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的溝通論文

時間:2021-06-20 16:25:37 論文 我要投稿

初中物理教學的溝通論文

  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總是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現象到本質、由特殊到一般的規律。初中物理教學也不例外,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恰當地將宏觀與微觀知識溝通起來,幫助學生學會用微觀領域的知識來分析宏觀領域中的一些現象,不但“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

初中物理教學的溝通論文

  雖然一些教材在一些知識點上已經有不少這樣的例子,如用氣體、液體、固體的分子結構和分子動理論來解釋物態變化,用原子的結構來解釋摩擦起電等都是很好的范例,但總體上仍有“意猶未盡”的感覺。筆者認為在單元復習,尤其在總復習的階段中,在如下幾個具體問題上仍有文章可做。

  一、質量

  質量是初中生較早接觸到的一個重要概念。但質量又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物理概念。目前質量的定義有5種常見的說法。在學生已具備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這些微觀粒子知識后,不妨將其概念從“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轉變為“質量是表示物體所含質子、中子數的多少——即含核子數的多少。”這樣可將相當抽象的“物質的多少”轉變到“核子數的多少”而具體、有形的概念,從而揭示了質量大的物體所含的核子數比質量小的物體要多的事實。用這種表達也容易向學生解釋“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質量不隨形狀、溫度、狀態及位置的改變而改變”;也可解釋“為什么不同物體的質量是可以相互比較的”這個令部分優秀學生也感到困惑的問題。

  二、物質的密度

  有了上述質量概念的轉變后,“物質的密度”的概念也可以從“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轉變為”單位體積所含核子數多少,從而看出物質的密度是反映物質排列的緊密程度——即孩子排列的緊密程度的物理量。由于各種物質內部核子排列的緊密程度不同,所以“物質的密度”理所當然成了物質的一種特性。顯而易見,物質密度的大小只能由物質的結構來決定,而與物體質量多少、體積大小均無關.此外還可與“種植密度”“人口密度”等學生已有的知識類比,使學生對“密度”的廣義性也有所領悟。這對今后在更高層次學習中涉及到的“質量線密度”、“電荷體密度”“電荷面密度”等都是有益的..

  三、電阻

  關于導體的電阻,課本土的說法令不少學生處于一種矛盾中:導體既然是容易導電,為什么又說對電流有阻礙作用呢?但從微觀角度看,這個問題是容易回答的.現以最重要的金屬導體為例作如下說明:由于金屬中有大量自由電子,所以金屬容易導電,但金屬原子中除去最外層的電子其他部分(也稱原子實)是不能自由移動的,它們的有序排列好像形成了金屬的“骨架”。當自由電子在電壓作用下做定向移動時,其實它們是在金屬“骨架”里移動,必然與組成骨架的原子實發生碰撞,所以導體對電流——自由電荷的定向移動必然要產生阻礙作用。總之,導體容易導電是由于導體內有大量自由電荷,而導體的電阻是由于導體內還有更大量的不能自由移動部分造成的.我們還可以此為例,對學生進行一次認識事物要“一分為二”的辯證法教育。

  四、電流熱效應

  有了以上“電阻”的知識,對電流熱效應的解釋也容易了:由于自由電荷在電壓作用下做定向移動時與不能自由移動的原子實發生碰撞,結果使這些微粒的振動加快,從而使物體的熱能增加,所以電流通過導體,導體的溫度會升高。這樣可使學生對電流熱效應的認識提高了一個層次。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如能將宏觀與微觀知識恰當作些溝通,不但可使學生對某些概念的認識、物理現象的分析更為清晰、更為本質。也可以提高學生思維的質量,提高辯證地分析、解釋問題的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的具體內容。

【初中物理教學的溝通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的教學論文03-31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7-18

初中物理教育教學論文03-30

初中物理力學教學的論文03-31

初中物理概念教學論文04-18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范本04-18

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的論文09-24

有關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4-19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參考范文03-29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香港日本韩国三级在线视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29 | 五月天手机福利视频 | 中文字幕级片在线播放 | 免费A∨一区二区三区AV |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