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

時間:2022-06-04 18:11:04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集錦六篇

科學教案 篇1

  電磁鐵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根據所給的材料制作一個電磁鐵;

  2、能夠在探究過程中比較永久磁鐵和電磁鐵的異同;

  3、能夠對電磁鐵的兩極變化進行探究;

  科學知識:

  1、知道什么是電磁鐵;

  2、知道電磁鐵的兩極變化;

  3、了解電磁鐵的應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能主動對電磁鐵現象進行研究,體會探究的樂趣;

  2、意識到電磁鐵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3、樂于合作交流,善于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是認識電磁鐵的性質,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與什么有關系;知道電磁鐵也有兩極,并且是可變的。在學生假設猜想的基礎上,加以指導,提高學生探究的能力和水平,再由學生設計實驗加以研究,匯報交流,總結出規律來。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導線、釘子、電池盒、大頭針、回形針、指南針、資料圖片

  學生準備:電池

  教學時間: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電磁鐵:

  展示長鐵釘:它能變成一個像磁鐵一樣能吸引鐵的工具么?你有什么樣的辦法?

  除此以外你還有什么別的辦法?

  師:老師能讓它變成一根磁鐵,你們相信么?

  演示制作電磁鐵, 并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

  師:你還想用哪些磁鐵具有的特征來驗證它?

  師:你覺得它是一個普通的磁鐵么?該起個什么樣科學的名字呢? 板書:電磁鐵

  二、制作電磁鐵

  師:想制作一個像老師一樣的電磁鐵么? 你認為需要哪些材料? 在制作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學生領取材料,進行制作活動。

  三、初步分析電磁鐵的磁力

  1 、比一比,你們的電磁鐵,誰吸引鐵的本領比較強呢?

  2 、估計一下,你們的電磁鐵要增強磁力,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3 、總結并且板書學生意見 :導線圈數、 電池多少、鐵釘規格等

  四、探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

  師:你能根據自己的推測設計一個實驗來試試看嗎? 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

  總結整理: 1 、只能改變一個單一因素。

  2 、如何改變這個因素。

  3 、怎樣記錄。

  探究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總結匯報;

  師:你通過實驗,發現你猜測的因素和電磁鐵磁力大小有關么?

  你們是怎樣操作的?比較了哪些數據?

  教師將學生的研究成果板書在黑板上。

  五、了解電磁鐵兩極的變化:

  師:我們通過剛才的比較,知道了電磁鐵的一些特點。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磁鐵和電磁鐵有哪些相同?

  學生比較。

  師:用磁針測一測你的電磁鐵的兩極。再和其他小組的電磁鐵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

  師:你能解釋一下你發現的現象的原因么?怎樣才能使你們的兩個電磁鐵磁極相同么? 請比較一下兩組組裝的電磁鐵有什么不同?

  小組活動,要求:改進組裝的電磁鐵,使同組兩個電磁鐵磁極一樣。(相同的小組則改變成不同)

  總結活動過程,板書學生改裝的經驗方法。

  師:電磁鐵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可以通過……

  六、全文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一種新的磁鐵,我們來看看它有什么用處!

  指導學生看書第 44 頁,簡單介紹電磁鐵的各種應用。

  師:希望同學們把學到的知識廣泛地應用到生活中去,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

科學教案 篇2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以下是小學科學六年級教案,換一女個閱讀。

  一、教學目的:

  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能源的概念。

  2、能大膽想像沒有能源的生活,分析出生活和生產中所需能量的。

  3、能查閱資料獲得更多有關能源的知識,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待能源的開發

  與利用,實例說明能源對人類生活的意義。

  3、能根據各種形式能源的本質特征進行分類,舉例說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

  再生能源,意識到人類要節約不必要使用的能源。

  二、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根據各種形式能源的本質特征進行分類,舉例說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意識到人類要節約不必要使用的能源。

  三、教學難點:

  分析出生活和生產中所需能量的,說明能源對人類生活的意義

  四、教學過程:

  1、導入:上課我們學習了怎樣控制能源,我們身邊常用的能源有哪些?

  2、學習新課:

  A、分析能量的

  活動目標:

  1、能分析出生活和生產巾所需能量的。

  2、能查閱資料獲得更多有關能源的知識。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能源的概念。

  4、能通過分析發現能源可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5、能對自已所知道的各種形式的'能源進行正確分類。

  活動過程:

  1、激趣導課。

  提出問題——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能量,你知道這些能源是從哪里來的嗎?讓學生猜一猜,激發學小學習的興趣。

  2、分析能量的。

  (1)提問:分析手表和火車運行的能量是從哪里來的?

