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 篇1
第1課時
教學內容:例1及練習。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具準備:東、南、西、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造情景讓學生說說“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轉”。復習和感受方位。
2、組織學生活動: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出示課題:東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說一說?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掛圖:
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面。教學樓在操場的()面,大門在操場的()面。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南寧市的東西南北方向?(瑯東、西鄉塘、江南區、城北區)
5、背兒歌:
早晨起床面向太陽,前邊是東后邊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四、小結。
課外作業:認方向。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 通過實際觀察,初步體會路線、方位圖的成圖過程,從而能準確識別地圖上的方向。
2.在識別方位圖的基礎上學會看簡單的線路圖,樹立正確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用數學眼光去觀察生活,培養有序思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4.培養熱愛家鄉、尊重老人的情感。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方向的基礎上,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進一步鞏固看圖辨認方向的知識。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潞城市城關小學是一所市屬鎮管的四軌制老學校,在辦學規模及教學設施上在潞城算是一流,有多媒體教室、實驗室、圖書室。其生源90%以上來自半工半農或游商小販之家。但是經過一年多的學校教育,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學習習慣、思維能力有了跳躍式改觀。幾乎100%的學生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98%的學生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為學好本節課,課前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一起去看了中華大街,了解它的位置、走向以及街上的主要建筑物,有目的地讓學生進行了一次實地觀察。
〖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跟爸媽一起逛了我們潞城的中華大街,你發現了什么?有什么話要對大家說嗎?
。ㄕn前帶著目標去看,交流的主題應該比較明確。)
師:能把你畫下的、拍下的圖片給大家看看嗎?
。B透熱愛家鄉的情感教育,體會家鄉在發展。)
師:長治實驗小學的老師要來咱們城小聽課,咱們用圖告訴他們行走的路線好嗎?
。ǘ┥钊霚\出探究新知
1. 把孩子們收集到的信息,用圖的方式展現出來。
師:中華大街是南北向的,還是東西向的?如果畫在黑板上應該怎么畫?有幾個十字路口?
(在黑板上畫出最基本的路線。)
讓學生把收集到的典型的標志性建筑物圖片貼在上面。
2.看圖說一說。
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說一說“ 在的面”。
3.嘗試敘述到城關小學的路線。
師:同學們,你們都去過長治吧?當13路汽車駛出長治后向哪個方向走?駛進潞城市時應向哪個方向拐?(根據回答用箭頭標出。)
師:當汽車駛進中華大街后,你能領著實驗小學的老師到達我們城小嗎?
。▽W生指著圖用自己的話敘述,老師點撥,逐步規范。)
師:假如你是小導游,能邊走邊給同學們介紹一下路兩側的建筑物嗎?
。ㄈ┰谶\用中深化理解
1. 投影出示長治和濟醫院方位圖,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適當時候教師提出幾個典型的問題。
(在問題回答當中,要讓學生學會與長治實驗小學的老師交流,并與之探討。)
2.(1)說一說,從潞城市城關小學到“好萬家超市”怎么走?
。2)與好朋友說說回家的路線。
3.思維訓練。
(1)出示“看望老人”圖,創設一個故事情境,教育學生要尊重老人。
。2)說一說,你從圖中發現了什么?
。3)說一說,三個小朋友怎樣走到敬老院?
(4)假如小明想同兩個好朋友一起去敬老院,他可能會怎樣走?
(5)假如你是班長,你準備怎樣安排?
(四)課堂小結
說說你有什么收獲?對自己、同學、老師有什么希望?
〖案例點評〗
生活就是一本教科書,本節課教師充分挖掘生活資源,將學生帶入生活情境之中,使學生親身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同時做到學以致用,體現學數學、用數學的理念。而課前實踐活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要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事物。教師能有效地讓每一個學生都動起來,走向生活,去觀察、去體驗、去搜集生活素材,為突破本節教學難點奠定了基礎。此外,本節課所設計的“看望老人”,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經歷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辨認方向的實踐活動,體驗“前北、后南、左西、右東”,感知方向的相對性和培養方向感。
2.在指明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的一個方向的條件下, 會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
3.知道在地圖上東、南、西、北的方向。
〖教材分析〗
辨認東南西北是學生在學習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教材分兩部分:前一部分到操場上,根據生活經驗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體驗“前北、后南、左西、右東”,培養方向意識,發展空間觀念;后一部分回到教室,認識地圖上的四個方向。教材在設計上安排了多種形式的活動,都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使學生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地處城郊結合地區,生源較復雜,大多數的孩子來自農村,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有一部分孩子來自城區,父母的文化程度較高;還有一部分的孩子來自偏僻的外地,隨打工的父母來此校讀書。學校條件較好,有課件室,并有輔導制作課件的教師,還有多媒體教室。
我班共有學生47 人,班額較大。但多數學生聰明好學,思維敏捷,有仔細觀察、認真傾聽、大膽發言、獨立思考的習慣,以及初步的小組合作意識。正確辨認現實生活中的方向,這一要求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具有相當大難度的。因此,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注重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探索中體驗東、南、西、北的位置關系,并在活動中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創新。
〖課堂實錄〗
。ㄒ唬﹦撛O情境,導入新課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出去游玩嗎?
