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生活物資配送簡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疫情生活物資配送簡報(精選5篇)
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接觸到簡報的地方越來越多,簡報是指我們日常就一個題目而簡單向聽眾簡述報告內容的過程。一般簡報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疫情生活物資配送簡報(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疫情生活物資配送簡報1
當前,我市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市商務局全體動員,迅速對商場、超市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市場保供工作進行再研究、再動員、再部署,決心以更堅決的態度、更嚴格的舉措、更果斷的行動,把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截至目前,全市商務領域疫情防控措施得力,生活必需品和藥品供應充足,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啟動應急預案。迅速成立市商務局疫情防控物資保供工作專班,制定《宜賓市商務局重點場所“靜態管理”應急執行方案》,建立全市商務系統指揮中心,聯動市級工作組和區縣工作組,充分發揮商務部門保供應、保民生、保流通職能,全力保障市民生活正常運行。
二是周密安排部署,各項責任到人。全面查漏補缺,壓實責任。市商務局指揮中心下設五個工作組,由局領導擔任組長,明確各組職責和成員,分工負責綜合協調、物資保障、通行證管理、現場檢查督導、宣傳后勤等工作,有條不紊分頭推進。
三是突出重點工作,集中火力攻堅。暢通物資運輸和城區配送是市場保供的關鍵。市商務局指揮中心集中火力重點攻堅,積極對接協調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為中心城區13家重點保供企業申領“機動車通行證”,重點解決大宗重要物資運輸問題;印制中心城區《民生保障車通行證》,用于城區配送騎手、三輪車,并嚴格審核申領企業資格、控制發放范圍,重點解決城區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確保生活必需品和藥品配送順暢。起草并協調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出臺文件,促成區縣保供車輛通行證互認,重點解決區縣互認互通問題,確保跨區縣物流通暢。
四是常態督查督導,確保貨品充足。市領導帶頭,持續督導綠源超市、永輝超市、沃爾瑪超市等大型商場超市,在疫情防控工作力度不減、尺度不松的.同時,確保市場生活必需品供應,保持市場穩定。
五是積極對上匯報,多方爭取支持。市商務局指揮中心及時向商務廳匯報我市生活必需品保供工作情況,爭取上級支持。目前,商務廳已啟動樂山、眉山、資陽、自貢對我市的聯保聯供方案,并通過商務部聯系云南省商務廳,做好緊急情況下云南毗鄰地區支援我市的準備。
疫情生活物資配送簡報2
此輪疫情發生以來,作為汕頭市生活物資保障組成員單位之一,汕頭市供銷社下屬企業新供銷生活超市承擔市區隔離點和金平、濠江區封控區域生活物資保供工作,階段來,已為市區隔離點提供飯餐超4萬份,為封控區域配送米面、肉類、果蔬等基本生活物資近5萬份,涉及社區13個,服務群眾約10萬人。
疫情之下,保供就是保民生。連日來,在接到相關區縣的應急物資包任務并迅速安排2個配送中心日夜作業的情況下,汕頭市供銷社響應上級號召,啟動“雙報到雙服務”平戰轉移機制,把黨員干部投身抗疫的`陣地轉到一線企業中去,第一時間組織機關全體干部職工下沉企業工作,協助做好應急物資包的分揀、打包、運輸工作,有效保障應急物資包及時安全送到群眾手上。供銷系統累計發動干部職工136人次投入保供一線作業,完成5萬份應急物資包的配送任務。
階段來,汕頭市供銷社堅守保供應防線,織密供銷一張網,建立物資供應動態報送機制,落實供銷系統重點保供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做好應急儲備準備,全力保障市民“菜籃子”、“米袋子”,積極協助解決物資供應“最后一百米”。截至目前,市區14家新供銷生活超市供應正常、價格穩定,全市供銷社系統庫存米面糧270噸,食用油756噸,肉類17噸,蔬菜18噸,為疫情防控筑牢堅強后盾。
疫情生活物資配送簡報3
26日舉行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第307次會議暨首都嚴格進京管理聯防聯控協調機制第256次會議指出,北京市疫情防控處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鍵時期和吃勁階段,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不斷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有效性,以更為堅決果斷措施,盡快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北京市千方百計打通生活物資配送到戶的“最后一百米”,全力保障廣大市民基本生活需要。來自北京市商務局的最新監測數據顯示,北京市糧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穩定、秩序良好。11月25日,主要一級批發市場蔬菜上市量達2.2萬噸,環比增長1.2%,市場供應充足。此外,豬肉批發價小幅回落,雞蛋批發價穩中略降。“為做好居家市民物資供應保障工作,我們指導各電商平臺企業按平時3至5倍供應量做好備貨,采取優化工作流程、提高配送能力等措施,確保配送站點庫存充足,價格穩定,配送及時。”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趙衛東表示。
