務處理程序的優缺點及適用范圍:
優點:賬務處理程序簡單明了,手續簡便;總賬能系統地反映某一類經濟業務的發生情況,便于分析和檢查。
缺點:根據記賬憑證逐筆登記總賬,工作量大。
適用范圍:規模較小,經濟業務較少的單位。
有關技術方案2
一、學習方式
本節課以學習搜索引擎的使用為主要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對使用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把握每次實踐練習的機會,充分熟悉,熟練。理解搜索的要領,達到活學活用。
二、學習任務分析
從教材地位上分析,本課在此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通過介紹搜索引擎的兩種使用方法,讓學生結合已有的網絡基礎知識,進一步掌握網絡使用技巧,提高上網效率。教材以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為宗旨,強調通過學生能夠自的,自覺的使用網絡查找自己所需的信息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感受信息文化,增強信息意識,內化信息理論,使學生發展成為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養的公民。
從本課教學要求分析,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問題中學習,在探索中學習,并且學會比較,評價和反思問題解決的各環節及效果,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提高其信息素養。要注意總結和歸納不同問題解決過程的共同之處和不同特點。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經驗,通過合理的探索性分析,發展完成對新工具和新任務的適應,從而達到利用有效遷移的發生促進學生發展的目的
從學生特點分析,初二學生思維比較活躍,但精神不易長時間集中,需要教師始終掌握學生思維動向,激發學生興趣,調節學習情緒,以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三、教學方法
鑒于以上考慮,對本課的講授選用任務驅動與啟發式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教學模式上使用探索研究式教學,教學過程中穿插使用分組式教學,充分利用學生好勝好強的心理,讓其在教學活動中保持高度的熱情以達到盡可能高的課堂效率。
四、教學媒體和工具
遠程教育多媒體網絡教室
屏幕錄像軟件
搜索騎兵軟件
多媒體電子教室軟件
五、學習起點能力
前幾節課使學生已經具備初步的網絡知識,基本能夠使網絡為自己進行較為簡單的服務。但面對略高級的要求還需要進一步掌握相關技巧。通過日常觀察和了解,部分學生還存在不能正確有效地應用網絡,沒有養成較好的上網習慣的現象。這些問題通過本課都
將一一進行解決或改善。
六、教學目標
思想教育目標: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和學習習慣,自覺鍛煉,動手動腦,勇于實踐。正確認識網絡的便利和信息化社會對于網絡服務的使用要求。
能力培養目標:通過課堂講授,啟發及實踐,讓學生能夠熟練使用搜索引擎上網查找信息。并引導學生在搜索中建立分類查找的思想,掌握對關鍵詞的提煉技巧和要領,提高上網效率,充分發揮網絡的功能與優勢,令其更好地服務于學習和生活。
七、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兩種搜索方式:相關專題搜索(即分類搜索)和關鍵詞搜索,每種方式的形式,特點,使用技巧是學生應該重點把握的尤其是關鍵詞搜索,使用熟練后將非常方便。而且此方法目前在網絡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
難點:
。1)分類搜索對學生分類能力的考察和要求。在學生沒有正確把握搜索對象的'歸屬分類的情況下,很難順利使地用
其完成搜索任務。這需要借助學生原有的日常生活知識和經驗。同時,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分類概念,培養其分類能力。
。2)關鍵詞高級檢索方式(使用”空格”,”+”或”&”連接多個關鍵詞進行檢索)。關鍵詞搜索的核心在于關鍵詞的提煉。要提高搜索效率,做到”用最少的關鍵字,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準確的結果”這樣三最的標準對學生來說不是很容易,也不是一堂課就可以達到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實例練習要注意盡可能引導學生努力掌握提煉關鍵字的技巧,自覺培養提煉能力。
有關技術方案3
“為用而學、為用選學、承前啟后,走向實踐應用和校本研究”是20xx中小學遠程研修的新特點新要求,為使具體人解決具體問題的技術應用真正成為遠程研修的出發點和歸宿,運用到我們的研修方案中,其具體要求如下。
一、研修前全體學員要做好個人研修任務規劃