生:喜歡!
師:淘氣和笑笑也特別喜歡出去游玩。星期天,淘氣和笑笑做完作業后,就一起到公園去玩耍。你瞧,他們玩得多開心啊!
。ǘ嗝襟w演示淘氣和笑笑在草地上盡情玩耍的情境。)
師:天漸漸黑了,淘氣和笑笑商量著該回家了?伤麄儢|找西找,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天越來越暗了,他們急得哭了起來。
。ǘ嗝襟w演示淘氣和笑笑迷路的情境。)
師:孩子們,怎樣才不會迷路呢?
生1: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游玩。
生2:在來的路上作上記號,回去的時候沿著記號回去就不會迷路了。
生3:他們可以向別人問路呀!
生4:只要在來的時候用心觀察,記住路上有哪些景物,就不會迷路了。
師:孩子們的辦法真不錯。其實只要我們學會了辨認方向,走到哪里都不會迷路了。你們愿意學這種辨認方向的本領嗎?
生:愿意!
師:好!這節課咱們就一起來學學方向與位置。(板書:方向與位置。)
(評析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一開始,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創設生動的故事情境,讓學生認識到會辨認方向的重要性,使學生迫切希望掌握今天所學的內容,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實際觀察,體驗方位
師:孩子們,咱們一起到操場上去看一看,認一認方向,好嗎?
生:好!
師:請孩子們在組長的帶領下,排好隊到前操場去。
師:孩子們,你們知道太陽從哪個方向升起嗎?
生:東邊。
師:你能用手指一指東邊嗎?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設想
1、在實際情境中,給定一個方向,學生能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2、通過親身經歷、體驗,獲得真正的感受,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定向觀念。
活動準備
收集判斷東西南北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收集資料
1、課前收集有關判斷方向的資料。
2、展示、交流收集材料。
二、活動一:在操場上
1、組織全班學生到操場上辨認方向。
2、誰能辨認東、西、南、北?你是怎么辨認的?
3、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方向板,標上東、西、南、北。
4、看一看、說一說:東、西、南、北各有什么?在記錄紙上把它們記下來,并標明4個方向。
活動二:在教室里
1、展示記錄紙。
2、互相看看有什么不同?
3、在教室里辨認東、西、南、北,說一說各有什么?
活動三:你說我做
。ńo定一個方向,朝其余三個方向走)
1、同桌2人合作,互換角色。
2、指名上臺表演。
活動四:指揮交通
1、模擬表演:請一名同學當黑貓警長,12名同學扮演帶卡片的小動物。
2、宣布活動規則:得數大于10的朝北走,其余的朝南走。
3、評一評:誰是遵守交通規則的小動物。
4、滲透有關交通安全的教育。
談一談:這節課的感受或收獲。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 篇5
教學內容:
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教學準備:
1. 實物:東西南北的方位標,太陽的圖片、導游牌等。
2. CAI:學校的平面圖:大操場、教學樓、綜合樓、籃球場。
生活中怎樣辨認方向。(幾幅圖)
岳陽步行街部分景圖。(新世紀商場、肯德基、廣場、大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蠟筆小新將到我們學校來參觀,還想到我們岳陽的步行街去看一看呢。
1. 師:大隊部將招聘部分同學作為小導游帶領蠟筆小新參觀,你們想報名參加嗎?
2. 問:怎樣才能準確找到想游覽的景點的位置呢?
師:看來認清方向是十分重要的。會看地圖是本次競選小導游的重要條件。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認識方向。【板書課題:認識方向】
二、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方向的用途
問:你會認方向嗎?你們都有哪些辨認方向的好辦法?
師:同學們,你們的課外知識可真豐富!我在網上也找到了一些資料,想看看嗎?(出示年輪、樹林、動物圖片)教師作簡單的介紹。
三、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1. 師: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利用太陽來辨認方向。看著大屏幕(課件演示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板書:東]
2. 師問:我們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別是什么方向呢?還有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是什么方向呢?
