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12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西風的話優秀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1
活動目標:
1、以"美麗的秋天"為主題,欣賞樂曲《西風的話》,感受其優美抒情的旋律,提高對音樂欣賞活動的興趣。
2、按樂句擺放秋天的豐收果實,以增強樂句感。
3、在《拾落葉》游戲中,與同伴自由交往,抒發音樂的優美意境。
4、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1、組織幼兒秋游,豐富對秋季特征的認識。
2、知道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布置一張"豐收桌"。
3、每人準備一件有關秋天的作品或實物。
活動過程:
1、復習歌曲《手指游戲歌》。
齊唱,手指表演并變化歌曲性質。
2、欣賞樂曲《西風的話》。
(1)啟發幼兒回憶秋游時的情景,邊聽音樂邊想象,好像看到了什么景色。
(2)教師與幼兒隨音樂兩拍一下地拍手,并討論樂曲的性質。
(3)教師隨音樂畫≈≈≈,幫助幼兒感受樂曲的四個樂句及抒情柔美的性質。
(4)幼兒舉起右手食指,隨音樂空指教師畫的線條,體會音樂的性質與樂句特點。
(5)教師與幼兒邊聽音樂,邊在每句音樂的最后一小節做一個身體動作。如拍手、拍肩等。
(6)邊聽音樂,邊在教師的暗示下,幼兒以個別或小組的形式,按樂句把自己的.作品或實物送往豐收桌,并在每樂句的最后一小節,準確的放在桌上。
(7)按樂句做動作。
3、游戲:《拾落葉》
請女孩子做落葉,男孩子做拾落葉的小朋友,合作游戲。
活動反思:
《西風的話》是由音樂家黃自創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風”之口,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
在學習這首歌曲的時候,我采用的是整體聽唱法學唱歌曲。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由于歌曲旋律跨度較大,多次出現五度、七度的音程跳進,對學生音高音準的準確演唱有著一定難度。怎么樣解決好音高音準的問題呢?我決定把無形的音高轉換成有形的線條,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音符的存在。
在學習時,我先讓學生用“lu”音演唱,把學生的目光脫離書本集中到我的手上來,根據音符的高低、旋律的走向,手勢劃出一條條高低清晰的旋律線,在跨度較大的地方,如歌曲的第四樂句,用幅度較大的動作提示學生加以注意,練習幾次下來,學生的音高有了明顯的進步。在此基礎上,我又趁熱打鐵用拳頭表示力度“強”,用手掌表示力度“弱”,這樣在劃旋律線的同時,加入了力度處理,解決了力度變化的難點,讓學生用簡單形象的線條,就掌握了歌曲的重難點。
要讓學生的歌聲動聽悅耳,聲音起著關鍵的作用,但在獲得優美歌聲的同時,我們的耳朵的作用不可忽視。為什么這么說呢?如果說美術是視覺的藝術,那么音樂便是聽覺的藝術。我們在歌唱的同時要用耳朵去聽辨音色、音量、音高、節奏等等。《西風的話》是音樂家黃自創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風之口,簡練而生動的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歌曲是一段體,節奏平穩對稱,旋律流暢。在學習這首歌曲時,我緊緊抓住“聽”來展開教學。首先讓學生來聽辨它的節拍,跟著音樂節拍的韻律拍一拍踏一踏。其次聽一聽歌曲歌唱了怎樣的季節變化,也就是聽辨歌曲內容。再次聽的時候要求試著用手指畫出旋律的起伏,也就是畫出歌曲的旋律線。在反復的聽辨中發揮了音樂的彌漫性作用,在無意識的聽賞中就加深了學生對歌曲旋律的印象,在后面歌唱教學中就能基本把握好音高了。但這時還不能急于歌唱,還要通過形象地模仿“西風”的聲音來分句模唱歌曲,再把抽象的的旋律加入手勢動作形象的引導,這樣歌唱整首歌曲的節奏音準都不成問題了。在完成了基本的歌曲教唱后,再加入了力度變化的歌曲處理及相關“秋”的拓展,說一說“秋”的詩句,唱一唱學過的有關秋天的歌曲和音樂作品。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讓學生通過“聽”來教學,通過不同的形式要求來“聽”,讓學生真正能把握好歌唱的音準,獲得美妙的童聲。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2
教學資料:
1.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2.學習豎笛do、re、mi、fa四個音符指法,吹奏歌曲《歡樂小舞曲》。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連貫、優美、自然、和協的聲音合唱歌曲《西風的話》,并能較流暢地跟琴識讀樂譜。能對指揮的手勢、表情做出正確的反映。
2.了解作曲家黃自的簡單生平及其音樂代表作品。
3.掌握豎笛do、re、mi、fa四個音符指法、氣息平穩、音色柔和、沒有雜音。能夠大方的吹奏出《歡樂小舞曲》。
教學重點:
唱好《西風的話》,能吹奏《歡樂小舞曲》
教學難點:
二部合唱的統一、和協、均衡;豎笛吹奏的氣息控制。
教學準備:課件、鋼琴、八孔豎笛等
一、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師:秋天是充滿詩意的季節,詩人眼中到處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多媒體播放金色秋天的一組圖片,背景音樂為伴奏音樂《西風的話》。
師:在這秋高氣爽的時刻,讓我們一起欣賞秋的美景,聆聽秋的'歌聲,感受秋的詩情與畫意,走進《金色的秋天》。
(設計意圖:經過欣賞圖片與音樂為學生營造簡便、熟悉的環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情境,引出課題,并為學唱歌曲做下鋪墊。)
二、新歌教學
