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華亭縣第三中學 魏小平
“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訓練是主線”的“兩主一線”教學原則,立足于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全方位的觀照,對施教者--教師、受教者--學生,教的手段--訓練三者各自的地位及作用作了簡明而完整的概括。就教學整個過程的相互影響關系來看,“三主”又呈現出不同的個性特征:主體是目標,訓練是手段,主導是關鍵。就教學的總體系統而言,“主導”又是其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學生的學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操作上必須樹立“三精”意識:精選--精心選擇知識點;精講--精要的講解一篇課文;精練-精心設計練習。
語文知識系統是龐雜的,字、詞、句、段、篇面面俱到,聽、說、讀、寫、思缺一不可,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無所不包。一棵知識樹,畫起來千枝萬葉。雖然小至一個學期乃至一個單元有其明確的教學內容,但具體操作起來,總有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感覺。在中學語文教學領域,學生難學,教師難教,已成了十分突出的問題。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條恐怕就是主導者沒有做到“精導”之故吧。做教師的有一個職業病,就是“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全部掏給學生”,結果導致課堂教師講得點多面廣,占用教學時間多,學生通過訓練形成能力的時間少,知識無法內化,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整個教學陷入“越教越不會教,越學越不會學”的怪圈之中。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要在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上下功夫,找出知識中“綱”、“領”,把最精要的東西展示給學生,其余的留給學生自己去靈活的處理。課文的講解也是如此。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講清“重要之若干點”或者“課文之關鍵處、含蓄處”。再如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所指出的:“語文課當作語文課來教,又怎么個教法呢?我想,這也很簡單,三個字,少而精。少講,精講,講的要擊中要害,學生那個地方不懂,不太理解,就給講一下,點一下,學生懂的呢,就不講!保ā秴问逑嬲撜Z文教學》第63頁)這段話講得再明白不過了。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學生也才有可能在充分參與中練出能力。精選、精講的目的是為了精練。精練就是練得內容要精當,訓練的數量要適當。所謂精當就是設計的練習要最有利于鞏固知識點,最能啟發學生動腦,最能舉一反三,有極強的針對性,典型性。所謂適當,就是既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練習,又不至于過分加重學生的負擔,使整個訓練處于和諧的運動之中。
要在課堂體現出三精,功夫還需下在課前,必須重視課堂設計,做到五個精心。這是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又一個方面。
精心設計教學目的。一堂課要達到什么要求,實現什么目的,必須做到心中有數。整個教學有的放矢,堅定的朝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精心設計教學重點。處理教材要善于抓住重點,突出重點,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切忌貪多求全,面面俱到,切忌詳略不分,主次不明。這樣,學生的學習也才能抓住要領,才能“吃”得了,“消化”得了”。
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方法如同過河需要解決橋和船一樣,教師選擇一個既能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藝術,又能為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對教學目的的實現至關重要。教學方法的選擇,要著眼于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啟發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喚起學生積極的智力活動。
精心設計教學程序。一堂課45分鐘,怎樣導入新課,怎樣進行新課,怎樣于關節之處進行點撥,這個主動權是完全掌握在教師手中的。一篇小說有所謂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一堂課又何嘗不是這樣?這個過程無不體現著教師導的藝術,甚至可以說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堂課的成敗。只有精心設計教學程序,才能使課堂和諧的從起點走向終點,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精心設計學法指導。講是為練服務,教是為了不教。這就必須把學習方法的指導放在與講、練同等重要的地位。正如葉圣陶先生所指出的:“教課之本旨并非教講一篇課文與學生聽,而是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此課文,從而使學生自觀其它類似文章!边@就要求教者在教讀課文這一環節中,有所側重的講解幾個問題,從中突出學法指導,讓學生從中積練讀書的能力。這同樣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精研學法,精導學法。教師引導的學法應是內涵明、程序清、易操作、效果好,從根本上有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所謂“厚積薄發”。只有精心研究教學的各個環節,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做到“心中有丘壑”,才能做到精選、精講、精練,才能克服“滿堂灌、滿堂問、滿堂練”的“三滿”之弊,也才能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此文獲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專業委員會課堂教學研究中心第17屆年會科研論文二等獎)
作者郵箱: weipingzc@126.com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5.教師節優秀教師思想匯報
10.教師節送給教師的祝福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