請各位老師進入研修網思考本人“用技術改變教學”的所學和所用,填報《技術應用任務單》,做好個人研修任務規劃,然后依據自定的技術應用任務選課,并始終圍繞《技術應用任務單》的規劃,圓滿完成今年的研修任務。《技術應用任務單》包括以下四方面內容:
1.描述自己參與研修后的技術應用指向及期望結果;
2.實現技術的教學應用,自己需要解決的困惑和問題;
3.本人對學習內容的選擇和所需要的專業支持;
4.新學期本人作業設計應用的初步打算和安排(大致的教學課題、教學周次等)。
二、研修安排和模式
20xx中小學教師遠程研修分為暑期集中研修(25學時)和開學后分散校本研修兩階段,集中研修任務完成后,新學期校本研修要在學期末完成并做好以下工作:
1、新學期校本研修主題要與集中研修設計性作業一致,設計性作業的應用實踐應作為各學校新學期主要的校本研修活動予以重視,精心做好安排。
2、新學期各校要組織教師親歷技術應用作業的實踐與反思完整過程。這個過程一般包括技術作品設計應用的“實踐與觀察”、應用過程與結果的“分析與發現”、實踐研討與反思后對設計作品的“調整與完善”等環節。各研修組擬按照這“三環節”做出校本研修計劃安排,對校本研修14個學時進行合理分配。每位參訓教師要將個人實踐應用三個研修環節生成的資源提交到平臺。提交材料主要包括:內含設計作品應用的教學設計(教案)、教學應用實錄(涉及應用的視頻或文本片斷)、課堂觀察報告或聽評課記錄、實踐后設計作品的調整修改及附上對修改的說明與反思等。
3、各研修組要選擇一個本組的.技術應用優秀案例設計,以“技術應用”為主題,開展至少一次全組協同磨課。在研修方式上,采取線上線下混合式課例研究或常規教研方式均可,F有的研修分組已經平臺確定,為了方便平臺對應用實踐與研究的跟進反饋,校本研修不宜打亂現有的研修編組。
4、要將校本實踐應用列入成果的最終評價。即設計作品評選應該是實踐后經過調整與修改、并附有修改說明與反思的設計作品。
三、研修管理
要落實集中研修后校本研修的地市、學校的主體責任,做好校本研修階段的跟進指導與管理工作。要把技術作品應用的實踐研究任務和責任分解落實到指導教師、組長和學員。指導教師要承擔指導與督促各研修組制訂校本研修計劃,用親自參與(至少一個研修組的研修活動)和《學習園地》等方式進行跟進指導;研修組長要主持本組的實踐應用研究,確定研修方案和安排,小組研修要確定相關教學課題和上課老師。
四、考評機制
對組內教師要進行每周考評,每月抽查。學期末匯總,統一考試。
有關技術方案4
現代有軌電車的信號系統作為保證行車安全、提高運行效率的重要系統,與地鐵、輕軌等其他信號系統相比,有其鮮明的特點。同時,由于我國現代有軌電車的起步相對較晚,因而探索適合我國有軌電車信號系統的解決方案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信號系統主要特點
有軌電車具有多種路權形式,一般分為:專有路權、混合路權和共享路權。專有路權和共享路權形式應用較少,一般選擇混合路權方式。在混合路權形式下,有軌電車信號系統的主要特點:①道岔一般采用集中或分散自動控制,并具有車載遠程遙控和道旁控制功能;②具有路口優先權控制功能;③無自動駕駛功能,一般采用車載監督下的人工駕駛;④具有運營調度管理功能,但相對簡單;⑤正線多采用埋入式轉轍機,環境防護等級要求高。
二、信號系統道岔控制方式
有軌電車的道岔控制方式主要有:自動進路控制、車載手動控制、道旁控制和手操道岔,其中自動進路控制又可以分為集中和分散控制方式2種。車載手動控制模式作為自動進路控制模式失效時的備用模式;道旁控制作為車載設備故障的備用手段;手操道岔則作為道岔控制設備故障的應急方式。
分散自動控制方式與集中自動控制方式相比,雖然自動化程度略低,但降低了系統對控制中心和無線通信網絡的依賴,減少了建設成本,同時能夠滿足運營的基本要求。本文道岔控制方式選擇分散自動控制方式。
三、信號系統結構與功能
。ㄒ唬┫到y結構
有軌電車的正線信號系統主要由運營調度指揮子系統、道岔控制子系統、路口優先控制子系統和智能車載控制子系統4部分組成。
(二)系統功能
1、運營調度指揮子系統,是保證有軌電車運行暢通的關鍵系統,其主要功能:線路信息的狀態顯示;列車運行狀態監視;時刻表的編制與管理;預計到站與早晚點計算;操作、報警等信息的顯示與記錄;與外系統接口;系統時鐘功能等。
2、道岔控制子系統,是保證有軌電車運行安全和效率的核心系統,其主要功能有:檢測列車的接近,并為接近列車自動辦理進路;接收列車的人工遙控命令,并辦理進路;具有道旁控制道岔功能;負責道岔防護,進路辦理與解鎖;向列車發送進路的狀態信息;向運營調度指揮子系統發送道岔、信號機、軌道區段及進路的狀態信息;向運營調度指揮子系統發送自身系統狀態和報警信息。
3、路口優先控制子系統,是保證有軌電車運行效率和準點率的重要系統,其主要功能有:檢測列車的接近,向公路信號燈控制系統發送優先通過請求;檢測路口占用,向公路信號燈控制系統發送禁止通行命令;控制信號機的顯示,并向列車發送信號機狀態。
4、智能車載控制子系統。主要功能有:列車的定位和測速,并通過GPRS發送給運營調度指揮子系統;接收中心發送和司機輸入的命令信息,并在通過環線區域時,發送給道岔控制子系統和路口優先控制子系統,完成進路辦理和路口的優先通過;具有人工遙控道岔功能;在道岔接近區域,將道岔區段的狀態顯示在車載人機界面上;顯示列車的速度、限速、預計到站等信息。
四、信號系統關鍵技術探討