師:秋天的西風爺爺有話對我們說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西風的話》。
1、復聽歌曲,理解歌詞。(第二次聆聽)
師:西風爺爺告訴我們什么呢
生:……
師:歌曲《西風的話》是我國近現代音樂家黃自譜曲、杰出音樂理論家廖輔叔作詞,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抒情歌曲。歌曲借“西風”之口,寥寥數語,經過第一人稱“我”(西風)與“你們”(小朋友)的對話,簡練而生動的描述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表現作者對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珍惜時光、熱愛生活、憧憬光明。
2.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黃自:(1904-1938)江蘇川沙人,20世紀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早年在美國歐柏林音樂學院及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學習作曲,1929年畢業,獲得音樂學士學位。后任教于滬江大學和上海國立音專,培養了很多音樂人才。他創作的作品題材比較多樣,代表作有:管弦樂《懷舊》,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歌曲《熱血》,藝術歌曲《點絳唇》《思鄉》《玫瑰三愿》等。其作品結構嚴謹、線條清晰、層次分明,對旋律、和聲的民族風格進行了有意的探索。他還發表多篇音樂論著,對我國現代音樂文化和音樂教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復聽歌曲,感受情緒。(第三次聆聽)
師:這首歌曲的情緒怎樣
生:柔美、深情
師:作曲家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出“柔美深情”的呢(引導學生從如速度、力度、旋律走向等音樂的基本要素來分析。)
4.再聽教師的范唱歌曲。(第四次聆聽)
師:下頭,教師分別范唱高低聲部,請你們感受一下教師的“柔美深情”咯,并請思考教師演唱力度有什么規律
生:……
師總結:上行漸強,下行減弱。
5.高低聲部學生分別隨琴用“hu”模唱旋律(模擬西風),并畫出旋律線。
6.根據旋律線,學生隨教師的手勢唱出旋律的起伏特點。
7.高聲部小組合作學習填詞演唱的同時低聲部在教師的帶領下學唱歌詞數遍。
8.低聲部用各種形式鞏固演唱。(如:學生“小教師”的帶唱;與教師的輪唱;用學過的小樂器演奏旋律等。)
9.嘗試合唱:
(1)教師(低聲部)和高聲部的幾個代表合唱,其它同學聆聽并談聽后感受。(引導他們從聲音的統一、聲部的均衡、和協方面去欣賞合唱)
(2)兩聲部合唱,教師指揮并錄下學生的“作品”。(要求學生看懂指揮的手勢、表情等。)
(3)學生聽賞自我的錄音,教師引導討論分析好與不足的地方(與教材的錄音作比較)。(注意提醒學生歌唱狀態、聲音位置與氣息控制)
4)再唱,再分析。(提示學生唱好“襖”“高”“蓬”“紅”的歸韻)反復幾次,不斷提高。
.教師指揮,放音樂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設計意圖:新歌教學中先以問題驅動的聽賞幾遍,讓音樂感覺無意識的潛入學生心中;二部合唱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盡量避免機械和填鴨式的學唱。)
三、學吹豎笛《歡樂小舞曲》
1.教師引導學生復習豎笛的吹奏知識:口型、手型、按指方法、吹奏姿勢、氣息要求、六字箴言:孔按牢、輕輕吹等。
2.復習sol、la、si、do的指法:
(1)出示指法圖,逐個吹奏八拍長音,強調輕輕吹。
(2)看指法圖,快速的吹出教師柯達伊手勢,吹4拍。
(3)團體吹奏《頌祖國》。
3.學習了do、re、mi、fa的指法。
(1)長音吹奏練習,強調“六字箴言”
1=c44
1---|2---|3---|4---|3---|2---|1---‖
(2)看教師柯達伊手勢,吹2拍
(3)教師任意唱音,學生吹1拍,強調氣息柔和。
4.吹奏樂曲《歡樂小舞曲》
(1)出示曲譜,教師范奏。(也可叫本事強的學生單獨演奏。)引導學生分析樂曲的旋律特點。
(2)教師總結并簡介樂曲:
《歡樂小舞曲》是一首節奏、音調都比較簡單的兒童歌曲的旋律,具有舞曲的特點。旋律大多為同音進行,音域僅有五度。歌曲由四個樂句組成,第一、三樂句完全相同,第二、四樂句的旋律僅有一音只差,
(3)學生跟鋼琴伴奏劃拍識譜樂譜。
(4)學生跟鋼琴用“tu”音模唱旋律。
(5)學生跟教師的吹奏口唱樂曲,手按指法兩次。
(6)學生跟教師的帶奏,分樂句的吹奏兩次。(用吐音奏法)
(7)教師、學生的接龍吹奏。
(8)引導學生注意呼吸、演奏姿勢、換氣統一(0一拍休止處)等再跟鋼琴齊奏一次。
(設計意圖:從復習到新授、從長音到短音、從無聲到有聲、由易艱難層層深入。)
四、課堂小結:相約秋天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3
教學資料:
歌曲《西風的話》
教學目標:
1、經過音樂的比較,了解音樂要素對表現音樂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一樣色彩。
2、引導學生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西風的話》,啟發教育青少年珍惜時光,熱愛生活。
3、培養學生的聆聽音樂,觀察樂譜,表現音樂的本事。
教學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體會音樂要素對音樂的表現作用。
2、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具準備:鋼琴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音樂:《在期望的田野上》(用音樂及秋景營造秋的氛圍,創設意境)
