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會寫5個生字,正確讀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舍等詞語。
2、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
3、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現的故事,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1、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2、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教學準備】
搜集科學家發明創造的小故事。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興趣
這節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認識他是誰嗎?
(播放課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蘋果的偶然落地引發了牛頓的思索,經過反復研究,他終于總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古今中外有很多這樣的科學家,你覺得他們是靠什么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呢?
(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刻苦鉆研。)
二、直奔重難點,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認真讀這段話,你能讀懂這段話的意思嗎?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2、學生質疑,相機解決疑問:
司空見慣是什么意思?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這段話中的?指什么?!指什么?這段話是什么意思?
3、科學家們把?拉直變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難怪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板書這句話,齊讀。)
三、學習三個具體事例
1、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真理,著名科普作家葉永烈為了證明這個觀點,舉了三個真實的事例,指名3~5自然段,思考者具體寫了哪三件事。指名回答。
2、默讀3~5自然段,自學批畫:每個事例中司空見慣的現象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每個科學家是這樣把?拉直變成!的?
、 自學批畫。
、 小組交流討論。
⑶ 全班匯報,教師相機指導朗讀關鍵語句。
3、這三位科學家把?拉直變成!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師小結:只有善于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反復研究才能解決問題,發現真理。所以說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四、學習第六自然段
洗澡水的漩渦,紫羅蘭的變色,睡覺是的眼珠轉動,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為什么這幾位科學家能夠從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呢?
1、出示:善于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卻能從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
2、你讀懂這句話的意思了嗎?指名談體會。
3、句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能夠調換順序嗎?為什么?
4、齊讀這句話,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
五、總結,導入下節課內容
科學發展史上,像這樣的事豈止三個,還有哪些事例能夠證明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呢?課后搜集有關故事。這些真實的`事例能夠給我們哪些啟示呢?下節課接著學習。
第二課時
一、交流課外搜集的有關科學故事
二、導入新課,學習最后兩個自然段
1、在科學史上,這么多這樣的真實事例說明了什么?能夠給我們哪些啟示呢?自由讀7、8自然段,畫出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可以在旁邊寫寫自己的'感受。
2、自由發表自己的感受,重點理解下面的句子:
、 只要你見微知著,善于發問并不斷探索,那么,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后,就能發現真理。
(見微知著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和課文開頭有什么聯系?)
、 如果說,科學領域的發現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
(有準備的人指的是什么樣的人?具有鍥而不舍精神的人是什么樣的人?)
3、總結: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就是要敏銳地發現問題,堅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決問題。
三、總結寫法,知識遷移
1、學了這篇課文,你發現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嗎?課文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
(先提出觀點,然后用具體的事實說明道理,最后寫得到的啟示。)
2、以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為例,如果讓你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來證明這個觀點,你打算怎樣寫?口頭表述,評價。
3、你覺得還有哪些觀點可以用我們熟知的事例來證明?拓寬學生思路。
4、自己確定一個正確的觀點,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的事例證明這個觀點。獨立練筆,形成文字。
5、學生在班上交流自己的小練筆,注意正確評價。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優秀的教學設計 篇2
【課文分析】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是課文題目,也是課文的主要觀點,課文主要用事實論述了只要善于觀察,不斷發問,不斷解決疑問,鍥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真理。學習這篇課文,一是讓學生了解科學發現的一般規律──“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從中感受、領悟到見微知著,獨立思考,鍥而不舍,不斷探索的科學精神;二是學習課文用具體典型的事例說明觀點的寫作方法,了解議論文的形式。
【教學目標】
。、會寫5個生字,正確讀記“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舍”等詞語。
2、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
。、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現的故事,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格言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這有幾句格言,誰來讀一讀?
出示格言:
功夫不負有心人。
有志者事竟成。
團結就是力量。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誰來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格言?這些格言都闡明了真實的道理,所以我們也把它們稱之為真理(板書:真理),這些真理也常常成為我們的座佑銘,指導我們的言行。
。病⒔裉,老師再送同學們一條真理,那就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板書課題)這也是今天要學習的一篇新的課文。
讀課題。誰能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學生自由發言。)
3、為什么說這也是一條真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請大家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了什么?
自學反饋,認讀詞語:
洗澡、機械、逆時針、玫瑰、領域、司空見慣、追根求源(追溯事物發生的根源。也可以說“追根溯源”) 無獨有偶、百思不得其解(也可以說成“百思不解”。)打破沙鍋問到底(與哪個詞意思相近?──“追根求源”)見微知著、鍥而不舍。
。、接力讀課文,等會和同學們交流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了什么?
三、朗讀感悟
。、師讀課題。(板書:?。┱n文哪些語句形象化地表述了課題的意思?到文中找找看?(從細小的……找到了真理。)生答,師:咱們一起讀一讀。
這其中的“?”“!”分別指什么?作者這樣表述有什么好處?(表述更加直觀,更加形象、生動,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拉直”在這是指什么?(把疑問變成真理的過程。)
。病⒄n文通過了幾個具體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在課文的哪些段落?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3~5自然段,想一想這幾段分別寫了三個什么事例?學生回答。
。、這三個事例中,你對哪個最感興趣?就認真地默讀一讀那一段。想一想這個事例中的“問號”是什么?用“?”劃下來;由此發現的“真理”是什么?“!”劃下來。再想想從“問號”到“真理”的過程是怎樣的?出示課件: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相關文章: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說課設計11-16
標點符號:問號 教學設計(高三)12-06
《故鄉》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賣炭翁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墨梅》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離騷》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2-25
《趣味折紙》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12-27
老舍的《貓》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8-04
《木蘭詩》優秀的教學設計范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