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分楚豫
(上課的老師我不知道她貴姓。她被學校請來,在一個普通班里上一節演示課。學生分成六人一小組,共五小組。上課前黑板上有上節課留下的板書。有人要去擦,她說不用。)
師:今天我來給同學們上一節課。上課前想請坐在后面的同學做一個游戲。有誰愿意來做?我們班誰是最勇敢的人?
(坐在倒數第二排有一個男生站起。)
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游戲呢?(走到站起的學生跟前,拿出一塊黑布,把學生的眼睛包住)現在請你走上講臺,把黑板擦干凈。
(學生小心翼翼地往講臺前走,雙手不由前伸。不時碰到前面的學生與桌椅。眾生大笑。老師遞過黑板擦,生接過,用心地擦;教師耐心地看)
師:好了,請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生準備解開黑布)
師:不用解開,回到座位上去。
(生小心地往回走,撞到聽課老師身上。生笑。老師跟著他,走到座位前,幫他解開黑布)
師:大家覺得他做得怎么樣?他擦黑板的時間估計是正常人的幾倍?
生:(眾)兩倍--
師:(對擦黑板的學生)你擦黑板時別人笑你,你的感受如何?
生:(想了一下)不知道怎么說……被別人笑……
師:你的感覺好不好?
生:一般般,是一個游戲嘛。
師:哦,是一個游戲,感覺就是一般般。如果不是一個游戲呢?
生:可能有些氣餒……
師:哦,氣餒,可能還有些無助,對吧?
生:對。
師:好,你坐下。(走到講臺上)
師:同學們,先請你們閉上眼睛。
(生閉眼睛)
師:老師可以告訴大家,大屏幕上有這樣的畫面:清澈的湖水,皚皚的白雪,血色的殘陽,湛藍的天空,蔚藍的大海,深邃的眼瞳……我想問,你們眼前是什么?
生:黑色。
生:黑暗。什么都沒有。
師:再把眼睛睜開,讓我們來欣賞眼前的美景吧。(配樂)清澈的湖水,皚皚的白雪,血色的殘陽,湛藍的天空,蔚藍的大海,深邃的眼瞳……
師:這些自然美景,對于正常人來說經常見到,但對于盲人來說卻無法企及。就像剛才那位同學所說,他們在黑暗中感受到氣餒。
師:現在我想讓同學們想像一下:你假如是一個盲人,會有什么感受?
生:無助。
生:恐懼。
生:對外界充滿好奇。
生:非常想得到光明。
師:大家說得非常好。現在老師想請大家構思一下,以一個盲孩子為話題,構思一個故事,你會怎樣構思?想表達一個怎樣的主題?
(生思索。師巡視)
師:你會構思一個怎樣的故事?想好了請舉手。
生:我想構思他在看不見的情況下內心的想法。還有他想見到光明。
師:內心的想法……對光明的渴望,很好。那么你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思索,緊張之余無語)
師:如果是盲孩子,你想表達什么呢?
生:想通過盲孩子看不見……
師:你想告訴讀者什么呢?
生:要勇敢。
師:好。請坐下。還有沒有同學發言?
生:如果讓我來構思,我想讓盲孩子與正常人對比,讓正常人去關心他。
師:很好,這位同學思維很敏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可以將這篇文章與自己的構思的內容聯系起來,看看有哪些不同。
師:現在我想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在讀前,我想告訴你們。(展示投影:“走進課文”。音樂響起。師念投影內容)請同學們注意,不動筆墨不讀書。情到動處,請拿起筆將這些觸動你的心靈的文字劃下來,最好及時在文章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受。讀到你自己喜歡的字、詞、句、段,請劃下來,積累到你自己的語言倉庫里去。
(生默讀,師巡視)
師:要學會感動。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一定會有打動你的地方。我們要看誰的發現最多。
(四分鐘后)
師:好了,大家已經預習過這篇文章,今天就讀到這里。同學們請看導語。導語說這是篇什么?
生:童話。
師:什么樣的童話?
生:美麗的童話。
師:對,注意前面的修飾語“美麗的”。(板書:美麗的童話)
師:既然是美麗的,那么,聰明的你,發現了什么呢?我們同組里交流剛才你發現的美,一會小組的中心發言人綜合本組的意見代表小組發言。
(小組討論。師到一小組)
師:你們發現了寫景物的句子很美?