提問導入:同學們,歡迎你們來到秋天的殿堂!你熟悉正在播放歌曲嗎明白它的名字嗎這首歌曲描述的是哪個季節(秋季)歌曲中提到哪些我們熟悉的事物呢(冬麥、田野……)它表現了怎樣的情緒(喜悅的熱鬧的)其實,秋天不光是收獲喜悅的,秋天也是多情的,一起來欣賞一下歌曲《西風的話》。
二、賞“風
1、聽錄音范唱
提問:西風的話語是熱情歡快的還是柔美抒情的呢它表現了怎樣的速度、力度
2、再次欣賞,體會歌曲結構
師:根據歌曲情緒、速度、力度、節奏等等的明顯比較來劃分歌曲樂段,有的是一段體,有的是二段體,還有的是三段體,我們再來欣賞一下《西風的話》,感覺一下,這首歌曲的音樂結構。
2、劃分樂句
師:師演唱歌曲,生感覺一下歌曲由幾個樂句組成的呢
三、唱“風”美“風”
1、按節奏唱旋律
(1)觀察四個樂句的節奏特點。
(2)找出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組成音階邊做苛達伊手勢唱唱。
(3)視唱歌曲旋律,找出包含音階上、下行的小節。
(4)邊劃旋律線邊唱旋律。
2、唱歌詞
(1)用“u”模唱旋律,師糾正發聲方法。
(2)體會旋律高低與演唱力度的關系并記錄下來。
(3)按力度記號輕聲唱歌詞。
一遍師伴奏生輕聲唱(糾正連線的唱法)
二遍提示換氣。
三遍隨伴奏唱,引導學生去探究發現最終一句的唱法。
四遍隨師伴奏完整演唱。
(4)情感教育:年年歲歲,多情的西風去了又來,來了又去,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最終這漸慢漸弱的處理寄托了西風對我們的期望,似乎在提醒我們什么(時光過得真快,請大家要珍惜時間)
3、聲音比較
如果我們采用稍快的速度,較強的力度,明亮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會是怎樣的效果呢(唱試試引導學生去體會速度力度對歌曲情緒的影響)歌曲情緒全變了,由此我們能夠發現要想把歌曲唱的有聲有色,就得注意歌曲的什么(速度、力度、旋律的起伏、演唱的音色)
四、作者介紹
這首好聽的歌曲是誰帶給我們的呢(多媒體播放作者簡介)《西風的話》是音樂家黃自創作的一首短歌。黃自是我國30年代重要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后,在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任教,培養了許多優秀音樂人才,他是我國早期音樂教育影響最大的奠基人。他的主要作品有管弦樂《懷舊》,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歌曲《熱血》、《九一八》,藝術歌曲《點絳唇》、《思鄉》、《玫瑰三愿》等。
五、拓展
黃自教師經過歌曲來表現了深秋深邃悠遠,余味無窮甚至帶點淡淡憂傷的意境。還有很多藝術家也在經過自我不一樣的形式演繹著秋天。你準備如何表現你心中的秋天呢
六、小結
秋天早已悄然來到我們的身邊,讓我們在貪婪品位秋天收獲喜悅,多情醉人的同時,別忘了用你自我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你認為精彩的一面,教師期待著下節課見到你的作品,好嗎同學們,再見!
七、設計意圖及反思
經過這節公開課很好的認識了自我的優勢和弱勢,并總結了自我很多的過失。
音樂課程最基本、最重要的價值體此刻審美體驗價值。也就是說,音樂課要以審美為核心。在本課的設計中,我充分認識到“音樂審美”的重要性,并將它貫穿始終。在分析音樂作品的時候,注意引導學生經過各種音樂要素來解釋。使整堂課將審美性與音樂性有機的結合起來。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我注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并經過鼓勵讓他們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在這節課中我發現有個別同學根本掌握不了歌曲《西風的話》,經過反思我覺得我所設計的教學過程確實適合大部分同學,但對于一小部分基礎薄弱、本事欠佳的同學來說,就不夠周到了。在自主學習旋律的同時我能夠走到他們身邊單獨進行輔導,并請旁邊的同學幫忙讓他們更好的.掌握。期望自我在今后上課的過程當中能夠做到“面面俱到”。
在教學上,學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好動、好玩和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年齡特征,如果對他們進行節奏訓練絕不能只是枯燥無味的技能訓練,更不能停留在單純的模仿和死記硬背的方法上。要根據教學資料,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不一樣形式的節奏訓練。音樂是抽象的,每個人聽同一首作品都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教師講述得太多或對意境描繪得太具體,既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思維,又阻礙了對學生想象本事的培養,所以教師大可不必多費口舌,而要把更多的想象空間留給學生,讓其發揮主觀積極性和參與教學的主動性,這樣學生才會獲得審美的愉悅體驗。所以在這節課上就是讓學生聽音樂,不讓他們過多的去學習枯燥的知識,這樣會讓孩子失去對音樂的興趣。
俗話說的好:語言的盡頭才是音樂。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對于平時的讀歌詞,那是一種錯誤。英國教育家柏西布克強調:“一名教師,你首要的緊迫任務就是去創造一種吸引力。心理學研究發現,小學階段的兒童在認識形式上具有形象代替思維的過程,按照兒童的心理年齡特點,利用生動具體的感性形象,誘發豐富的形象思維,從而激發其學習欲望,使學生全神貫注地主動參與學習。所有的一切讓學生能明白知識的相通和相融,能為以后更好的掌握知識打好扎實的基礎,教師要從中起好作用。還是那句話:沒有最好,僅有更好,一起努力吧。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4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課文中介紹的胡楊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胡楊的熱愛、贊揚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作者對胡楊命運的同情關注。
