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后的姿勢》第一課時的教學反思

時間:2021-07-12 15:23:4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后的姿勢》第一課時的教學反思

  最近幾年,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被各級專家和一線的老師窮追猛打,大家都在這“有效性”上苦苦的追尋著。其實語文教學真是像一些專家說的那樣“語文教學是個筐,什么東西往里裝。”咱們語文老師難啊,難就難在我們的學生考試成績要優秀,我們的學生要會考試,否則你的課講的再好都是空話。

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后的姿勢》第一課時的教學反思

  于是很多語文老師的課堂就要“面面俱到”,從字詞句到文章的寫作方法、作者的寫作目的和寫作思路,都必須對學生有個交代,否則放心不下。

  在備《最后的姿勢》時,我也曾有過很多思想的火花,包括文章的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細節描寫,還有地震來臨時的環境描寫,這些都是學生比較陌生的,都是容易懂卻很難理解的“知識點”,不得不講。但給學生講課的次數越多,就越覺得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在讀書中慢慢“消化”掉這些所謂的“知識點”,可以在學生預習時就引導學生去思考這些所謂的“描寫”是怎么回事。

  在剛開始試講是我甚至把第三自然段的“人生的意義”作為很大的一個篇幅去“大做文章”,我發現,如果在第三自然段花了大量的時間,那么在后面的理解“最后的姿勢”重點內容時就很被動了,甚至無法完成教學任務。滿以為這種大膽的教學設計可以對上課的學生來一次“脫胎換骨”的人生世界觀的教育,但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在課后調查時,我問學生“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時,大多學生說就是以后發生地震時也要像譚千秋老師那樣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我并沒有生氣,可能是我高估了學生的能力了。鑒于此,我覺得這些內容讓學生在讀書過程中朦朦朧朧知道就行了,可能很多孩子對“人生的意義是什么”并不十分理解。

  除了抓個“人生的意義”,我地抓那5個“!”,因為這可是描寫“來去如風,快如閃電”的`地震來臨那一刻的危急,“必須讓學生讀出那‘迫在眉睫’的味道”、“必須讓學生體會到譚老師在那千鈞一發的時刻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尤其需要通過學生的朗讀去再現“5?12”地震時的驚險,于是我設計了“如果譚老師來得及想,他會想什么?”的問題,設計了“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當時情況的危急。”第一個問題一拋出去,學生真是聰明極了:

  “譚老師會想到他的女兒,因為他很疼愛自己的小女兒,課文開頭不是寫到了譚老師六點多鐘就起床,給小女兒洗漱穿戴好,帶她出去散步嗎?”

  “譚老師如果來得及想,他會想到他的妻子,想到他的爸爸媽媽,因為他擔心地震會失去自己的愛人,同時他是一個兒子,肯定也擔心他年邁的老人家。”

  “譚老師會想到他的同事,他的親戚……”

  這樣的回答正好符合我原先的教學設計思路,說實在的,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可以認真聽課,用心思考,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那我們作為老師不知道有多高興,特別是可以絞盡腦汁回答出老師“需要”的“標準答案,那真說明我們老師的備課深度還算可以了。

  緊接著的描寫“情況危急“的詞語,我說“詞語”,而不是“成語”,意在降低難度,讓學生樂于思考,況且難度降低了,學生思考的范圍也大得多,肯定地說這些“詞語”里說不定還有很多“成語”呢!事實上也剛還是這樣:“迫在眉睫、火燒眉毛、千鈞一發、燃眉之急、十萬火急……”

  這兩個環節收到了我想要的“課堂效果”。這樣一來,學生費盡心思去想老師的問題,占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課堂上品讀句段的時間就沒有多少了,所以第一次指教這《最后的姿勢》是草草收場了。

【六年級語文上冊《最后的姿勢》第一課時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最后的姿勢》的教學反思11-06

《最后的姿勢》教學反思11-02

《最后的姿勢》教學反思03-15

《最后的姿勢》教學反思范文09-29

《最后的姿勢》的教學反思范文12-06

最后的姿勢教學反思范文12-14

語文課《最后的姿勢》優秀教學反思02-26

六年級上冊語文《最后的姿勢》教學設計12-16

《最后的姿勢》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2-19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三上亚悠在线精品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 | 中字幕无砖欧美日韩一区中 | 亚洲精品乱码99视频 | 亚洲第一香蕉狠狠 | 亚洲欧美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