  (2)進行小組時論,按圖中的箭頭逆向推理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來系統地分析能量的。如火車運行的能量來自:

  ①火車運行的能量=石油——植物——太陽

  ②火車運行的能量=電——太陽;

  B、能源的開發和利用

  活動目標:

  1.能舉實例說明開發能源給人類帶來的利與弊。

  2、能從|正反兩個方面看待能源的開發與利用。

  3.能用自己的話說明人類使用能源物質的發展趨勢。

  活動過程:

  1、任務:從自己的生活中選擇一種能源,分析這種能源在開發和利用過程中對生活和環境帶來的影響。

  2、方法:采用網上查閱資料法,小組討論.

  3、指導學生閱讀資料獲取信息 和 環境的影響的資料,訓練學生科學閱讀的基本能力。

  (1)出示閱讀提綱:

  ①煤在開采時對土地、村莊、水資源造成什么 影響?

  ②煤和石油在使用過程中,對空氣和天氣帶來什么影響?

  ③石油在運輸過程中,由于泄漏會對水域及水生動植物帶來什么影響?

  (2)學生閱讀資料,分析煤、石油的開發和利用對環境的影響。

  (3)小組討論,舉出更多的有關煤、石油開采,利用對環境影響的例子。

  4、組織學牛交流閱讀分析結果。

  C、“科學在線”——認識人類開發利用能源的歷史和發展趨勢。

  (1)閱讀提示:①能源的利用經歷了幾個時代,其代表能源是什么;

  ②人類使用能源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2)學生閱讀,思考上面的問題。

  (3)交流閱讀結果。

  D、想像沒有能源的生活

  活動目標:

  1、能舉3個以E的實例說明能源對人類生活的意義。

  2、能大膽想像沒有能源的生活。

  3、能意識到人類要節約水必要使用的能源。

  活動過程:

  這是一個培養學生創造性性思維及想像能力的活動,

  1、指導學生明確活動的任務、過程和方法。

  (1)活動的任務——假如有一天沒有了能源,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

  (2)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當太陽下山后,在漆黑陰冷的房間內有什么感受?在野外迷失方向,饑寒交迫時有什么感受?學生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風能、太陽能或其他能源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3)從系統的角度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進行分析推理。如:

  a.從衣食住行與能源的關系,分析沒有了生活用品,我們會怎樣?

  b.從生物與能源的關系,分析沒有周圍的生物,我們會怎樣?

  c.從各種自然現象與能源的關系,分析沒有了風云雨雪,我們會怎樣?

  2.將想像的結果,寫成一篇科學幻想短文,可以配上圖畫。

  E、小結:

  組織學生召開一次科學討論會,交流評價每個學生的短文, 及時對學生豐富的想像力給予表揚和鼓勵。

  作業:修改科學幻想短文

科學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將自己的設想畫出圖樣。

  能按照自己的設想去制作。

  能在制作完成后進行嘗試并加以改進。

  能說得出自己應用的主要原理。

  科學知識

  知道張衡發明地動儀是利用了地震波在大地中傳導的原理。

  知道瓦特發明蒸汽機是利用了蒸氣氣流的力量。

  了解發電的多種方法和電轉化為其他能量的形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善始善終地從事一項活動。

  有精益求精的行為傾向。

  重點難點

  學法指導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科學原理及其應用的資料,氣球、輪胎、卡紙、剪刀、膠帶、吸管、泡沫板、木塊、橡皮泥、葉輪、皮筋等。

  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

  一、導入新課

  1、上一節課,我們已經能夠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本領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懂得和解釋是一種本領,能將所學的科學原理應用在物品的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領。

  2、你知道在科學的發展史上有哪些將科學原理應用在制作上的例子嗎?

  二、探索和調查

  1、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科學原理應用在制作上的例子。

  2、閱讀書上73頁的資料。

  3、出示做小車的材料和要求(以空氣為動力,比一比誰的小車跑的又快又遠)

  4、要想在比賽中獲勝,你覺得做小車時應當注意些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你的依據是什么?

  5、回憶一下,做空氣動力的小車運用到了我們以經學過的哪些知識?

  6、學生動手制作。

  7、小車進行比賽。

  8、交流有關小船的資料。

  9、設計自己想做的小船的草圖和所需的簡單材料。(應當配有文字說明)

  10、你認為制作的小船應當涉及哪些科學原理呢?

