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2002-12-20 馬威
十年前,精誠文化學校誕生了,當時在人們眼里,它還是個以教授少兒英語為主的業余培訓班。很多家長打電話,總是先說“是精誠英語學校嗎?”誰也沒有考慮到“文化”對這所學校意味著什么。“文化”,對這個業余培訓學校似乎是一個多余的注腳。
一所學校的名字,是想讓學校的創辦理念以最響亮的方式推廣到社會上。精誠文化學校這個名字是創辦人王國欣賦予的,所以他對學校的期待就不僅僅在于業余培訓性質的學校,“文化”二字融進了辦學者對學校的全部期望,“我們不是辦班而是辦學”王國欣在學校創辦之初思考最多的就是學校的發展方向。
家長送孩子來學英語,盼的是第一天就學“ABC”,一個星期就會寫單詞。有的英語班迎合家長心理,讓學生多寫,多背。結果孩子學習興趣沒了,對英語產生了隔膜。
王國欣想和別人不一樣,他想讓孩子在全日制課堂之外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精誠十年,王國欣校長用心血點滴積累,用執著,熱情,忠誠,讓社會認可了精誠,認可了“文化”之中的含義,它有一呼百應的名師文化,有精益求精的教學文化,有執著踏實的員工文化……
使孩子喜歡老師,建立自信,熱愛學習
在精誠的課堂上,老師經常對孩子說“你最好怎樣”、“你要是怎樣,我就更加喜歡你了”、“如果你是我的朋友,你就會怎樣”。精誠將這樣的教育方法命名為“樂勉”式教學法。目的是使孩子喜歡老師,建立自信,熱愛學習。
精誠畢竟是業余培訓學校,學生人數眾多,素質參差不齊,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老師的素質就要很高,老師的素質如何衡量和體現呢?精誠學校的教師高峻說:“可能只能用愛來衡量老師的一切。愛會使我們寬容,愛會使我們富有耐心,對待有問題的孩子,我們心里總是想他還是個孩子,他所做的錯事,他的缺點都是因為他曾經在家庭或其他方面受到過傷害。我們只想讓他們在精誠的課堂上彌補所失去的東西。”
現代教育界對好教師的要求不僅僅是學歷和知識上的,一個好教師應該營造富有人文氣息的學習環境,并指引孩子走上智慧型的人生道路。
在學習過程中懂得做人的道理
精誠的課堂承擔了教書和育人的雙重使命,在課堂上,教師給予孩子很多人格養成方面的教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在與老師、同學關系融洽的同時也增強了做人的自信心。
少兒哲學課是精誠自行開發的一個創新學科,通過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培養孩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建立初步的辨證思維方式。它不是全日制學校開設的課程,沒有成績方面的考核。這樣的課上,老師就盡量創設寬松的教學氛圍,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任課老師劉丙辛說,少兒哲學的教學目標是要教給孩子們學會思維,思維是在知識的范圍里抽象出來的東西,不能光憑老師講,要靠學生在實踐中的領悟。在講辨證思維的時候,劉老師設計了一堂繪畫課,讓學生畫出一棵大樹,要突出這棵樹的“大”。孩子們畫完的時候,劉老師被學生的想像力所折服,有的孩子在粗粗的樹干旁畫了一個小小的大象;有的孩子在樹冠周圍畫下日月星辰;有的孩子的樹根下畫下一座城市……
[用文化創設素質教育天地]相關文章:
1.天地人識字教案
2.天地人精彩教案
5.我的小天地課件
7.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10.天地人優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