生:是的。
師:那么把寫景的句子都劃下來。
(課至此20分鐘)
師:(巡視)同學們在學習中要養成一個交流的習慣,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好了,我問同學們,你覺得你發現了哪些美?你的發言最好代表小組意見。
生:我發現的是第7段:“他常常自言自語:誰跟我玩兒呢? “我跟你玩兒呀!”這一天,忽然有誰在他耳邊輕輕地這樣說。 “你是誰呀?”他扭過頭驚奇地問。 “我是你的影子。”那聲音很好聽,也很和氣。 盲孩子從沒見過影子,他想像不出影子是什么樣兒的。
師:你覺得這表現出什么美呢?
生:(遲疑)內心的孤獨……
師:哦,你的意思是說寫的是情感美。(板書:情感美)
師:還有其它給的來說一說吧。好,這位男同學。
生:我覺得第60自然段的描寫很美。(讀)過了很久很久,他感覺風小了,雨也小了。他似乎又聽見了翅膀扇動的聲音。聲音越來越大。 “是你嗎?螢火蟲?”盲孩子向夜空大聲問著。 “是我。”一只螢火蟲在回答。 “是我們。”有幾只螢火蟲在回答。 “是我們一群螢火蟲來了!”有好多好多螢火蟲在回答。 在夏夜的微風細雨中,無數只螢火蟲組合成一盞美麗明亮的燈,一會兒閃著幽藍的光,一會兒又閃著翠綠的光。 在這美麗明亮的燈光里,影子又回來了。
師:這是屬于寫什么的文字?
生:是寫景物的。
師:哦,我想知道有多少發現了寫景的美的同學。(學生反應不太熱烈)
師:我們回到家,父母做了一頓美餐,我們要會發現,要會欣賞,不然,不就是浪費了嗎?同學們看看,還有嗎?把寫景美的句子找出來。(板書:景色美)
生:第19自然段。(念)從此,影子常常牽著盲孩子的手,帶著他去牧場聽牛兒哞哞地叫,羊兒咩咩地叫,還攀上山坡去采摘野花野果,走過小木橋去聽潺潺的流水聲。
師:同學們聽到了吧?請看第155頁,我們一起讀一遍。
生:(齊讀一遍)
師:文章一定要注意朗讀。這么美的文字,讀起來要輕柔一點。(師范讀)這樣讀,才能與作者產生共鳴。否則,讀完之后,作品是作品,你還是你。現在請同學們聽一聽寫景文段的朗讀。
(放錄音)
師:現在,我們來關注一下這篇文章的主題。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你認為這篇文章的主題是什么?也就是說,作者想告訴大家什么?
生:說明給別人帶來幸福自己也幸福。
師:這個小姑娘很不錯。影子給別人帶來幸福,自己也得到幸福。大家看看還有什么?
生:我們要有愛心,要重視盲人,關注盲人。
生:只有愛,才能感到美好的生活。
師:你們發言的內容是一樣的。老師想聽到不同的聲音。
生:男孩子獲得光明的同時,也帶來了生命。這說明給別人還來幸福自己也幸福。
師:哦,這和前面的同學的觀點也是一樣的。我想聽到不同的聲音。
生:這篇文章主要是講,要勇敢一點,不要向困難低頭。
師:很好!
生:我們要給別人多幫助,才能得到幸福。
師:也差不多。好了,雖然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解讀課文,但是文章仍有一個主題。(投影:大家都應該關心弱者。給別人幸福自己才會幸福)
師:這個主題美不美啊?
生:美。
師:(板書:主題美)
師:老師再和你們做一個游戲。這里有紅紙剪成的小紅心,我給一人發一個,請你們在上面寫出自己學完這篇文章的感受。只寫一句話,不必多。可以是自己的感悟,也可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老師發紅心,生寫,老師播放《愛的奉獻》)
師:(數分鐘后)我們班有沒有電腦特別熟悉的,請來展示自己,把你寫的打出來。其他同學如果寫好了,請在組內把紅星排出一個圖案。
(兩個學生上臺展示)
師:好,我們請這一組上臺展示自己的成果。紅心后面有雙面膠,請把膠皮撕下,把你們組擺成的圖案貼在黑板上。
(兩個學生代表各自的小組上臺貼。一個同學將六個紅心組合成一個大心,一個同學將紅心環放,心尖相向)
師:你們將紅心擺成這個形狀,想要表達什么?
