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m9932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直接進入課題,提示作者,提問引起學生注意:
問:生命是什么?為什么可敬?又怎么可畏?
二. 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要求學生領會:
1.課文寫了件什么事?
2.作者從這件事中感悟到了什么?
三. 提問討論。
1.根據剛才的兩個問題,引導學生把課文分為兩個部分,并歸納大意。
〖第一部分(1、2段):描寫所見到的景象。
第二部分(3、4、5段):書寫自己的感受!
2.請一個學生復述作者所看到的景象。要求說出開始時的神情,隨后的變化,第二天的情態,并說清楚其原因。
〖突出:幾棵樹、飄散──云庫──整個下午、整個晚上、漫天都是
不經意──吃驚──詫異和震撼〗
。常诙糠肿髡邥鴮懥俗约旱母惺。找出表達作者感受的詞語和句子。(主要讓學生通過具體的語言領會作者的感受。相關的詞語同時要求學生翻書理解。)
〖詞有:折服、敬畏、碰撞、感動。句子有:○1我幾乎第一次遇見生命。○2我不能不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所感動。○3那顆種子曾遇見了一片土地,在一個過客的心之峽谷里,蔚然成陰,教會她怎樣敬畏生命。〗
。矗髡邽槭裁础罢鄯、“敬畏”?
〖因為我“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所感動”,為“造物者驚心動魄的壯舉”所感動。
5.為什么說生命的“投資”是“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
〖因為樹不分晝夜的飄送種子,為播撒后代竭盡全力,而成功率卻極小,或許其中“只有一顆種子足以成樹”!
6.為什么說“我幾乎是第一次遇見生命”?
〖作者以前對生命的形式和意義并不經意,只是把它看作一種具體的物的生存方式,而沒有去思考它們的作為“生命”的本質意義。而這次飛絮飄種的情景,引發作者第一次對“生命”的本質意義的感悟,她感悟到生命的本質意義在于──無私地傳遞生命,不惜代價,不求回報,頑強執著的,驚心動魄的精神!吧痹谶@里已不是一種具體的植物或動物,而是一種普遍的抽象的生命,即本質意義上的生命,或生命的本質意義!
7.文章最后一句話應怎樣理解?(這個句子比較復雜,可以分成幾個小問題去啟發學生理解。)
〖“土地”比喻心田,即“心之峽谷”;“敬畏”應是“敬重,不敢輕視”的意思。這個句子含蓄地寫出了由樹木飛絮飄種所得到的人生感悟──敬畏生命,即生命是神圣的、無私的、頑強的,要熱愛生命、敬重生命。這種感悟經過作者長期的觀察和深思,已經形成了一種深刻的理性認識,所以把它比喻為成長在心之峽谷的一棵蔚然成陰的大樹,不僅讓“我”懂得了敬畏生命,而且還讓“我”懂得了“怎樣敬畏生命”。〗
8.作者在文章末尾表達的情感與前面有甚么不同?
(理解文章情感發展的線索)〖不經意──吃驚──詫異和震撼──折服、敬畏──蔚然成陰〗
四. 總結。(提問回顧前面講過的重點)
1.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表達了一種什么情?
2.文章以什么為線索?(略)
3.在你所感受到的生命現象中,有什么讓你感動的地方嗎?(如有時間可讓學生討論。)
五. 布置作業。
1.解釋預習提示要求積累的詞語,并分別造句。
2.回答練習第一題的兩個問。
附板書設計:
敬畏生命
張曉鳳
第一部分(1、2段):描寫所見到的景象。
幾棵樹、飄散--云庫--整個下午、整個晚上、漫天都是
第二部分(3、4、5段):書寫自己的感受──敬畏生命,即生命是神圣的、無私的、頑強的,要熱愛生命、敬重生命。
感情線索:不經意──吃驚──詫異和震撼──折服、敬畏──蔚然成陰
[敬畏生命(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敬畏生命的教案
4.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8.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