1、道岔區域控制技術。采用基于環線和計軸的道岔控制方案,但該方案中由于無法保證整個接近道岔區段無線覆蓋,所以需增加本地通信單元(簡稱LCU單元),實現整個接近區段無線覆蓋。這樣既保證了列車在接近環線區段通信正常,而且在申請道岔控制權失敗的情況下,依然能通過LCU單元繼續保持與道岔控制子系統的無線通信,并完成道岔的自動或遙控控制;同時還能夠將整個道岔區段的'進路和信號機狀態,實時復示在列車車載顯示終端上,保證了在惡劣天氣情況下,司機也可以通過車載顯示終端了解前方的信號機和進路情況。
2、路口優先控制技術。由于有軌電車和公共交通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交叉口,所以如何保證有軌電車和社會車輛能夠快速、均衡的運行,是路口優先控制技術需要解決的問題。由于整個有軌電車線路的路口情況復雜,各有不同,就要求有軌電車的路口優先控制子系統能夠采用靈活的路口優先設置。
路口優先控制子系統的優先策略分為3類:
①當有軌電車接近路口,立即向社會交通系統申請路口優先權;
、谌绻熊夒娷嚨男盘枱袅良t燈時,不申請路口優先權,維持原交通信號;如果有軌電車的信號燈亮綠燈時,申請延長有軌電車的通過時間;
、蹮o路口優先功能。
控制中心和車載都具有路口優先權設置功能,中心設置優先級較高,當中心放棄優先設置權時,列車通過路口時需要設置路口優先權,否則將不具有路口優先權。
3、智能車載控制技術。為進一步增加系統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智能車載控制系統還增加了超速防護、后溜檢測和防護、遙控計軸復位等功能。
車載通過接收地面環線上傳的速度限制信息,對列車進行超速防護。當列車速度接近限速時,車載控制系統給出聲音報警,若速度持續增大并超過限速時,車載控制系統輸出最大常用制動,直至列車速度低于限速時,才停止輸出最大常用制動。
車載主機根據車載顯控終端上的司機激活操作確定列車的主控端,據此判斷列車的運行方向,如果列車的運行方向與此不一致,車載控制系統判斷列車處于后溜狀態,輸出最大常用制動,并給出聲光報警,最大程度上防止列車后溜。當列車運行方向與主控端方向一致時,停止輸出最大常用制動。
因外界干擾等原因造成列車出清,但計軸仍報告占用時,司機確認道岔區域無列車占用時,可點擊車載顯控終端上的計軸復位,此時車載信號系統通過環線,將計軸復位命令下達至地面控制系統,由地面控制系統將相應的計軸進行復位。
五、結束語
系統采用分散自動控制方式,在基于計軸和環線的道岔控制基礎上,增加了LCU單元,實現了道岔接近區段的無線覆蓋和區域控制;針對有軌電車與公共交通系統復雜的路口情況,采用了靈活的優先權控制方案,極大地提高了系統的自動化水平和系統適應性。為進一步增加系統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智能車載控制系統還增加了超速防護、后溜檢測和防護、遙控計軸復位等功能。
目前,該系統方案已完成實驗室軟硬件搭建和系統內集成測試工作,其基本功能和技術方案得到了初步驗證,并將在試驗線進行試驗,從而進一步驗證和完善系統,最終實現系統的工程化應用。
有關技術方案5
根據市人社局職改辦《關于開展XX年度全市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仙職改辦[XX]30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市中小學專任教師隊伍結構的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立足我市專任教師隊伍的實際,充分發揮職稱評審的良好導向作用,堅持“三個面向”,面向基層農村,面向教學一線,面向優秀骨干教師;做到“三個服務”,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服務,為城鄉教育協調發展服務,為提高全市教師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服務。
二、評審原則
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申報人員實行總量控制,各地各單位原則上在崗位空缺數內申報,對暫無空崗的單位實行“退一進一”辦法處理。
三、申報對象
XX年度在崗且符合申報條件的中小學教師。
四、申報條件
(一)必備條件
1.符合《湖北省中小學教師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條件》中規定的學歷、資歷條件,小學教師必須滿足破格條件;
2.有1年以上農村學;虮∪鯇W校任教經歷(農村學校指辦學地點在全市15個鎮的學校和城區三辦村小);
3.任中級職稱以來在省級及以上公開發行的刊物上至少發表一篇教育教學研究文章,刊物必須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網站驗證確認的正規刊物;蛘呔邆湟韵聴l件之一:一是在省級及以上業務主管部門(專指國家教育科學研究院、湖北省教學研究室、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舉辦的優質課競賽中獲得一等獎的;二是在省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舉辦的體育、音樂、美術競賽活動中輔導學生獲獎的。
(二)否決條件
近五年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申報:
1.工作重大失職,造成惡劣影響的;
2.年度考核被評為不合格等次的;
3.偽造學歷、資歷或申報業績弄虛作假,剽竊他人成果的;
4.從事有償家教(家養),與書商勾結向學生兜售教輔資料被查實的;
5.參與、煽動鬧事或在網上發布反黨、反政府言論,破壞社會穩定的;
6.無故不參加全市統一組織的業務知識調考,不能按時完成市級及以上培訓任務的'。
五、激勵政策
1.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作出突出貢獻的高中學校及相關人員給予政策傾斜和獎勵。當年畢業生高考總分居全省前三名或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錄取的學校,市教育局給予一定的中學教師高級職務申報崗位控制數(以下簡稱指標)獎勵,由學校獎勵給相關教師。享受獎勵指標的教師可不需要一年以上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的條件。
2.在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改革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二類優秀教師,市教育局安排專門指標直接申報。一是在“振興九中行動計劃”中經市教育局選派由仙桃二中、仙桃三中、仙桃四中到仙桃九中任教達一年且綜合考核為合格的教師;二是在農村學!皢⒚餍怯媱潯敝薪浭薪逃诌x派到農村學校任職任教達一年且綜合考核為合格的人員。
3.獲得省級及以上行政部門表彰的優秀教師,市教育局安排專門指標直接申報。省級以上行政部門表彰的優秀教師專指國務院或省政府表彰的“優秀教師”、“農村優秀教師”、“農村優秀教育工作者”、“勞動模范”,省教育廳和省教育工會表彰的“師德標兵”,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教育廳聯合表彰的“湖北省優秀教師”、“湖北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4.現從事體育、音樂、美術、政治、歷史、地理、生物、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且連續任教達三年以上的專職教師,市教育局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指標擇優申報。符合條件的對象實行“雙報”,既可以向市教育局申請單列指標,也可以在本單位申請分配指標。
5.在XX年高考中,完成了市教育局下達的高考任務的學校,市教育局將給予一定的獎勵指標。
六、指標分配
市人事局向我局下達XX年晉升中學高級職稱申報指標共95個。指標分配時首先安排22個指標用于符合“五類優先”條件的對象,安排19個指標對XX年7月以來有中高職務退休人員單位,采取“退一進一”的辦法適當補充,安排10個指標用于小學教師的申報;剩余指標再按各單位(學校)專業技術人員人數、崗位空缺情況、符合晉升條件的人數三個因素統籌分配,其所占權重分別為50%、20%和30%。
七、學校職稱評定工作的宏觀指導意見
(一)各單位(學校)必須通過民主推薦,成立職稱評審專家委員會,參評者不能擔任評委,評委必須具有廣泛的代表性。
(二)各單位(學校)必須制定切合實際的《教師晉升中學高級職稱評定工作方案》,明確職稱評定考核內容、計分辦法、和組織工作!督處煏x升中學高級職稱評定工作方案》必須經教職工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并且在校內公示。
(三)各單位(學校)在開展教師職稱評定時要將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納入考評之中予以計分。
1.有在農村學校或薄弱學校任教經歷的;
2.有在村小支教2年以上經歷的;
3.近三年學?冃Э己私Y果優秀的;
4.擔任班主任工作5年以上,獲得市級以上表彰的優秀班主任。
為鼓勵教師合理流動,各校不得將教師在本校工作的年限作為計分項目。
。ㄋ模┞毞Q評定推薦申報的程序要嚴謹,審查要嚴格,過程要規范,結果要透明。所有申報名單必須在校內公示不少于7天,公示內容包括申報人的基本材料、評分結果。評委會要負責受理和公正處理有關投訴和舉報。
八、操作程序
1.市教育局制定XX年高級職稱評審工作方案,下達申報指標。
2.各地各校廣泛宣傳職稱評審工作政策,在全社會、各中小學教師中,樹立正確的輿論導向。
3. 市教育局組建高級職稱專家評審委員會,制定評審標準,對“五類優先”單列指標及小學破格申報指標進行集中評審,公示推薦結果。(小學申報中學高級職稱評分標準參照小科評審評分標準)
小學破格申報中學高級職稱指標將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對符合申報條件的26個單位(18個鎮辦和8所市直學校)各安排1個推薦名額,對XX年秋季學期擬在新城壹號實驗小學任教的教師安排5個推薦名額。市教育局將從推薦對象中評選10名推薦上報,其中實驗小學、實驗二孝沔州小學、仙桃小學、大新路小學安排2個指標,新城壹號實驗小學安排2個指標,其它單位及學校安排6個指標。