3. 師:這兒有一些小動物,他們迷了路,你們能幫他們找到回家的路嗎?請貼在教室相應的墻壁上。
4. 師:你知道嗎:我們的地球繞著太陽旋轉,到了下午的時候,面向太陽,我們的前(西)、后,左、右分別是什么方向?還有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是什么方向呢?
5. 師:我們已經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
閉上眼睛,我說出方向請用手指出相應的方向。
6. 游戲:找禮物。請幾位學生從座位出發,按照師所說的路線找到各自的禮物。
四、模擬招聘:
1. 師:課前我說了關于招聘小導游的事,你們想不想報名參加?現在我們就來一次模擬招聘,在座的每位同學都是評委,如果他們的表現非常好,就請為他們鼓鼓掌。
問:誰愿意第一個來試一試?(課件:小明上學路線圖)
問:還有誰想試一試?(多人練習)
2. (課件)師:這是我們學校的平面圖,這可是我們最熟悉的地方啦!這是教學樓,這是我們的綜合教學樓、小操場、大操場、植物園和乒乓球臺等。
師:誰愿意來試一試?
3. 問:綜合樓在教學樓的哪一面?小操場在教學樓的哪一面?校長辦公室在小操場的哪一面?…… 師:通過剛才的介紹你們發現了什么?
五、小結:
問:你們這節課有了什么收獲?
六、作業:
蠟筆小新想去我們岳陽的步行街玩一玩,請你用我們今天學習的知識為小客人設計從6路車站(一人民醫院站)到步行街的游玩路線圖或者步行街的主要場所所在地的位置。
第二課時
情境模擬:陪蠟筆小新逛步行街
活動過程:
一、 上節課老師布置的作業,同學們都設計好了沒有?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分小組檢查作業,并改正不對之處。)
二、 小組派代表上電腦顯示臺來展示自己的設計,并且介紹游玩路線圖或者步行街的主要場所所在地的位置。
三、 1. 歡迎蠟筆小新的到來。
2. 活動:陪蠟筆小新逛步行街。邊走邊說出所在地的方向,用上第一課時所學的知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并能夠使用描述性的語言描述周圍事物的方位。
四、小結:小客人蠟筆小新在岳陽玩得很開心,謝謝你們小朋友。蠟筆小新歡迎你們去日本旅游,他也會當好你們的小向導。
教學目標:
1. 在以前學習上下左右的基礎上,結合具體情境主動構建出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2. 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夠使用描述性的語言描述周圍事物的方位。
3. 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4.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 滲透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目標,學會合作交流中學習。經歷辨別方向和擔當一定的社會角色的體驗,學會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道德體驗。
教學重難點:學會利用一定的參照物,識別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內容分析
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位置與方向》一課,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認識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向,并能夠進一步熟練地運用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于實際生活中。通過分析教材發現,除了“方向”本身外,學生也要學會使用量角器,另外,“空間感”也是實際教學需要涉及的一項內容。
二、教學對象分析
三年級學生的自控力不是很強,學習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但他們的好奇心與探索新事物的興趣還是很強的。正反兩方面的特征在實際教學中都可以被充分利用,特別是自控力與學習注意力。由于《位置與方向》這一課的內容相對比較特殊,與生活聯系十分緊密,并且沒有過多和過難的數學知識,因此自控力差與注意力分散這兩個“缺點”正好可以被充分利用。
三、教學方法
關于教學方法,本科內容比較適合采用情境教學,因為所涉及的數學知識不是太難,所以大量引入生活情境是比較可取的,對實現知識聯系生活有著很重要的幫助。情境的選擇需要結合學生實際認知和思維特征,有些很典型但卻較難理解的情境不建議采用。教學學會從方位的角度去認識事物,需要由簡入繁、由易到難地去進行。
四、教學目標
1、在認識東、南、西、北四個基本方向的基礎上,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去認識和理解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并且能夠在情境中嘗試去確定準確的物體位置。
2、在第一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會用語言去描述物體方向和距離,在過程中靈活地穿插進新內容可以更好地去培養學生對方向辨別的能力,以及他們對事物的探究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悅。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理解東偏南等的含義,會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教學難點
理解用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的科學性。
六、教學過程
1、通過情境創建來導入新課。以臺風為例:
“請同學們看下面這則新聞……”“哪位同學能說說新聞中播報的臺風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危害?”“臺風是朝哪個方向移動的呢?我們如何確定臺風是從哪個方向刮來的呢?”