4、學習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課文中介紹的胡楊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胡楊的熱愛、贊揚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作者對胡楊命運的.同情關注。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胡楊、塔里木、羅布泊、樓蘭、西域等有關資料。
2、按課后思考題以及“指南針”的要求,指導學生預習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或掛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讓學生觀看胡楊的圖片(錄像),結合自己收集到的資料,談談胡楊有什么特點。
二、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1、自由朗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不會讀的請教同學,難讀的多讀幾遍。
2、指名認讀生字,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給予適當的指導。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默讀課文,然后談對胡楊的印象。
四、精讀課文,深入了解課文內容。
(一)理解胡楊是一種怎樣的樹(學習1、2、3、4自然段)。
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直接描寫胡楊是一種怎樣的樹的有關段落。
2、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說說從中體會到什么。
(1)從第一自然段體會到胡楊是一種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樹,它生長在塔里木。
引導學生理解有關的數據(一億三千萬年前、百分之九十九、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2)從第二自然段體會到胡楊是一種最堅韌的樹。
引導學生理解有關的數據(深達二十米、零上四十攝氏度、零下四十攝氏度)和詞句:穿透去尋深深植根不怕不怕
(3)從第三自然段體會到胡楊是一種最無私的樹。
引導學生理解有關詞語:屏障、蕓蕓眾生;句子:它們讓給讓給、讓給而將留給
(4)從第四自然段體會到胡楊是一種最悲壯的樹。
引導學生理解有關句子:①胡楊生下來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②它們生前死后
3、引導學生理解寫法。
(二)理解胡楊的過去和現在。(學習5、6自然段)。
1、指名朗讀5、6自然段。
2、胡楊的過去怎樣?
3、胡楊的現在怎樣?引導學生理解:胡楊也有哭的時候
五、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胡楊是一種怎樣的樹?
2、現在的胡楊怎樣?
二、繼續精讀課文,深入了解課文內容。
理解我的希望和信心(學習7、8自然段)。
1、我祈求什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我站在哪怕就三天)。
2、我堅信什么?(引導學生理解句子:胡楊的精神還在將被激勵)。
三、總結全文,體會寫法。
四、拓展(課后習題)。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5
使用教材: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
授課年級:
七年級授課教師:
課題:《西風的話》
課型:
綜合課課時:
一課時
一、唱歌:《西風的話》
二、教學準備
MP3、鋼琴、黑板等
三、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通過學唱歌曲《西風的話》,讓學生了解歌曲作曲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在不同的音樂風格應該怎樣演唱。
2、能力目標:讓學生能夠準確的歌曲的節奏、歌曲中所出現的力度記號,并能夠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夠自如的表現歌曲的抒情意境。
3、情感目標:通過學唱了歌曲《西風的話》,讓學生認識到時間是寶貴的、要珍惜時光、熱愛生活、對美好憧憬的攀越的道理。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學唱歌曲《西風的話》,讓學生歌曲中所體現的思想感情,從而讓學生明白歌曲的寓意,珍惜時光、熱愛生活,勇于拼搏、創新的精神。
2、教學難點:
力度記號:
mp――(中弱)
p――(弱)
連音符號:︵連音線
連音線:如果是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音高不同的音上,表示連音線下的音符要唱的連貫、圓滑、優美,而如果是相同的音符時,則應該把兩個相同音唱成一個音,但它的時值是兩個音的總和。
五、教學內容:
1、導入:
師:同學們好,你們好!
生:你好,你好!老師好!(師生問候語)
師:很高興跟同學一起走進金色的秋天,那么同學秋天是一個什么樣的'季節呢?
生;多情的季節,豐收的季節、載歌載舞的季節,金色的季節等等。
師:都有著自己不一樣的想法,那么在這個喜慶豐收,多姿多彩的季節。有一位朋友想跟咱們說幾句話,他究竟說的是什么呢?那現在我們就去聽一聽,好嗎?