4.學校開展分配指標的評審推薦工作。各中小學組成職評工作專家委員會(人數為單數,普通教師代表至少占1/3),制定學校職稱評定工作方案,并報教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審議。申報人員在基層單位公示申報材料,簽訂《仙桃市XX年中學教師個人申報中學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誠信承諾書》(見附件3),接受群眾評議。
5.各基層單位上報評審材料。
6.市職稱評審中心集中審查申報材料。
7.省職稱評審中心集中評審。
有關技術方案6
隨著無線寬帶技術的普及和支撐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生產業務不斷增加,現有基于2.4xGWLAN的車地通信面臨挑戰。將LTE移動通信技術用于承載城市軌道交通CBTC、PIS、CCTV等生產系統的業務信息,高效運用現有軌道交通基礎設施,提高運營效率,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成為交通運輸領域最新關注的焦點。
20xx年4月至6月,在北京交通大學進行LTE實驗室測試,初步證明LTE能夠綜合承載軌道交通的生產業務。為進一步驗證LTE在列車運行狀態和真實電磁環境下的綜合承載性能,經過多種試驗段方案比選,從工程實施難易程度、測試時長要求、干擾環境、對運營或在建線路影響等因素考慮,最終確定在鐵科院城軌試驗線即環形道進行LTE系統試驗段測試。
1、城市軌道交通生產業務需求及業務優先級
基于LTE技術的城市軌道交通車地通信綜合承載平臺,需在列車運行狀態下滿足實時、寬帶、穩定、具有服務質量(QoS)保障的生產業務需求。當前城市軌道交通生產業務主要有CBTC業務信息、PIS緊急文本信息、列車實時狀態信息、車載CCTV監控圖像信息和PIS圖像信息。利用LTE具有不同QoS等級的優點,將軌道交通生產業務的優先級進行劃分。
2、環形道LTE試驗方案
2.1電磁環境
環形道試驗段LTE系統試驗方案采用1.4xG頻段(1x447xMHz~1x467xMHz)共計20xM帶寬組網,該頻段與北京政務網LTE使用頻段相同。在對1x447xMHz~1x467xMHz頻段的電磁環境測試中,發現環形道范圍內存在較強的同頻干擾信號,某些地段干擾信號強度高達-60~-50xdBm。
LTE系統的'網絡性能主要取決無線鏈路可獲得的SINR值。無線網絡通常采用系統的優化配置及基帶抗干擾算法等手段實現SINR值提升。環形道LTE試驗系統的優化設置方案通過摸底測試確定,規避干擾的優化方案包括減少基站覆蓋范圍、采用高增益車載天線、利用車體自身空間隔離及漏纜定向輻射等技術手段。
2.2 LTE系統方案
環形道建設LTE無線綜合通信系統,并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調度樓和列車上分別搭建配合測試的'業務系統。
2.2.1LTE建設方案
LTE系統采用A、B網冗余組網方式,每個網絡均包括核心網(EPC)、基帶處理單元(BBU)、射頻拉遠單元(RRU)、車載無線終端(TAU),BBU通過以太網交換機直接接入2套LTE核心網設備,區間主要采用RRU+漏泄同軸電纜方式覆蓋。
1)網絡建設方案
在國家鐵道試驗中心調度樓控制中心內,A網新設EPC核心網設備、BBU、三層交換機以及網管設備;B網新設EPC核心網設備、BBU、三層交換機以及網管設備。EPC與BBU之間通過以太網交換機連接。LTE網絡設備通過GPS進行同步,GPS天線架設在調度樓樓頂位置。業務系統設備通過路由設備接入到LTE網絡EPC核心網。
為驗證LTE系統滿足信號系統的功能需求,需要測試跨BBU(eNB)切換的LTE傳輸性能。在A、B網各設置2臺BBU,為增加切換次數,同網的兩個BBU交叉到連接相鄰的RRU,使得車載無線終端每經過一個RRU就產生一次BBU間的切換,增加測試樣本數。
為規避政務網干擾,采用RRU+漏纜的覆蓋方式實現環形道的信號覆蓋。RRU與漏纜通過跳線連接。區間覆蓋可采用單漏纜和雙漏纜2種方式,雙漏纜方式具有設備數據吞吐能力強,可靠性和安全性高的特點。當其中一根漏纜出現問題時,另外一根漏纜仍可以正常使用,減小單點故障對業務的影響;另外雙漏纜部署可以利用MIMO空間復用和SFBC發射分集技術提高信道的容量和可靠性,降低誤碼率。綜合以上分析,環形道沿線敷設2根漏纜,2根漏纜之間的間隔為1.05xm。
2)車載系統
車載由LTE網絡車載設備和承載業務車載設備組成。在測試車輛車頭車尾安裝雙極化車載天線,在司機室設置車載無線設備TAU和三層交換機設備。
在車頭設置CBTC模擬業務車載測試設備、模擬PIS緊急文本業務車載測試設備、模擬列車實時狀態信息業務車載測試設備及PIS車載設備和CCTV車載設備;在車尾設置CBTC模擬業務車載測試設備和模擬PIS緊急文本業務車載測試設備。車頭和車尾的承載業務通過相應的交換機與LTE網絡車載無線設備TAU連接。
2.2.2測試方案
環形道LTE系統的A、B網,共同承載測試相關業務數據。
A網承載CBTC業務信息、PIS緊急文本信息、列車實時狀態信息、車載CCTV監控圖像信息和PIS圖像信息等業務;B網承載CBTC業務信息和PIS緊急文本信息。
CBTC業務信息和PIS緊急文本信息在兩套網絡上同時傳輸,保證其對網絡可靠性的要求。CBTC業務信息、PIS緊急文本信息、列車實時狀態信息采用模擬方式進行業務數據的發送和接收,車載CCTV監控圖像信息和PIS圖像信息采用真實設備進行發送和接收。
