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感知“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科學精神,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反復誦讀課文,積累文言詞語,體會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壯麗的幻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聯想及想象能力。
【課時安排】二課時(第一課時預習,以下設計為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在《一千零一夜》描繪過許多奇幻的神話,沙漠中一夜之間建筑起宏偉的宮殿,美麗的城池,這些神話是人類想象力的偉大產物,但我想也是古時候的人們對未知的海市蜃樓的描繪與神化。現實世界中許多人都聽說過海市蜃樓這個詞語,但卻無緣目睹這種神奇。有道是“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飄渺間”,清代文學家蒲松齡為我們寫下的《山市》,描繪了山中蜃景,與我們所說的海市蜃樓略有不同。山市是一種科學現象,它到底有怎樣的奇觀呢?讓我們走進這山市,去感受這山市的奇妙吧!
二、讀課文
一讀,讀準。學生兩人一組,先自讀,再將課文讀給自己的前后同學聽,然后指名讀。
注意以下字的讀音:
奐(huàn) 邑(yì) 冥(míng) 甍(méng) 垣(yuán) 睥(bì) 睨(nì) 亙(gèn) 莽(mǎng)霄(xiāo) 扉(fēi) 縹(piāo)緲(miǎo) 逾(yú) 倏(shū)
注意這些詞語。
孤塔聳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飛甍 歷歷在目
風定天清 一切烏有 直接霄漢 黯然縹緲
二讀,讀通。老師講授讀書方法:讀出正確節奏,讀出語感。程序是:老師講-老師讀--學生自讀-點人讀。
注意這些句子的停頓:
1.一般四字詞兩詞一頓。如:相顧/驚疑 高垣/睥睨
2.前后有關聯詞或語末助詞的把關聯詞、助詞單獨讀。
如:既而/風定天清
居然城郭/矣
然/數年/恒不一見
見山上/人煙市肆
總原則是:不把詞讀破。
如:孫公子禹年/與人/飲樓上 而/樓上人/往來屑屑
三讀,讀順。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多讀,要學生力求在讀中通曉大意,在讀的組織上可讓學生自己朗讀。
四讀,讀懂。
程序是:學生先對照文章課下的注釋,自己邊讀邊譯,然后把譯不出的句子畫下來,全班一起討論,老師講解。
三、畫山市
畫出山市形成的幾個過程,在畫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并感受山市的奇特美。
四、說山市
一讓通過用原文的詞語說話,進一步熟悉課文,二讓學生從課文中走出來,通過思考、想象,在頭腦中形成自己的東西。
一說:山市中有
提示:讓學生想象一下,山市到底會是一幅什么美景呢?可以讓繪畫好的同學結合畫說,用自己的話或文中的話說都可以。
二說:由山市我想到了
可說感想,說感悟,說原理。
如:美的東西也許留在想象中會更美,想有多美就有多美。
五、背美句
如進行四字詞的背誦比賽。
六、小結
通過本課,我們欣賞了美麗的海市蜃樓,也學習了一種文言文的學生方法。
七、布置作業
1.積累本課的四字短語,并弄通其義。
2.用自己的話向家長描述美麗神奇的山市。
八、板書設計
山市
一讀讀準
二讀讀通
三讀讀順
四讀讀懂
[《山市》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4.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送東陽馬生序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