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時珍》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李時珍》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一心為病人解除痛苦而學醫的崇高思想,學習他在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五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書作準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介紹名人,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醫藥學更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中的一塊耀眼的奇葩,古往今來我國涌現了不少著名的醫藥學家,你們都知道哪些人?
2、生發言(略)
3、談到李時珍時,師:李時珍是我國古代眾多著名的醫藥學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課前我們布置大家收集了有關李時珍的資料,你們都收集到了嗎?自己準備一下,再說給我們聽一聽好嗎?
4、學生介紹課外收集的資料。
5、師:看來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今天就讓我們把目光鎖定李時珍,一起去了解李時珍,感受他光輝的一生。
6、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
1、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借助拼音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這篇課文共有五個自然段,老師請五位同學讀一讀,誰愿意來讀?
。1)指名后,要求:其它同學認真聽,會聽的同學也是會讀書的同學。要聽一聽這些同學是不是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了。
。2)全讀完了以后,先讓同學正音,老師隨機指導同學讀某些音為重點的詞或較長的句子。
3、出示詞語,比賽讀。
診費鄙視患者記載積累編寫
疑難病癥對癥下藥嚴寒酷暑本草綱目
4、談自己對詞語的理解,說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詞方法?
重點:
。1)完善:完美。
(2)口嘗:仔細辨別,嘗嘗味道。
(3)疑難病癥:指原因不明、很難醫治的疾病。
。4)嚴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熱的夏天。
。5)流傳:傳下去,傳開去。
三、再讀課文,按照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提供的段意練習給課文分段:
(1)認真閱讀課文,了解全文講什么。
(2)仔細閱讀,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把幾個鄰近的講同一意思的自然段歸并成一段。如果有的自然段單獨講一個意思,那就獨立成為一段。
2、閱讀課文,按照“學習提示”的一般步驟給課文分段。如下表: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時珍跟著父親學醫。二學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4)李時珍去各地采藥,訪問群眾。三編寫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3、交流學習結果,填寫表格。
四、齊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小組交流識記方法。
2、仔細觀察,注意容易寫錯的地方。
“醫”的最后一筆是點。
“診”的三撇要排縱隊。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4、作業展示。
六、自助餐(三選二完成)。
1、抄寫生字。
2、收集今天學習的好詞,用喜歡的詞寫幾句話。
3、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表格,了解學習目標。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標題
1、李時珍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時珍跟著父親學醫。二學醫
3、李時珍決心編寫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4、李時珍去各地采藥,訪問群眾。三編寫
5、李時珍編成《本草綱目》。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問:
(1)讀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樣的人才可以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能被稱為偉大的呢?
2.齊讀。
三、學習第2自然段
1.輕聲讀2自然段。小組討論,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不愿意讓兒子當醫生,后來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
(3)李時珍為什么能說出一張對癥古方?想像一下李時珍是怎樣“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藥方的。
。4)李時珍的父親是不是僅僅因為李時珍說出了一張古方而同意他學醫的呢?(父親被他堅定的決心和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
。5)從這一自然段中你體會到李時珍是個怎樣的人?
2.齊讀第2自然段。
四、學習第3——5自然段。
(一)學習第3自然段。
1.默讀第3自然段。
學生自學、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題
。╨)這一自然段每句話說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幾層?分層的依據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過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關系?(因果)
。4)李時珍決心重新編書的原因是什么?(舊藥物書“不全”、“不詳”、“不對”。)
2.指導朗讀。(要讀出舊藥物書缺陷將給病人帶來的`危險語氣)學生練讀。范讀。指名讀。
。ǘ⿲W習第4——5自然段。
1、學法導入,明確目標。
課文前3自然段通過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在教師的引導下,大家學得特別好,老師相信在第4自然段的學習中,大家會表現得更好。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圍繞這個問題先認真地、輕聲地讀課文,注意要邊讀、邊勾、邊想,然后小組討論。
出示問題: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是怎樣做準備的,他是怎樣寫成的?你有何體會?
2、教師點撥,全班交流。
。1)學習交流第4自然段。(重點、難點)
李時珍為編書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ɡ顣r珍從積累經驗和到各地采藥兩方面做準備。)
哪句話概括了這個自然段的內容?(第一句)
李時珍親自采藥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做的?讀后你有何體會?
學生回答大致概括為:
不怕勞苦、饑餓、寒冷、積累經驗,具有認真的科學態度。
請教醫生、農民、漁民、獵人,表現了虛心的態度,嚴謹的精神。
親口品嘗藥材,他不顧危險,表明了他為編書有獻身的精神。
。2)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練讀。范讀。指名讀。
。3)交流學習第5自然段。
你怎樣理解“終于”一詞?(說明結果得來極不容易,可結合上文回答。)
為什么說《本草綱目》一書是中藥書籍中的一部偉大的著作?(規模大,中外流傳。)
六、總結
1.課文5個自然段,分別敘述了李時珍“立志學醫”、“編書”等內容。你喜歡哪部分內容?為什么?
2.李時珍是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課文內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貴品質?
3.朗讀全文。
七、作業自助餐((三選二完成)。
1、熟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2、用幾句話記下自己的學習體會。
3、用“不但------而且------”造句。
《李時珍》教學設計 2
一、教學內容:
北京市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第7冊6《李指針》
二、教學要求:
1、學會14個生字(含1個多音字“累”)及新詞,認讀5個字。
2、了解明朝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出《本草綱目》,為人類作出杰出的貢獻;學習李時珍不怕困難、勇于實踐的精神。
3、體會文章運用數字說明問題的作用。
三、教學重點:
課文的第3部分,了解李時珍著書的原、經過和結果。
四、教學難點:
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問一個略顯沉重的問題:生過病嗎?
人吃五谷雜糧哪能沒有個頭疼腦熱生病的時候。
看過中醫嗎?為什么選擇看中醫?