PIS系統由PIS系統車載設備、PIS中心服務器等組成。PIS流媒體直播信息由下行信道承載,承載帶寬為每列車2~6xMbit/s。由中心下發到列車的PIS信息有MBMS多播和單播2種承載方案可供選擇。MBMS多播傳輸可在移動網絡中提供一個數據源向多個用戶同時發送點到多點業務,實現網絡資源共享,提高網絡資源的利用率,尤其是空口接口資源。同時,MBMS多播方式在消除小區邊界鄰小區同頻干擾,滿足同小區多列車同時接收信息方面比單播承載具有較大的優勢。但由于目前參與測試的廠家尚不支持視頻組播業務,因此試驗段工程中仍采用單播空口分發模式。
3、無線網絡規劃
3.1頻率規劃
環形道采用1.4xG頻段(1x447xM~1x467xM),A網使用15xMHz(1x447xM~1x462xM)帶寬同頻組網,B網使用5xMHz帶寬(1x462xM~1x467xM)同頻組網。
3.2重疊覆蓋區
相同切換時延情況下,移動終端移動速度越大,小區間需要設置越長的切換重疊覆蓋區。LTE系統中,從終端測量鄰小區電平開始,到切換完成所需時間為切換遲滯時間+周期測量報告上報時間+切換執行時間,周期測量報告上報時間約200xms。切換執行時間為300xms,切換遲滯2xdB。在這個考慮下,按列車最高速度為80xkm/h計算,重疊區覆蓋半徑為40xm。所以,相鄰站間漏纜重疊覆蓋距離為80xm。
3.3鏈路預算
根據規劃的頻率分配方案,采用15xM(A網)+5xM(B網)雙網結構。則A網子載波數為900個,而B網子載波數為300個。當采用相同功率RRU設備時,B網的子載波發射功率較A網大4.8xdB,所以B網的覆蓋范圍大于A網。環形道采用A、B網RRU同址統一與漏纜相接,鏈路預算以A網15xMHz為基準進行計算。
根據以上預算說明及各廠家設備的性能,選定合適的參數,計算每段漏纜支持的覆蓋長度。通過上述計算和分析,考慮到小區間切換所需的重疊區域,整個環形道單網設置9個RRU。根據不同覆蓋區域政務網干擾強度的差異確定RRU站址,強干擾區RRU站間距為800xm左右,弱干擾區RRU站間距為1x200xm左右。
3.4無線傳輸容量規劃
A網、B網傳輸容量規劃如下:
指配A網上下行帶寬各100xkbit/s供CBTC業務信息使用;
指配A網上下行帶寬各100xkbit/s供PIS緊急文本業務信息使用;
指配A網上行帶寬100xkbit/s供列車實時狀態業務信息使用;
指配A網2~6xMbit/s上行帶寬供通信車載CCTV監控圖像信息使用,滿足同時回傳2路1~3xMbit/s圖像需求;
指配A網2~6xMbit/s下行帶寬供PIS圖像信息傳輸使用,滿足同時下傳2路1~3xMbit/s圖像需求;
指配B網上下行帶寬各100xkbit/s供CBTC業務信息;
指配B網上下行帶寬各100xkbit/s供PIS緊急文本信息使用;
其余帶寬預留。
4、測試情況
在環形道進行LTE性能測試,包括場強測試、時延測試、小區邊緣性能測試、丟包率測試、越區切換測試和吞吐量測試;進行5xMHz和15xMHz頻譜下CBTC、PIS/CCTV綜合承載業務測試;進行LTE設備穩定性測試,包括系統穩定性測試、核心網故障條件下LTE功能測試、BBU故障條件下LTE功能測試、RRU冗余保障測試;同時進行LTE設備抗干擾測試。
試驗結果滿足預期,驗證了LTE系統抗干擾能力強、綜合承載能力強、頻譜利用率高的特點,能夠滿足軌道交通業務需求。測試結果表明,LTE系統用于承載軌道交通綜合業務,在保障CBTC業務高可靠傳輸的同時,能夠滿足緊急文本下發和列車實時狀態的傳輸需求,且能為CCTV和PIS等業務提供有效的傳輸通道。試驗段測試中城軌LTE系統受政務網干擾(在-60~-80xdBm之間)時性能會有所下降,但仍然能夠滿足綜合承載的傳輸需求。
5、結束語
20xx年8月,按照以上組網方案在環形道搭建LTE系統,成功進行LTE綜合承載軌道交通生產業務的測試,同時也驗證了LTE網絡設計的合理性。環形道組網方案為LTE在城市軌道交通的示范應用奠定了技術基礎,可供軌道交通車地通信系統建設參考。
有關技術方案7
本學期,在全院青年學生中組織開展“迎評估比貢獻·強素質·長才干”主題教育活動。具體活動方案如下:
一、活動主題:
迎評估·比貢獻·強素質·長才干
二、活動宗旨:
以培養高端技術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以落實人才培養評估工作為契機,堅持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評建結合、重在建設的原則,創新德育建設活動載體,拓展團學工作平臺,通過系列教育和實踐活動,把全院學生的思想統一到“一切為了評估,一切服從于評估”的認識上來,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扎實高效地貫徹落實評建任務,形成“人人關心評估,事事考慮評估、個個參與評估”的良好氛圍,以昂揚的精神面貌、良好的學習風氣和創先爭優的干勁迎接專家組對學院的評估,促進廣大青年學生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三、活動時間:20xx年3月—20xx年7月
四、活動內容
強化學生日常行為管理:
1、加強學生校園內衛生、公寓、教室日常檢查工作,加大對夜不歸宿、宿舍內違規用電、私藏危險、管制器械的.查處力度,積極營造整潔、衛生、平安、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
