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畢業后創業的論文
創業說難也難,你會怎么寫畢業后創業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關畢業后創業的論文,歡迎閱讀。
【摘要】自主創業就業是現代大學生發展過程中最關注的一個問題,直接影響著畢業生今后的工作和發展。本文就將從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就業模式進行研究和探討,希望進一步對這項工作的開展起到促進作用,為廣大高職院校的就業管理工作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和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就業模式
一、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學生為主導對象
在這項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高校學生可以通過自主創造就業機會,做出相應的就業選擇。在此種背景下,學生可以不對教師、學校甚至家長產生依賴性,而是在其自主發展和進步的過程中,不斷創造就業或是創業的機遇。
(二)靈活性較強
畢業生在進行創業選擇的過程中,可以靈活的、自主的選擇所要從事的職業或者行業,在選擇過程中畢業生也有掌握著較強的主動權,此外其對企業規模和類型還具備靈活的決定性。
(三)風險性較高
在自主創業的過程中,風險始終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在創業過程中,失敗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成功更是來之不易。在畢業生自主創業的過程中,風險是存在于多個方面的。不僅是在項目選擇的過程中會出現風險,在實際經營運作的過程中仍然會面對很多風險,甚至于創業者本身也會存在很多風險。
二、畢業生自主創業模式的目的和意義
畢業生自主創業是現代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重要增長點,不僅有效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大大減輕了學校的就業壓力,同時還為社會上更多人提供給了就業的機會,有效緩解了社會矛盾。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能為社會提供較高的物質財富,同時對畢業生實現個人價值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3]。
大學生自主創業能為現代社會中新興產業的發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一般情況下,大學生創業一般主要集中在社會的新興行業和朝陽產業中,這種方式對豐富和完善社會產業鏈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并且對于進一步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經濟結構優化有著明顯引導作用。從現狀來看,從高職院校走出來的很多學員都懷有過高的就業期待,對于職業期望并沒有進行有效調整。現階段的很多調查已經證實,高職畢業的多數學員都希望自己能獲得公務員的就業崗位,或者傾向于政府機關的就業方向。
除此以外,某些學員傾向于選擇科研單位或者院校等進行就業。然而,很少有學員愿意前往偏僻山區進行就業,多數畢業生對中小型城鎮中的就業崗位機會持有排斥態度。這種現狀的根源就在于畢業生并沒能有序調整現階段的就業或者創業思路,通常覺得只要進入了城市那么就代表著必須在此站穩腳跟。
受到認識與觀念影響,各地都很容易出現很多高職畢業學員共同競爭某個崗位的現象,這種競爭也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對于此,畢業生有必要從自身的意識入手,切實轉變不適當的擇業認識與理念。有關部門如果要破解現階段畢業生面對的擇業以及創業困境,那么基本前提就在于對專業結構予以全方位的調整。有關部門只有致力于調整現階段的高職專業結構,那么才會有助于培育優良的復合型人才。對于各種類型的專業在進行設置時,應當緊密結合現階段的市場就業態勢,確保高職院校已經具備了開始相關專業的必要條件。對于各類要素加以綜合判斷與考慮,這樣做有利于確保畢業生跟緊就業形勢,在全面考慮的前提下選擇最適合自身的一類職業生涯。
三、自主創業模式探索與相應實踐
(一)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模式現狀分析
高職院校畢業生現階段面臨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加,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前提下,為了將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國家開始大力提倡高職院校畢業生積極展開在自主創業,在這個前提下,當地各級政府和部門也要對其進行相應的扶持,并相應的出臺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幫助其更好的進行融資、稅收、創業指導等工作。在這個背景下,高職院校也應該開展一系列相關的創業教育指導工作,并將這項工作作為高職院校發展過程中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
(二)當前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中存在的問題
