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孤行的青春和虛擬的塵世之王(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6-4-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不能不說,我寫詩歌時曾受到了海子的影響,在每一個人青春期時候,如果他愛詩,就會自然愛上海子的詩歌,他彌漫在我整個青春時候,象糧食和空氣,在胃里和呼吸中,特別是海子的死更加強他的詩歌在心中的分量,我們往往對于一個詩人之死在心中投下時代和個人的陰影,詩人之死如此注目。在某一個時期,我愛海子的詩歌要瘋了,我對人就說海子,無論他是不是懂得詩歌。但多半換回的是人家迷惑的目光,這也會成為一個詩人標榜為詩人的托詞,我詩歌,因而我孤獨,因而死亡成為一個比平常人巨大得多的事件。我在一個時候差不多成為一個被禁錮的人了。但不知什么時候,我平靜下來了,我想 是生活的緣故,我愛著這生活,我在做一個生活中妻子的丈夫、兒子的父親、父母的兒子,我不能拋下我所有生活中的關系,而成為一個臆想者,而成為一個“我注定要犧牲自己”的時代的祭品,因而,我找到一個平靜的力量,讓內心平靜,讓生活開始。

   在這個時候,再回去看海子,是多么平靜啊,我的內心。我審視這一個赤子的時候,更多的是惋惜,更加強了我對生活的認識,有一種俗世生活讓你魂牽夢繞,它無比幸福,比做一個詩人幸福得多。在這個時候,我想是什么緣故,讓海子成為一個詩歌青年中的偶像呢?甚至他死的方式也變得形而上了呢?我想了想,除了海子青春時期的那種新浪漫主義的迷人憂傷和一意孤行的決絕方式以及虛幻的塵世王子的夢想外,很難從其他方面言說了。

   我想從我們大家一再喜歡的一首詩歌說起。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個標題應該表明一個姿態,了望大海的姿態,但突然有“春暖花開”?這顯然不是看到的,而是詩人內心的感受,詩人在面朝大海時心靈的一個幻覺般的春天的感受。那么是什么讓他感到“春暖花開”?一個幻覺而已,甚至面朝大海也是一個幻覺和想象。面朝大海的萬千思緒都凝聚在一個暖意融融的花開里,這樣一個標題里對立了內心的焦灼和一絲暖意,或者說幻覺消解了現實,在幻覺中,詩人暫得現實的一個小超脫和隱逸。但是不是真正做到呢?詩人內心的焦灼和一意孤行是沒有辦法消除的。我們看到詩人在詩歌首先是突兀一個句子“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這實際上是一個未然觀念的問題,在詩歌中觀念的句子作為首句要冒相當的風險,但海子是一意孤行的海子,他就這樣去寫了;“做一個”表明這個決絕和態度,“從明天起”,告訴我們的無非是詩人今天不幸的狀況。我們再看詩人對幸福的理解“喂馬,劈柴,周游世界”,一個基于一己的漫游者的幸福。“關心糧食和蔬菜 ”,這還是對前面的展開,但有論者說海子從未深入過具體的事物,他的詩歌是不具體的,這里是可以得到體現了,我們沒有讀到具體可感的物,而是浪漫的詩意流淌。“我有一所房子”,詩人這里的房子,可以從兩個詩人身上體現,一個是新浪漫派詩群的代表里爾克的《秋日》中的“今日無房者,不再為自己造房/今日孤獨者,將會長期這樣------”,“我有一所房子”表明詩人不再如里爾克那樣的迷茫、彷徨和孤獨,當然是“從明天起”;另一個就是陶淵明了,在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中的那種恬靜田園居所就是海子筆下的這所房子。關鍵是“我有”,詩人強調“我”,第二節和第三節都反復強調了這個“我”,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并且最后干脆是“我只愿”,這是什么姿態呢?自我意識和自我表白出現了,青春期的模糊抱負展現了。我突然想到毛澤東在青春時期的詞“沁園春長沙”中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種青春的抱負和領袖的抱負如出一轍,但海子不是毛澤東,他想做的是詩歌之王。“秋天,王在寫詩”。而海子和毛澤東的浪漫氣質是何其相近!王者氣質仿佛一樣!在《秋天的祖國》中,海子說“他(毛)稱我為青春的詩人 愛與死的詩人/他要我在金角吹響的秋天走遍祖國和異幫/…………”①這就是一個塵世詩歌之王的夢想,如果說到暴力傾向,在“我”這樣的決絕姿態中就有鮮明的體現,而正是這樣的“象所有沖動的浪漫主義者那樣,放眼民族和人類的海子也把過多的任務加在詩歌和自己的頭上。 詩人們在革命的狂想曲中顯得格外沖動,他們最容易把自己幻想成全民族的救主。詩人和所有文人一樣,又是極端虛弱無力的,于是在他們革命的頭腦中產生了近乎瘋狂的呼聲:我注定要犧牲自己,成為時代的祭品。”,浪漫主義詩人“別無選擇,因為作為虔誠的詩人,他們的革命行動只能是詩歌創作”“海子是端坐在帝國中央孤獨的國王,他象老巴比倫國王一樣寂寞、孤獨、‘不被人理解’。 ”“他們對‘力量’高唱起贊歌來。雄性激素在詩歌里大量分泌,于是在80年代,詩人成了最繁忙的情書閱讀者,他們走到哪里,哪里都有少女們充滿愛情的眼睛。 ”②(陳嘉映)