正是由于中藥材來自于大自然,對人體的副作用較小,再加上良好的療效,所以中醫得到了歷代廣大人民的認可和信賴。
你知道我國古代有一部偉大的醫學著作叫什么嗎?(《本草綱目》)
這部醫學著作的作者是誰呢?(李時珍)
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事。
你對李時珍有哪些了解?書中是怎么評價李時珍的?(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書中是怎么評價《本草綱目》這本書的?(一部偉大的著作)
“偉大”是什么意思?(非常出色;非常了不起;不同一般。)
教師導語:那么李時珍的“偉大”之處就是他不同于一般人,他有不同于一般人的品質,有著不同于一般人的行為,他做出的事業也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文章哪些地方寫出了李時珍的“偉大”?默讀課文,在書中劃批。
(二)交流感悟:
品質偉大
第1自然段:
看到父親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就立下行醫的志向。(從小就立下了遠大的志向,決心要像父親一樣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小而有志,為他以后成為一個偉大的人,做出偉大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第2自然段:
理解“鄙視”的意思。(輕視、看不起)
行醫受人鄙視,父親不讓他做醫生,但是偷學本領。(為了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的痛苦,不怕被人看不起,不為名和利——品質偉大)
第3自然段:
、贈Q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為病人負責的品質。)
②理解“完善”的意思:“完備美好,沒有缺點”
③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讀書。幾個缺點?怎么看出來的?(分號)分別用三個字概括:
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不全面。
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不詳細。
有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不正確。
、芟胂筮@樣的缺點會有哪些危害。
(舊的藥物書的這些缺點,會造成誤用藥物的現象,給醫生看病造成許多麻煩,病人也會延誤治療,甚至危及生命。)
、葸@些都說明舊的醫藥書“不完善”,李時珍要編的書應該是:很全面、很詳細、很正確,用一個詞來概括就是“完善”。
小結:要想寫出一本完善的中醫方面的`醫藥書,這是一項十分龐大的、細致的、繁瑣的工程,但他還是下定決心去編寫,為什么難度那么大,還要下定決心去編寫?(有了這樣的藥物書,不僅自己可以正確地使用各種藥物為病人治病,其他醫生也可以借鑒、使用,最終受益的是眾多的病人。因此,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是一件造福于千千萬萬人的事。)
過渡:通過剛才對前3個自然段的學習,我們感受到李時珍的品質是非常偉大的,下面我們來看看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從哪些行為、行動上能感受到他不同于一般人的偉大之處?吹4自然段。
行為的偉大
第4自然段:
①積累經驗!胺e累經驗”是指把經驗一個個地收集、整理、保存起來。
、谟H自采藥。
一“不怕山高路遠”,山再高,他也要上;路再遠,他也要去!安慌聡篮崾睢,無論是非常寒冷的冬天還是非常炎熱的夏天,他都在趕路,都在爬山,都在采藥!白弑榱恕边@里指生產藥材的名山他能去的都去了。
小結:從“不怕……不怕……”看出李時珍不怕困難;祖國的名山大川多不多?誰敢說走遍了?李時珍做到了。——偉大,讀
二是說他“有時好幾天不下山”,鉆進大山深處尋找藥材,采集藥材。
小結:以山為家,湊合吃喝,條件艱苦,不畏艱險——偉大;讀
三是說他親口品嘗藥材。為了準確判斷藥物的藥性和藥效,李時珍還通過親口品嘗來驗證。是藥三分毒,不少藥材有毒性,親口品嘗是有危險的。他這種嚴謹的科學態度,使他的著作真實可靠,常人做得到嗎?——偉大。
PPT1:
李時珍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為什么向他們學習請教。(因為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對當地出產的藥材很熟悉,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都是書本上沒有的。)
小結:李時珍虛心好學、不恥下問,能夠把千百人的經驗,人民大眾的智慧匯總提煉出來,前人做到了嗎——偉大,讀。
。ㄈ┛偨Y: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再次感受到了李時珍的偉大,這是行為上的偉大。他這么做就是為了編寫一部全面的、詳細的、正確的比較完善的藥物書在作準備。
有感情的朗讀這個自然段,體會李時珍準備不怕困難、勇于實踐的偉大精神。
過渡:李時珍這么一個偉大的人,通過他的偉大的實踐,最后終于編纂完成了《本草綱目》這本書。書中評價這是一部怎樣的書?(偉大的著作)
。ㄋ模槭裁凑f這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呀?
PPT2:他整整花了27年,終于編寫出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這部書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九百種藥物,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后來這部書被譯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
啟發:透過這些數字你能想到什么?
、27年──編寫的時間長
②一百多萬字──所寫的字數多,內容豐富、資料祥實
、塾涊d了一千八九百種藥物──包含的藥物種類齊全。
小結:透過這些數字,你們想想起在當時條件下,完成這樣一部書,李時珍得付出多少精力,得需要多么頑強的毅力!透過這些數字,我們能感受到李時珍這個任務身上偉大的品質。運用數字多有好處呀!以后的寫作當中可以嘗試運用。
讀
、鼙蛔g成幾國文字,流傳世界──影響大,流傳廣,不僅是我國偉大的藥物學著作,也是全世界醫藥學的一部重要著作。
聯系收集的課外資料,說說《本草綱目》為什么是一部偉大的著作。(再次體會數字說明的作用)
PPT3:補充介紹《本草綱目》為什么是一部偉大的著作。
。ㄎ澹┛偨Y全文:
通過這篇文章,感受到了李時珍身上品格上的偉大,行為上的偉大,還有他事業上的偉大,完成了《本草綱目》這部偉大的著作。李時珍以自己不怕困難、勇于實踐的精神,為中國、乃至全人類都作出了杰出貢獻。
。┐藭r此刻,你想對李時珍說點什么呀?
啟發:可以稱贊李時珍偉大的品;可以結合《本草綱目》稱贊李時珍的貢獻。
《李時珍》教學設計 3
一、教材分析:
《李時珍》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九組教材的一篇講讀課文。全文從“立志-學醫-編書”三個方面介紹李時珍,反映了李時珍嚴謹的科學態度和獻身醫學的精神。課文通俗易懂。本冊教材的閱讀訓練重點要引導學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苯處熞M織學生思考并討論主體課文后面的思考題!熬毩暩爬ㄎ恼碌闹饕獌热,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根據課文特點及本冊本組教材的訓練重點,我認為《李時珍》一課的導學應突出一個“讀”字:初讀,理線索;引讀,明大概;細讀,識經過;品讀,悟精神。
二、教學目的:
1、閱讀課文,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學習李時珍為了能夠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艱險,堅持實踐,行醫著書的高尚精神。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診費”“記載”“解除”“拜訪”“流傳”“救死扶傷”“疑難病癥”“嚴寒酷暑”等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回答書后問題。
4、給課文第4自然段分層次。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為重點,培養學生分層和概括層意為難點。
三、教學思路:
教學生字詞——初步理解——提出問題——討論問題——深刻理解——指導朗讀
四、教學資料:
李時珍(1515—1593):我國明朝杰出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22歲隨父學醫。為了編寫《本草綱目》,他研讀過800多種醫藥書籍和有關資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蘇、江西等省考察,行程達1萬余里。
《本草綱目》:世界醫藥科學寶庫中的一部經典著作。全書共分52卷,包括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張,藥物形態圖1160幅。先后被譯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種文字,流傳全世界。
五、教學用具:投影儀和幻燈片。
六、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李時珍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李時珍,一起來了解這位偉大的醫學家編寫這一偉大的著作的歷程。出示幻燈片:看看我國古代十大名醫之一:李時珍的照片
二、初讀,理線索
請同學們翻開課文,自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1.自由輕聲讀課文,想想李時珍是怎樣一個人?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的?板書:立志、學醫、編書。
2.找出與上面三方面對應的自然段。
3、請大家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中哪些內容讓你感受到了這一點。把相關的句子或段落劃下來。
多讀幾遍,好好體會,等會兒和全班同學交流。
4、、全班交流
老師問:李時珍是一個怎樣的人?課文當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話讓你感受到了這一點。
三、引讀,明大概
課文第1、2自然段是非重點內容,所以采用引讀的方式,使學生明確李時珍是何時、何地、怎樣的人,他立志學醫的原因是什么?
