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敢為天下先的教案
【單元學習目標】
一、增強整體閱讀的意識,善于把握關鍵詞語,梳理文章內容。
二、關注人物言行和事件過程,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主題。
三、學習課文中“敢為人天下先”者的高尚品質和寬大情懷。
【修辭知識學習】
一、在一定條件下,臨時改變某個詞的詞性,從而收到一定修辭效果,叫移就。它把原屬形容或描寫甲事物性狀的詞語移來形容或描寫乙事物性狀而改變其搭配關系的修辭手法。
二、拈連,是指甲乙兩事物連說時,把原來只適用于甲事物的詞語臨時拈過來用乙事物上的修辭手法。
三、仿詞,是根據上下文中出現過的某一詞語,利用更換語素的辦法,臨時仿造一個意義相關或相反的新詞的修辭手法。
拈連和仿詞有區別:
(1)拈連是一種反常規的用法,是一種在特定語境中形成的具有特殊表達意義的修辭手法;而仿詞僅僅是詞語的模擬仿造。
(2)兩者雖都具臨時性,而仿詞有可能成為新詞,如“后進”、“陽謀”等;而拈連的用法卻是一次性的,即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成立的。 四、借代,是不直接說出甲事物,而借與甲事物有密切關系的`乙事物來替代的修辭手法。借代,一般用事物的某個特征來代替事物的名稱,用部分代替全部。借代的關鍵在于相關性。它比較生動,容易引起聯想。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又如:花白胡子一面說一方走。 借代和比喻的區別:比喻的兩事物間是相似關系,而借代的兩事物間則是相關關系。 五、反語,就是說反話,用與本意相反的話來表示本意,常用于嘲弄諷刺。如:敵人來進攻,我們把他消滅了,他就舒服了。
【教學時間安排】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二課時。 《永遠執著的美麗》二課時。 ※《“我看見了我的骨頭”》一課時。
【每周一詩指導】《書憤》宋·陸 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過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語文課文敢為天下先的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課文《anenin》的教案06-16
語文課文《祝福》教案05-10
語文課文《趙州橋》教案05-09
故鄉課文語文教案05-10
語文課文咬文嚼字教案05-10
語文課文窮人的教案05-10
語文課文錯過教案05-12
語文課文《秋天》教案05-13
語文課文《太陽》的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