1、畢業生缺乏就業經驗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和社會的接觸比較少,因此自身經驗不足,對市場實際發展情況并不了解,缺少相應市場經驗。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缺少必要的操作經驗和管理知識,這就使得創業過程中,畢業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研究和探索,大大影響了創業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進行。
2、資金來源渠道不暢大學生在進行創業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問題就是對資金的缺乏。一般情況下,學生的創業資金來源分為三種:個人積蓄、風險資金和小額貸款。大學生在剛畢業就需要進行創業,但是這個階段學生基本沒有積蓄,所謂的積蓄也是父母的積蓄,但是對于一般的工薪家庭來說,供養學生上學已經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在拿出一大筆錢對學生創業進行支持也是不現實的。
3、缺乏必要的創業環境我國大學生在創業工作上和國外的創業環境上還存在明顯距離。大學生在創業中需要具備完善的政策和資金乃至就業環境等方面都需要更好的得到完善。雖然當前我國很多地區都相繼出臺了相應的扶持政策,但是其主要的政策主體還是將高校作為發展主體,所以在影響力和支持力度上會受到很大影響,甚至對畢業生的創業產生不利的影響。在傳統社會觀念的背景作用下,現代很多大學生對創業的認識還存在偏差和問題,同時社會上對學生創業的認同感還較低,并且對創業還存在較大偏見,將嚴重束縛畢業生的創業熱情。
四、當前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研究和建議
在這項工作的開展中,高職院校需要適當開展創業教育和指導工作,建立和營造起適合學生發展的校園教育環境,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自主創業,并為學生樹立起更為牢固的創業意識和觀念。同時還要進一步提升的創業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強化創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對開展多樣化的創業教育也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
對于高職學員具備的自身素質也需要進行提升,在最大限度內調動創業熱情,提升就業或者創業的競爭實力。從現狀來看,很多崗位都希望招收綜合素養較高的新型人才,這類人才在本質上滿足了新時期的市場競爭。為此,高職院校也應當致力于提升畢業生具備的綜合素養,尤其是實踐能力。同時,院校也應當幫助學員及時調節心態,確保自身在面對激烈的行業競爭時也能保持樂觀且積極的心態。在政府方面,政府還應該進一步對政策進行放寬,出臺一系列相應的優惠和指導政策,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還需要對創業政策進行宣傳加強,不斷鼓勵更多的畢業生投身到創業的過程中。通過加強對畢業生創業工作的以電腦,為國家經濟轉型也將起到十分有效的幫助。
在畢業生方面,為了進一步對創業成功率進行提升,大學生需要做好每一方面的的工作。第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就是加強自身心理建設工作。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很多的問題和風險,遭受挫折也是十分正常的,因此學生要適當調整自身心態,做好心理建設,認識到創業工作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同時畢業生在實踐環節中也要進一步對自身的能力進行相應提升。學生和社會的接觸比較少,因此很多能力都存在不足的情況,在這個背景下,不僅需要學生自身對能力進行強化,同時還要進一步對創業流程進行完善,以便更好的適應現代社會中市場的發展需求,為創業工作的開展奠定更穩定的基礎。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指的是畢業生改變和更新傳統的就業觀念,通過自身或是團隊的努力和進步,借助自身在學校中學習的知識和能力,用籌集資金或是技術入股等方式展開合作,在有限的就業背景或是環境中,創造初更具價值的就業崗位,為更多的人提供就業機會,逐漸從知識的掌握者過渡成向社會創造價值的創業者。在創業模式的背景下,高職院校就業地對現代就業難問題進行解決的一項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學生步入社會的一次大膽嘗試。從長遠的發展角度上來說,創業模式將為大學生畢業后謀求更大的發展機遇,對社會的發展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文小兵,張建安,夏建兵等.高職院校創新畢業生就業形式的理性思考[J].新校園:下旬刊,2013,(6).
[2]朱可成.高職院校大學生自主創業問題研究———以衢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為例[D].山東師范大學,2015.
[3]陳靈銳.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研究[J].山東紡織經濟,2013,(11).
[4]周睿祺.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15,(2).
[5]鄭惠強.高職院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大有作為[J].教育與職業,20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