四、細讀,識“經過”
(1)指導學生圍繞“編書”質疑。
(2)梳理學生提問,并有針對性地釋疑。
A.導讀第3自然段,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完善的藥物書,并進行分層訓練。
出示幻燈片:學習第3自然段,說說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1、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不全面。
2、有藥物沒有說明形狀和生長情況——不詳細
3、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不正確。
然后老師指著板書,邊說邊劃去了三個“不”,所以,內容全面、詳細、正確的藥物書就是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ò鍟喝嬖敿氄_;結合第二句話進一步理解“完善”的意思)
①引讀第1、2句。
、谂f的藥物書有哪些缺點?在書上標序號。引讀舊的藥物書有三個缺點,并指導概括:不全、不詳、不準。
、劾斫饩渑c句的聯系:“他發現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與后面幾句是什么關系?(總分)指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敘述總分關系。
④舊的藥物書有這么多缺點,李時珍有什么想法?(讀第3句)有什么決定?(讀第4句)
師小結:從李時珍下決心重編藥物書,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態度嚴謹的人。
板書:態度嚴謹
、荼容^句子:
他決心編寫一部藥物書
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藥物書
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
a.默讀三句話,比較句子異同;
b.引導學生理解“決心”、“重新”、“完善”的意思,重點理解“完善”:完善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藥物書才是完善的藥物書?請聯系第2句理解。
、薜2句和第3、4句是什么關系?(因果)指導用“因為......所以......”說話。
B、講讀第4自然段時,提問:“為了編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出示文字課件:“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藥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他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上千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從句子中體會到天氣的惡劣,路途的艱辛,“走遍了”說明了地方的廣。)學生能說到最好,不能說到老師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過重點詞語的理解或老師口頭的敘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遙遠,有時是雪花紛飛,有時酷暑難耐,只要是出產藥材的名山,李時珍都------走遍。真是不辭辛苦呀。同學們,就讓我們讀出李時珍的不怕堅辛吧)
“他有時----------山上過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萬里路-----------學到了----------沒有的知識”(虛心請教。師述:向這些不同身份的人請教,實際上是為了讓醫學的內容更正確,更詳細,更全面。)
“他還親口品嘗”-------(有獻身科學的精神)
①讀第1句,可以看出這一段主要寫李時珍哪方面工作?(親自上山采藥)
②朗讀寫他親自上山采藥的句子。
、劢Y合課文插圖,指導理解“走遍了”,“不怕......不怕”,“拜訪”等詞意思,學習李時珍嚴謹科學態度和獻身醫學的崇高品質。
、艹鍪揪渥樱
他還品嘗了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他還品嘗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他還親口品嘗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a.品嘗是什么意思?
b.品嘗藥材會有什么危險?
c.品嘗越多,遇到的危險就越大,他明知道這一切,他為什么還親口品嘗許多藥材?
d.三句話相比,哪一句更體現了李時珍獻身醫學的崇高品質?再讀體會。
、莺竺4句和第1句是什么關系?(總分)用“--”畫出總起句。
、藿探o學生“抓總起句概括自然段意思”的方法。
小結:李時珍為了編寫這部藥物書,不但“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采藥”,從這件事中我們感受到他是一個不怕辛勞,獻身科學的`人)
師導:那么,他這樣不辭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藥,都是為了要編寫一部怎樣的藥書呢?(完善)請大家聯系上下文說一說。
老師引背第4自然段,出示幻燈:同學們,李時珍正是為了編寫一部“全面、詳細、準確”的藥物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還親自到()。他不怕(),不怕(),走遍了()。他有時(),餓了(),天黑了就在()。許多藥材他都要(),判斷藥性和藥效。他走了(),拜訪千百個(),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
C、自由讀第5自然段,了解李時珍編的《本草綱目》是否已達到完善的要求。
①《本草綱目》達到了完善的要求嗎?自由讀第5自然段,看看從哪些詞句可以體會到。
、谥笇Ю首x,注意突出“偉大”一詞。
③指導學生進一步理解“完善”的意思。
4.再讀第5自然段,進一步體會編書的不容易。
①編寫這部書容易嗎?從哪些詞體會到?用“…”標出來。
②自讀體會編書的不容易。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終于編寫成了一部分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本草綱目》!
想想帶點詞語的意思,去掉這些詞語,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讓學生體會這些詞語“整整”說明時間長,“終于”說明歷盡艱辛,“著名”說明這本書的價值。)
板書:有毅力,有恒心
四、品讀,悟精神
邊讀邊想象,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情景。比方說,在無數個晚上,在炎熱的夏天,李時珍怎樣做的等等)
五、指板書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都為我們祖國有這樣偉大的醫學和藥物學家(板書)感到自豪,為有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感到驕傲。課后,請同學們收集有關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有關資料。下節課我們繼續探索。
《李時珍》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1、運用多種識字方式,能認7個生字,學會寫9個生字。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李時珍不畏艱險,勇于實踐的精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作者通過寫李時珍的具體事例表現其品質的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精神。
2、抓重點詞,品讀、理解第四自然段。
3、理解《本草綱目》為什么是一部偉大著作。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有關的句子。
3、舒緩、優美的音樂。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師:同學們,我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醫藥學更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中的一塊耀眼的奇葩,古往今來我國涌現了不少著名的醫藥學家,你們都知道哪些人?(配合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
2、學生介紹課外收集的資料。
3、教師簡介李時珍,揭示課題。
4、李時珍是我國古代眾多著名的醫藥學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李時珍,感受他光輝的一生。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可以選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來解決。
2檢查初讀:
(1)開火車比賽。
(出示生詞:醫學家診費鄙視患病判斷完善危險本草綱目救死扶傷)
(2)出示句子,認讀:
a.李時珍發現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
b.卡車上載滿了運往災區的救災用品。
師:自己讀一讀這兩個句子有什么發現?這個字有兩個不同的讀音,讀書時要注意區分。課文里還有一個多音字,你能找出來嗎?
碩果累累
累
勞累
(3)指導書寫難寫字。
(4)師范寫,生觀察要求:注意觀察老師是怎樣把字寫好在田字格中的。(指名說)
鄙:左右結構。左寬右窄。左邊要寫得緊湊些。
載:半包圍結構,“戈”字旁的橫要寫得夠長,彎鉤要寫得舒展。
(三)引導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想想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小問號。
2、交流讀書收獲:你知道了什么?
(“偷偷留心”、“暗自記下”說明李時珍勤奮好學,刻苦認真。)
3、師:知道“鄙視”一詞的意思嗎?把“鄙視”換一個詞,還可以怎么說?(輕視,看不起)
師:為什么在當時行醫是被人鄙視的行業,李時珍還要學醫?
