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絳,字深之,趙郡贊 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

發布時間:2016-8-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李絳,字深之,趙郡贊皇人。擢進士、宏辭,補渭南尉,拜監察御史。元和二年,授翰林學士,俄知制誥。皆不離內職,孜孜以匡諫為己任。六年,拜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帝嘗稱太宗、玄宗之盛。絳曰:“陛下誠能正身勵己,尊道德,遠邪佞,進忠直;與大臣言,敬而信,無使小人參焉;與賢者游,親而禮,無使不肖與焉。去官無益于治者則材能出斥宮女之希御者則怨曠銷將帥擇士卒勇矣官師公吏治輯矣。法令行而下不違,教化篤而俗必遷。如是,可與祖宗合德,號稱中興,夫何遠之有?言之不行,無益也;行之不至,無益也。”帝曰:“美哉斯言,朕將書諸紳。”即詔絳與崔群、白居易等搜次君臣成敗五十種,為連屏,張便坐。帝每閱視,顧左右曰:“而等宜作意,勿為如此事。”

絳見浴堂殿,帝曰:“比諫官多朋黨,論奏不實,皆陷謗訕,欲黜其尤者,若何?”絳曰:“自古納諫昌,拒諫亡。夫人臣進言于上,豈易哉?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晝度夜思,始欲陳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將以聞,則又憚而削其半,故上達者財十二。何哉?干不測之禍,顧身無利耳。雖開納獎勵,尚恐不至。今乃欲譴訶之,使直士杜口,非社稷利也。”帝曰:“非卿言,我不知諫之益。”

以足疾求免,罷為禮部尚書。絳雖去位,猶懷不能已。十年,出為華州刺史。寶歷初,拜尚書左仆射。絳以直道進退,望冠一時,賢不肖太分,屢為讒邪所中。文宗立,召為太常卿。四年,南蠻寇蜀道,詔絳募兵千人往赴,不半道,蠻已去,兵還。監軍使楊叔元者,素疾絳,遣人迎說軍曰:“將收募直而還為民。”士皆怒,乃噪而入,劫庫兵。絳方宴,不設備,遂握節登陴。或言縋城可以免,絳不從,遂遇害,年六十七。謚曰貞。

(選自《新唐書列傳卷七十七》,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去官無益于治者 / 則材能出 / 斥宮女之希御者 / 則怨曠銷 / 將帥擇士卒 / 勇矣 / 官師公吏治 / 輯矣

B.去官無益于治者 / 則材能出 / 斥宮女之希御者 / 則怨曠銷 / 將帥擇 / 士卒勇矣 / 官師公 / 吏治輯矣

C.去官無益 / 于治者則材能出 / 斥宮女之希 / 御者則怨曠銷 / 將帥擇 / 士卒勇矣 / 官師公 / 吏治輯矣

D.去官無益于 / 治者則材能出 / 斥宮女之希 / 御者則怨曠銷 / 將帥擇士卒 / 勇矣 / 官師公吏治 / 輯矣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字:又稱表字,舊時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與本名意義相關的名字。

B.誥:古代帝王對臣子的命令或指帝王任命、封贈的文書。“制誥”即承命草擬詔令。

C.侍郎:古代官名,本為宮廷近侍,后為臺省屬官。“中書侍郎”即中書省的副官。

D.謚:謚號是對死去的大臣、貴族按其生平事跡進行評定后,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絳在元和二年授任翰林學士,不久加官知制誥,負責起草詔令。終身在朝廷內任職,勤勉不息以匡救勸諫為己任。

B.李絳對皇帝說,諫官們也很不容易,他們進言時常常晝思夜想,擔驚受怕,開始想陳述十件事,反復增減,最后下情達于君上的有十二件。

C.監軍使楊叔元率領士卒沖進府庫,劫持了府庫守衛的兵士,李絳最后逃走,但還是被亂兵所殺。

D.李絳一生時值中唐,國勢漸衰,他潛心匡時濟世,屢屢上疏,勇于犯顏直諫,多次受到皇帝稱贊。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乃欲譴訶之,使直士杜口,非社稷利也。(5分)

(2)絳以直道進退,望冠一時,賢不肖太分,屢為讒邪所中。(5分)