  11、討論交流。

  12、學生根據自己的設計圖利用自己準備的材料制作一個小船。

  13、你造的小船涉及哪些科學原理呢?

  三、回顧和解釋

  1、今天,我們將自己所學的科學原理應用到了物品的制作上,這也是一種拓展。

  2、其實,科學發展的目的本意就是用來改善人類的生活,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

  3、你在平時做過哪些小制作,你知道它們是根據哪些科學原理嗎?

科學教案 篇4

  板書設計:熱在固體中主要是通過傳導的方式傳遞熱的。

  液體在一般情況下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教學后記:學生自己制作溫度計有一定的困難。

  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

  教學目標

  1.能針對生活中的現象提出問題,并設計簡單的科學實驗;通過大量的氣體與固體實驗,獲得科學結論,認識到科學結果應該是可以重復驗證的。

  2.能針對生活中氣體或固體熱脹冷縮的現象提出想知道的問題;通過物體熱脹冷縮的實驗體驗到合作與交流的愉快,樂于用熱脹冷縮的科學道理改善生活。

  3.了解通過加熱或冷卻可使物體的形狀或大小發生變化,會列舉常見的熱脹冷縮現象。

  【本課探究所具備的知識能力基礎】酒精燈的使用

  教學準備:銅球、塑料球、一個銅球和塑料球剛好穿過的鐵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出課題

  1.播放動畫,引發思考

  教師播放動畫:烈日炎炎,一男生起著自行車在馬路上行駛,忽然聽到“嘭”的一聲,回頭一看,車胎爆了。出示問題:“這是怎么回事兒呢?”

  (學生思考,猜測自行車胎爆裂的原因,師板書課題——自行車胎為什么爆裂)

  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本,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自由發言,師板書學生比較集中的問題:自行車胎爆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氣體受熱或遇冷會怎么樣變化?固體受熱或遇冷會怎么樣變化?噴泉實驗是怎么做的?……)

  2.教師總結,揭示課題

  師總結:老師發現同學們都很善于思考。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學習知識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看來同學們離科學家越來越近了。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探究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吧!

  二、探究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1.小組設計實驗方案

  剛才好幾位同學都提到了自行車胎爆裂是因為氣體能熱脹冷縮,這只是大家的猜想或從資料書上查閱到的信息。科學是要講究證據的,你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一下你們的猜想呢?

  (各小組交流設計方案)

  2.全班交流各種實驗方案

  哪個小組想把你們的設計方案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小組匯報實驗設計方案)

  看來同學們的課前查閱了很多資料,找到了這么多好的方法。有些方法老師也不是很了解,你們真是老師的驕傲啊!善于查找資料,發現問題,這也是作為一名科學家應該具備的,恭喜你們,又朝科學家的方向邁進了一步。(師豎起拇指對學生給予肯定)

  3.各小組進行實驗驗證

  下面各小組根據你們的實驗方案,來領取你們需要的實驗器材。

  (各組組長上臺領取實驗器材)

  在同學們實驗前,請同學們注意幾點問題:

  (出示溫馨提示)

  A小組內分工合作,按照實驗步驟,完成實驗。

  B把你們的發現填寫在課本上。

  C實驗器材要輕拿輕放,倒熱水時要注意安全。

  D實驗結束后,整理好實驗器材。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通過實驗,你們有什么發現?實驗是否達到了你希望的結果?

  (不同方案的小組匯報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

  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能得出結論,氣體熱脹冷縮的性質。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說自行車胎爆裂是因為車胎內氣體膨脹引起的。所以夏天我們在自行車打氣的時候,不要打得太滿。汽車輪胎夏天一般都建議充氮氣,因為氮氣化學性能穩定,不容易膨脹,能大大降低爆胎的風險。

  三、探究固體熱脹冷縮的性質

  1.提出問題

  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現氣體跟液體一樣,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那固體是否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呢?

