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于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對于學生學好其他學科、今后工作和繼續學習,對于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和吸收人類的進步文化,提高國民素質,都具有重要意義。
語文教學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聯系現實生活,加強語文實踐,注重培養創新精神,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為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服務。
一 教學目的
高中語文教學,要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培養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培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精神,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二 教學內容和要求
(一)閱讀
1. 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課文。默讀注重效率,具有一定的閱讀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于600字)。
2.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和感情。
3.根據語境揣摩語句的含義,體會語言表達效果。
4. 能對課文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
5.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的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初步鑒賞文學作品。
6. 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5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見附錄一)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用法。
7. 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了解中國文學發展簡況。
8. 課外自讀文學名著(10部以上)、科普書刊和其他讀物,不少于300萬字。
9. 能使用多種語文工具書,學習利用多種媒體,搜集處理信息資料。
(二)寫作
10. 作文要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感情真實健康,力求有創意。
11.理清思路,確定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
12. 根據需要,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
13. 恰當運用敘述、說明、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14.語言要規范、簡明、連貫、得體。
15.養成觀察、積累、思考和多寫多改的習慣。
16.作文一般每學期不少于5次。三年中其他各類練筆不少于3萬字。45分鐘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
(三)口語交際
17.養成說普通話的習慣。
18.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恰當機敏地進行口語交際(包括交談、發言、演講、討論、辯論等)。
(四)課文
課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質兼美,題材、體裁、風格應該豐富多樣,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要體現教學目的,適合教學,有利于開拓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選文以我國現代作品為主,古代作品占有適當比例,兼顧外國作品,比例一般可為5:4:1。課文總數應不少于140篇,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一般各占50%。在全部課文中,文學作品可占60%。
三 教學中應重視的幾個問題
(一) 在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道德修養、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二) 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尤其要重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三) 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
(四) 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努力形成教學個性。
(五) 要密切聯系社會生活,注意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要加強課內外的溝通,可以采用讀書報告會、辯論會、專題研究和社會調查等形式,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還可以組織各種文學社團,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
四 教學評估
教學評估需依據教學大綱的有關規定進行,要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遵循語文教學自身的規律。
對教師的評估要重視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不要以學生的考試分數作為唯一的評估依據。
對學生的評估,要有利于促進不同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有利于學生發揮創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語文考試,要著重考查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要注意引導學生加強積累(考查古詩文的背誦,可限于大綱推薦篇目的范圍)。還要注意檢查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考試方式還要多樣化。要以主觀性試題為主,鼓勵學生有創見,同時,要講究主觀性試題命題和閱卷的科學性。不出怪題偏題和繁瑣機械的題目,不用名詞術語考學生。
教學評估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以利于改進教學,提高質量。
五 教學設備
應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高中語文教學配備相應的設備。
學校要配備充足的工具書、古今中外文學名著、其他人文科學讀物、科技讀物等各類圖書,配備必要的教學掛圖和教學輔助資料,訂有相當數量的報刊,并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配備錄音帶、錄像帶、光盤等聲像資料。有條件的學校還可利用網絡資源。
要配備一定數量的幻燈機、投影儀、電視機、收錄機、錄像機、計算機及其他輔助器材。有條件的學校還可裝備視聽教室、語音實驗室、多媒體教室等。
語文教師應努力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教學設備,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學校應加強對他們的指導和培訓,鼓勵支持他們開發、制作教學課件。
附錄:
一、重點掌握的常見文言詞
二、古詩文背誦篇目
三、課外閱讀推薦書目
附錄一 :重點掌握的常見文言詞
(一)實詞
愛 安 伯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長 朝 池 曾 乘 城 誠 除 傳 辭
從 達 殆 怠 當 道 得 度 短 多
發 方 非 復 負 蓋 鼓 故 顧 固
歸 國 過 何 恨 后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間 見 解 進 盡 就
舉 絕 堪 克 類 憐 臨 彌 名 末
莫 乃 內 判 期 奇 遷 請 窮 求
去 勸 卻 如 若 善 稍 少 涉 勝
識 使 是 適 書 孰 屬 數 遂 率
說 私 素 湯 涕 通 徒 圖 退 亡
王 望 惡 微 聞 相 謝 悉 信 興
行 幸 修 徐 許 陽 要 宜 遺 貽
易 陰 引 右 逾 獄 再 造 知 置
致 質 治 諸 賊 族 卒 走 左 坐
(二)虛詞
而 乎 其 且 然 所 為 焉 也 以
矣 因 于 與 哉 則 者 之
附錄二 :古詩文背誦篇目
(一)古文20篇
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
勸學 《荀子》
☆逍遙游 《莊子》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過秦論 賈 誼
☆屈原列傳 司馬遷
☆報任安書 司馬遷
陳情表 李 密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歸去來兮辭 陶 潛
諫太宗十思疏 魏 徵
☆滕王閣序 王 勃
師說 韓 愈
阿房宮賦 杜 牧
六國論 蘇 洵
☆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
赤壁賦 蘇 軾
石鐘山記 蘇 軾
項脊軒志 歸有光
登泰山記 姚 鼐
(二)詩詞曲50首
靜女 《詩經》
無衣 《詩經》
☆氓 《詩經》
湘夫人 屈 原
☆離騷 屈 原
長歌行 漢樂府
☆孔雀東南飛 漢樂府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短歌行 曹 操
白馬篇 曹 植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 陶 潛
山居秋暝 王 維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 白
越中覽古 李 白
蜀道難 李 白
將進酒 李 白
登高 杜 甫
蜀相 杜 甫
兵車行 杜 甫
客至 杜 甫
旅夜書懷 杜 甫
詠懷古跡(其三) 杜 甫
閣夜 杜 甫
登岳陽樓 杜 甫
漁翁 柳宗元
石頭城 劉禹錫
琵琶行 白居易
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元 稹
李憑箜篌引 李 賀
過華清宮 李商隱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
錦瑟 李商隱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 李 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 煜
雨霖鈴(寒蟬凄切) 柳 永
桂枝香金陵懷古 王安石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 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 軾
鵲橋仙(纖云弄巧) 秦 觀
蘇幕遮(燎沉香) 周邦彥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李清照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書憤 陸 游
臨安春雨初霽 陸 游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竇娥冤 關漢卿
☆長亭送別 王實甫
醉太平(人皆嫌命窘) 張可久
☆哀江南 孔尚任
注:有☆的只背誦其中一部分。
以上篇目推薦給學生背誦,教材不一定都選作課文。
白話詩文背誦篇目由教材編者和任課教師推薦。
附錄三:課外閱讀推薦書目(任課教師可補充推薦)
論語
三國演義 羅貫中
紅樓夢 曹雪芹
吶喊 魯 迅
女神 郭沫若
子夜 茅 盾
家 巴 金
雷雨 曹 禺
圍城 錢鐘書
談美書簡 朱光潛
哈姆萊特 莎士比亞
堂吉訶德 塞萬提斯
歌德談話錄 艾克曼
巴黎圣母院 雨 果
歐也尼葛朗特 巴爾扎克
匹克威克外傳 狄更斯
復活 列托爾斯泰
普希金詩選 普希金
老人與海 海明威
泰戈爾詩選 泰戈爾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相關文章:
1.教學大綱教學計劃
2.試驗室學習計劃
4.高中語文好句子
5.高中語文《大學》教案
7.高中語文隨筆推薦
8.高中語文作文好句子
9.高中語文《老王》優秀教案
10.試驗室檢測室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