設計意圖:視頻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老師在整個導入過程中多次提到“方向”,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暗示作用,給接下來的教學提供了基礎。
2、通過自主學習來讓學生探究新知
。1)對位置相對性的認識
“同學們能找到臺風中心在哪里嗎?”(借助白板聚光燈來尋找臺風中心),“尋找”過程中可以很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由于位置是相對的,所以無法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缺少參照物)。
設計意圖:聚光燈很好地將學生學習注意力集中起來,也是銜接教學環節的關鍵。
。2)通過確定參照點來建立方向標
“請同學們說說如何來確定臺風的中心位置呢?”因為涉及到參照點,所以需要首先明確好具體的參照物,比如以A建筑為參照物。這樣我們就可以建立一個基于原點A的方向標,此時老師需要在電子白板上畫出具體圖像。
設計意圖:確定參照點是此環節的關鍵,也是建立方向標的關鍵,可以將學生此前學習過的知識整合在一起。通過電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實現及時運用方向標并且準確認識方向的效果。
3、根據方向確定位置
假設A在參照點的西北方向,但這樣就能確定出臺風的中心了嗎?答案是否定的。此時老師需要將先前播報的新聞再次播放給學生聽,比如是西北40°。顯然,“40°”與“西北方向”相比更加精確,因為我們知道,在方向標中,介于“西”和“北”之間的地方都可以被描述為西北方向,但加上“40°”后,便有了具體指向。這個過程需要老師讓學生自主研究,從而得到結果。具體操作時可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談論結束后要求每組派一名代表上前做解釋。但需要注意,臺風可以出現在西北40°這條線的任意地方,所以這個環節的談論只是幫助我們離臺風中心更近了一步。
設計意圖:讓學生們帶著問題來學習,并且運用聲音以及白板的畫圖功能,順利找到了具體的方向,同時也突出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4、根據距離,確定位置
現在我們再來聽一遍新聞……假如新聞播報的距離為200千米,那么這個“200千米”在當前的方向標中該如何表示呢?給5分鐘時間讓學生做討論。
設計意圖:本環節繼續圍繞聽臺風預報的情境,讓孩子們感受到數學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與此同時利用白板的繪圖功能,充分鍛煉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手腦協調能力。
5、小結
關于位置與方向,要想準確描述出一個物體的準確位置,必須先設定好一個參照點,它相當于整個方向標的原點,一切被畫出的方向都是從這個原點出發的。因此,教學中教會學生探尋原點就很重要,這也是教學的關鍵點。整個教學中,有關“參照點”的問題需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去完成,這鍛煉他們的歸納總結能力、交流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后面的距離計算屬于純數學問題,雖然也很重要,但不可過早地讓學生去進行計算,因為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分離情境中各個環節的緊密性。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是聯系生活確定具體情境。在課堂開始,設定有關臺風的新聞為導入情境,讓學生了解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其次是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課堂教學中結合交互式白板把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生長點,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建構。例如課堂初始讓學生通過回顧未知的相對性和八個基本方位確定位置,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
然后是教師適時引領,學生自主探索。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關注學生在數學生活中的表現,能夠隨著學生的思維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1.選取的素材有利于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為了把生活中的這些知識和經驗系統化、數學化,教材選取了生活中的事例、場景、現象和現實問題。因為這些素材源于生活,學習時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經驗很容易被喚起,這樣,學習就有了基礎。
2.為學生的合作、交流提供空間。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都是學生平時生活中常遇到的,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學習內容多以實踐活動為主設計,例題和練習中有多處為學生學習提供了合作、交流的機會,學生經過合作學習、探討交流,不僅可以從別人那里獲得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使確定位置的方法多樣化,而且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能夠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2.了解確定位置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3.發展空間觀念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能夠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
確定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激趣游戲——找地鼠,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家來玩個游戲——找地鼠。請看屏幕:
。1)一號地鼠:我在房子的正北方向上,距離是100米。
(2)二號地鼠:我在房子的正東方向上,距離是200米。
。3)三號地鼠:我和房子的距離是300米。你能找到我嗎?(不能)為什么?(不知道方向)
。4)四號地鼠:我在房子的東南方向上,你能找到我了嗎?(不能)為什么?(不知道距離)
歸納:確定物體的位置,只知道距離或者只知道方向是不夠的,必須同時知道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位置與方向》
板書:位置與方向
。ㄔO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歡的游戲復習舊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學生在這樣輕松歡快的氣氛中進入學習旅程,是很愜意的。距離房子300米的地方是一個半徑300米的圓,基于學生的認知水平,這里不展開介紹。)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課件:教材情境圖,介紹什么是“定向運動”。
定向運動是一種借助地圖和指北針(羅盤)按規定方向行進的體育活動。在參賽過程中,參賽者按照標繪在地圖上的方向線,在野外環境中自行選擇行進路線,依次通過各個檢查點,以最短時間到達終點者為勝。辨別方向和使用地圖的能力是參與定向運動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
2.學習例1.在起點的同學想通過平面圖確定1號檢查點所在的方向,你能幫幫忙嗎?(兩人小組合作完成后,組織學生交流)
。1)從圖上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距離是1000米)還缺什么信息?