  (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測。固體熱脹冷縮現象并不明顯,所以很多學生會猜測固體沒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2.學生根據教師提供器材,設計方案驗證

  老師這兒有一套實驗器材,是專門驗證固體熱脹冷縮性質的器材。

  (師展示主要器材:銅球、塑料球、一個銅球和塑料球剛好穿過的鐵圈)

  如果讓你來設計實驗,你認為應該怎樣做?你還需要哪些實驗器材?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

  (生小組討論實驗方案)

  哪個小組來說一說你們的設計方案。

  (小組匯報)

  同學們說得不錯。我們可以對銅球和塑料球加熱,再看看他們是否能穿過鐵圈,如果不能穿過,就能說明固體有熱脹的性質,再把兩個小球放入冷水中進行冷卻,如果兩個小球能穿過鐵圈,說明他們有冷縮的性質。

  3.學生分組實驗

  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

  (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在做這個實驗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酒精燈的使用方法,熄滅酒精燈的時候,直接用酒精燈的蓋蓋上即可。再用酒精燈加熱時,我們要使用酒精燈的外焰對物體加熱,對塑料小球的加熱時要防止燙傷。另外記得把你的發現填寫到課本上。下面請各小組派代表領取實驗器材,進行實驗驗證。

  (學生進行實驗驗證,師巡回指導學生實驗操作)

  通過實驗,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匯報)

  師總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銅球和塑料球在加熱后不能穿過鐵圈了。說明銅和塑料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4.自己設計實驗,驗證其他固體的熱脹冷縮性質

  通過剛才幾個實驗的設計和操作,老師發現很多同學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小小的科學家了。那是不是所有的固體都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呢?像木塊、橡膠等其他固體是否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呢?老師相信各位小科學家們,一定能通過設計出好的實驗方案。

  (各組選擇1—2種固體,設計實驗驗證它們熱脹冷縮的性質)

  同學們真不愧是一位位小小科學家,想到了這么多方法。哪個小組能把你們的設計方案和發現與大家分享一下?

  (小組匯報方案和實驗現象、結論)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液體、氣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現在我們知道固體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概括,你認為應該怎樣說呢?

  (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一般情況下,物體(液體、氣體、固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不同材料的物體,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況下,氣體受熱膨脹的體積最多,液體較多,固體最少。

  四、熱脹冷縮在生活中的應用

  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無處不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應用,只要你仔細看、用心想,大膽做就能解開他們的奧妙。

  (展示圖片,并提出問題)

  圖片一:一個憋了的乒乓球,如何讓它回復原樣?

  圖片二:商店里賣的瓶裝啤酒或醬油,為什么不裝滿?

  圖片三:鐵軌之間留有縫隙。

  圖片四:水泥路面上留有縫隙。

  圖片五:夏天架得較松的電線。

  (生思考選擇問題回答,解釋其中道理)

  你還知道哪些物體熱脹冷縮性質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生自由發言)

  五、拓展延伸

  一節課馬上就要結束了,通過一節課的學習,有的同學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小科學了,有的同學離小科學家的標準越來越近了。相信這節課大家一定收獲不少,說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生自由發言)

  剛開始上課時很多同學對噴泉實驗特別感興趣,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現在你能自己做這個實驗了嗎?課后請同學們自己設計噴泉實驗的方案,把你的設計展示給你的家人,讓你的爸爸媽媽一起分享你的成果。

  最后,老師想送給同學們兩句話:

  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只要我們認真地努力過了,就沒有任何遺憾。

  我們堅信:科學,我能行!

  板書設計:一般情況下,物體(液體、氣體、固體)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不同材料的物體,熱脹冷縮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況下,氣體受熱膨脹的體積最多,液體較多,固體最少。

  教學后記:本課內容學生掌握的較好。

科學教案 篇5

  學情分析1學生的積極性高,但不善于分析問題;2學生的基礎差異大;3學生現有的知識技能水平較低。

  教學目標 能夠對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猜想。能夠設計實驗研究植物的向性運動。能夠分析實驗數據并運用歸納、演繹的方法作出相應的推斷。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能夠設計實驗研究植物的向性運動。2. 能夠分析實驗數據并運用歸納、演繹的方法作出相應的推斷

  教學過程

  教學導入

  本課的教學導入可以按一下三個步驟進行:

  1 觀察發現 出示教材在引人部分提供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傾倒在河邊的小樹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獲取更多的事實

  觀察之后,教師引導學生聯想生活中是否還見過類似的情況,列舉更多的事實之后,自然引發出新的問題—是什么原因使他們變成現在的樣子?