生:好。
師:那我們就那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2、新課內容:教學內容:
A、聽音樂(讓學生先聽音樂,了解一下音樂的節奏)
B、識譜唱曲
C、解決難點:力度記號: mp———(中弱)P—(弱)
連音符號:︵(連音符號)
連音線:如果是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音高不同的音上,表示連音線下的音符要唱的連貫、圓滑、優美,而如果是相同的音符時,則應該把兩個相同音唱成一個音,但它的時值是兩個音的總和。
D、教唱歌曲(帶詞跟唱,用鋼琴伴奏教唱,教會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
E、講解重點;這是一首抒情性的兒童歌曲,要求我們要珍惜時光、熱愛生活、努力學習、勇于拼搏。
3、深入
《西風的話》是一首一段體抒情性兒童歌曲,歌曲的調式為大調式。主要體現了作者對我們新一代的殷切期望,整首歌曲是由四個完整的樂句構成。該曲曲調含蓄、多采用了情景交融、典雅、抒情柔美、歌詞富有詩意。首先,看第一句,講述他去年來看望同學們的時候還正穿著新棉襖,第二句講述了他今年來看你們的時候你們長胖又長高了。第三句,就是詢問同學們你們可記得池里的荷花已經變成了蓮蓬,這就暗示我們要珍惜時間,時間就是生命,時間是寶貴。我們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第四句,告訴我們年齡還小,不要愁沒有什么業績,只要我們努力學習,珍惜每一天的青春,我們的未來將會更加的絢麗多彩。
4、拓展
我們今天了這首歌曲《西風的話》那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作曲家黃自,他我國20世紀30年代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他1904年出生,字今吾。江蘇川沙人。他早年的時候……曾在美國歐柏林大學和耶魯大學學習作曲,之后1929年回國先后在上海魯江大學、國立青大學音專任教并兼任音專教務主任培養了許多優秀音樂人才。如作曲家江定仙、劉雪、賀綠汀、陳田鶴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黃自是我國早期音樂教育影響最大的奠基人。還創作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如管弦序曲《還舊》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旗正飄飄》、《抗敵歌》、藝術歌曲《花非花》、《玫瑰三愿》等。
5、創編
那今天學習這么多,那現在咱們起來輕松一下,來做一個游戲好嗎?那有同學愿意上講臺來表演嗎?表演一下咱們今天學習的這首歌曲所描述的意境,老師放音樂,同學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老師一邊講一邊做做示范。)
6、今天我們學完了這一課,下面來回顧一下所學的內容,復習新課內容,最后在唱一遍歌曲。
7、布置作業
讓學生去感悟秋天的氣息,領旅秋天余味,之后用自己對秋天的感覺去收集一些物品來展現秋天。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6
教學目標:
1、經過音樂的比較,我們能夠了解音樂元素在表達音樂中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一樣色彩。
2、引導學生以自然柔和的聲音演唱《西風之語》,啟發和教育青少年珍惜時間,熱愛生活。
3、培養學生聽音樂、觀察樂譜、表達音樂的本事。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指導學生理解音樂元素的表演。
2、以自然舒展的嗓音演唱歌曲,表達歌曲的抒情情緒。教學輔助準備:鋼琴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首先,進口
課前音樂:在期望的田野上(用音樂和秋色營造秋的氛圍和意境)
問題輸入:同學們,歡迎來到秋宮!你熟悉正在播放的那首歌嗎?你明白它的名字嗎?這首歌描述了什么季節?(秋天)這首歌里提到的熟悉的東西是什么?(冬小麥、字段?)它表現出什么樣的情緒?其實,秋天不僅僅是一個收獲歡樂的季節,也是一個多愁善感的秋天。讓我們欣賞這首《西風之語》。
風的欣賞
1、聽錄音。
問:西風的話語是溫暖而歡樂,還是柔和而抒情?它顯示了什么速度和力量?
2、再次欣賞歌曲的結構
教師:根據歌曲的情緒、速度、力度、節奏等方面的明顯比較,我們能夠把這首歌分成一段、二段和三段。讓我們再次欣賞西風的歌詞,感受這首歌的音樂結構。
3、把短語
教師:教師唱一首歌。這首歌由幾個短語組成?
4、歌唱“風”美“風”
1、有節奏地唱旋律
(1)觀察四個短語的節奏特征。
(2)找出構成歌曲旋律的音符,用柯達伊的姿勢邊唱邊編音階。
(3)視唱練耳旋律,找出包含上下音階的.小節。
(4)邊唱邊畫旋律線。
2、唱的歌詞
(1)用“u”型唱旋律,糾正發音方法。
(2)了解旋律與演唱強度的關系并記錄下來。
(3)根據力度輕柔地唱歌詞。
一次教師陪同學生輕聲唱歌(糾正連接)
兩次提示呼吸。
跟著伴奏唱三遍,引導學生探索并找到唱最終一句的方法。
四次伴以飽滿的歌聲。
(4)情感教育:年復一年,充滿活力的西風來來去去,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和節日景觀的變化,最終這種慢而弱的對待把西風的期望寄托在了我們身上。有什么能提醒我們?時間飛逝,請珍惜它。
3、聲音的比較
如果我們用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力量和更明亮的聲音來唱這首歌,會有什么效果?(唱歌引導學生體驗速度和強度對歌曲情緒的影響)歌曲的情緒已經完全改變了,所以我們能夠發現如果我們想讓歌曲聽起來豐富多彩,我們需要注意什么?(演唱速度、力度、旋律起伏、音色)
4、作者簡介
誰給我們帶來了這首美妙的歌?(作者簡介多媒體廣播)《西風之語》是音樂家黃子的一首短歌。黃子是20世紀30年代重要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早年在美國學習。回國后,他在國立音樂學院任教,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人才。他是中國早期音樂教育最有影響力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管弦樂《鄉愁》、《長恨歌》、《抗敵歌》、《飄揚的旗幟》、《熱血》、《九月十八日》、《觸唇》、《思鄉》、《三愿玫瑰》等。