2、嚴格班級考勤管理制度,加強對上課、自習的考勤、檢查管理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和習慣;
3、積極推進三支隊伍(即學生處管理人員、各系部分管學生管理副主任、輔導員班主任)進公寓工作,準確把握住宿學生基本信息,及時掌握住宿學生的思想動態,督促學生搞好內務衛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切實發揮公寓的管理、服務、育人功能;
4、積極開展“無煙校園”活動,通過吸煙危害知識講座、無煙宣傳教育等活動,使同學們認識到吸煙的危害,進而遠離煙草,打造無煙校園。
有關技術方案8
根據全國農技中心會同有關專家分析預測,20xx年全國玉米病蟲害發生重于常年,東北、華北地區玉米螟、粘蟲、地下害蟲、大斑病為害重,黃淮海地區玉米螟、棉鈴蟲、二點委夜蛾、褐斑病發生突出,西北和西南地區棉鈴蟲、蚜蟲、葉螨、粘蟲、小斑病發生普遍,預計發生面積10.8億畝次。為做好玉米重大病蟲害防控工作,特制訂本方案。
一、防控目標
玉米重大病蟲害防治處置率90%以上,病蟲害總體防治效果80%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36%以上。進一步擴大綠色防控技術推廣面積。
二、防控策略
針對玉米不同種植區域和生育期的重點病蟲害,優先選用抗耐病蟲品種,以綠色防控技術為支撐,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突出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實施秸稈粉碎還田、種子處理、苗期病蟲害防治、赤眼蜂防螟和中后期病蟲防治技術,實現節本增效,保障玉米生產安全。
三、防控措施
(一)不同區域防控重點
1、北方春播玉米區:重點防控玉米螟、雙斑長跗螢葉甲、地下害蟲、二、三代黏蟲、大斑病、莖腐病、玉米線蟲矮化病、灰斑病。
2、黃淮海夏播玉米區:重點防控玉米螟、棉鈴蟲、二代黏蟲、玉米蚜蟲、二點委夜蛾、薊馬、莖腐病、南方銹病、褐斑病、彎孢葉斑病、小斑病。
3、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區:重點防控玉米螟、二、三代黏蟲、紋枯病、大斑病、灰斑病、穗腐病。
4、西北玉米區:重點防控地下害蟲、玉米蚜蟲、葉螨、玉米螟、雙斑長跗螢葉甲、莖腐病和大斑病。
。ǘ┲饕∠x防治技術措施
1、玉米螟:秸稈粉碎還田,減少蟲源基數;越冬代成蟲羽化期使用殺蟲燈結合性誘劑誘殺;成蟲產卵初期釋放赤眼蜂滅卵。心葉末期噴灑蘇云金桿菌制劑,或用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藥劑與甲維鹽復配噴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蚜蟲和紅蜘蛛等害蟲。
2、地下害蟲及薊馬、蚜蟲、灰飛虱等苗期害蟲:利用噻蟲嗪、溴氰蟲酰胺等藥劑進行種子處理。
3、根腐病、絲黑穗病和莖腐病等:選用抗病品種。利用咯菌腈?精甲霜懸浮種衣劑或苯醚甲環唑、戊唑醇等種衣劑進行種子處理。
4、玉米葉斑類病害:選用抗病品種,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在玉米心葉末期,噴施苯醚甲環唑、烯唑醇、吡唑醚菌酯、井岡霉素A等藥劑,視發病情況隔7至10天再噴一次,褐斑病重發區在玉米8至10葉期用藥防治。與蕓苔素內酯等混用可提高防效。
5、玉米紋枯病:選用抗耐病品種,合理密植。發病初期可剝除莖基部發病葉鞘,結合噴施井岡霉素A等生物農藥,或菌核凈、烯唑醇、代森錳鋅等藥劑,視發病情況隔7至10天再噴一次。
6、玉米蚜蟲:玉米抽雄期,蚜蟲盛發初期噴施噻蟲嗪、吡蟲啉、啶蟲脒、吡蚜酮等藥劑。
7、玉米葉螨:及時清除田邊地頭雜草。點片發生時,選用噠螨靈、噻螨酮、克螨特、阿維菌素等噴霧,重點噴灑田塊周邊玉米中下部葉背及地頭雜草。
8、棉鈴蟲:產卵初期釋放螟黃赤眼蜂滅卵,或卵孵化盛期噴灑蘇云金桿菌制劑、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等。
9、二點委夜蛾:深耕冬閑田,播前滅茬或清茬,清除玉米播種溝上的覆蓋物。藥劑防治可選用氯蟲苯甲酰胺、甲維鹽等,可采用噴霧、毒餌誘殺和撒毒土等方式。
四、專業化統防統治主推技術
(一)秸稈處理、深耕滅茬技術。采取秸稈粉碎還田、深耕土壤、播前滅茬,破壞病蟲適生場所,壓低病蟲源基數。
。ǘ┏上x誘殺技術。在害蟲成蟲羽化期,使用殺蟲燈誘殺,對玉米螟越冬代成蟲可結合性誘劑誘殺。
。ㄈ┓N子處理技術。根據地下害蟲、土傳病害和苗期病蟲害種類,選擇適宜的.種衣劑實施種子統一包衣。
(四)苗期害蟲防治技術。根據苗期二代黏蟲、薊馬、灰飛虱、甜菜夜蛾、棉鈴蟲的發生情況,選用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等殺蟲劑噴霧防治。使用煙嘧磺隆除草劑的地塊,避免使用有機磷農藥,以免發生藥害。
。ㄎ澹┲泻笃诓∠x防治技術。心葉末期,統一噴灑蘇云金桿菌、白僵菌等生物制劑防治玉米螟幼蟲;根據中后期葉斑病、穗腐病、玉米螟、棉鈴蟲、蚜蟲等害蟲的發生情況,混噴殺蟲劑和殺菌劑,控制后期葉斑病和玉米螟、棉鈴蟲、蚜蟲等病蟲。推廣使用高稈作物噴霧機和飛防技術,提升中后期防控作業能力。
(六)赤眼蜂防蟲技術。在玉米螟、棉鈴蟲、桃蛀螟等害蟲產卵初期至卵盛期,每畝放蜂1.5萬至2萬頭,每畝設置3個至5個釋放點,分兩次統一釋放。不同地區應選用當地優勢蜂種,提高防效。
