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娛樂信報 2002-11-12 記者杜丁
今年秋季,北京市全面啟用了新教材,進行了教學改革。這些改革進行得怎么樣?近日記者走訪了一些學校,發(fā)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課堂”成為新興的教學方式。
日前,北京五中分校初一(4)班的學生,在政治課上表演了根據(jù)莫泊桑的《項鏈》改編成的話劇。“玲……”上課鈴聲響畢,第1組的幾個同學走上講臺。不,應(yīng)該是羅瓦賽爾夫人和她的女友。她們在公園里見面了:“嘿!”女友驚詫地問道,“我是你十年前一起畢業(yè)的同學,后來嫁給了羅瓦賽爾的那個,你不記得了?”“噢,你怎么變得那么老呀?”……“對不起,那條鉆石項鏈是假的”。
“看完了話劇你們有什么感想?”“虛榮是要不得的……”當學生紛紛說出感想后,政治老師總結(jié)道:“同學們,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自信’與‘虛榮’。”整堂課,老師只講了兩句話,但學生卻學到了本堂課應(yīng)學到的知識。
在石景山實驗小學三(1)班的口語交際課上,一開始上課,學生們就紛紛模擬節(jié)目主持人播報早間新聞。當于海紅老師宣布“新聞就播報到這里,讓我們一起進入廣告時間里”時,教室里頓時沸騰了:有邊唱邊表演的,有合作模仿電視廣告的,還有的帶著濃重的地方口音說相聲的……之后,于老師又啟迪學生自己試著設(shè)計一則廣告。在45分鐘的課堂上,于老師講話的時間一共不超過10分鐘。“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方式取代傳統(tǒng)方式,讓學生思維的獨創(chuàng)性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政治課互動課堂學生成主角]相關(guān)文章:
1.導學互動心得體會
2.《主角》閱讀答案
4.晚會互動主持詞
5.激勵團隊互動語錄
6.幼兒英語互動課件
10.高中政治課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