(理解“救死扶傷”,“立下志愿”)
4、談談你讀了這部分課文的感受。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李時珍二十二歲就開始給人看病,發生了什么事情讓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醫藥書?
(二)引導深入學習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讀后說說這段的主要內容。
2、指名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理解“完善”,舊藥物書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不全、不祥、不準。
(2)為什么李時珍能發現舊藥書有不完善的地方?
3、學生交流,教師適當點撥,重點點撥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后來終于同意他學醫和李時珍打算編寫《本草綱目》的原因。
4、為了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李時珍是怎么做的?輕聲自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1)邊讀邊找:李時珍為編寫藥書做了哪些工作?
(準備工作:積累經驗,親自采藥,訪問百姓。)
(2)四人小組討論:李時珍經過了哪些艱難險阻?
a.你能想象“山高路遠,嚴寒酷暑”的畫面嗎?(理解采草藥的“艱辛”。)
b.你想到過品嘗草藥的危險嗎?(理解李時珍著書的“嚴謹、科學的態度”。)
(3)課件出示句子,引導理解(要求:讀句子,抓詞語,談體會。)
a.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藥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
(理解:行程遠:“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生、農民、漁民和獵人”)
b.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
、僮x句子,理解句子含義。
、谟脦c的詞語造句。
5、李時珍克服種種困難,花了整整27年時間,終于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著名的《本草綱目》,這時的他已從生機勃勃的青年,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
其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前,已經花了整整10年時間閱讀了800多種藥物書,由此可見,這本書不僅凝聚著李時珍的心血,也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讓我們再來讀讀3——5自然段。
(三)總結深化。
你從李時珍身上學到了什么?(不畏艱難,勇于實踐的精神,嚴謹、科學的態度)
(四)學習寫法。
1、通過課文的描寫李時珍給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2、你為什么會留下深刻的印象?(聯系課文內容)
3、是啊,作者花了較多的筆墨詳細描寫了李時珍采草藥的艱辛,還抓住了許多細節描寫“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等體現了他嚴謹治學的態度。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衷地體會到李時珍為祖國藥物學的獻身精神的高尚品質。我們今后學寫作文時,也要學習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其品質的方法,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五)布置作業。
1、讀一讀,注意帶點的字讀音有什么不同。
行醫記載重新疑難積累
行業滿載而歸沉重災難勞累
2、用自己的話復述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過程。
3、進一步收集有關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資料。
《李時珍》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的和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經過長期的反復實踐和刻苦鉆研,編寫了《本草綱目》;教育學生學習李時珍刻苦鉆研、認真實踐的精神,從小愛科學、學科學。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運用“積累”“流傳”等詞語造句。
3、指導學生學習概括每一小節的主要內容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體會本課層次清楚,意思連貫的寫作特點。
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課文的第三大段寫的是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2、指導學生按小節的內容體會事物發展的順序,然后給課文分段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三、課前準備
1、生字新詞的幻燈片若干張。
2、“李時珍上山采藥”幻燈片一張。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和要求
1、分析課題,檢查預習,處理生字詞,學生質疑,使學生初步了解全文。
2、分析閱讀第一、二段課文,使學生了解李時珍從小立志學醫并跟隨父親學醫,這是他日后研究醫藥的良好條件。
二、教學過程
1、分析課題。
從《電影》李時珍引出課題。簡單介紹李時珍的生平事跡。
2、檢查預習情況,提出生字詞進行教學。
本課生字詞共有10個。通過字詞幻燈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讀音、字形、筆順和字義掌握的`情況。其中“診”容易讀成“zhēn”,與“珍”相混;“判”與“叛”,“譯”與“澤”字形容易相混;“對癥良藥”、“藥效”、“嚴寒酷暑”等詞語與理解課文關系密切,可以在講讀課文時進一步講解。
3、教師范讀全文。
要求學生注意聽,把不懂的地方劃出來,并且要求學生初步說出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
4、學生質疑。
5、分析閱讀第一段課文。
指名讀第一小節,使學生了解這一段介紹了李時珍是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從小就立下了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提問:
(1)什么樣的人才可以被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什么樣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才能被稱為是偉大的呢?
(板書: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2)哪些條件使李時珍立下了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板書:立志行醫)
小結:
在醫學和藥物學方面有著豐富的知識和實踐經驗的人,才可以被稱為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對醫藥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的人,才能被稱為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了《本草綱目》科學地、比較全面地總結了我國古代醫藥學的成就,對我國醫藥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不愧是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世代行醫”這一詞語說明李時珍立志行醫受到了家庭的影響;“救死扶傷”這一詞語說明李時珍從小就懂得了做一個醫生的意義。這兩點是李時珍立志行醫的條件。
6、分析閱讀第二段。
指名讀第二小節,使學生了解李時珍處處留心向父親學醫,從二十二歲起就開始給人看病,為他日后深入研究醫藥打下了基礎。
提問:
為什么父親不愿李時珍再當醫生,后來又同意他學醫了?這說明了什么?
小結:
“鄙視”是看不起的意思。在舊中國,有錢有勢的人看不起醫生的行業,所以父親不愿李時珍再當醫生?墒歉赣H的反對并沒有動搖李時珍學醫的決心,他“處處留心”,“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主動地向父親學習。在父親遇到“疑難病癥”時,他能說出“對癥良藥”。因此,父親同意他學醫了。這說明李時珍學醫的決心大,非常用心,已經取得一定的成績,連反對他學醫的父親也被他刻苦學醫的精神感動了。
(板書:跟父親學醫)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和要求
1、分析閱讀第三大段,使學生了解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經過。
2、按小節內容的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3、總結全文,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能編寫出《本草綱目》。
二、教學過程
1、復習檢查。
(1)朗讀第一、二段課文。
(2)李時珍為什么要立志學醫?
2、分析閱讀第三大段。
(1)指名讀第三小節,使學生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提問:
、龠@一小節的第一句起到了什么作用?
(板書:研究藥物)
、诶顣r珍在行醫的過程中發現舊的藥物書有什么缺點?
(板書:發現:無缺錯)
、墼鯓硬潘阋徊勘容^完善的藥物書?
(板書:完善:添補改)
小結:
一面”表示并列的關系,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上文寫的是行醫,下文該寫研究藥物了。有了這樣的句子,段與段之間的聯系更密切了。
舊的藥物書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李時珍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發現了它們的缺點,決心要編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完成這樣一個工作是非常艱巨的。
(2)指名讀第四小節,使學生體會李時珍采藥時不怕困難、刻苦鉆研、虛心學習的精神。
提問:
①這一小節第一句起什么作用?