板書:
確定物體的位置:距離(1千米)
方向?
。2)一號檢查點在起點的什么方向上?你是怎樣確定的?(東北)
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進行歸納:
、僭谟^測點建起方向標,確定四個正方位;
、诹砍鑫矬w所在的方位與正方位形成的角度;
。3)指導學生正確描述一號檢查點的方向:(請同學們想想,和同桌討論討論,這方向該怎么說。)
一號檢查點在起點的(東偏北30°)方向上,
明確:也可以說“北偏東60°”,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說夾角小的方向。
。4)描述一號檢查點的位置。
“一號點在起點的東偏北30°方向上,距離是1000米!被蛘摺耙惶桙c在起點的北偏東60°方向上,距離是1000米!
。ㄔO計意圖:確定方向是個難點,教師要作必要的指導。在學生能自己完成的地方就放手,絕不代替,視實際情況而定。)
3.小練習:說一說,地鼠在什么位置。
(1)地鼠在公園的東偏北25°方向上,距離是1000米。
。2)地鼠在公園的北偏西25°方向上,距離是1000米。
。3)地鼠在公園的南偏西30°方向上,距離是500米。
。ㄔO計意圖:突出教學的重點;顫姷牡厥竽茏寣W生學習的興趣繼續高漲。)
三、實踐應用。
1.教材18頁“做一做”(附圖1),學生四人組分工合作完成后,互相檢查,集體交流訂正。(進一步明確:怎樣確定方向?怎樣確定距離?)
2.量一量、說一說,我們實驗小學和武宣鎮中心校分別在八仙迎賓池的什么方向上。(附圖2)。(設計意圖:根據教材練習三第一題改編,這樣更貼近學生生活,感覺更親切。)
四、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ù_定物體的位置必須同時知道方向和距離,說物體的方向要準確到角度,一般說夾角較小的)
五、拓展延伸。
1.地鼠迷宮,根據描述找到地鼠。(課件出示平面圖)
。1)地鼠在寶塔西偏北25°度方向上,距離是400米。
。2)地鼠在寶塔南偏正西40°度方向上,距離寶塔200米。
。3)地鼠在寶塔東偏南50°度方向上,距離是400米。
。ㄔO計意圖:這個游戲形式與開課一樣,但難度增加了,進一步強化了本課學習的內容。期望學生的學習狀態在這會兒能達到高潮。)
2.根據描述,在圖中標出物體的位置。(附圖2.)
羅老師家在八仙迎賓池東偏北15°的方向上,你能找到嗎?
來,拿起你手中的地圖,跟同桌合作,討論完成。
(設計意圖:這一知識點是后面例2的內容,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嘗試解決。)
附圖1:
附圖2: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 篇8
學校: 板橋小學 年級: 三年級 設計者: 萬小鳳
課題位置與方向
案序第 10單元第1課時
學習內容教材第112頁第1題。
學習目標1、能說清八個方位,會熟練、準確運用方位詞說明路線。
2、知道位置與方向相對性的特點。培養初步的分析能力。
3、會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導學案
自主預習整理位置與方向的相關知識。
1、在本冊的位置與方向這個單元中,我們學了哪些知識?
2、在畫平面圖時,怎樣表示八個方向?
在我們教室里,你能指出這八個方向嗎?再說說每個方向都有什么擺設?
3、說說你的八個方向中,每個方向對應的是哪個同學?
4、完成教材第112頁第1題。
交流合作
1、討論并總結:確定八個方向的簡便方法。
2、做一做P112頁1題,讓學生說說怎樣想的?
。1)社區示意圖中小清家的周圍有什么?分別在小清家的什么方向?
(2)她從家到健身園可以怎么走?
(3)小清到其他場所該怎樣走?
。4)你還能說出哪些與位置和方向有關的問題?
3、你還有哪些與位置和方向有關的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小組共同解答。
4、你會正確判斷、描述物體的位置與方向嗎?
5、你知道這幾個方向的相對位置各是什么?
