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千萬別光說不練美文
工匠精神,無疑是當下最火的一個詞了。上至國家總理,下至平民草根,大到工業制造,小到大學生創業,幾乎無人不談工匠精神。各行各業的企業在宣傳自己的產品時,也紛紛將工匠精神作為一個新的重點和核心來宣傳。以前大家都崇尚的白領、精英,而今似乎終于被席卷而來的工匠取代了。
但是,在大家齊聲呼喚工匠精神和集體標榜工匠精神的狂熱中,真正領會并踐行的又能有幾成呢?
工匠精神,代表的是對品質的嚴苛追求和高度負責,這一概念源自于在農業生產時代中,工匠們通過對自己產品的精雕細琢來追求極致和完美的效果,至于通過產品本身能獲得多少利益,卻并不是工匠所要考慮的。進入商品和市場的時代之后,效率和利益成了第一需求,在允許的范圍內甚至可以適當地犧牲品質。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高度成熟,品質的重要性又開始凸顯,而且品質本身也代表著巨大利益。經濟發展要實現從快到好、從好到強的升級,也離不開對品質的執著追求。所以,工匠精神才又一次成了焦點和熱點。
工匠精神的提出,不是決策層的心血來潮,而是經濟發展到現階段的一個必然選擇。
我們現在經常提到新常態,其實新常態就是宏觀經濟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高速發展之后,需要一個沉淀期來實現轉型升級。在這個沉淀期內,就需要工匠精神。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沉淀期也是一個陣痛期。轉型升級,勢必會淘汰一批過剩的、落后的、競爭力不強的產能和企業。工匠精神,某種程度上就是衡量你是否能夠在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一個標準。
看如今都在標榜工匠精神的各行各業,到底有沒有從這個嚴肅而殘酷的角度去認識工匠精神的內涵呢?我想未必。國家提倡工匠精神,這是一種期許和要求,不是一個運動式的口號。很多企業都只是把工匠精神當作一個順應時代的標簽和標語,自己的產品和品質沒有絲毫的`改變和提升,卻在廣告宣傳上與時俱進地用上了工匠精神的說法。
對工匠精神的狂熱,本身就是違背工匠精神的表現。工匠精神的實質是耐心、沉穩和低調,是最接地氣和最腳踏實地,F在,我們卻把它吹到了天上去,真正腳踏實地、沉在地上的能有幾分?這值得每一個只知道空喊和呼吁的企業去反思。
日本和德國,一直以來都是品質的象征和代表,在大多數人心目中也是工匠精神體現得最好的地方。但是,在市場趨利因素的作用下,去年到今年,光在汽車領域就相繼爆出了大眾、三菱、鈴木作弊造假的丑聞,連基本的誠信都丟棄了,更遑論工匠精神。其他的國家地區和行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問題呢?是不是也在一邊高喊工匠精神,一邊卻盲目逐利呢?
古代的工匠,有的終其一生才能完成一件作品。他的作品能夠流傳不朽,但工匠本人往往默默無名。大力倡導工匠精神,這是毋庸置疑的,是時代和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但是,工匠精神千萬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上和廣告牌上。相比起口頭的熱鬧,腳踏實地地踐行雖然要辛苦得多,但也重要得多。
【工匠精神千萬別光說不練美文】相關文章:
工匠精神口號04-09
工匠精神作文04-12
《工匠精神》讀書心得04-21
工匠精神標語口號04-11
工匠精神宣傳口號04-11
工匠精神押韻的口號04-10
《讀工匠精神》有感03-26
弘揚工匠精神口號03-04
關于工匠精神的名言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