在東城區,各大商超、電商平臺都增加了生活必需品的備貨量,同時通過多種方式補充運力,全力保障配送需求。“目前我們站點的備貨量比上月大幅增加,配送時間段也延長了,從7時到24時。”叮咚買菜東直門站點負責人陳浩介紹。為緩解人員短缺的情況,盒馬北京與多家企業對接,提高服務能力。
新發地等重要批發市場對保障首都供應穩定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新發地市場蔬菜交易量每天保持在1.8萬噸左右,儲備各類冬儲蔬菜3000噸,貨源充足。”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說。豐臺區對新發地市場實行四大管理機制:一是嚴格網格化管理,實行門長、隊長、網格長三長聯動機制,由下沉干部、網格負責人、保安隊長共同守護,落實落細防控措施。二是建立三碼通行制度,市場的進場碼、分區的網格碼和商戶碼,做到逐一掃碼登記,實現精準追溯防控。三是完善外部大貨車閉環管理機制,安排專班與開往新發地的綠色直通車手遞手、面對面對接,確保各地的農產品能夠安全順利進入北京。四是繼續實施批發市場免進場費的補貼機制,吸引外地貨源進京,穩定拓展貨源供應渠道。
海淀區重點抓好物資儲備和配送等關鍵環節。物資儲備上,組織區內重點商業網點和保供企業,按照平日3至5倍量備貨。配送環節上,統籌重點商超配送運力,保供車輛從日常的300余輛增加到550多輛,進一步提升日配送能力。末端配送上,緊盯商超到小區、小區進家門環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擴充運送人員“白名單”,確保群眾及時吃上放心菜、安心糧。
“北京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統籌抓好城市運行、生活服務保障、保供穩價等工作,嚴格把控全市涉及民生保障相關的商場超市涉疫處置工作,做到快封快解,原則上關閉一天后即重新開放,最多不超過3天。”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徐和建說。
疫情生活物資配送簡報4
疫情防控處正處于關鍵時期,為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大幅流動,切實做好疫情期間生活物資保供工作,滿足廣大群眾的'基本生活需要,黃峪鎮陶家溝村黨支部建立完善生活物資保供配送體系,確保村民“疫”食無憂。
陶家溝村第一時間召開生活物資保障配送專題會議,成立物資保障配送小組,建立生活物資需求收集、反饋、配送微信群,村工作人員及網格長全程參與。設置村生活物資配送站點,專人負責、專人對接,為生活物資保供打牢堅實基礎。
陶家溝村利用廣播、微信群、網格長上門等進行全覆蓋宣傳,讓全體村民都知曉訂購流程,村民自主點單,網格長接單,村小組組長收單,聯系個體工商戶配單。訂購內容有基本生活物資(米、油、面、蛋、肉菜套裝等)擴展到重要民生物資(糧油、調味品、母嬰用品、衛生用品等)及藥品等,訂購方式由村民小組組長上門線下下單到線上村民直接下單,拓展了訂購渠道,讓村民能多渠道進行需求訂購。
在鎮黨委、鎮政府的多方協調、積極協商下,陶家溝村黨支部主動聯系黃峪鎮個體工商戶為防控點輸送蔬菜、面粉等物資總計3噸,有效地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間居民群眾基礎生活物資供應。
人民群眾的生活物資保障工作,是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的基礎和關鍵。陶家溝村將繼續完善生活物資配送體系,全力保障群眾基本生活需求,提高人民幸福指數。
疫情生活物資配送簡報5
打贏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物資保障是基礎。
自3月18日在外省返冷人員中發現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勢,前方“白衣戰士”和疫魔激烈交鋒,后方物資保障與時間賽跑、與困難較量,及時為阻擊戰提供充足的“彈藥”和“糧草”。他們默默無聞卻是不可或缺的“逆行者”,為我市抗疫凝聚了同舟共濟的磅礴力量。
后勤不靠后,保障沖在前
疫情就是命令,保障就是責任,時間就是生命。“醫護人員在前線與時間賽跑、抗疫救人,我們作為大后方,也必須跑出‘加速度’。”物資保障組時刻保持戰時狀態,人人爭當“輜重兵”。
3月18日晚,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生活物資保障工作安排部署會緊急召開,要求壓實企業責任,企業必須根據防疫級別制定不同等級的應急預案,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啟動。3月19日下午,市領導帶領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主要負責人到萬達廣場佳惠超市、步步高超市舜德店、黃泥井市場督導生活物資保供穩價、質量保障及重點場所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把市民基本生活保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加大儲備、檢查、管控、執法力度,切實打好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供應保障戰。