(板書:親自采藥)
、诶顣r珍親自采藥表現了什么精神?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板書:不怕……不怕……不怕困難
餓了……天黑了……廢寢忘食
品嘗、判斷……刻苦鉆研、不怕犧牲
訪問了……學到了……虛心學習
(利用幻燈演示這一部分板書)
指導復述:
幻燈演示“李時珍上山采藥”,一邊觀察圖畫,一邊復述。
小結:
李時珍親自采藥,親口品嘗藥材,表現了他不怕困難、刻苦鉆研、不怕犧牲的精神。他虛心向廣大人民群眾學習,集中了人民群眾的經驗和智慧。這些活動為他編寫《本草綱目》作了充分的準備。
(3)指名讀第五小節,使學生了解李時珍用了二十七年編寫成的《本草綱目》,是中藥書中一部偉大的著作。
提問:
為什么說《本草綱目》是中藥書中一部偉大的著作?
小結:
《本草綱目》比較完善地總結了我國古代醫藥工作者、廣大人民群眾和李時珍一生行醫采藥的實踐經驗,對我國和世界醫藥學的發展都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它是中藥書中一部偉大的著作;李時珍是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板書:編寫《本草綱目》)
3、指導分段、概括段意。
(1)利用板書概括每一小節的主要內容。
(2)把內容相近的小節合并起來。
第一小節寫李時珍立志行醫。
第二小節寫李時珍跟父親學醫。
第三、四、五小節寫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3)分段,概括段意。
4、總結全文。
(1)歸納主要思想內容。
這篇課文主要寫李時珍從小受到家庭的影響立志學醫,他經過反復實踐、刻苦鉆研,終于編寫成《本草綱目》,說明他是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
(2)指導學生懂得用關聯詞聯系上下文的寫作方法。
課文中用“一面……一面”、“不但……還”等關聯詞語把上下小節的內容聯系起來,使得文章層次清楚,意思連貫。
5、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
(2)用“積累”、“流傳”等詞語造句。
(3)寫出每段的段落大意。
《李時珍》教學設計 6
一、教材分析
《李時珍》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九單元“觀察與發現”中的一篇寫人記敘文,講述了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邊行醫邊研究藥物,用了27年時間,編寫出《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最終為人類做出杰出貢獻的事情,表現了李時珍不怕困難、勇于探索和實踐的精神。
二、學生分析
我校雖然坐落于城鄉交界之地,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諸如科學家之類的事可真不少,加之學生可以上網查找一些有關的資料,構成了這堂課豐富的課程資源。
并且學生在閱讀中能夠初步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蘊涵的思想感情。只要稍加提示,并給以充足的思考空間,便不難將聽到的,想到的表達出來,他們應該是興趣盎然的!
三、教學設想與目標
葉圣陶先生說:“學語文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本課的教學設計,針對教材特點,設計了以讀為主的課堂語文實踐活動,即自讀質疑——再讀解疑——讀中互動解疑——不斷探究,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讀中完成對課文的理解、領悟、內化。
教學目標確定為: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編寫了“東方藥物巨典”——《本草綱目》。
2.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學能力。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通過寫李時珍的事例表現其品質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中國古代十大名醫的資料)錄音機及磁帶
五、教學重點
著重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和他怎樣為編寫做準備。
六、教學難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醫藥學更是中國文化發展史中的一塊耀眼的奇葩,古往今來我國涌現了不少著名的醫藥學家,你們都知道哪些人?(配合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
2.學生介紹課外收集的資料。(學生邊說老師邊播放名醫的圖片及簡單的介紹,當學生說到李時珍時教師點擊畫面把圖片放大,讓學生談談自己對于李時珍的了解。)
3.師:看來同學們了解的還真不少,李時珍是我國古代眾多著名的醫藥學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李時珍,感受他光輝的一生。
4.生齊讀課題。
。ń瘫旧砭褪且环N文化,一種能引起彼此共鳴、彼此交融的文化,本課濃濃的情境的創設,正是再現、傳遞著這種文化。同時讓學生收集、交流有關本課的資料,可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ǘ┨骄空n文
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遇到自己不認識的字可以選用自己學過的識字方法來解決。
2檢查初讀,看一看哪些同學已經讀會了課文,指名讀。(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用筆在他讀錯的地方做上記號,評讀時相機糾正字詞的讀音,如:疑難病癥、積累、記載等)
。z查初讀的自主權教給了大家,體現了教學的民主,較好的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學生自讀時教師也掌握了初讀的實際情況,教學便可有的放矢。)
3再把課文讀一讀,把容易讀錯的地方讀正確,并且邊讀邊想通過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4交流讀書所得。
生:讀課文我知道了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
生:我知道李時珍看到醫生能夠救死扶傷,就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
。ㄔ趯W生交流的基礎上重點點撥李時珍的父親為什么后來終于同意他學醫和李時珍打算編寫《本草綱目》的原因。)
生:通過讀課文我還知道了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整整用了27年。
小結:是啊,李時珍花了整整27年,終于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著名的《本草綱目》,這時的他已從生機勃勃的青年,變成了白發蒼蒼的老人。
精讀課文
1(出示《本草綱目》)老師這里有一部《本草綱目》,分成上下兩冊,你們知道這部書里記載了什么內容嗎?(師生共同了解“本草”和“綱目”的意思。)
2請同學們認真讀3—5段,讀完后,老師有兩個問題請你們回答,想答好這兩個問題嗎?(生:想。)
3老師先不提問,請學生猜一猜我老師將要提什么問題。
。ü膭顚W生通過讀文質疑,意在使學生在文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4學生提問。
5學生再次讀文,解答所提的問題。
。ㄗ寣W生在讀文中解疑,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結:剛才同學們提的問題都非常好,有的問編寫的原因,有的問編寫的準備,有的問最后的結果,大家都抓住了人與物的聯系,提出了關鍵性的問題,說明同學們非常會提問題,這些都是老師想提的問題。老師還有一個問題。
6教師提問:讀了3—5段,想想《本草綱目》這本書是怎樣編寫出來的?哪些語句最能打動你,為什么?
7學生交流,教師適當點撥。
小結:其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前,已經花了整整10年時間閱讀了800多種藥物書,由此可見,這本書不僅凝聚著李時珍的心血,也是我們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讓我們再來讀讀3——5自然段。
8老師的'第二個問題是:你從李時珍身上學到了什么?
小結:的確,為了編寫《本草綱目》李時珍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每位人的心,你能把你體會到的通過讀表現出來嗎?
