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光遠中學 王新偉
我班一學生叫李凱,其父母是街上的小商販,每天早出晚歸,無暇顧及孩子。李凱自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不遵守紀律,經常遲到,不寫作業更是司空見慣,學習成績一直很差。
平時我一發現他犯錯誤,氣就不打一處來,動輒嚴歷批評,他對此早已習以為常,照樣我行我素,有時,我把他叫到辦公室談心,他也一言不發,看來內心有抵觸心理。去他家家訪,得知其父母忙于生意,實在沒時間管孩子,既是管也不見成效。
為此,我一方面認真思考,不斷總結經驗;一方面認真學習現代教育理論,悉心研究兒童心理學,終于摸索到一條轉變李凱的方法。
一、用真誠的愛溫暖學生
原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說過“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碧K霍姆斯基說過:“教育教學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道德的基本要求”。
要做到關心愛護學生,首先必須全面深入地熟悉學生,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用愛心滋潤學生的心田。
我經過了解得知,李凱經常不吃早飯,于是我就上班時給他帶了幾塊蛋糕,放到辦公室里,下第一節課后,我把他叫到辦公室,他以為又要挨批評,低著頭站在我的辦公桌前一動不動。當我給他蛋糕時,他愣住了,用疑惑的目光看了看蛋糕,又看了看我,半天沒接,我微笑著說:“吃吧,吃飽了好上課!彼怕痣p手,接過蛋糕,這塊蛋糕他吃得很慢很慢,看得出,他內心充滿了感激之情。
一天上課時,他突發肚子痛,痛苦萬分,我立刻把他背到學校診所,結果是得了急性腸炎,需要輸液。我一直守在他身旁,輸完水又把他送回家,并給他補課。等他病好后回到學校,我發現他變了許多,比以前聽話了,上課認真聽講了,作業也按時寫了。一次,我在他作業本里看到一張寫給我的信:“老師,我以前以為你只喜歡學習好的學生,可是我錯了,您對我太好了,我今后一定好好學習,不讓您失望”。看完后,我的眼睛濕潤了,我知道:是我的愛心喚醒了他。
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加拿大病理學家岡斯謝爾耶所做的大量心理試驗證明:學生的極度疲勞,往往是由于經常失望和失敗造成的。如果學生經常處于成功的環境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他們就會爆發出內在的學習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積極主動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盡量地為李凱設置一些難度低的問題,用充滿期待的目光望著他,漸漸地,他終于鼓足勇氣舉起右手,他的回答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他終于體會到了成功的樂趣。此后,他膽子越來越大,經常得到我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我那充滿激情的話語,像春天的甘露不斷滋潤著他的心田,他的學習在不斷進步,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三、目標激勵,培養自信心
在轉變李凱的過程中,我還非常注意目標的激勵作用,因為只有確立了目標,行動的動力和熱情才會激發出來。于是,我就幫助李凱制定了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幫助他把大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我給他確立的第一個小目標是下一次考試力爭及格。為了幫助他實現目標,我開始利用業余時間給他補課。一次次小目標的實現,都給他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大大增強了他的自信心,一學年結束了,期未考試他的語文考了90分,數學考了95分,其它各科成績都很好,成了一名上游的學生。
在李凱同學的轉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教師只要把真誠的愛灑向學生,用愛心溫暖學生,就能喚醒學生,愛心是實現后進生轉化的基礎。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實現后進生轉化的不竭動力。運用目標激勵學生,為學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就能鼓起學生轉化的勇氣。
[一位后進生的轉變(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0.教師德育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