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給孩子留些空間

發布時間:2016-6-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教育報   2003-07-27   舒 毅

 

   每當看到年輕夫婦們領著小孩去學琴、學畫、學外語、學跳舞唱歌,擠車趕路,求人花錢,風風火火趕場子的樣子,頓生頗多感慨。 

  家有讀書郎,急壞爹和娘,這是中國大多數家長的寫照。為了孩子的成長,父母真是費盡心機,可他們更多的時候并沒有急到點子上,甚至往往更像“太平洋上的警察。”對孩子管得太多、太細,把孩子的空間擠占得無以復加。 

  來自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的調查顯示,不少家長承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就是警察,稍微寬松一點的,也是“裁判”和“嚴師”。一些家長到了與孩子“同進同出”的地步,盯住孩子。這種“嚴防死守”的戰略,如今正成為許多家長管教孩子的經驗。 

  據《知心姐姐》雜志社最近完成的一項讀者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被訪中小學生家長為自己孩子的學習著急上火,認為孩子只知道“貪玩”,不著急學習。但是,針對中小學生的調查結果卻顯示,72.3%的被訪中小學生卻認為自己一直在為學習、考試而緊張、焦慮。 

  這樣造成的結果是什么呢?

  一是孩子的天性被逐步抹殺。就說玩耍,這本該是孩子的天性,如今不少孩子偏偏就沒有這種天性,長的要么是胖墩兒,要么像“豆芽菜”。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規定:“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閑暇,從事與兒童年齡相宜的游戲和娛樂活動,以及自由參加文化生活和藝術生活。”但我們的孩子卻沒有自己的空間,他們過早地帶上了沉重的希望和功利的學習枷鎖,致使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想象能力減退。 

  二是造成溝通障礙。大多數學生家長和孩子之間溝通不暢,相互理解不夠,存在著認識上的巨大差異。在家里,每個家長都會自覺不自覺地把學習作為中心詞,千言萬語濃縮成一句話,那就是“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好學校。”其他幾乎無話可說,而孩子們也不愿意跟父母訴說心事,父母和孩子之間成了這樣一種契約關系,即我給你吃、給你穿,滿足你的一切需要,但你要給我好好學習,爭口氣,上大學。一旦孩子“失約”,父母就會“翻臉不認人”,非打即罵,亦或訴苦。如此這般樣的親子關系,怎么能讓孩子體會親情呢?這幾年,不斷有青少年弒父母的現象,難道與此無關嗎? 

  三是造成能力缺失。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的賜予,其他一切就都要通過勞動獲得。但家長把孩子管得這樣緊,而且僅限于學習上,學生的其他社會能力能發展嗎?結果,孩子上了大學還不敢獨自出門,上學還要請保姆,這是我們需要的教育嗎? 

  只有真正把屬于孩子的空間還給他們,讓他們從單一的學習中解放出來,讓他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他們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 

 

[多給孩子留些空間]相關文章:

1.空間說說帶圖片

2.空間說說句錄

3.傷感空間說說

4.踩空間好句子

5.qq空間說說

6.qq空間心情說說

7.空間晚安說說

8.經典空間說說

9.情感語錄說說空間

10.QQ空間兄弟說說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 思思热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456在线 | 日本美女不卡在线 | 日韩制服丝袜片中文字幕 | 色综合AV激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