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創新:全國各地學校在行動

發布時間:2016-1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教育報     2003-01-24     記者 胥茜 郭炳德 

 

  四川省宜賓一中 

  讓教學增效率 

  1 在宜賓全市以至四川全省,老牌省重點校宜賓一中以“教學質量高”而聞名,宜賓市教育教學改革每一個時期都留有一中人探索的腳印與辛苦的汗水。只是,人們看得到的指標卻是一中連年創造的“升學率”與連年突破的高考上線人數…… 

  平心而論,一中人也曾為高升學率陶醉過、狂喜過,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國家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一中人漸漸發現,已經習慣的課堂教學中的一些觀念與做法日漸暴露出其弊端。 

  學校需要尋找“再生點”,需要一個讓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嶄新支撐!去年8月,新一屆校領導班子接過沉甸甸的一中大旗,開始走上一條大膽創新之路,這第一關,就是從教學改革入手。 

  2 學校新任領導班子認為,實施新課改,最大的問題是教師觀念的轉變,而要完成這一轉變最有效的途徑除了大膽實踐還是大膽實踐。只是,如何實踐? 

  經過一個暑假的醞釀、討論并征求意見,去年秋季開學,一個規劃完整、內容翔實、措施具體的《宜賓市一中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出現在全校教師的面前。《方案》是一個有理論、有綱要、更有操作辦法,融會了前沿教育理念與現代教育思想的最新版“課堂全方位操作手冊”。 

  校長伍小兵認為,對教師隊伍的建設與要求,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中、口頭上,而是要拿出實實在在的培養計劃與可考核的目標,要讓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學校辦學思想的有力傳播者與積極實踐者。所以,《方案》的出臺對宜賓一中的教師來說,既是一種看得見的壓力,也是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工程正式啟動的號角。 

  學校發給每位教師人手一份《方案》,要求教師備課、上課都必須參照其內容,學校將不定期聽課、評課并打分。教師們開玩笑說:“現在是課本可以忘帶,《方案》不能不帶。” 

  縱觀整個方案,其最具創意、在校內也引起較大爭議的一點,就是將課堂教學分為文科課堂基本要素和理科課堂基本要素。文科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為:創設情景、激學導思、引議釋疑、點撥提高、精練強化。理科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為:創設情景、設疑引探、辯疑解難、釋疑鞏固、精練強化。對每一個基本要素,《方案》都做了多方面的要求與設想。 

  3 《方案》的出臺在學校內部引起的震動是多方面的,各種聲音都有-- 

  年輕教師大多歡迎。除去其理論高度之外,《方案》還凝聚了一中幾代人長期教學實踐中最寶貴的經驗。“濃縮的都是精華”,年輕教師不僅獲得了寶貴的經驗,更縮短了成才的時間。 

  部分教師有疑惑。這不是讓課堂模式化嗎?如何體現教師個性?學校對此有明確的答復,我們要求教師完成課堂基本要素,但更看重要素之外的發揮與創造,鼓勵創新,歡迎新風格教師的出現。 

  還有反對聲音。文科因素、理科因素的提法是否科學?是不是推進速度太快,面積太大,應該先搞試點?伍小兵的回答是,《方案》確實需要實踐的檢驗與不斷的完善,但是,一中的發展道路不是等出來的,也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應該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闖出來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方案》僅推行兩個多月,一些轉變已然顯現。教師們發現,遵照《方案》,課堂變得更加活躍了,上課輕松了,學生們很喜歡。 

  讓《方案》經歷的最嚴峻考驗的是學校“第七屆青年教師優質課”賽課,這項作為該校傳統項目的賽課活動,由于被賦予了更多的“創新因子”,而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焦點一:賽課教師激增,學校要求全校88名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全部參加,新來的教師也不例外。 

  焦點二:活動更為規范與嚴格,學校專門從宜賓學院、市教科所請來評委,評分標準以《方案》為主要參照,嚴格打分。 

  在長達兩周多的賽課中,年輕教師以他們驚人的領悟力、理解力與創造力,向全校教師及一些外校觀眾呈現出了幾十堂與新課改精神緊密結合、高水平、高質量同時又風格各異的課堂。 

  4 “《方案》是‘前車’,考核是‘后炮’”,緊隨著《方案》出臺的是《宜賓市第一中學校崗位目標責任及考核實施細則》。 

  據伍小兵介紹,新考核與過去最大的不同在于加強了對教師的過程管理,看重教師全年工作的過程而非僅僅是一個結果。 

  畢業于宜賓一中、剛剛參加了全省青年教師風采大賽的常江老師說,過去對教師的考核“教、考”不統一,教師想進行一些嘗試,卻由于得不到考核上的支持,只能作罷。現在,教師考核重在看過程,支持嘗試,允許創新,對教師來說是非常有力的鼓勵。 

  河南省中牟縣直屬一小 

  向課堂要質量 

  “學生作業的多少并不能和學習質量的高低成正比。”這是河南省中牟縣直屬第一小學校長張青梅從師多年的切身體會。她認為,只有抓好課堂教學這個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努力提高效率,讓學生從“學會”到“會學”,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真正提高學生素質。 

  近年來,中牟縣直屬第一小學一直倡導“向40分鐘要質量”,把“高質量,輕負擔”作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總目標,卓有成效地實施“減負工程”。 

  首先從“三個控制”做起,即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任何人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標準;嚴格控制學生在校時間,任何人不得加班加點給學生補課;嚴格控制學生的書包,任何人不得向學生濫發復習資料。 

  為確保“三個控制”的落實,該校制定了6條措施:課堂教學中貫徹“三為主精神”--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課堂作業高年級一般在課內或自習時間完成,中低年級必須在課內完成;各教研組要統一每天家庭作業的內容、要求和分量;每天必須按課表上課,下午放學一律“靜校”;班主任負責平衡“學生一日作業量”;月末對執行“減負”規定情況進行考評,并納入《教職工月考評》工作當中。 

  在抓好“減負”的同時,該校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先后成立了30多個興趣小組。其中,學科類重點開展朗讀、寫作、微機等興趣小組;體育類重點開展田徑、球類、體操、武術等活動;文藝類重點開展舞蹈、鼓樂、戲曲、合唱等活動;書法類重點開展書法、繪畫等活動;綜藝類重點開展紅領巾小記者團、小交警隊、攝影小組等活動;科技類重點開展小制作、小發明、小創造活動。學校還在不收費的情況下,利用“雙休日”辦起“特長班”,成立以寫作為主的“新芽文學社”,以繪畫為主的“書畫班”,以民族器樂為主的“民樂班”,組成了校民樂隊。每到活動時間,學生們紛紛走進自己喜歡的小天地、小舞臺,展示自己的個性、釋放自己的潛能。許多家長驚喜地發現,自己的孩子參加“興趣班”以后,學習成績上去了,思維行動敏捷了,生活能力提高了。 

  如今,該校不僅成為鄭州市藝術教育的一面旗幟,而且還被命名為“全國素質教育實驗基地”。 

[教育創新:全國各地學校在行動]相關文章:

1.寓言與創新教育論文

2.創新教育論文

3.創新教育論文題目

4.學校安全教育教案

5.學校管理創新成果論文

6.寓言與創新教育論文精選

7.教育教學創新能力試題

8.學校教育講座主持詞

9.學校的安全教育教案

10.學校安全教育的論文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日本国产欧美三级在线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作爱视频 | 婷婷色综合aⅴ视频 | 先锋资源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精品 | 亚洲国产2020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