5、擴大
黃子教師用歌聲表達了深秋的遙遠,回味無窮,甚至有一絲傷感。許多其他藝術家也在用他們自我不一樣的形式來詮釋秋天。
神,你打算怎樣表現你心中的秋天?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7
教學目的:
啟發學生用急呼急吸的方式和飽滿有力的聲音,表現熱烈、緊張的賽龍舟場面和興奮、激動的情感。
讓學生自主的學習,自我發揮想象力、創造力,體現看龍船的興奮和激動。
教材分析:
《西風的話》這首歌曲宛如一幅風俗畫,繪聲繪色地再現了五月端陽競渡龍舟的熱烈情景。宮調式的主和弦的分解音作上下跳進,貫串在歌曲始終,使音樂顯得十分明朗、活躍。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用急呼急吸的方式和飽滿有力的聲音,表現熱烈、緊張的賽龍舟場面和興奮、激動的情感。
教學難點:
如何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發揮自我的想象力、創造力,體現看龍船的興奮和激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復習:《西風的話》(圖片:秋景)
師:今日,教師把美麗的`秋天帶到我們的,讓
我們邊唱《西風的話》邊欣賞。
三、新課教學:
1、引入:
師:今日,我們還要學習一首歌曲《看龍船》。(圖片)
2、復習曲譜: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曲譜,此刻我們一起把曲譜復習一遍。
3、放范唱:
第一遍:讓學生聽并思考:《西風的話》的節奏和《看龍船》一樣嗎(文字說明—————線條表示)
第二遍:讓學生小聲唱并思考:《西風的話》的情緒和《看龍船》的情緒一樣嗎(文字說明)
第三遍:讓學生大聲唱并體驗:《西風的話》的呼吸方式和《看龍船》的呼吸方式一樣嗎(文字說明————表演)
4、小結:這節課的重點就是:有急呼急吸的方式表達
看龍船人們興奮、激動的情緒。
5、齊唱:
師:此刻,我們不跟范唱,自我唱一遍行嗎(速度應較快)
6、體驗賽龍舟的感覺:
第一遍:全班跟節奏練劃船動作。
第二遍:兩組各出一隊,進行龍船比賽。(劃船隊邊
唱邊劃,啦啦隊比組織)
7、講解端午節的來歷。(生講、師解說)
四、分組表演:
1、讓學生自我自由組合。
2、給學生時間練習。
3、分組表演。
五、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8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聽音樂、觀察樂譜、表達音樂的能力。
2. 引導學生以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聲音演唱《西風話》,啟發和教育青少年珍惜時間、熱愛生活。
3. 通過音樂對比,了解音樂元素在音樂表達中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以自然舒展的嗓音演唱,表達歌曲的抒情意境。
2. 引導學生理解音樂元素對音樂的表現效果。
教具準備:
鋼琴音樂課件
教學過程:
1.我導入
課前音樂:在期待的領域(用音樂和秋景營造秋天的氛圍和意境)
問題導入:學生們,歡迎來到秋天的宮殿!你熟悉正在播放的'歌曲嗎?你知道它的名字嗎?這首歌描述的是什么季節?(秋天)歌中提到了什么熟悉的東西?(冬小麥,田野地獄地獄)它表現出什么樣的情感?(快樂而活潑)事實上,秋天不僅是快樂的,而且是深情的。讓我們來欣賞這首歌“西風之語”。
2. 享受風
1.聽錄音和唱歌
問題:西風的話是溫暖歡快的,還是溫柔抒情的?它表現出什么樣的速度和力量?
2. 再次欣賞并體驗歌曲結構
老師:根據歌曲情感、速度、力量和節奏的明顯對比來劃分歌曲片段。有些是一段,有些是兩段,有些是三段。讓我們一起欣賞《西風》的歌詞,感受這首歌的音樂結構。
3. 教師:老師唱這首歌。這首歌由幾個詞組組成?
3、歌唱風美麗windrdquo
1根據節奏演唱旋律
(1)觀察四個短語的節奏特征。
(2)找出構成歌曲旋律的音符,在譜寫音階時用可大易手勢演唱。
(3)看這首歌的旋律,找出包括上下音階在內的部分。
(4)邊唱邊畫旋律線。
2、 唱歌詞
(1)使用ldquourdquo模擬旋律并糾正發聲方法。
(2)體驗旋律與歌唱力度的關系并記錄下來。
(3)根據強度標記輕聲唱歌詞。
輕聲歌唱(糾正連接線的歌唱方法)
兩次呼吸。
與伴奏一起唱三遍,引導學生探索并找到最后一句的演唱方法。
在老師的伴奏下完成四次演唱。
(4)情感教育:每年,深情的西風一次又一次地吹拂。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和季節性風景的變化。最后,緩慢而脆弱的治療將西風的期望寄托在我們身上,似乎提醒我們什么?(時光飛逝,請珍惜時間)
3.聲音比較
如果我們用更快的速度、更強的力量和明亮的聲音來唱這首歌,會有什么效果?(嘗試引導學生體驗速度和力量對歌曲情感的影響)歌曲情感發生了變化。因此,如果我們想用聲音和顏色來唱這首歌,我們可以找出這首歌需要注意什么?(速度、力度、旋律起伏和歌唱音色)
4、作者介紹是誰給我們帶來了這首優美的歌曲
(關于多媒體播放器作者)“西風之語”是音樂家黃自創作的一首短歌。黃自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重要的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他早年在美國學習。回國后,他在國家音樂學院任教,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人才。他是中國早期音樂教育最有影響力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管弦樂懷舊曲、清唱劇《長恨歌》、《抗敵合唱曲》、《飄揚的旗幟》、《血之歌》、《九與十八正午》、《紅唇藝術歌》、《鄉愁》、《玫瑰三愿》等等
5擴展
黃子先生通過歌曲表達深邃而遙遠的深秋情懷,回味無窮,甚至有一絲憂傷。也有許多藝術家以不同的自我形式表演秋天。你將如何表達心中的秋天?
