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征虜亭原文及翻譯賞析

時間:2025-03-17 17:25:04 歐敏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夜下征虜亭原文及翻譯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古詩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夜下征虜亭原文及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夜下征虜亭》

  [唐代]李白

  船下廣陵去,月明征虜亭。

  山花如繡頰,江火似流螢。

  譯文

  船順流而下朝廣陵駛去,明月照亮了征虜亭。

  遠望山花如嬌艷似繡頰,江上萬家燈火,像無數螢火蟲飛來飛去。

  注釋

  征虜亭:東晉時征虜將軍謝石所建,故址在今江蘇省南京市南郊。

  廣陵:郡名,在今江蘇省揚州市一帶。

  繡頰(jiá):涂過胭脂的女子面頰,色如錦繡,因稱繡頰。亦稱“繡面”,或“花面”。一說繡頰疑為批頰,即戴勝鳥。這里借喻岸上山花的嬌艷。

  江火:江上的漁火。江,咸本、玉本、郭本、朱本俱作”紅“。劉本注云:江,今本作紅,江字為勝。流螢:飛動的螢火蟲。

  賞析:

  詩人運用流暢的語言,生動的比喻,在詩中形象地描繪了從征虜亭(在今南京)到廣陵(今揚州)一帶的江中夜景,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出游的喜悅之情。全詩語言如話,意境如畫,對客觀景物神態的描繪逼真傳神,體現了作者駕馭語言的高超能力。

  “船下廣陵去,月明征虜亭”兩句寫詩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虜亭,只見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格外輪廓分明。

  第三句:“山花如繡頰。”唐人風俗,少女妝飾面頰,稱“繡頰”。白居易有詩云:“繡面誰家婢,鴉頭幾歲女。”劉禹錫亦有詩云:“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扶。”李白是以“繡頰”代稱少女,以之形容山花。這句詩是說,那征虜亭畔的叢叢山花,在朦朧的月色下,綽約多姿,好像一群天真爛漫的少女,佇立江頭,為詩人依依送別。

  “江火似流螢。”意思是說,那江上的漁火和江中倒映的萬家燈火,星星點點,閃閃爍爍,迷迷茫茫,像無數螢火蟲飛來飛去。

  全詩描繪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圖:岸上山花綽約多情,江上火點迷離奇幻;古亭靜立于上,小舟輕搖于下,皓月臨空,波光滟滟。詩人熱愛祖國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游的喜悅,都從畫面中顯現出來。

  這首詩的意境十分優美,作者選取江船、明月、古亭、山花、江火這些景物,把征虜亭一帶的夜色描繪得既嫵媚動人又生機勃勃。夜色,在一般詩人的筆下多是寧靜的,呈現出倦倦睡意的,但在李白的筆下卻是生動的,精神十足的。他用少女的風姿來比喻岸邊的山花,一下子給江岸增添了無限的生氣與活力。夜晚江船的漁火本來是靜止的,但是作者卻從自己行船的感受角度去寫,把靜止的漁火寫成動態的,使江面的景象活潑起來,飛動起來。作品中的景觀,歸根到底,是作者性格的反映,這首小詩使我們感受到李白那種飛揚躍動的性格特征。

  參考資料:

  彭定求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21.@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00-801.

  創作背景

  據《建康志》記載,征虜亭在石頭塢,建于東晉,是金陵的一大名勝。此亭居山臨江,風景佳麗。李白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廣陵,即興寫下此詩。

  參考資料:

  何慶善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36.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最具個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夜下征虜亭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夜下征虜亭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夜下征虜亭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夜下征虜亭原文及賞析05-27

夜下征虜亭原文及賞析[通用]08-12

夜下征虜亭古詩翻譯賞析11-01

李白詩《夜下征虜亭》原文翻譯及賞析09-19

李白《夜下征虜亭》全詩注釋翻譯與賞析09-12

李白《夜下征虜亭》09-03

夜下征虜亭閱讀答案07-02

李白詩詞《夜下征虜亭》的詩意賞析11-23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成α人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五月天久久伊人 | 一区二区三区色色色色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