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可愛的人》教學反思(通用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可愛的人》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可愛的人》教學反思 1
四月份參加了學廊坊地區舉行的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我匯報的題目是《最可愛的人》,上完課后靜心思考,感觸頗深。
總的來說,本課以小組合作方式進行探究式學習,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但是還存在一定不足在:
1、我利用欣賞《誰是最可愛的人》朗誦片段導入本課,學生們聽的比較認真,但當我問到這段朗誦節選自那篇文章時大部分學生答不出來,他們沒有學過這篇文章,課前我了解學生情況不夠。
2、我分為五個篇章去講述這一課,分為決策篇、出征篇、勝利篇、現實篇和英雄篇五個篇章。
講述決策篇時設置的問題應結合課本再仔細推敲,提高設問的藝術性。
講述出征篇時我播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時的影片片段,沒有向學生充分說明這是后來拍攝的影片與當時狀況是不一樣的,脫離了歷史。
3、本節課我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設置一系列活動由各組去完成。這樣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歸納總結、語言表達的能力。但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小組學習如何發揮合作與競爭之利,又不妨礙并鼓勵學生養成獨立思考而不依賴的品質,這些考慮的還不夠周全。
小組合作學習時應該有一定的評價機制,在這節課中我沒有設置小組評價,通過小組評價如何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是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小組活動過程中部分學生沒有融入到集體之中,體現不出這種團結互助的.精神,如何調動每位學生的積極性,在這方面還要努力。
在講述英雄篇時學生以組為單位有最簡單的語言概括英雄人物事跡和最突出的品質,學生概括的很好但音量有些小,還有鼓勵學生時我用鼓五下掌的方式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在如何鼓勵學生這個方面應該多下功夫,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可能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4、在導學案的設計上如何突出學科特色,在呈現上如何更科學有序(有針對性有層次)多樣化,這些問題都有學問,需要進一步研究實踐。
如何根據學生情況設計歷史、如何設計具有歷史學科特色(如“史學”、“史法”、“史識”等內容)的導學案?應該關注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的學法研究。應該考慮導學案怎么出,才能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學習。
在這節課的最后播放歌曲《英雄的贊歌》,再次把學生的思緒拉回到半個多世紀前硝煙彌漫的朝鮮戰場,師生共同唱響英雄的贊歌,緬懷先烈,激勵自己。
對于講課,我自身還存在著許多不足。經過歷史老師們的共同商討,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要隨時結合教學內容,不僅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還要通過具體的史料鍛煉學生自我設計問題,進而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真正的去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最可愛的人》教學反思 2
我們學校的課改在堅定不移的前進著,我的課改之路也在舉步維艱的進行著,上節課我上了一節課《最可愛的人》,我感覺很是失敗。
首先,思路不清晰,有些亂。因為課堂語言在教學中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平時課堂語言是較貧乏的,我想錘煉自己的課堂語言,備課時把問題分解了,結果沒加以整合,致使思路不夠清晰。
其次,準備不充分,致使中間環節沒處理好,最后草草收場。
第三,沒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開始可能由于聽課的老師多,學生有些緊張,在展示的過程中不是很積極,老師又沒能及時的引導好,我感覺是這節課氣氛教悶的原因。
總之,在今后的實踐中,我會不斷反思+實踐,爭取在課改的道路上有所收獲。
《最可愛的人》教學反思 3
1、本課導入、結尾部分注意到了學習內容與現實生活的銜接,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思想。
2、本課最大的亮點是教師對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精神的培養,以及對“史論結合”方法的指導,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又教會了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3、問題導學法,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培養其自學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解讀教材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師有效地對學生因材施教,同時也提高了知識目標的達成度。
《最可愛的人》教學反思 4
在《最可愛的人》教學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展示抗美援朝戰爭的珍貴影像與圖片,直觀呈現志愿軍英勇作戰場景,學生們的注意力被瞬間吸引,對 “最可愛的`人” 有了初步感性認識,這極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小組討論環節,學生們積極分享對志愿軍事跡的看法,思維碰撞出火花,較好地培養了合作與表達能力。
然而,教學也存在不足。在講解志愿軍精神內涵時,方式稍顯單一,多為理論闡述,未能充分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深入思考,導致部分學生理解浮于表面。課堂時間把控不夠精準,前半部分講解耗時過多,小組討論時間緊張,部分學生意猶未盡,發言不夠充分。
改進方向上,后續教學會增加更多貼近生活的案例,如邀請老兵講述經歷,引導學生從身邊小事感悟志愿軍精神。同時,優化教學設計,合理分配時間,給予學生更充裕的討論與交流空間,讓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
《最可愛的人》教學反思 5
回顧《最可愛的人》教學,我通過講述黃繼光、邱少云等英雄故事,讓學生深刻感受到志愿軍的英勇無畏,多數學生被英雄事跡打動,課堂氛圍熱烈,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上取得良好成效。知識講解方面,對戰爭背景、重要戰役的介紹較為清晰,幫助學生構建起完整知識框架。
但反思后發現,教學互動存在短板。提問環節,問題設置不夠開放,限制了學生思維拓展,主動參與回答的.學生集中在少數活躍分子,部分學生參與度低。此外,對學生個體差異關注不足,基礎薄弱學生在理解復雜戰爭局勢時較為吃力,卻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指導。
針對這些問題,之后我會精心設計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提高全員參與度。關注每個學生學習狀態,為基礎薄弱學生提供個性化輔導,確保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都有所收獲,使教學更具針對性與實效性 。
【《最可愛的人》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可愛的動物教學反思04-04
《可愛的動物》教學反思04-11
《可愛的汽車》教學反思04-15
《可愛的小貓》教學反思10-12
《可愛的動物》教學反思08-28
《可愛的娃娃》教學反思05-08
可愛的小象教學反思09-26
可愛的動物教學反思06-24
可愛的校園教學反思05-26
可愛的小象教學反思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