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中的串講法 李鐵(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6-7-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串講法”是指以教師為主導,以板書為綱,以逐段逐詞講解為主,輔以少量提問的一種傳統教學方法。但隨著語文教學的改革,一些新名詞的出現,有人將串講法等同“滿堂灌”。以致教學法花樣翻新,“串講法”無人問津。筆者覺得在一些文學性較強的語文課教學中,“串講法”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法。就是大學課堂,許多名老教授仍采用此法。當然中職語文教學不能和大學課堂相提并論。因為大學教授是成一家之言,老師通過立言,建立自己的學術體系。但對名家名篇,以老師為主導,帶領學生逐段體味名篇之精髓仍十分可行。筆者同許多人談過他們的語文老師,大家印象最深的是老師“講”課的神采,許多人若干年之后還能記住老師講課時的衣著神態,音容笑貌。可見“講”在教學之中十分重要,不然現在的網上多媒體完全可以取代老師。其實老師的串講就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優美的字句,生動的形象,通過老師的串講(包括眼神,表情,語氣,語調,這也是一個實時交流的過程,老師要通過觀察學生的反應來調整自己),使學生身臨其境,真個是講的活靈活現,聽的有滋有味。是、非、美、丑,忠、奸、善、惡早已潛移默化,植根學生心中。即使是“灌”,也“灌”得大家精神飽滿,心情舒暢。下面以小說《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中職成教版),散文《荷塘月色》(中職嶺南美術版),詩歌《沁園春長沙》(中職嶺南美術版)三種不同體裁的文體為例,來談一下“串講法”。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是《水滸》經典篇章。老師按故事情節,逐段講解,從翠蓮哭訴開始,邊講邊板書(側面交代鄭屠:欺男霸女,橫行鄉里,無惡不作),未見鄭屠,已使學生感受鄭屠之可惡,待到正面寫鄭屠,又板書(袒露腹部,躺在太師椅上,指手劃腳)。鄭屠的不可一世讓學生覺得可氣。而智深則從向李忠借銀講起,到丟杯盤碗盞,到打店小二,到戲弄鄭屠,老師著重講的是買肉,板書(先要瘦的,再要肥的,最后要軟骨)讓學生覺得智深可愛。可嘉、可敬。此時,學生愛憎已經分明。等講到鄭屠提刀和智深拼命時,學生早已覺得鄭屠非教訓不可。當講到智深三拳打死鎮關西時,學生已完全進入角色,老師著重講三拳,板書(彩帛鋪,醬油鋪,水陸道場),其實此三拳可概括為眼冒金星,兩耳轟鳴,鼻竅流血。為什么作者不厭其煩去寫這么多呢?這里可以向學生提問。因為是向大家集體提問,所以下面的答案比較多。老師總結,這樣寫可以把魯智深伸張正義的精神表現得淋漓盡致。此時學生叫好之聲不斷。師生們一同進入了一個情感的審美過程。魯智深嫉惡如仇,除暴安良的形象已躍然紙上,美丑善惡一目了然,到分析人物形象時,由于前面的鋪墊,水到渠成,老師輕輕一問,學生大部分能回答。學生通過老師的串講感受到了魯智深這個形象的人性美,人情美。整堂課,老師很少發問,但通過老師的再創造、再加工,使整堂課高潮迭起,收到良好的效果,課后有大部分同學借閱水滸。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公認的名篇。老師示范誦讀之后,開始串講。著重講第四自然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先從動詞入手,講述此文中一些經典字句,如“瀉”,“浮”,“籠”,“畫”。再到比喻,如“亭亭的舞女的裙”,“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似籠著青紗的夢”。當然對這些優美字句的賞析可以用提問法,啟發式教育法。比如為什么要用“瀉”而不用“流”或者“照”,為什么要用“浮”而不用“升”等,為什么要用“畫”而不用“印”等。但朱先生用詞的獨到,使許多學生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如果憑提問,讓學生歸納總結則費時不討好。老師串講也有“問”,但是是設問,即自問自答。這樣既能讓大多數學生有興趣,又能讓學生漸漸體味到朱自清先生文章精妙。朱先生的語言美讓學生贊嘆不已,當然此段板書十分重要也即按層次的劃分板書。按照教學要求,當場就有幾位同學就背誦4-6自然段。因為老師的串講已使文章脈胳清楚,即文章按“荷”,“塘”,“月”,“色”的順序來寫,背誦當然就容易。

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是一首詞,此篇教學也是采用串講法,但略有不有同。實施過程中先讓學生齊聲朗讀二遍,先熟悉此詞。然后老師串講,也即是逐句賞析。先講上闕:上闕寫長沙橘子洲深秋的景色。起句一個“獨”字,境界全出。點出古來英雄皆寂寞的意境,一個特立“獨”行的,“獨”步千古 的英雄形象浮現在我們眼前。接下來一個“立”字更是頂天“立”地。板書(“獨”和“立”字)本是深秋時節,秋風落葉,但毛主席眼前卻是生機盎然:紅葉,綠水,魚翔,鷹擊。他仰觀長空,俯視水底,遠望群山,近看漁帆。這種開闊的視野,寬闊的胸懷,說頂天立地一點不過分。可細講“染”,“碧”,“爭”,“擊”,“翔”等字。萬類霜天競自由,追求自由,競相向上,這是宇宙萬物的本性。

再講下闕:回憶青年時代的學生生活,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二句,用詞簡潔,但讓人感到豪氣沖天。砥柱中流,劈波斬浪的英雄氣慨表現得淋漓盡致。可細講“恰”,“正”,“方”,“糞土”,“遏”字。最后一句“誰主沉浮”,已經含蓄表達了應該誰主宰國家的命運。講述此詞,課堂很靜,明顯學生在沉思。可以肯定學生對此詞不完全懂,但這正是詩歌的魅力-韻味無窮。同樣也達到了教學目的,因為老師的慷慨激昂和同學的沉思會引導學生反誦讀,探究此詩。隨著學生閱歷的增加,這首詞的效果可以說歷久彌香。因此,在詩歌教學中,并不見得一定要完全懂。似懂非懂可能是最佳境界。但老師一定要“講”,充滿激情的“講”。這樣才會感染學生探究古詩詞的奧秘。

實踐證明,串講法并非一種過時的方法。串講法以講為主,并非只講不練,只講不問。以老師為主導,也不是不理學生,任何時候學生都是主體,只有把握了學生,才能當好主導。要收到好的效果,一要視所講的課文,比如一些經典名篇。二要吃透課文,關鍵在于老師要有廣博的知識和良好的口才。如果老師沒有激情,講得干巴巴的,又沒吃透課文,則無論什么方法都有是白搭。總之,教無定法,能使學生滿意,達到師生互動,就是好的方法。

[語文教學中的串講法 李鐵(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學憲法講法讀后感

2.比賽主持稿串詞

3.元旦串詞節目演講稿

4.初中心理健康說課稿

5.初中心理優秀說課稿

6.初中心理說課稿模板

7.幼兒園教案:串串

8.教師節活動主持詞串詞

9.教師節歌詠晚會主持詞串詞

10.教師節晚會主持詞串詞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一级一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 | 原创AV巨作无遮挡国产 | 亚洲区自拍偷拍视频 | 在线免費看的H人成动漫 |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色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