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地理教學中的釋解的論文
隨著GIS應用逐步產業化和社會化,它已經廣泛地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和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而GIS數據來源多、空間層次多、更新速度快、信息加工深、信息多源頭、產品多形式的應用特點,則使得它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成為必然。在當今信息時代,地理信息更加趨向多樣化,地理科學的發展,地理知識的更新異常迅速,地理教育目標不再是掌握和占有地理知識,而是培養地理觀念和地理信息的收集與篩選能力,而GIS恰好符合這一變化。由于社會的飛速發展,自然和社會環境也在加速變化,而我們在進行環境教育時所用的地理數據很多是已經過時,與現實狀況不相符的。但GIS具有數據更新快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GIS軟件工具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一、GIS在中學地理環境教育中的應用實踐
土地沙漠化是人類所面臨的最嚴重的環境危害之一,它直接破壞著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全球荒漠化土地的面積約3600萬平方千米,約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24%。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荒漠化面積267萬平方千米,約占國土面積的28%。由于各種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西北地區則成為我國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在區域地理“西北地區荒漠化”這一節的學習中,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一個重點內容,同時也是一個比較難把握的問題。它的成因分別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尤其是自然因素的學習,利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很難理解掌握。因此在這一節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先利用MAPGIS或ARCGIS等GIS軟件制作一幅“西北地區荒漠化分布示意”圖,然后利用示意圖講解形成因素。西北地區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土質疏松、土壤沙化,大風天數多和干旱持續時間長等。由于基礎數據缺乏,這里只就土壤這一因素進行分析。步驟如下:
(1)收集數據。可以根據所需地圖的精度直接在網絡中尋找“西北地區荒漠化分布”圖和“中國土壤”圖。
(2)把“西北地區荒漠化分布”圖和“中國土壤”圖分布作為兩個圖層。
(3)將兩個圖層分別矢量化。提取“西北地區荒漠化分布”圖中西北地區荒漠化分布的邊界作為線文件,對“中國土壤”圖也進行處理;提取不同類型土壤的分布區作為區文件并建立起屬性數據表,包括土壤類型名稱和圖例號等。
(4)最后,將兩個圖層疊置,得到西北地區荒漠化示意圖
二、啟示與展望
教師和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普遍較低,尤其是教師的地理信息技術素養更是直接影響到GIS教學的效果。因此,無論是國家、學校還是教師都應該為GIS在教學中的普及努力。其次,GIS在中學地理環境教育中的應用更是少之又少。
從目前大量的有關GIS在中學地理教學中應用的論文來看,大都是應用了GIS的空間性、可視化、動態性以及多維特征輔助演示地理教學中較為抽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自然地理的演化過程,而涉及到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的實例卻很少,甚至沒有。反觀國外的GIS教學,則有很多GIS與學生實踐生活尤其是與社會普遍關注的環境問題結合的實例。
不過隨著新的國家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這一狀況將會逐步得到改觀。本次新的課程改革充分借鑒了世界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其中地理課程標準對中學地理教育提出了適合未來人才競爭和發展變革的要求,特別是提出了要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的理念。這為GIS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依據,更為加強GIS在中學地理環境教育中應用的提供了有利條件。
總之,隨著我國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將被引入到中學的教學中。隨著環境教育意識的增強,環境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手段也逐漸增多,GIS這一以前只有專家和專業人士才能使用的現代信息技術也將為我們的中學地理環境教育所采用,并發揮其應有作用。
【GIS在地理教學中的釋解的論文】相關文章:
濕地課程的地理教學方式釋解論文09-02
GIS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9-01
釋解大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建模論文09-24
數字視頻在體育技能教學中的釋解論文09-24
初中歷史創新教學尷尬處境釋解論文08-27
小學數學生活化的釋解論文09-25
高校科技創新團隊激勵政策釋解論文06-25
林業集團藍莓產業發展策略釋解論文02-02
初中教學中地理教學論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