6.總結
秋天已經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讓我們在貪婪的秋天收獲歡樂和愛情的陶醉。同時,別忘了記錄下你喜歡的美好一面。老師期待著在下節課上看到你的作品,好嗎?同學們,再見!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9
教學內容:
歌曲《西風的話》
教學目標:
1.學唱《西風的話》,學習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2.通過學唱歌曲,認識到歌曲的主旨--珍惜時間,熱愛美好生活。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
教學方法:
聽唱法、啟發式等。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引入秋天美景圖片。
2.如果用綠色、紅色、金色、白色來形容四季,哪種顏色最適合秋天?請同學們說說關于秋天的主題詞:“秋收”、“秋高氣爽”、“收獲”、“火紅的楓葉”、“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那么美麗的.秋天是誰給我們帶來的呢?當夏天南風飄然離我們而去,陣陣西風,帶來了秋天的信息,西風對我們說??。讓我們一起學習歌曲《西風的話》。
三.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1.初聽歌曲。在聽歌曲的時候請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速度是怎樣的?(平緩級進,較慢)。
2.這么好聽的歌曲,作曲家是誰呢?介紹作曲家黃自:黃自(1904--1938)作曲家、音樂家。江蘇川沙(今屬上海市)人,曾赴美國學習,先后在歐伯林大學音樂學院及耶魯大學音樂學院學習作曲、鋼琴。1929年歸國后,先后在上海滬江大學音樂系任教并兼任音樂教務主任,作品有:清唱劇《長恨歌》;合唱曲《抗敵歌》、《旗正飄飄》;愛國歌曲《熱血》、《九一八》;藝術歌曲《點絳唇》、《思鄉》、《玫瑰三愿》。著作有《和聲樂》、《西洋音樂史》等。其中《思鄉》、《長恨歌》、《抗敵歌》被評為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
3.朗讀歌詞,仔細領會歌詞,西風到底告訴我們什么?(珍惜時光,熱愛生活和對美好時光的憧憬)。這也是這首歌的主旨(中心思想)。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
4.聽師范唱。同位討論,這首歌曲節拍是多少拍?運用了什么節奏型?
5.教師簡單分析歌曲:這首歌為4/4拍,大調式,一段體。由四個樂句組成,這四個樂句都采用了相同的節奏:X X -- -- ︱ X - X - ︱ X X︱ X- - 0 ︱,但旋律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對比。旋律流暢,在上下流動的級進中插
入音程大跳,變化有致,力度運用細膩恰當,使歌曲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由于使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西風”作為第一人稱“我”, “你們”代表“孩子”,唱起來倍感親切。
6.學唱歌曲:
1) 跟琴視唱歌譜。先找出歌曲的最高音、最低音。
2) 用“啊”隨琴唱旋律,并試著打節拍演唱。
3) 填詞唱歌曲,電子琴伴奏。
4)接龍唱練習。
5) 集體完整演唱歌曲。我們應該怎樣去演唱,來體現歌曲中的秋意呢?(注意:要字正腔圓,演唱“襖”、“高”、“蓬”、“紅”等字要使聲音飽滿,吐字清晰。)
6)邊聽邊唱,認真體會在演唱時,哪些地方可作漸強或漸弱的處理?分組討論,將歌曲的旋律線畫在課本上,說說注意歌曲的強弱變化有哪些好處?(使歌曲更好聽、更富有感情)
7) 嘗試用中等稍慢的速度演唱,體會歌曲的意境,注意將歌曲的強弱對比表現出來,輕柔、舒展的聲音演唱,找一位同學指揮集體演唱 。
四.教師小結。
五.課后拓展:說說本節課自己的收獲。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10
教學內容:
《西風的話》
教材分析:
本課通過歌曲的學習,初步感受和體驗黃自作品的風格特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音樂文化的感情和對美的感受。
教學目標:
1、學唱《西風的話》,邊唱邊用手劃旋律線,體驗歌曲旋律的內在韻律。
2、引導學生對“旋律線”的關注并在歌曲的旋律中找出。
3、培養學生思維、學生的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邊唱邊用手劃旋律線,體驗歌曲旋律的內在韻律。教學難點:運用力度的變化有表情地歌唱,唱準一字多音。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旋律線貼紙、笛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回顧
讓我們回顧音樂課中所學過的歌曲《秋》第三樂章、《紅葉》、《土風舞》,并讓學生說出是哪個季節?(播放音樂)師:你們喜歡秋天嗎? 生:喜歡
2、引入秋天美景圖片
師:如果用綠色、紅色、金色、白色來形容四季,哪種顏色最適合秋天? 生:金色
師:那么美麗的秋天是誰給我們帶來的呢?當夏天南風飄然離我們而去,陣陣西風,帶來了秋天的信息,西風對我們說:去年,我已回去了,而今 年我又來了。
3、引出歌曲《西風的話》。
二、新課
1、初聽歌曲。這么好聽的歌曲,作曲家是誰呢?黃自(介紹作曲家)
2、分析歌曲:討論這首歌曲節拍是多少拍?它的強弱規律是怎樣的呀?運 用了什么節奏型?
生:四拍子;強 弱 次強 弱
3、感受節拍律動:強(拍手)弱(攤開)次強(拍肩膀兩側)弱(攤開)
4、朗讀歌詞,仔細領會歌詞,西風到底告訴我們什么?(第3、4句,暗 示我們要珍惜時光,努力學習,熱愛生活和對美好時光的憧憬)。這也是 這首歌的主旨(中心思想)。簡練而生動地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 節令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
5、聆聽音樂,引導學生關注節奏,觀察4個節奏特點。發現4樂句節奏相 同:
4/4 X X X X X X︱ X — X — ︱X X X XX X︱X — — 0 ︱,但旋律的變化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對比。旋律流暢,在上下流動的級進中插入音程大跳,變化有致,力度運用細膩恰當,使歌曲具有豐富的.表現力。由于使用擬人化的手法,將“西風”作為第一人稱“我”,“你們”代表“孩子”,唱起來倍感親切!
