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 2003-01-16 記者 狄多華
直到1月12日下午,兩個班98名同學的882份試卷全部閱完,王雪梅、柴宏林兩位女老師才相視而笑,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在這之前期末考試的幾天里,身為蘭州十二中初二(7)班和初二(8)班班主任的她們,整日“坐立不安”。元旦前,從校長那兒得知學校要將第二輪無人監考的試點擴大到她們所帶的兩個實驗班時,她們共同的反應是驚訝。
她們擔心孩子們的自制能力,怕試驗砸了鍋。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她們回到班里征求同學們的意見。王雪梅所帶的(7)班,百分之八九十的同學表示贊同。柴宏林所帶的(8)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同學表示反對,理由是“肯定會有人抄”。“即便我不抄,別人也會抄。別人抄了,我看著心里不服氣,也會忍不住。”
但結果令她們一樣欣慰。考試中,她們在教室外不定時地“窺視”,沒有發現任何“有價值”的情況,考場內異常安靜,連左顧右盼的都比有監考老師的考場要少。閱卷結果表明,同考場同學9門功課試卷都沒有雷同,征求任課老師對所有同學的成績意見,也沒發現意外的大起大落,均顯平穩正常。
1月11日,記者來到靜悄悄的初三(2)班教室,黑板上寫著“無人監考考場”、“文明應考光榮,違紀作弊可恥”的字樣。
是3封學生的建議信讓校長決定設立無人監考的試點。
“尊敬的校長:您好!本學期的期中設立就要來臨,對于這次的期中考試,我有一個建議,希望您能采納。我希望這次的期中考試不用老師來監考,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是為了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考試的本質,而在平時更加努力地學習,來爭取好成績。其次,是為了同學們的將來著想,這樣做會有利于培養同學們的自覺性,使同學們受益終身……”這是本學期期中考試前吳榮澤校長收到的一封信。
作為一個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吳榮澤深知校園作弊之病“久治難愈”。他說,為防止學生作弊,學校把兩人一桌變為單人單桌,把同班同場考試變為異班交叉“作業”,把一份試卷檢驗高低變為 A B卷混合進行。考場內的監考老師也由一人增至兩人,可謂想盡辦法,但仍然難以根除“頑疾”。他透露,實施無人監考,除了出于對同學們的信任,還試圖找到一條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途徑。
結果出奇的好。有同學私下議論時直喊沒想到自己能管住自己:“既然學校信任我們,我們就不能給自己丟臉,給班級抹黑。我們這個年齡段需要別人認可和鼓勵。”
一個學生說,說是無人監考,實際是更大的檢驗,是變一人監考為多人監考,是對我們良心的檢驗。以前每到考試,壓力就很大。現在不能說沒有壓力,但至少減了一半。沒有老師在身邊轉來轉去,感覺輕松了許多。
蘭州大學教育學院王根順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人監考是兩種信任感的體現,一是同學之間,二是師生之間。在老師的監考下,一些學生沒有將考試作為一種檢測自己的手段,而是當成一種任務去完成,只想怎樣弄個高分去向老師、家長交差。而無人監考讓學生充分感受了老師對自己的信任,這種信任促使他們做出相應的回報。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識。
說到為什么“無人監考”還沒有大面積推廣,王根順教授打了個比方,這就像超市的監控器,也許形式上不存在,但人們的心中早已存在。
[蘭州十二中期末試點無人監考]相關文章:
1.無人生還語錄
2.無人機教學課件
3.無人同情閱讀答案
5.蘭州大學簡歷模板
6.個人期末總結
7.期末老師評語
8.學生期末評語
9.期末老師的評語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