  活動1—活動3 根總是向下生長的嗎、根總朝著有水的地方生長嗎、植物的莖葉總朝著光生長嗎

  1教師指導

  教材在活動1、活動2中提供了比較詳細的實驗設計范例,希望通過這樣的知道之后,放手讓學生研究活動3中的內容,自己來設計實驗研究植物的向光性。

  這3個活動,如果讓學生按順序全都逐一進行研究,組織和操作的難度比較大,教師可以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實施教學。每組選定一個研究問題之后,可以先組內設計研究方案,然后集體討論補充,最后完善。

  2 課下研究

  在學生課下進行持續時間較長的觀察活動中,教師應當及時了解相關情況并進行必要的指導,同時鼓勵學生能夠堅持進行觀察和研究,可以設立研究成果公告欄隨時交流研究成果。

  3 歸納總結

  因為每個小組的研究只能認識到植物適應環境的一個方面,學生的知識是不完整的,因此最后召開研究成果匯報會是必不可少的,通過交流形成共識:植物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的特點。

  活動4 自然界中植物 在學生初步了解了植物的向性運動之后,本活動繼續引導學生到自然中去尋找更多的實例,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認識。

  教學環節

  教學準備 教學導入 教師指導 課下研究 歸納總結

  教師活動

  教師指導

  預設學生行為

  學生的猜想可能不盡相同,在猜想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這些猜想適時進行歸納梳理。

  設計意圖

  激發興趣,尊重事實,加深對知識的認識。

  板書設計

  《 一顆“頑強”的小樹 》

  “根總是向下生長的嗎”

  “植物的莖、葉總朝著光生長嗎 ”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做實驗-發現問題-討論-得出結論

  教學反思

  1對時間的把握不夠好;2在引導學生發現規律時太倉促。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有的動物通過產卵來繁殖后代,有的直接產下小動物;卵生和胎生是動物產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很多動物的繁殖與綠色開花植物的繁殖有共同點,都要受精。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圖片,情景再現,了解更多動物的繁殖活動并進行分析。

  情感、態度、價值觀:懂得新生命的可貴,了解生命世界生生不息的自然規律。

  【教學重點】胎生動物的繁殖方式。

  【教學難點】卵生和胎生的比較總結。

  【教學準備】

  演示:動物的繁殖活動視頻資料,課件

  分組:記錄紙,純牛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復習回顧:卵的構造。卵生動物。

  板書課題:動物的繁殖活動

  二、探究過程

  1、卵生動物的繁殖活動

  (1)自讀教材P37,思考:植物繁殖與動物繁殖有什么共同點?

  (2)交流。

  植物的花蕊分為雄蕊和雌蕊,雄蕊的花粉傳到雌蕊的柱頭,并與子房里的胚珠結合,使胚珠受精,便形成了果實和種子。

  動物和植物一樣,動物也分為雄性和雌性,當雄性動物的精x子與雌性動物的卵相結合,使卵受精,新的生命便開始孕育了。

  (3)動物的哪些活動是在為繁殖做準備呢?

  筑巢,發情,洄游,交尾,產卵,孵化等。

  (4)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靠產卵繁殖的?

  鳥類、魚類、兩棲類、爬行類、節肢類、軟體類各舉一種。

  2、胎生動物的繁殖活動

  (1) 胎生與胎生動物。

  自讀教材P38,思考:什么叫胎生動物?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胎生動物?

  像貓、狗、兔等這樣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動物叫胎生動物。

  (2)哺乳。

  胎生動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養小動物。

  回憶動物哺乳的情景。觀看動物哺乳的視頻。

  觀察純牛奶。說說哺乳對新生命成長的優勢。

  (3)交流。

  (4)小結:人也是胎生的。

  3、總結動物產生新生命的幾種方式。

  (1) 列表(小組活動)。動物名稱,繁殖方式。

  (2) 匯報交流。

  (3) 介紹其它繁殖方式:動物的卵胎生。

  (4)了解克隆技術。閱讀P39—40資料庫。

  三、小結

  動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卵生和胎生兩種。

  卵生動物通過產卵來繁殖后代,胎生動物直接產下小動物。

  四、質疑與討論

  (1)教師質疑:卵生動物和胎生動物哪一種后代的成活率高?為什么?

  (2)學生質疑。

  (3)討論。

  五、板書設計

  ﹙產卵孵化﹚卵生動物 胎生動物﹙直接產下小動物﹚

  哺乳

  植物繁殖--﹙受精﹚--動物繁殖

  克隆技術

  教學后記: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集錦六篇】相關文章: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集錦5篇05-20

科學教案模板集錦9篇06-02

科學教案模板集錦7篇05-15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5篇05-29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五篇05-25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10篇05-29

關于科學教案模板五篇04-21

【推薦】科學教案模板集錦八篇05-28

【精華】科學教案模板集錦7篇05-26

【精品】科學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5-26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免费一级字幕 | 在线国内在线播放 |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 亚洲大乳高潮日本专区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五月天偷拍视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