。◣熒咏庖,既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又合力解決了課文的重難點問題,在精讀中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的感悟。)
9指名讀,把自己讀得最好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評讀。
(三)總結深化
1“李時珍寫成了《本草綱目》,別人會對他說些什么?”(學生暢所欲言談感悟。)
2小結:畢生的精力,青春的年華,終于成就了“東方醫藥巨典”——《本草綱目》,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再來感受一下李時珍輝煌的一生吧。ㄅ湟暂p緩柔和的音樂。)
(注重合理地整合課程資源,使學生在自主探究、自主感悟的學習活動中通過課文樸實無華的語言文字,,實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四)課外拓展
李時珍是我國古代眾多著名的醫藥學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在學習課文前大家還介紹了幾位自己所熟識的醫藥學家,老師也從網上、課外書中給大家收集了我國古代十大名醫的資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了解了解,看的時候大家可以悄悄說說自己的想法。
。韧貙捔私虒W內容,又增長了學生的知識,使學生的探究精神延伸到課外。)
教學反思
《李時珍》是小學語文課本第六冊第九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我在設計時以讀為基本的立腳點,以創新教學為理念,注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興趣、方法和能力。整堂課真正確立學生的自主地位,并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自主學習,精心探究,很好地落實了《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在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適時地進行顛簸引導,履行了主導的職責。
1.位置互換,主動探究。在探究課文這一環節中,教師讓學生猜猜老師會提什么問題,把學生擺在了主要位置上,老師在旁觀之,與教師位置的互換,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權,為學生的主動探究搭建了平臺。
2.創設情境,發展語言
(1)情境創設,優化語言;在課堂教學的始末,均配以舒緩柔和的音樂,仿佛將學生帶入了漫漫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使之讀有感情,為學生的主動探究,充分思考提供了良好的空間。
。2)以讀為本,感悟語言;在課堂教學中,采用齊讀、默讀、自由讀等方式讓學生質疑解疑,充分感悟語言。
。3)拓展想象,運用語言;在口語交際這一環節中,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同時也讓學生運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李時珍的敬仰之情,起到了“一石擊二鳥”的作用。
八、案例點評
本課設計了三個環節:
一、從“森林”到“樹木”。
先從文章整體入手,讓學生交流讀書所得,再從局部《本草綱目》這部藥物書入手,讓學生對《本草綱目》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帶著學生走近四百多年前的李時珍,為后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學導相長,探究文意。
在探究課文這一環節中,教師主動放棄老師發問的“專利”,而是讓學生想想“你們猜猜老師會提什么問題?”一方面調動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興趣,另一方面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樂學。
在這部分教學中,學生是“學”的主體,教師是“導”的主體,學牽引著導,導深化著學,學導相長,教學的雙主體作用在這個環節中有所體現。
三、自讀感悟,升華情感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中年級的學生要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因此教師在學生初步讀懂課文的基礎上提出了兩個大問題:
1.《本草綱目》這本書是怎樣編成的?課文中哪些語句最能打動你?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品詞析句,領悟到了李時珍的偉大精神。
在這部分教學中,學生融入了獨特的體驗、感受,張揚了個性,煥發出他們的生命活力。同時師生“互動”,讀中解疑,師生都融入了學習的氛圍中,平等的交流,適時的小結,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錘煉了學生的思維。
2.你從李時珍身上學到了什么?使學生更深刻地領悟到李時珍那種嚴謹的態度和忘我的精神,從而產生對李時珍的敬仰之情。
這個問題不僅使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更深一層,為他們提供了口語交際的平臺,并且給學生創設了開放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李時珍的偉大,讓李時珍的生動形象永駐心間。
《李時珍》教學設計 7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理清脈絡
3、學習理解詞語的方法
二、教具準備:
課件
三、教學過程:
。ㄒ唬┯缮帧八蕖睂耄翌}
板書“宿”,師:認識這個字嗎?你能組哪些詞?哪個詞是“夜宿”這個詞中“宿”的意思?
晚上住宿就是“夜宿”,昨天你們夜宿在哪?外出旅游一般夜宿何處?古時候把旅館叫做客棧,有位古人出門在外不夜宿客棧,卻夜宿古寺,這位古人就是—李時珍(板書課題)
學生介紹李時珍。
師:《本草綱目》在課文中簡稱《本草》,李時珍寫《本草綱目》三次易稿,前后花了近三十年時間,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其中的`一幕。
。ǘ┞犝n文范讀,要求聽準字音
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三)檢查
1、認讀生字詞:
饑餐渴飲
曉行夜宿
藥材
師徒倆
灰塵
斷垣殘壁
青苔
破廟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無涎
前不見村,后不著店
2、將詞語順序打亂,重新排列
師徒倆
饑餐渴飲
曉行夜宿
破廟
灰塵
斷垣殘壁
青苔
藥材
呃逆
生嚼涎滑
生嚼無涎
學生認讀,找找排列有什么規律
找一找這些詞語中有哪些詞語不理解
再讀課文,在文中劃出不理解的詞語所在的句子。(四句話)
。ㄋ模├顣r珍過著怎樣的生活呢?出示第一句(課文第一段)
1、“饑餐渴飲”什么意思?再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與此相關的內容。
出示句子“龐憲用陶碗。.。.。.。啃干糧”
讀句子,你覺得李時珍吃得怎樣,喝得怎樣?“饑餐渴飲”(吃不好,喝不好)(聯系上下文可以使我們對詞語的意思理解的更準確。)讀句子,讀出意思。(板書:饑餐渴飲)
2、用同樣的方法理解“曉行夜宿”的意思。
默讀課文,劃出文中相關語句。
出示“這天……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這句話寫出了“曉行夜宿”中哪一部分的意思?這么晚他們才找地方投宿,試想第二天一大早,他們又會干什么?這就叫“曉行夜宿”。
這種情況可以說在這對師徒身上經常發生。讀句子,再讀問句。
3、再讀第一段話
。ㄎ澹┑诙洌ǖ4節第一句)
李時珍夜宿古寺,這是怎么樣的一座寺廟呢?指名讀句子
“斷垣殘壁”這個詞語的理解難點在哪?
理解“垣”,理解“斷垣殘壁”(通過,理解關鍵字,幫助理解詞語)
可以用什么詞語形容這座古寺呢?
朗讀。
。┰谶@樣一座破廟里李時珍簡單地吃過晚飯,又干什么了呢?快速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用文中的語言回答。(板書:記下尋訪所得)
出示第三、四句(11小節和12小節最后一句話)
“刀豆子。.。.。.呃逆”
“他接著往下寫。.。.。.無涎。.。.。.”
1、你可以通過什么方法理解詞義呢?
2、匯報結果
(、結合生活實踐。.。.。.)
3、出示句子:
1)忍冬花。.。.。.。
2)胭脂草。.。.。.
3)刀豆子。.。.。.
4)雞腸草。.。.。.
學生正確讀句子。
介紹:《本草綱目》一共記載了1892味藥,李時珍就是這樣一邊察訪藥材,一邊及時記下所得,終于完成了這一巨著。
。ㄆ撸┻@節課學到這你有了哪些收獲?還有哪些疑問?