展示提升分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收獲,其他小組交流補充。
反饋測評
1、根據所學習的位置與方向的知識,畫出自己家所在社區的示意圖。
說一說自己家四周都有些什么?
2、描述自己從家出發的上學路線。
拓展延伸
1、位置與方向同我們的生活聯系緊密,我們要知道八個方位詞的意義和相對性,正確判斷、描述物體的位置與方向。
2、通過今天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六年級上冊第22頁例3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會描述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給出的.路線,自己畫出簡單的路線圖。
2.通過描述和畫簡單的路線圖,培養空間觀念。
3.使學生通過生活實例的學習,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學會在生活中應用數學。
教學重點:在描述路線過程中,會正確選擇參照點,會根據參照點正確說出另一個點相對于參照點的方向和距離。
教學難點:根據描述的路線,自己畫出路線圖。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根據平面圖,在作業紙上完成下列問題。
(1)醫院在圖書館_____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___米;
。2)圖書館在醫院_____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離是______米;
。3)動物園在圖書館南偏西20°的方向上,距離是600 m。請在平面圖上標出動物園的位置。
反饋:第(1)題和第(2)題的區別是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練習,復習三方面內容:
1、在平面圖中,用方向和距離描述某個點的位置;
2、方向的相對性;
3、根據方向和距離的描述,在圖上確定某個點的位置。為下面學習描述和繪制簡單路線圖做準備。
二、探究新知
出示主題圖。此次臺風的大致路徑如下圖。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臺風的移動路線嗎?
1.分段描述,理解移動路徑。
。1)師:從臺風生成地到第一站,臺風是怎么變化的?
師:沿正西方向移動,你是怎么判斷出來的?
師:移動了540 km,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師:從臺風生成地到第一站,我們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
生:把臺風生成地作為參照點,發現臺風向正西方向移動了540 km。(PPT課件演示:臺風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動了540 km)
(2)師:到了第一站之后,臺風改變方向了。(PPT課件演示:然后改變方向)。它是怎么改變方向的、移動了多少距離呢?
生:向西偏北30°方向移動了600 km,到達A市。
師:西偏北30°方向是怎么看出來的?移動600 km又是怎么知道的?
師: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了?
師:同意他說的嗎?再請個同學來說一說。(PPT課件演示:向西偏北30°方向移動了600 km,到達A市。)
師:我們剛才描述臺風第一次移動時是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的?我們發現兩次移動,描述路徑時,參照點是不一樣的。
。3)師:到達A市后,臺風又改變方向了,接下來是怎么變的呢?(PPT課件演示:接著,臺風又改變方向。)
生:向北偏西30°方向移動200 km,到達B市。
師:同樣他說的嗎?再請同學來說一下。
師:這次把哪個點作為參照點?(PPT課件演示:向北偏西30°方向移動200 km,到達B市。)
師:最后又改變方向了,怎么移?(PPT課件演示:最后又改變方向了,向正西方向移動100 km。)
2.完整描述移動路徑。
同桌兩人一組,看著圖,互相說一說臺風的移動路徑。
全班交流說一說。
3.小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如何描述這樣的路線圖。(出示課題:描述路線圖。)在描述臺風移動路徑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每移動一次,參照點都發生改變,要根據新的參照點來描述它的移動方向和距離(PPT演示)。
4、練習。
教材第26頁練習五第8題。
。1)先獨立完成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二行,集體校對答案。
。2)獨立完成表格的第三行。反饋時提問:書店到商場,以哪個點為參照點?東偏北45°或北偏東45°是怎么得來的?
。3)獨立完成表格的第四行。反饋時提問:商場到小玲家,以哪個點為參照點?東偏南30°是怎么得來的?
。4)完成第2個問題,要求平均速度得先知道什么?怎樣計算平均速度?
【設計意圖】在描述路線圖時,最大的困難是參照點變了,隨之需要確定的方向、距離也不斷變化,使得正確描述路線圖對學生具有挑戰性,而且描述路線圖時的語言表達方式和前面“根據兩點的相對位置,用方向和距離描述另一點的位置”的語言表述方式稍有不同,這些無形中給學生解決問題提高了難度。所以在教學時,應采用分段描述的方法,降低難度,以便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描述方法。
三、拓展提升
教材第22頁“做一做”。根據同伴的描述,畫出路線示意圖。
我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約30°走100 m到公園。
1、討論:要畫這個示意圖,首先得確定什么?