    在這樣一個一意孤行的青春夢幻和虛擬的塵世之王的基礎上,我可以看出為什么海子會成為詩歌青年的偶像了。海子在另一首題為《夜色》的詩歌中也說到“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難:流浪、愛情、生存/我有三種幸福:詩歌、王位、太陽”③,這昭示了他的短暫生命歷程和抱負理想。從中我們可以理解詩人的幸福觀和生活觀;如果說一種人生的悲涼來自哪里的話,就來自詩人自身,來自他和“陌生人”“親人”不同的生活姿態和站立方式。自我孤絕,太自我的痛苦。

    如果去掉“我”又如何呢?我們不妨看下面。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有 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幸福 

把幸福的閃電 

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 ,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她去掉的是王者之氣,去掉的是青春的夢幻和決絕,年輕的讀者但然不會喜歡和認可。年輕好就好在勇敢和決絕“我只愿”,把自己放到最悲苦的境地,從而成就一曲悲劇,而悲劇是那么的震撼和直指人心。所有的悲苦都注入我胸,你們幸福吧,浪漫主義者的巨人形象得以彰顯。

    但是這樣的超邁和高古是危險的,對生活是危險的;我經常想,如果海子的生活是如我們一樣俗世中的生活,如果海子在生活中有一個俗世的牽掛,如果海子周圍有一些不是詩歌和文人的朋友,那么他會怎樣呢?他還會不會到山海關呢?這樣想著想著,就覺得:青春不能一意孤行,青春要慢慢和生活同構,虛擬的塵世之王必付出王者的代價,而這個代價是那樣高!

    象小市民一樣擁有一份完整的生活,并以詩人之手去觸摸存在,讓存在的詩意照亮人生,詩人在這個角度將會得以新生。

    注:①三聯1997年版,西川編《海子詩全編》

        ②陳嘉映《海子的詩歌帝國》

        ③三聯1997年版,西川編《海子詩全編》

    2005年3月11日 

 

 

 

語文教學與研究雜志社

 

[意孤行的青春和虛擬的塵世之王(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

2.緣分,在塵世里搖曳

3.風之王讀后感

4.感嘆青春和時間的說說

5.風之王讀后感范文

6.關于玻璃之王閱讀答案

7.足球之王貝利教學課件

8.初中心理健康說課稿

9.初中心理優秀說課稿

10.初中心理說課稿模板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五月定向久久可爱视频 | 伊人久久综合网亚洲 | 亚洲AV日韩AV在线第一区 | 日本玖玖资源在线一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