。ò耍┰僮x生字詞
。ň牛┥置杓t
。ㄊ┳鳂I
收集常見中藥名稱及藥效
板書:
16、李時珍夜宿古寺
《李時珍》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抓住重點語句,引導學生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綱目》干甘于吃苦,嚴謹認真的塌實作風。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生齊讀課題:16、李時珍夜宿古寺)
2、通過上堂課的學習,同學們一定對李時珍有了初步的印象。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不怕苦不怕累,心中裝著百姓,為編《本草綱目》不辭辛苦……)
3、今天就讓我們再次走近李時珍去感受他的高貴品質。
二、學習課文第2、3、4小節
1、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2、3、4小節,邊讀邊想:從哪些地方感受到李時珍不怕吃苦的精神的。
2、生交流,同時出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李時珍對龐憲說:“我們就在這兒住一夜吧!”
。1)為什么從這里可以看出李時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呢?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這座古寺非常破敗,但李時珍一點都沒有放在心上。
(師相應板書:破。捌啤本褪-------,那為什么不說破的古寺,而說是破敗的古寺,究竟“破敗”在哪兒呢?
△“到處是灰塵”
說明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人來居住了),這是一座荒涼的古寺。還“敗”在哪兒?
△“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
墻壁已經倒塌,說不定地上還有殘磚剩瓦,僅剩的墻壁也搖搖欲墜,而這殘留的墻壁上竟然長滿了青苔!青苔一般長在哪里?(背陰潮濕的地方)這是一座陰暗潮濕的古寺!還“敗”在哪里?
△“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
不是一點點,而是厚厚的蜘蛛網!古寺的環境是多么惡劣!
。2)面對這樣破敗的古寺,李時珍遲疑了么?讀-----,“就”再讀得堅定些。
3、學到這兒,老師不禁有個疑問:李時珍干嘛非要住在這樣的破寺里?他在當時是一位醫術高明的醫生,憑他的名望借助在當地居民家里完全不成問題呀!
4、學生交流:
(1)因為一心趕路,錯過了客店。
李時珍“一心趕路”是為了--------?(察訪藥材)
。2)小結:李時珍為了一心趕路而錯過了客店,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察訪藥材,一門心思撲在修好《本草綱目》上,而對衣食住行這些基本的生活標準降到了最低。
5、讓我們再次捧起書跟隨李時珍到湖北西部山區那座破寺里去瞧一瞧,去感受李時珍那種一心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生齊讀2、3、4小節)
三、學習課文第5——13小節
李時珍一心為民,甘于吃苦的精神還表現在哪兒?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至3自然段,找出你最受感動的句子。不動筆墨不讀書,同學們可以把有關語句在書上劃出來。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2、學生交流:
根據生答,師相應出示:“恩,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了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1)學生先談談自己的體會。老師進一步引導:
李時珍說的“吃點苦”那是怎樣的苦?(引導學生結合上文或者前面的內容來談——住破廟、啃干糧、以磚為桌椅,借著月光記載草藥,饑餐渴飲,曉行夜宿等等)
(2)這樣的生活僅僅是一天嗎?一月嗎?一年嗎?不!是“長年累月”過這樣的生活!
。◣熝a充:李時珍從35歲開始編寫《本草綱目》,在編寫的過程中,他腳穿草鞋,身背藥蔞,帶著徒弟,翻山越嶺,饑餐渴飲,曉行夜宿,訪醫采藥,到現在已經快50歲了,這樣長期在外奔波的日子已經快15年了!可是李時珍卻說-------
。ㄉ僮x:“恩,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了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保
(3)而且他是怎么說這句話的,找一找描寫神態的詞(笑著說)
(4)指讀并相應點評:①住破廟是比家里苦多了,但李時珍并沒有放在心上②李時珍這種以苦為樂的精神讀出來了
4、分角色朗讀5-7自然段
李時珍為了修好《本草》,讓萬民得福,而自己甘愿吃苦的胸襟讓我們感佩!
5、還有什么地方讓你感動?
重點引導學生探究第12小節的細節描寫。(如果學生說到,就直接切入,如果沒有答到,就讓學生一起來學習第12小節)
(1)自由輕聲讀第12小節,李時珍在無法識別“雞腸草”與“鵝腸草”的時候他怎么做的?(放在嘴里嚼嚼)
同學們,品嘗草藥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很多植物是有毒的,李時珍作為醫生不懂嗎?那他為什么還要親自去品嘗草藥?(說明他做事非常的認真負責,一絲不茍,我們也可以把這種作風成為板書:嚴謹)
。3)補充:李時珍不僅品嘗雞腸草,鵝腸草,還長期吃生姜為的是檢驗長食生姜是否有損視力,為了證實曼佗羅的藥性,他喝下了浸泡曼佗羅花的毒酒。他曾經這樣對兒子說:“不通過親自嘗試,怎么能驗證藥性?你爹冒了一回險,就可以免去許多病人再冒一回險!
聽到這兒,你對李時珍又有哪些新的認識?(這就是李時珍,為了萬民得福,吃苦受罪甚至冒著生命的危險品嘗草藥,他的心中只裝著天下百姓,惟獨沒有他自己。
。4)在第12小節中的兩個地方出現了省略號,它們表達的意思一樣嗎?
。ú灰粯樱谝粋省略號表示李時珍記到“雞腸草“時停下在思考,第二個省略號表示李時珍還在記載其他草藥。)
7、引讀:“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
夜已經很深了,而李時珍還在記錄著,他真是一個(完成板書:認真)的人啊!
四總結全文
1、中國醫藥學的史冊上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世界醫藥學的史冊上也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他創造出了舉世聞名的醫藥著作——《本草綱目》。此時,瞻仰著他的像,看著這本《本草綱目》,你想說些什么?
2、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不怕吃苦,工作嚴謹認真的藥物學家——李時珍,記住編寫《本草綱目》這本百科全書的偉大作家——李時珍。
五、作業:
1、熟讀課文,準備復述。
2、搜集有關中藥或中成藥的知識,了解它們的藥效。
附:板書設計
16、李時珍夜宿古寺
尋訪藥材投宿古寺
師徒談話以苦為樂(或:造福萬民)
月光記載嚴謹踏實
《李時珍》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精讀課文,通過重要段落,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回顧文本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齊讀課題。
2.先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些詞語。
出示:
饑餐渴飲曉行夜宿
斷垣殘壁長年累月
本草綱目萬民得福
你能選用上面的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講了什么嗎?
3.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走近李時珍。
二、精讀感悟,走近李時珍
出示“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當空!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這段話,說說你有什么感覺?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預設:從山風呼嘯、貓頭鷹尖叫感覺陰森森的,叫人恐怖、害怕甚至毛骨悚然。
師:再讀一讀,讀出讓人毛骨悚然的感覺。
同學們的朗讀確實制造出了陰森恐怖的氣氛。是的,如果我們一個人在荒郊野外的古寺里,唯一能引起我們注意的就是由山風呼嘯和貓頭鷹尖叫所帶來的恐怖氣氛。但是,彼時,卻有一個人的心似“一輪明月”,他是誰?這時他在哪呢?在古寺。
那么李時珍究竟住的是什么樣的古寺呢?清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描寫古寺的自然段讀一讀,想一想:哪個詞最能反映古寺的特點?【破敗】
出示: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敗的古寺。
2.交流。
古寺破敗到什么樣子?