生:大紅心象征太陽,光明。告訴別人,心中有太陽,對光明的向往。
生: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
師:很好!現在,我念念其中一個紅心上寫的內容:“只要給別人幸福,自己也幸福。”再念這邊的一個:“無論遇到什么不幸的事,都要勇敢面對。”(下課鈴響)
師:我們再看看大屏幕上這兩們同學寫的。他們寫得更有詩意。(念)“愛”給黑暗中帶來了一絲絲的光明!/愛是一切開始,也是幸福的源泉。
師:時間有限,空間有限,但是,我們的愛心無限。請同學們帶去文章中所體現的愛心,更好地生活。好,現在我布置四個自助餐式的作業。(圍繞“背”、“唱”、“做”、“寫”四個方面,略)
師:下課!
一杯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編輯 屏蔽 2005/11/30 09:53pm IP: 219.134.70.88 [本文共8721字節]
chengyunws 頭銜: 語文個性教學實踐者
門派: 取法自然
信息:
威望: 0 投票
魅力:
經驗:
現金: 100186 瑞文幣
存款: 45543 瑞文幣
貸款: 沒貸款
來自: 江蘇南京
發帖: 65 篇
精華: 0 篇
資料:
在線: 23 時 48 分 47 秒
注冊: 2004/07/07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復制 引用 回復 [第 2 樓]
設計新穎巧妙,教者頗能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善于披情入文,值得學習與借鑒。但是,若要說有無可商榷的話,我以為,合作學習的環節設計有無必要,整體感知很到位,語文味十足的“咬文嚼字”似乎還應加強些。這樣學生不僅是思想上(情感態度價值觀)有所獲,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也能有所獲。當然,一堂課能上成如此,亦是我輩弗如。
一孔之見乃是苛求。
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
也許只是被濃云遮住,
也許剛巧風砂飛入眼簾,
我看不見你,卻依然感到溫暖。
--幾米《月亮忘記了》
編輯 屏蔽 刪除 2005/12/01 04:28pm IP: 221.226.115.209 [本文共369字節]
2010zhang 頭銜: 資源網首席程序員
門派: 向課例區進軍
信息:
威望: +10
魅力:
經驗:
現金: 11193 瑞文幣
存款: 1924572 瑞文幣
貸款: 沒貸款
來自: 重慶
發帖: 3202 篇
精華: 6 篇
資料:
在線: 794 時 45 分 37 秒
注冊: 2004/03/01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復制 引用 回復 [第 3 樓]
[這個貼子最后由2010zhang在 2005/12/01 09:49pm 第 1 次編輯]
讓學生蒙著眼睛擦黑板然后回到座位,創設情境的方式非常精彩,非常新穎,可以說是我看到過的最有效的一個導入新課的方式。
這樣在新課教學之前讓學生們真實地走進了盲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們有了這樣的生活體驗,可以說這堂課的教學至少成功了一半。
不過,我覺得之后讓全班學生閉上眼睛看屏幕的方式和開始的導入有重復之嫌,還不如直接讓剛才取笑的學生談談“如果你是那個擦黑板的學生,聽到別人的笑聲你會有什么感受”,這樣更有教育意義一些。
之后應該進入文本了吧?一學生說這是一個美麗的童話,我覺得這時老師應該追問美麗的緣由是什么,學生的回答自然會說出盲孩子和影子這兩個形象,然后讓學生根據課文回答,這是一個怎樣的盲孩子,這是一個怎樣的影子,分析人物形象,體會盲孩子的孤獨和好奇,感受影子的熱情和耐心,課堂的“語文味”可能會濃一些,學生在情感上的收獲可能會更多一些。
可能是公開課的緣故吧,設計出這么多有趣的游戲,但是教師對幾個美的歸納顯然有些生硬。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課堂實錄(本站論壇帖)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7.幼兒園踩影子教案
10.幼兒園小班踩影子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