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制度頻現規范員工行為到底為什么
據新聞報道,有一家日化品公司,老板是一名忠誠的環保主義者,為了貫徹自己的主張,在公司里制定了如下規定:
1、平時管理層以下的員工不可以搭乘電梯,必須走樓梯上下班;
2、即使有同事需要加班,但空調和WiFi也必須準時下班;
3、公司包大家的午飯,請廚師到辦公室附設的廚房來做,但要求所有人的碗里都不能剩飯,不然就要罰洗所有人的碗;
在老板看來,這都是為了健康、環保。但是在員工的心里,就只覺得是老板奇葩了。其他季節還好,大夏天的穿著襯衫、踩著高跟鞋汗流浹背的爬樓,實在是外人無法理解的酸爽。對于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眼中就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覺得好就會有人覺得不好。
正方觀點:制度很不錯 需要更容易讓人接受的執行方法
中人網論壇版主“yaoming3”認為案例老板是個好老板:
1、怕電梯故障,摔死員工,禁止基層員工乘電梯。說明愛民如子;
2、夏天吹多了空調,室內外溫差大容易著涼感冒;wifi有靜電輻射,長時間暴露在wifi下可能引發癌變。說明老板關心員工的身體健康;
3、包午飯,這都不用說。
但硬生生直接規定肯定有人不高興,一件事情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贊成。這就需要緩和的辦法讓規定深入人心。
解決辦法:
1、在電梯口貼告示:由于社會對電梯質量反映強烈,電梯事故頻發,公司考慮大家的'人身安全,禁止員工乘坐電梯。請大家自備運動裝運動鞋,上班爬樓梯;
2、下班后,由于室內員工減少,熱量產生降低,空調產生冷氣效率增加,為防止大家感冒,公司禁止下班后開空調;
3、公司包午餐,限量每人一份,吃剩的下次供應量降低一半。
反方觀點:制度不合理 反而會影響員工工作效率
中人網9萬友成員“迷妮兒”分享說,前段時間去聽課,老師說,如果員工的心情不好,工作效率就會變低。而目前很多老板都用各種方式去創建嚴格的等級差異,比如上面說到的,管理層以下的員工不能乘坐電梯。這其實都是在給員工增加心理壓力和不舒適感,不但不提高工作效率,反而會降低。特別是對于85后、90后員工,讓他們感到溫暖、舒適,才更容易留住他們。
其實人的本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不滿意的事情逐漸增加,累積下來,就會爆發。對于很多非原則性的事情,真心沒必要去用這樣的制度約束。
中間者說:制度無奇葩 關鍵在于能夠讓員工理解
中人網9萬友成員“學習與充電”認為,個人感覺奇葩也好,順理成章也罷,都是企業制定個性化的規章制度而已。所以,在一個企業里首先要學會接受任何奇葩的規定。或許我是在企業待的久了,感覺沒有什么達到奇葩標準的規定。不過我覺得我們老總有些話可以值得借鑒的,中國人有些行為習慣在國外看來是無法理解的,例如清潔工在國外主要工作不是清掃大街,而是監督職責為主;例如香港,吐一口痰要罰1000人民幣等。
有些企業老總出發點可能就是在自己企業里要讓員工行為上做的更有范兒,以至于出臺一些我們可能認為奇葩的規定。個人感覺企業在制定制度上不能以所謂奇葩制度來形容,而是考慮如何將員工理解的“奇葩”制度變成理所當然的規定。
小結:合情合理讓大家都能接受的規定才有意義
小編只想說,企業雖然有權制定規章制度用以規范員工行為,但作為HR一定要明白制度制定出來的目的是為了規范員工行為從而讓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規章制度的設定需要具有合理性和普遍性,要讓老板和員工能達成共識,才能創造更多價值。
【奇葩制度頻現規范員工行為到底為什么】相關文章:
證券員工執業行為規范06-23
單位員工行為規范05-13
企業員工文明行為規范04-13
醫院員工行為規范03-19
物業員工行為規范03-19
車間員工行為規范03-19
企業員工文明行為規范細則參見03-25
酒店員工行為規范范本04-16
辦公室員工行為規范04-15
2017企業員工行為規范守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