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5-11 10:36:06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教案范文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選】科學教案范文5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情感引入啟發幼兒運用比較觀察的方法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征,獲得現實生活中仿生現象的有關經驗。

  2、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引起幼兒對周圍事物的關注。

  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操作材料:帶鋸齒的茅草,放大鏡。

  2、鋸子一把。

  3、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一套。

  4、幼兒操作的匹配圖片每組一份(魚網、蜘蛛網;變色龍、迷彩服;育嬰袋、袋鼠;蝙蝠、雷達)。

  活動過程:

  一、探索操作,說說自己的發現(感知茅草有鋸齒的特點)。

  1、幼兒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進行玩玩、議議。

  2、師生談話。

  師:剛才你們玩的是什么東西?(幼兒:草、放大鏡)

  師:你們說到的草它有個名字叫茅草。你們玩后有什么要告訴大家的嗎?(引導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大膽地告訴大家)

  師小結。(著重點在茅草上。如:老師聽見小朋友說,茅草的邊緣扎手;還有的說用放大鏡可以清楚地看到茅草的邊緣有一排小鋸齒。是這樣的嗎?我們再來仔細觀察一下,好嗎?

  3、幼兒再次觀察、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茅草邊緣鋒利的小鋸齒。

  4、剛才你們都發現了,茅草很特別的地方,真聰明。古時候有一個叫魯班的人他也非常的聰明。

  二、比較觀察,找出兩種物體的共同特征。(根據幼兒認識程度選擇以下內容)

  1、讓幼兒看、聽故事《魯班造鋸》(利用教學課件輔助)。

  2、幼兒和老師共同討論。如:魯班發明了什么?(出示鋸子)鋸子有什么用呢?魯班受到什么的啟發發明了鋸子?(出示茅草)鋸子和茅草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出示茅草--鋸子放大的畫面)

  小結:魯班受到茅草的啟發、發明了比茅草更鋒利的鋸子。事實上,我們今天見到的許多機器和工具也是受到一些動物或植物的啟發才制造出來的。不信,我們來看看。

  3、出示魚的圖片

  師:魚為什么有時能游到水底下,有時又能浮出水面呢?那你們想想仿照魚的這種特點能發明什么呢?魚和潛水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小結:你們瞧,魚兒能自由地生活在水中,人們仿照他們的特點,制造出了對我們人類非常有用的潛水艇。還有哪些的東西是受到動物的啟發而發明的呢?讓我們來找找看。

  4、通過匹配游戲,找出有共同特征的兩種物體。

  ①幼兒分成4組,每組一份匹配材料。動物圖片:蜘蛛網、變色龍、袋鼠、蝙蝠;人造物圖片:漁網、迷彩服、育嬰袋、雷達。

  ②找出有共同特征的兩種物體。

  ③說說匹配的理由。

  三、游戲:比比誰快

  激發幼兒的創造欲望,引起幼兒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

  你會發明什么呢?讓幼兒根據事物的特征展開想象,說說自己想發明的東西。

  小結:看來你們都想和魯班一樣做個發明家是嗎?那好,請你們平時多去觀察周圍的事物,想一想它們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模仿這種特點能發明什么有用的東西,如果有什么好主意,趕快告訴小朋友、老師和爸爸、媽媽,好嗎?(自由結束活動)

科學教案 篇2

  【設計思想】

  一、力求教師認識到位。科學課程標準中指出:“科學探究活動一般應掌握由簡單到復雜、由教師扶著走到逐步放開、由模仿到半獨立再到獨立的過程逐步進行。”“在教學實施中,科學探究活動可以是全過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進行,如某些課側重在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假設和預測的訓練,某些課則側重在制定計劃和搜集信息的訓練。”

  二、力求教師指導到位。科學探究學習強調學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視教師的指導。尤其是針對三年級的學生,我們認為應特別強調教師適時的、必要的、謹慎的、有效的指導,以追求真正從探究中有所收獲。

  三、力求思維訓練到位。我們要把課的重點放在實驗計劃的制定、交流、討論、修正、完善、篩選上,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鍛煉解決問題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培養科學精神與態度,初步習得科學方法。

  【教材分析】

  沉浮實驗仍舊是對木頭、紙、金屬、塑料這四種常見材料物理性質的檢測和探究。在這節課的沉浮實驗里,我們只要求學生能夠認識到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也是材料的一個重要物理性質。由于木頭具有浮在水面的明顯特性,因此教科書對木頭的特性研究安排在沉浮實驗后面進行。通過對木頭制品用途的調查和生活經驗的梳理,學生將豐富對木頭特性的了解,并強化保護森林、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

  【學情分析】

  學生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科學常識極為缺乏,科學探究能力較弱.家長和某些教師偏重于語數教學,使學生沒有多少時間和機會接觸大自然,更沒有得到大人和老師及時、周到的指導,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在小學階段,兒童對周圍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們樂于動手操作具體形象的物體,而我們的教學內容貼近小學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構成的材料有關。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實驗的方法檢測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究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保護森林、珍惜自然資源的意識。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探究活動了解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與物體的材質有關。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從木材在生活中的用途推斷木材的特性。