(出發時的位置。如果學生講了比例尺也行,如果沒有講,那就到后面反饋時去分析。講比例尺時,重點要討論一下,為什么選用這樣的比例尺。)
2、自己動手嘗試畫。
3、展示學生作品,請學生分析自己畫的方法。重點解決:“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以哪個點為參照點?“再向南偏西約30°走100 m到公園”以哪個點為參照點?
【設計意圖】學生在前面描述路線圖時做得比較細致,學得比較扎實,所以在繪制路線圖時,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先動手嘗試,根據學生畫的結果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查漏補缺,再次體會、理解“參照點變了,移動方向和距離也隨之變化”。
四、應用反饋
教材第26頁練習五第9題。
“1路公共汽車從起點站向西偏北40°行駛3 km后向西行駛4 km,最后向南偏西30°行駛3 km到達終點站。”
1、獨立完成第(1)題,集體校對。
2、第(2)題:根據路線圖,說一說公共汽車沿原路返回時所行駛的方向和路程(同桌交流,最后全部交流)。
【設計意圖】完全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這個練習,一方面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另一方面檢驗學生掌握情況。
五、回顧反思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在描述路線圖時,要特別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在總結回顧中,進一步深入理解所學知識。
六、布置作業
同學之間互相說一說上學和放學的大致路線。也可以利用互聯網,查出家附近的地圖,以便更準確地進行描述。
【設計意圖】利用描述路線圖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理解方向和距離的具體含義,會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相對位置,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會如何根據方向與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位置,并能繪制出簡單平面示意圖。
3、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坐標思想,培養動手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4、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方向和距離的具體含義,能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位置,繪制簡單平面示意圖。
教學難點:
描述任意角度的具體方向,體會位置關系的相對性。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思考
師:每到夏季,咱們浙江沿海一帶就進入臺風多發季節,臺風過境時常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一些影響。瞧,今早氣象專家發現:在A市東南沿海方向已形成一股較強臺風,這股5號臺風將直接影響A市。(課件出示信息)
1、請幫助氣象專家在圖上標出臺風中心的位置。
預設:一片范圍都可能,引導學生理解東南方向只是一個大概的方向,無法確定具體位置。(課件演示:以A市為觀測點,出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四個方向標志)
2、揭題:氣象專家經過精密測量,確定了臺風中心位置。(課件出示臺風中心位置)
現在你能準確描述它的位置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將繼續研究這個問題──位置與方向。(板書課題:位置與方向)
【設計意圖】數學問題就是在一個個認知沖突中自然生成的。教師通過創設生動的現實情境,讓學生用學過的有關方向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引發學生認知沖突,從而生成新的問題──如何確定具體位置,激發學生求知欲。
二、實踐感悟,探索新知
。ㄒ唬⿲W習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
1、理解方向
(1)師:我們怎樣才能準確描述臺風中心的位置呢?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①與哪個方向更接近;②與A市之間的距離;③角度;④數對(經緯度)……
。2)在練習紙上利用手中的測量工具,先測量,再介紹。(課件標出臺風中心位置)
反饋:集體交流自己的發現,要求邊指圖邊說清位置。教師預設:
生1:東南30°方向。(引導正確表述“東偏南30°”,并結合課件動態演示,理解含義:以正東方向為基準,向南偏30°。)
生2:南偏東60°方向。(師加以引導:在生活中,我們一般先說與物體所在方向離得較近(夾角較小)的那個方位。)
生3:東偏南30°方向,距離是6厘米。(可進一步引導:為什么還要確定距離?)
。3)操作活動。請以教室為觀測點,指出“東偏南30°”方向。(引導用肢體動作演示“東偏南30°”,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方位角”。)
2、確定距離
。1)師:確定了方向,現在位置確定了嗎?為什么?(引導學生發現:A市的東偏南30°方向上有無數個點,只依據方向不能確定位置。)
。2)師:A市的東偏南30°方向上的點太多了,如果你沿著A市的東偏南30°一直找下去,可能會找到6號臺風、7號臺風?磥砉庥袞|偏南30°的方向還是不行,還得有一個什么條件?(生述,師板書:距離)
(3)(課件出示)經測量,臺風中心距離A市600千米,F在請看著圖完整地說明5號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
3、小結:回顧一下,我們剛才是怎樣確定5號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的?
4、鞏固新知
完成例1后面“做一做”。校對,觀察比較郵局與游泳館的位置,引導學生發現它們的位置特點:關于正西方向軸對稱。
【設計意圖】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較多的思考空間,在不斷質疑中激發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更全面地思考問題,明確需要明確方向與距離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具體位置。
(二)學習根據方向與距離標出位置
1.理解信息?葱畔ⅲf說它的含義。(課件出示:6號臺風中心在A市南偏東30°方向,距離是600 km)
2.討論方法:說說在圖上標出物體位置時,應先找準什么(觀測點),再確定什么(方向),最后確定什么(距離)?
