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受敵與研究性學習--蘇東坡學習法之二(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9-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周魯  

   治學要求博也要求精。要做到既博又精,不妨學學蘇東坡的“八面受敵”學習法。東坡在《與王癢書》中說道:“欲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興亡治亂圣賢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概言之,東坡認為讀書想要有所得的話,可以先確定一個專題去研讀它,然后再換另一專題研讀,如此反復,就可以做到既博又精。“而他日學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等學成的時候,面對各方面的問難都能應對,面臨各種需要都可以應付,與那些讀書隨意瀏覽的人相比,是不可相提并論的。東坡提倡的這種學習方法,其基礎在于精讀,精中求博,逐步拓展,求深求廣,很適合于中學的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以模擬科學研究的方式,運用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識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以類似科學研究經驗的獲得為本位。研究性課程與學科課程的不同,在于前者以獲得科學研究的操作手段和經驗為主要目的,同時,通過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去拓展并獲得新的知識;而后者則是以學科教學目標按部就班獲取新知識的過程。研究性課程的類型之一便是專題性研究,可以在學科內選擇確定某一課題,也可從跨學科,如文科綜合性或理科綜合性選擇課題,也可以在社會生活中捕捉某個社會熱點或身邊令人感興趣的問題為課題進行研究。課題一經確定,便要擬定研究方案和工作計劃,通過參觀考察或查閱文獻,搜索采集資料,進行資料的梳理、分析、綜合,篩選出有效信息,經過整理研究,判斷推理,去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推導出一定的結論。由于整個研究是模擬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學會并積累豐富的主動學習和類似科學研究的實踐經驗,培養起自己獨立學習知識和研究問題的能力,提高我們的思維水平;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由于一度擁有豐富的資料,涉獵多方面的知識,也會使我們獲得許多新的知識和見識;而研究的結果經過論證鑒定,也能增長我們的識別能力、判斷能力。最后的研究結果不是成果的最重要的形式,所經歷的過程及其收獲卻是至為珍貴的。

    有人曾問蘇東坡:“公之博治可學乎?”東坡答曰:“可,吾讀《漢書》蓋數過而始盡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貨財之類,每一過博求一事,不待數過而事事精核矣。參伍錯綜,八面受敵,沛然應之而莫御焉。”東坡之精,來自精讀,每讀一遍抓住一個專題,幾遍之后,對書中多方面的精髓便弄懂了,而至于博。這種學習法不是能給人許多啟示么?

 作者郵箱: wgd_50119@163.com

[八面受敵與研究性學習--蘇東坡學習法之二(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拼音快速學習法

2.蘇東坡贊茶的古詩

3.小學拼音學習法

4.蘇東坡傳讀后感【精品】

5.儋州蘇東坡導游詞

6.蘇東坡傳讀后感

7.

8.摘抄蘇東坡傳好段

9.《蘇東坡傳》的讀后感

10.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视频激情欧美第一区 | 亚洲色另类图片综合小说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线路 | 无遮挡十八禁在线视频国产 | 久久在国产精品视频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你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