6、聽師范唱旋律。在聽的時候請大家思考:歌曲的旋律是怎樣的?速度是怎樣的?(平穩流暢、級進,中速)。
7、帶唱旋律,讓學生找出組成歌曲旋律的音符,按照音高用“點”表示出音符,劃出旋律線,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走向。以及注意歌曲的強弱變化有哪些好處?(使歌曲更好聽、更富有感情)
8、教師分樂句教唱,生填上歌詞,注意解決一字唱多音的難點,及時糾正唱錯的地方。
9、聽范唱,引導學生體會速度對歌曲情緒的影響,選擇恰當的速度演唱。
10、學生演唱結束。引導學生關注力度記號,并解決出現喊唱現象。(注意:要字正腔圓,演唱“襖”、“高”、“蓬”、“紅”等字要使聲音飽滿,吐字清晰。)
11、師生、生生接龍唱,師:第1樂句前半句 生:第1句后半句
12、跟伴奏有感情完整演唱。
三、創編
在學生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之后,老師相信每位同學都通過演唱歌曲后 對歌曲中秋意有不同的見解,請同學們用一個詞或詞語說說你心中的“秋”,并交流分享。
生:“秋收”、“秋高氣爽”、“收獲”、“火紅的楓葉”、“沉甸甸的 稻谷”、“金色”等。
四、欣賞
1、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西風的話》,發現這首歌的旋律太美 妙了,同學們想不想聽聽用笛子演奏是怎樣的呢?
2、我們欣賞黃自的另一首作品《采蓮謠》,這首作品的節奏也是平穩流暢 旋律級進。描繪出了采蓮人流連忘返的愉快心情。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學習了《西風的話》,它告訴我們要珍惜時光,努力學習,熱愛生活和對美好時光。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11
教學內容:
歌曲《西風的話》
教學目標:
1、學唱《西風的話》,學習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歌唱秋天的美景。
2、通過學唱歌曲,認識到歌曲的主旨——珍惜時間,熱愛美好生活。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用自然、舒展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的抒情意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電子琴等。
教學方法:
聽唱法、啟發式等。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引入秋天美景圖片。
2、如果用綠色、紅色、金色、白色來形容四季,哪種顏色最適合秋天?請同學們說說關于秋天的主題詞:“秋收”、“秋高氣爽”、“收獲”、“火紅的楓葉”、“沉甸甸的.稻谷”、“金色”等,那么美麗的秋天是誰給我們帶來的呢?當夏天南風飄然離我們而去,陣陣西風,帶來了秋天的信息,西風對我們說。讓我們一起學習歌曲《西風的話》。
三、學唱歌曲《西風的話》
3)填詞唱歌曲,電子琴伴奏。
4)接龍唱練習。
5)集體完整演唱歌曲。我們應該怎樣去演唱,來體現歌曲中的秋意呢?(注意:要字正腔圓,演唱“襖”、“高”、“蓬”、“紅”等字要使聲音飽滿,吐字清晰。)
6)邊聽邊唱,認真體會在演唱時,哪些地方可作漸強或漸弱的處理?分組討論,將歌曲的旋律線畫在課本上,說說注意歌曲的強弱變化有哪些好處?(使歌曲更好聽、更富有感情)
7)嘗試用中等稍慢的速度演唱,體會歌曲的意境,注意將歌曲的強弱對比表現出來,輕柔、舒展的聲音演唱,找一位同學指揮集體演唱。
四、教師小結。
五、課后拓展:說說本節課自己的收獲。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 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能夠掌握不一樣節奏的變化對樂曲的影響,了解作者的創作初衷,了解樂曲所表現的音樂場景。
過程與法目標:
經過感受、欣賞,提升學的聽辨能,養成良好的聽賞習慣。
情感態度價值觀:
經過本課學習,學能夠感受到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欣賞樂曲的不一樣段落,進比較式聆聽。
難點:聆聽不一樣樂器音樂和拍強弱變化對樂曲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國旗的產引導到《國旗頌》
感受樂曲:
1、聆聽樂曲,教師提問樂曲的情感與速度變化是什么樣
總結:樂曲(慢—快—慢),情緒(抒情、宏偉—跳躍、歡快—抒情、宏偉)
2、總結樂曲的情緒、段落;
樂曲為44拍,強調拍強弱特點。樂曲分為:(材料)
(1)引(引用國歌)。
(2)主題,用頌歌的式描繪第面五星紅旗升起的景象。樂曲重復兩次,既感受到對命勝利的欣慰,又有對命先烈的追憶。(音樂間,有禮炮的聲音)
(3)主題,音樂用雙簧管開始,接上提琴,小提琴共三遍。讓追憶命開始的艱難,民活的艱辛。
(4)低音響起,弦樂鋪底,長笛偶爾引領旋律,象征著白恐怖,但小號聲音響起,催促著命者奏響反抗的號角吹響,比較性的進曲用長號演奏,國歌中不愿做努的.民響起,連續的小提琴級進上,進反抗最潮。
(5)主題的變奏,進曲的風格再現,描述軍民,前赴后繼,把紅旗插上
頂的場面。
(6)主題再現
(7)東紅旋律響起,進樂曲潮,新中國成立,們對未來充滿期待。
(8)尾聲:引再現,使用《國際歌》旋律,證明類的偉夢想定會實現。
3、總結、提升情感。
【西風的話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音樂《西風的話》說課稿優秀范文總匯08-01
《西風的話》的教學反思05-12
西風的話教學設計08-07
歌曲《西風的話》教案(通用10篇)07-13
《西風的話》教學設計09-02
西風的話教學設計07-29
《西風的話》教案設計(精選8篇)07-13
《西風的話》教學設計(6篇)03-22
《西風的話》教學設計(精選7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