  【教學準備】

  每組兩份或兩份以上大小、形狀相近的木材、金屬、塑料、橡膠、玻璃等。水槽、多媒體課件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觀察、探究夏季星空及典型星座;能與學生交流、介紹自己在四季星空中觀察到的星座及方法。

  2.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星座,并參與探究四季星空的中長期科學探究活動;在活動中愿意合作與交流。

  3.知道北斗七星及其他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變化規律;了解四季星空及其星座。

  拓展性目標:

  繼續觀察星空,發現有關星空的更多的秘密。

  活動準備:

  引導、鼓勵學生觀察夏季星空及星座;并搜集整理自己在四季星空中的典型星座和有關資料。

  準備夏季星空的資料,如銀河、夏日大三角的圖片資料或錄像資料等。

  活動時間:

  一課時

  活動過程:

  談話導入:夏天來臨,美麗的星空更加燦爛,我們不僅可以觀察到雄偉壯關的銀河,而且還可以看到夏日大三角中牛郎與織女相會的情景。如果準備了有關星空的錄像資料,可先播放錄像,讓學生感知星空的美麗與神奇,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欲。

  活動一:

  1、讓學生在全班采用頭腦風暴的'形式交流課前的觀察和發現,如學生展示介紹北斗七星的“勺柄”指向在春天、夏天的變化。

  2、引導學生交流自己所觀察探究的星座和夏季星空發生了哪些變化,讓學生把自己觀察的方法、觀察的時間、觀察的地點、觀察的感受、搜集到的有關星座的傳說等問題充分地說出來,可以是圖片,可以是文字資料,可以是觀察記錄等。

  3、教師要創設一種寬松、自由的環境,讓每個參與者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

  4、通過教科書上的資料卡及銀河兩張正面、側面的圖片進行展示,或者展示自己、學生搜集到的有關銀河的圖片、文字資料。

  5、最后通過星空全圖和相關資料、課件,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所觀察的星座在從春季到夏季所發生的變化及夏季星空的典型星座。還可以以此為依托交流有關夏季星空、星座的知識,及有關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其他星座的傳說,從而讓學生對夏季星空及星座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活動二:

  1、學生在小組內共同交流、整理自己一年來對星空及相關星座觀察、記錄、搜集到的第一手資料,包括觀察的方法、自己的感覺、發現等方面的內容。

  (1)讓學生展示和交流自己在一年中所觀察的有關北斗七星的問題,畫出北斗七星在秋、冬、春、夏四季中的四幅簡圖。

  (2)秋季的仙后座、飛馬座,冬季的獵戶座、大熊座。

  (3)春季的巨蟹座、金牛座,夏季的天鵝座、夏日大三角等。

  2、引導學生根據觀察、記錄和相關資料,來討論、總結星空變化的規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整理選定的星座在天空中的四季變化記錄,并給學生留有整理和展示的空間。

  3、進行全班形式的大討論與交流,展示學生整理、總結出的星空和星座變化的規律,引導學生借鑒他人的經驗,不斷完善自己的發現與認識,以求全班同學認識到星空及星座在一年四季中的變化規律。

  自由活動:

  1、組織學生在小組內推測、猜想星空、觀察過的星座及自己感興趣的其他星座在新的一年輪回中還會發生什么變化。做出合理的判斷和猜測。

  1、引導學生在原來觀察的基礎上提出研究的新問題,并在小組內討論問題的科學性。要求小組同學共同制定出方案并探討方案的可行性。

  2、證實總結的規律是否正確,堅持觀察看能否有更多更有價值的發現。

  評價:

  讓小組同學從“堅持長期認真觀察”、“觀察記錄”“發現問題”等方面對自己和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激勵學生繼續對星空和星座進行中長期的觀察,力爭有新的發現。

  拓展活動:

  引導學生繼續觀察星空及自己感興趣的星座。定期開展一些交流、展示活動,比一比誰能持之以恒地進行觀察,看誰的發現多,誰發現了有價值的問題,人人爭當“小天文學家”,使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科學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1、“人與環境”和前兩個單元構成“環境”部分,在前兩個單元的基礎上,研究“人和環境”的關系:人對環境有需求,人的行為對環境也有影響,人與自然要和協相處。

  2、“環境與保護”單元是本冊的綜合,是對前幾個單元的概括和總結,突出了本冊的“環境”主題,教育學生要重視環境、保護環境。專題研究“做個環保小衛士”教育學生要將保護環境的行為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真正成為“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學情分析

  1.教師主觀分析:因為所學內容比較直觀,貼近生活,學生對此比較熟悉,應該感興趣。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由于學習《科學》這門功課已有三年,學生要自己學習并拓寬知識面不會很難。

  3.學生認知障礙點:環境的影響和人類息息相關,可是為什么說的和做的不一樣。

  教學目標

  1.能分析出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最終影響人類自身生存的結論。

  2.能通過角色扮演體會人類對環境破壞帶來的后果,能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其他同學扮演的水平。

  3.能預測認為覆蓋某塊地時給生物造成那些影響。

  4.能準確地描述實驗結果。

  教學重點和難點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感受和體驗人類的活動影響了環境,影響了其他生物的生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談話:人類的生存依賴于環境,環境的變化會影響人類的生存。人類的活動又影響著環境。那我們人類對環境有哪些影響呢?