使命在肩,義不容辭。早一秒鐘進行安排部署,就意味著物資保障工作多一點主動。在疫情突發的第一時間,我市立即開啟“備戰”模式,迅速組建物資保障工作專班,24小時高效運轉。同時,建立健全和暢通市本級和縣市區快速反應聯動機制,實時動態掌握全市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儲備和需求,全力做到盡銳出戰、滿足所需、應調盡調,以精準高效的物資保障能力為抗疫保駕護航。根據物資調撥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先后兩次組織市物資保障組成員單位對市本級及市轄區公共衛生應急狀態下調撥流程進行了研究討論,對調撥流程和申請審批表進行了優化,明確了調撥流程、付款方式,確保應急物資調撥程序更便捷、更規范、更具有操作性。
搭建線上平臺,確保基本生活
確保生活物資供應充足,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基礎。我市中心城區大米庫存約2萬噸,食用油庫存約0.57萬噸,蔬菜日均供應量約400噸,豬肉儲備1000噸,市場供給有保障。
“我們以網格為單元,線上通過建微信群,線下每家每戶都敲門,包括一些老人家沒有微信的,我們幫他買,然后配送進去。”白竹亭社區十二網格員唐海珊說。
搭建線上平臺,讓居民足不出戶線上下單,突出居民“零”流動。連日來,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封控區物資保障供應工作,我市通過“商超人員+單位人員+街道人員+社區人員+物業人員+志愿者”全鏈條工作模式,實現送貨上門,開展點對點精準服務,確保了封控區生活物資正常供應。
為確保白竹亭社區封控管理區生活物資供應渠道、供應方式的多樣化,冷水灘區商務局第一時間聯系卜蜂蓮花愿景店和街道以及社區工作人員,對超市的米、面、油肉等生活必需品的保供能力進行了監測調度,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及時對封控區的人員情況進行精準摸排,實現保供能力和保供對象的有效銜接。為解決封控區“最后100米”配送難題,該局與物業管理人員、封控區居民建立微信專用群,確定好人員分片負責,指定專人、專車、定點免費配送至指定區域,同時積極協調社區干部、志愿者為居民提供物資到家的配送服務,送貨上門,居民只需通過線上平臺和微信群下單采購即可。
同時,發改、商務、市場監管部門全面加強對商超、藥店、農貿市場等行業領域的監管力度,密切監測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嚴厲打擊哄抬物價行為,確保物資充足供應、價格平穩,及時發布糧食、食用油、肉類、蔬菜等生活物資生產、供應和價格信息,積極回應群眾關切。
精準對接需求,科學高效供應
戰“疫”當前,“糧草”先行。
疫情面前,我市堅持“主動對接、提前預判、按需保障、及時供給”的原則,科學調配疫情防控物資,精準精細組織防控物資保障,物資保障組始終日夜奮戰、爭分奪秒、舍身忘我地戰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第一線。 在疫情防控工作最為緊張、防疫物資最為緊缺的時刻,按照市防控辦下達的需求指令,物資保障工作專班迅即響應。宋凌凌、柏舟燕、蔣凌睿等組員緊鑼密鼓、有條不紊地開展對冷水灘主城區全員核酸檢測所需的核酸檢測試劑盒、采樣管與檢測用品的核算、調配和辦理調撥手續等系列工作。針對市本級及市轄區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需求激增的問題,時間十分緊迫、任務相當繁重,工作組當機立斷、立即采取“雙管齊下”的統籌調配舉措。一方面協調承儲企業緊急調撥一批價值167萬元的防疫物資,包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77600人份、醫用防護服3640件、N95醫用防護口罩13266個等,并在第一時間連夜裝車和配送;另一方面立即從周邊縣市區跨區域協調調運防疫物資,以解燃眉之急。經過不懈努力,通宵完成了調配任務,全方位保障了中心城區第一輪全員核酸檢測采樣所需物資設備。
建立統籌機制,保障物資供給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中,保障物資供給的工信部門就是“后勤部”,物資籌措的成果直接關系戰爭成敗。
迅速保障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物資需求。3月21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向市物資保障組提出了應急物資需求指令,市物資保障組按照應急物資調撥流程,立即調撥一批防疫物資給疫情防控指揮部,包括醫用防護口罩1200個、75%酒精消毒液120瓶、免洗手消毒液120瓶,用于保障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需要。
及時調配負壓救護車,保障紅黃碼人員得到及時轉運。3月15日,物資保障組已調配兩臺負壓救護車到冷水灘區防控辦,其中第三人民醫院一臺、普利橋鎮中心衛生院一臺,用于支援冷水灘區抗疫一線。3月21日,市物資保障組再次調配兩臺負壓救護車到市防控辦,用于保障疫情防控卡口重點管控人員的轉運。協調解決防疫物資運輸問題。由于目前對冷水灘城區實施臨時管控措施,部分藥品、食品行業等配送企業在運輸過程中出行不暢,市物資保障組積極出面協調相關部門,及時解決了恒康藥品公司、華利米粉等藥品配送企業及食品生產企業交通運輸問題。
為了這場輸不起的戰疫,物資保障組付出的不僅有汗水,還有心血;承擔的不僅是壓力,還有使命。他們堅定信心、團結一心,同心共筑抗擊疫情的堅強防線。
【疫情生活物資配送簡報】相關文章:
疫情期間物資配送簡報08-31
疫情生活物資配送簡報范文(通用15篇)12-15
疫情期間配送物資的簡報(通用10篇)12-09
疫情物資配送方案10-07
疫情防控物資配送簡報范文(精選30篇)12-16
疫情防控物資配送簡報(通用6篇)12-12
疫情期間配送物資的簡報范文(通用21篇)12-13
疫情期間物資配送簡報范文(通用5篇)12-13
疫情期間志愿者配送物資簡報(精選13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