3.嘗試畫圖:學生嘗試繪制出6號臺風中心的位置,教師巡視指導。
4.欣賞交流:選擇有代表性的畫法,讓學生上臺展示,重點交流以下問題:
。1)南偏東30°怎么畫?引導學生明確靠近哪個方向就以哪個方向為基準,即量角器的0刻度線與靠近的方向對齊。(課件演示方法)
(2)怎樣在圖上表示出600千米?(引導學生用一條1厘米長的線段表示100千米,初步了解線段比例尺,知道可用注有數量的線段表示地面上相對應的距離)
5.小結:說說如何確定某點在圖上的位置,應注意什么?
【設計意圖】考慮到學生已有了關于方向的知識基礎,并具備一定的作圖經驗,因此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探索完成,在交流反饋時通過同伴欣賞、交流的方式明確作圖的思路和方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ㄈ┯^察比較,內化理解
讓學生說說5號、6號臺風中心的位置間的聯系與區別。引導學生結合圖示比較兩者的不同,知道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方向與位置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比較,加深學生對“東偏南30°”與“南偏東30°”的理解,進一步體驗坐標思想。
(四)綜合應用:如果你是A市市民,你最擔心什么情況發生?根據信息預測臺風到達情況。(課件出示信息:5號臺風中心正以20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6號臺風中心正以25千米/時的速度沿直線向A市移動。)
【設計意圖】結合現實情境,讓學生再次感受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作用,并適時了解有關臺風的知識。
三、實踐應用,拓展提升
(一)基礎練習
1.練習五第1題(課件出示)
出示地圖,先讓學生找一找首都北京的位置,再讓學生用量角器量出這些城市大約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然后全班交流。如果學生有興趣了解更多城市與北京的位置關系,可以繼續在地圖上測量,并在小組內說一說。
【設計意圖】通過呈現我國省會城市及直轄市的分布圖,幫助學生鞏固確定方向的知識,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練習五第4題(課件演示)
(1)先獨立完成,再集體反饋。
重點討論:學校在小剛家的方向上,距離是米。
思考:以什么為觀測點,方向如何確定?
提問:這道題當中的兩個設問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想的?
。2)用兩種方式描述出其他同學家的位置。引導學生歸納位置關系的相對性:它們的觀測點不同,所以方向相對,角度相同,距離相等。
。3)請嘗試描述出你家與學校的位置。
【設計意圖】鞏固用方向與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并在觀察分析中引導學生發現位置關系的相對性的具體關系:方向相對,角度相同,距離相等。
。ǘ┨嵘毩暎ň毩曃宓7題)
獨立完成,反饋交流。
反饋時,回顧確定物體位置的三要素:觀測點、方向(角度)、距離,重點交流如何確定方向,與例題相比,需先由圖中所示北方判斷出其余三個方向,再確定物體具體所在方位。
【設計意圖】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繪制平面示意圖,進一步掌握示意圖中方向的標注方法,鞏固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知識,提高正確繪圖的技能。
。ㄈ┚C合應用(練習五第6題)
獨立完成,反饋交流。
1.校對并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
2.再給出一個點(5,5),讓學生確定它的位置。預設:用數對;用方向與距離。
3.比較兩種確定位置的方法有什么聯系與區別?(引導學生小結:需要用兩個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一種用“列”與“行”,一種用“方向”與“距離”。)
【設計意圖】讓學生綜合運用“數對”和“方向與距離”兩種確定位置的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明確兩種確定位置的方法的聯系與區別。
四、回顧小結,課外延伸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方向和距離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其實大到野外勘察,小到行車走路,方向與距離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希望同學們以后能真正地在生活實際中去應用這些知識,這才是我們學習的真正目的。
2.課外延伸
在紙上按照確定的比例和方位,繪制校園的平面圖,并說明各個主要建筑、主要活動場所的位置。
【設計意圖】通過繪制校園平面示意圖的練習,把生活中的物體方位與平面圖中的物體方位聯系起來,讓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位置與方向》教學設計(通用10篇)】相關文章:
位置與方向11-16
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教學反思范文12-23
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課后教學反思范文12-28
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方向與位置》說課稿11-04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設計10-28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02-09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02-10
《漂浮與下沉》教學設計03-02
《情趣與興趣》教學設計02-18
《初冬》教學設計與反思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