答案:

10.B

11.D

12.A

13(1)今天想要譴責呵斥他們,使得正直敢言的人閉口,這對社會沒有好處的啊。

(2)李絳言行舉止剛正不阿,名聲在一時無雙,但是把賢良和奸邪分的太清,多次被奸邪讒言所污蔑。

【參考譯文】

李絳字深之,趙郡贊皇人。李絳應舉進士,登博學宏辭科,任滿,補渭南縣尉,拜任監察御史。元和二年,授任翰林學士,不久加官知制誥起草詔令。均未離朝任職,勤勉不息以匡救勸諫為己任。元和六年,授李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皇帝曾稱贊太宗、玄宗時的興盛。李絳說:“陛下若能端正磨礪自己的言行,敬重有道德之人,遠離奸邪小人,進用忠誠正直之人;與大臣談論國事,端肅而誠信,不讓小人參與其間;與賢才游樂,親和而有禮,不讓無才之人參與其間;驅除對治理國家無益的官僚,那么有才能的人就會顯露出來;斥去那些盼望你駕臨寵幸的宮女,那么女子無夫的怨曠就會消散。將帥經過挑選,士卒作戰就會勇敢;百官之長(魯迅解釋“官師”為“考試官”,亦可。)公道正派,吏治就會和睦。法令得到施行,百姓就不敢違反。扎實地施行教化,風俗必定轉化。如此,可以跟祖宗齊名,號稱中興,這會有多遠呢?言而不行,無益;行而不達到最終目的,無益。”皇帝回答說:“這話說得好啊!我將把這話寫在腰帶上。”就下詔讓李絳與崔群、白居易等人搜集編次君臣成敗五十種,做成連屏,張掛在別室里。皇帝每次閱讀到,都看著兩旁的人說:“你們應該下定決心,不要做這些事。”

李絳在浴堂殿見皇帝,皇帝說:“你們諫官有很多集團派別,上奏論述自己意見不實,都陷入毀謗譏刺之中,想要罷黜其中最嚴重的人,怎么樣?”李絳說:“自古以來,納諫昌盛,拒諫滅亡。臣子向皇上進諫,難道容易嗎?君王尊貴如天,臣子低微如地,加之君王的雷霆之威,那些諫官們晝思夜想,開始想陳述十件事,馬上又去掉五六件,到將要把事情講給君王聽的時候,就又害怕而削減一半,所以下情達于君上僅其中的十分之二。為什么呢?擔心遭遇無法揣測的禍患,顧慮對自身沒有好處。即使廣泛采納諫言,給予嘉獎鼓勵,還是擔心諫言不會自然到來。如今竟然想要譴責呵叱他們,讓耿直之士閉口,對國家沒有好處。”皇帝說:“不是你說,我還不知道諫言的好處。”

李絳因為腳病請求免官,免為禮部尚書。李絳雖然離開了宰相的位置,仍然從內心深處不能停止諫言。十年(815),出任華州刺史。李絳進退仕途均奉行正道,一時名望頗大。然而對待賢者與不肖之人態度判然有別,因此被邪惡之輩所忌恨。文宗即位,召李絳為太常卿。大和四年,南蠻進犯西蜀,下詔讓李絳招募兵卒千人赴蜀救援。李絳軍行路不到一半,蠻軍已退,所募兵卒皆返回。監軍使楊叔元素來怨恨李絳,派人迎接并勸兵卒說:“將讓勇敢前進的士卒回到原籍做老百姓。”兵士們都憤怒了,便喧噪聚集涌向府署,劫奪庫中兵器。李絳正與幕僚會宴,來不及防備,就握持符節登上女墻。有人請他縋城出走可以避免兇禍,李絳不從,遭亂兵殺害,時年六十七歲。追封謚號“貞”。

[李絳,字深之,趙郡贊 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1.李絳字深之閱讀答案

2.綠之贊的閱讀題及答案

3.《曾子殺彘》文言文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4.文言文《楚人學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5.《害群之馬》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6.弈秋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7.文言文原文加翻譯

8.狼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9.狼文言文原文翻譯

10.于園文言文原文及翻譯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午夜亚洲理论片在线观看 |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 一级国产精品一级国产精品片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 |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