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學激趣法應用論文
如何改變“填鴨式教學”模式、圍繞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培養創新性人才,是新時期課堂教學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感到,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關鍵在于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利用多種渠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深入掌握知識、開發智力,使個人潛能得到充分挖掘。
一、課堂伊始,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設計好每堂課的開頭,巧妙導入新課,不僅能創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生動活潑的情景,而且能緊扣住學生的心弦———促使他們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從而引發濃厚的學習興趣。也就是說,設計新穎的課堂導語,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探尋的欲望。一是設問激發入境。如,“等待”相伴生命歷程,應如何看待?值得思考。今天我們通過文本與大師對話,希望從此懂得“等待”的真諦。二是講故事吸引學生。在介紹課文背景或作者的過程中,適當講一個與課文密切相關的小故事,導入新課學習。
二、課堂討論,激發興趣
在一節課接近尾聲時,很多同學會產生疲勞感,對集中注意力也多少會有些影響,這時就應采取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方法來強化這一環節,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課堂討論法。結合課文內容,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各抒己見,最后小組形成統一意見,反饋給老師,由老師對各組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從而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拓展載體,激發興趣
有計劃地舉辦演講比賽、主題征文、詩歌朗誦比賽、故事會、詞語接龍、成語游戲、猜謎語等活動,還在課堂上開辟3分鐘節目,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暢談自己耳聞目睹或親身經歷的趣事,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在成功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學習語文的能力。
總之,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盡管激發語文學習興趣需要久久為功,但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在日常的教學方法、教學設計上拓展視野、力求創新,持之以恒地構建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不斷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中學語文教學激趣法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語文教學激趣法的論文07-22
語文課激趣法淺談教育論文07-03
動情激趣,張揚個性(教學論文)12-06
關于小學語文的激趣教學的論文04-30
課堂教學激趣五法(網友來稿)12-06
課堂激趣八法(網友來稿)12-06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激趣法論文01-19
激趣三忌語文論文05-17
激趣教學點燃魅力語文論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