  2、出示課件,展示圖片,學生談感受。

  二、探究活動。

  活動一:動植物的“訴說”

  1、學生以小組觀看有關自然環境的圖片和資料,自主選擇自然環境,并說出生活在其中的動植物。

  2、小組活動:選擇角色,并討論分析“他”的生存對環境的需要。

  3、課件出示反映人類活動的圖片,學生觀察,談感想。

  4、角色扮演,小組內表演,并推選代表。

  說說各自的食物、水源、住所和活動空間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談自己對人類的呼吁。

  5、全班展示,表演,評價,談收獲。

  活動二:改變一個小環境

  1、小品展示學生日常生活行為,主題為:日常行為對環境的影響。

  2、根據小品內容學生展開質疑:

  這些活動真的會影響環境嗎?如何判定?如何驗證?

  3、引導制定模擬實驗計劃。

  4、預測實驗結果,小草會有什么“反應”。

  5、動手實驗。

  6、小結:注意做記錄,隨時觀察。

  三、總結。

  1、列舉人類哪些活動影響了周圍環境。

  2、談實驗活動的感受。

  四、教學后記:

  引導學生明白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最終回會影響人類自身生存的結論。

  板書設計

  動植物的“訴說

  第一組是森林 金絲猴 樹被人們砍光了,

  抓我們送到動物園去,

  剝奪了我們的自由

  第二組是草原 跳鼠 人們在這里大量放牧,

  草原退化,我們的同伴越來越少了

  第三組是湖泊小魚 人們把亂丟垃圾,大規模捕撈,

  恐怕那一天人類在也吃不到魚了。

  那么對于那些小動物,花草樹木的控訴,我們該怎么做呢?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膨脹現象,初步了解物體膨脹的條件。

  2、會用比較的方法觀察事物。

  3、萌發對物體膨脹現象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活動準備】

  1、海帶每組一份;

  2、紫菜、木耳、壓縮海綿、銀耳每組分別一份;

  3、癟的乒乓球每人一個;

  4、錄像資料。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索欲望。

  教師出示海帶,引導幼兒初步感知膨脹的現象。

  二、感知物體遇水膨脹的現象。

  1、幼兒操作并觀察海帶遇水膨脹的現象。

  2、請幼兒交流操作結果。

  3、教師小結:干海帶放進水里有,體積慢慢變大了,這種現象叫吸水膨脹。那么你在生活中還看到哪些物體吸水后體積變大,產生了吸水膨脹的現象。

  4、請幼兒講述生活中的吸水膨脹的現象。

  5、幼兒分組操作,觀察所提供的物體吸水膨脹的現象。

  6、分組派一名幼兒來介紹實驗結果。

  7、教師小結:海帶、紫菜、木耳、壓縮海綿、黃豆、紅棗、茶葉等這些物體放到水里后,體積就慢慢大了,它們都產生了吸水膨脹的現象。

  三、感知物體遇熱膨脹的現象。

  1、教師出示一個癟的乒乓球,請幼兒想想怎樣才能讓它恢復原樣?

  2、幼兒操作并觀察、比較。

  3、小結:癟的乒乓球,受熱發生了膨脹。物體隨著溫度升高,體積慢慢變大了,這種現象叫做遇熱膨脹。你們還知道哪些物品遇熱膨脹?

  四、幼兒觀看錄像資料,了解生活中的吸水和遇熱膨脹的現象。

  五、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一起發現了生活中有許多吸水膨脹和遇熱膨脹的現象,下次活動我們再來一起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出現了遇冷膨脹的現象。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后,繼續尋找哪些物體遇水、遇熱會產生膨脹的現象,并請幼兒將尋找到的物體投放到班級的科學角中,從而產生資源共享。

  大班科學教案:食物的旅行

  中班科學探究:神奇的肥皂膜

【【精選】科學教案范文5篇】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教案范文六篇05-07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04-06

【精品】科學教案范文7篇05-06

【必備】科學教案范文5篇05-01

科學教案范文合集7篇05-09

【精華】科學教案范文9篇05-06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5篇05-06

【推薦】科學教案范文7篇04-30

精選科學教案四篇05-04

【精選】科學教案模板7篇05-10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色yeye网址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天堂色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区 | 亚洲中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