有關技術方案9
一、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需要1個近三年的發明專利,或者6個實用新型專利或者6個軟件著作權。
二、科技成果轉化:
企業以技術成果形成產品,服務,樣品,樣機等(這是一個重要的條件)
三、企業的管理水平:
1.制定了研究開發項目產項報告;
2.建立研發投入核算體系;
3.開展產學研合作的研發活動;
4.設有研發機械并具有相應的設施和設備;
5.建立研發人員的績效考核獎勵制度
四、總資產和銷售額成長性指標:
這是對反映企業經營績效的總資產和銷售增長率的評價
1.(必須注冊一年以上的企業)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注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
2.(近三年自主研發或受讓的知識產權)近三年內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包括專利、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3.(產品必須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范圍內)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4.(公司科技人員和研發人員需要達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指標)具有大學?埔陨蠈W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5.(近三年的.研發費用必須達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指標)且近三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6.(研發費用需要達到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指標)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1)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2)同時要求企業具有一定的研究開發組織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數量、銷售與總資產成長性等指標符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
有關技術方案10
為確保我校初三信息技術畢業考試工作的順利進行,根據市教育局相關文件指示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信息技術考試是中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測試,促進受教育者信息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二、組織管理:
1、成立信息技術考試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組員:xx全體初三年級班主任。
2、明確職責。在校初中信息技術考試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校信息中心負責各部門的協調工作,并做好考試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3、精心組織。學校要認真落實教育局考試方案中提出的要求,積極做好各項備考工作,落實好相關機構和專職人員,特別在硬件設施設備及信息技術常規教學等方面要做好充分準備,確?荚図樌M行。
4、嚴肅考紀。
三、組考:
保密員:xx
調度:xx
監考員:xx
流動:xx(紀律管理)
四、考試時間、地點:
時間:6月12日下午14:50-16:40
班級:C98 14:50-15:20(14:40考生進入候考區)
C99 15:30-16:00(15:20考生進入候考區)
C100 16:10-16:40(16:00考生進入候考區)
時間:6月13日下午14:50-18:40
班級:C101 14:50-15:20(14:40考生進入候考區)
C102 15:30-16:00(15:20考生進入候考區)
C103 16:10-16:40(16:00考生進入候考區)
C104 16:50-17:20(16:40考生進入候考區)
C105 17:30-18:00(17:20考生進入候考區)
C106 18:10-18:40(18:00考生進入候考區)
【技術方案】相關文章:
技術方案07-03
技術的方案04-09
教學技術方案06-07
有關技術方案03-20
技術方案模板05-18
技術方案模板[必備]07-29
技術培訓方案03-14
工程技術方案04-02
技術的方案14篇04-10
技術指導方案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