出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
到處是灰塵--很臟;積了厚厚的一層;斷垣殘壁--年代久遠,墻壁破損了;
長滿了青苔--陰暗潮濕;可能還有蛇蟲鼠蟻;
厚厚的蜘蛛網--很久沒有人住了、很久都沒人來過了;
4、假如讓你在這兒住下,你愿意嗎?為什么?(室內很臟;四處都沒有人,讓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險…...還可引導與家對比,沒有溫暖的.床鋪、可口的飯菜、完好的桌椅……)(請你讀。你讀出了古寺的荒涼;把體現"臟"的地方都讀出來。你再試試)
。ㄕ埬阕x。你讀出了古寺的殘破;我眼前仿佛出現了灰蒙蒙的蜘蛛網)
。ㄕ埬阕x。你讀出了古寺的危險。這樣的地方,不要說"住",就是看一眼,都覺得——把你的感受送進文字,讀。)
同學們理解這么到位,一定也能讀好是嗎?我們一起讀。
品析察訪過程的艱辛
1.李時珍師徒倆是在什么情況下住進這座破敗的古寺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1到3自然段。
2.交流。
。ㄕn文第二、三自然段。)
他們是偶爾遇到這樣的情況呢,還是經常?(經常)你從哪看出來的?
。ǖ谝蛔匀欢危
出示:【饑餐渴飲、曉行夜宿】
這八個字,概括了李時珍和弟子的這一路艱辛。住的地方我們剛才已經知道了,就這樣的一座破敗的古寺。那么餓了他們吃什么?渴了他們喝什么?
《李時珍》教學設計 10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認真作風。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重點詞句,體會李時珍為編好《本草綱目》而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和嚴謹踏實的認真作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文生字,理解生字新詞。
3、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理清課文脈絡。
4、品讀第一、二部分,感受李時珍為編好本草綱目不怕吃苦的可貴精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本書嗎?(出示:《本草綱目》圖,并板書:《本草綱目》)。這部《本草》是一部藥物著作,但原先并不完善,存在很多錯誤,于是,李時珍決心重新編寫一本藥物書,糾正那些錯誤。經過二十七年的時間,李時珍終于完成了。一起看看它的影響力(出示:著作簡介)
3、這就是著作的作者——李時珍(出示圖像、板書:李時珍)
4、通過課前的預習,你們對李時珍了解多少呢?(學生簡介,教師再出示李時珍的簡介)
5、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李時珍在創造本草綱目過程中發生的故事(板書:夜宿古寺)齊讀課題。看到課題,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嗎?(學生質疑:李時珍為什么要夜宿古寺?)
6、那么就請大家帶著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看看有什么收獲
(出示讀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上小節號,并根據事情發展的順序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二、初讀課文
1、檢查生字情況
①誰來讀讀這些詞?出示:
sù
饑餐渴飲 曉行夜宿
lěi yuán
長年累月 斷垣殘壁
、谟缮执傻闹饕獌热荩裕
2、指名回答分段
3、那現在誰能說一說李時珍為什么要夜宿古寺嗎?
。榱瞬煸L藥材而一心趕路,所以錯過了客店)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 出示第一自然段
重點理解感悟“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好幾個月”,體會李時珍吃苦耐勞的精神。
問:他為什么這么做呢?(為了編寫《本草綱目》)從哪兒看出來的?(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讀
他為什么說,在破廟例過夜要比住在家里苦多了呢?(指名說)
出示第四自然段:
學生交流,重點體會“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長滿青苔、厚厚的蜘蛛網”
指導朗讀,體會李時珍不怕吃苦的精神
教師板書:住破廟
2、除了住得苦,你還感覺他有什么苦?(學生交流)
教師板書:喝泉水、吃干糧
指導朗讀
面對這些磨難,李時珍是怎么看的呢?出示李時珍和徒弟的對話。
指名學生分角色讀
重點體會“長年累月”并板書,讓學生想象李時珍這么多年是怎么過來的。
。ń處熆沙鍪径、夏天的圖景,讓學生充分感受,發揮想象)再指名學生想象說
這么多年,他都挺過來了,當遇到哪些困難的時候,是什么想法支持他堅持下來呢?(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指名朗讀這句話
分角色朗讀
再次感受他的'偉大(讀“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板書:萬民得福 值得
再指名讀這句話,齊讀
他認為一人苦,而使萬民得福,值得(板書)
四、想象拓展
此時,瞻仰著他的像,你想說些什么呢?
四、作業
1、生字描紅
2、課后第四題:分段、寫段意
附板書設計:
16 李時珍夜宿古寺
住破廟
一人 苦 喝泉水、吃干糧 萬民得福 值得
長年累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精讀課文,通過重點詞句,分析人物形象,體會李時珍的嚴謹認真的踏實作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啊?(指名學生說)
二、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1、為百姓經歷生活上的困苦已讓我們對李時珍生起敬佩之情,然而更讓我們感動的卻不止這些。
默讀第8-13自然段,畫下讓你感動之處,在旁邊寫出你感動的原因。
2、交流。
“龐憲,趁著大好……記下來吧。”(放棄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記錄)出示他在月光下記錄的圖片,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若有所悟。”
李時珍為什么要嘗藥?指導朗讀
嘗藥會存在怎樣的危險?想象,并指名說
從這幾句話中,你讀懂了李時珍的內心了嗎?指名學生說
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當空,但李時珍還在認真辨別著,記錄著。(天已晚,李時珍依舊沒有放棄工作)
3、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上列句子。
三、 拓展說話
1、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的這個故事(朗讀課題),僅僅是發生在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中的一個故事,你還了解他的哪些故事?(指名一兩個學生說)
2、正是由于李時珍這種不畏艱辛,認真踏實的作風,才發現了很多有用的中藥,例如課文講到的:
忍冬花初開時,……消暑解寒。
胭脂草……治蟲咬傷。
刀豆子……治呃逆。
雞腸草……
3、你還知道哪些中藥?說說它的藥效!
4、中國醫藥學的史冊上要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世界醫藥學的史冊上也要永遠記著這個名字——李時珍,他創造出了舉世聞名的醫藥著作《本草綱目》(出示圖片)
四、總結課文
讓我們永遠記著這位為了人民,行程一萬余里,傾注畢生心血和精力,足跡踏遍大江南北,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完成醫學著作《本草綱目》的李時珍(齊讀)!
五、作業
板書設計:
16、李時珍夜宿古寺
端詳、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嚴謹、認真、踏實
【《李時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李時珍》教學設計【精選】03-24
小學《李時珍》教學設計07-18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設計05-27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設計06-01
《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設計06-01
《李時珍夜宿古寺》的教學設計06-05
《李時珍》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22
《17李時珍夜宿古寺》優秀教學設計02-16
小學語文《李時珍夜宿古寺》教學設計06-01
李時珍教案設計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