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蘇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9-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材分析

本框教材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圍繞“傳統文化的繼承”這條主線,分析什么是傳統文化,為什么要繼承傳統文化,怎樣正確對待傳統文 化,內容與現實聯系非常密切。在教學時適當補充一些圖片文字和課外資料,引導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繼承,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使其具有初步批判繼承 傳統文化的能力。除了讓學生了解教材基本內容,還聯系海南傳統文化的繼承,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二、學情分析

高二 的學生有一定的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研究性學習和參加社會實踐的基礎,自我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傳統文化滲透到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學生平時有所聞、 有所見、有所感,對研究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狀況這一課題有較為濃厚的興趣和較強的參與積極性。不足之處是,學生的知識面相對來講還不夠寬,思考問題的角 度還不夠廣。

三、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領悟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繼承傳統文化的熱情,樹立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2、知識目標

文化具有繼承性,傳統文化的含義、表現及其影響、傳統文化的特點和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3、能力目標

結合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和我國的發展道路,體會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分辨傳統文化中精華與糟粕的能力,具有初步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

難點:傳統文化在今天。

五、教學方法

采用問題教學法、合作教學法、學習遷移法。

六、教學手段

多媒體及其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究

1、讓學生課前預習教材并發現問題,查找資料,有條件的可以制作幻燈片。

2、思考教材中的“探究活動”。

(二)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竹竿舞音樂。竹竿舞是傳統的民族舞蹈,至今仍深受人們喜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今天開始學習第四課第一框題《傳統文化的繼承》

(三)學習新課

一、傳統文化的繼承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思考“什么是傳統文化的繼承?”

(一)傳統文化面面觀(感受傳統文化的繼承)

(師生探究)

1、傳統文化的含義。

學生回答:傳統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文化。

2、傳統文化的集中表現(從含義、影響、地位三個方面探究)

圖片1:中秋賞月和月餅(表現人們賞月的圖片)。

(學生討論)中秋賞月的習俗為什么能保留至今?

(教師歸納)根本原因是它符合中華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從中秋習俗與闔家團圓、與農業節氣的關系,可以看出中秋節對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傳統習俗是傳統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圖片2:海口的騎樓建筑

(學生討論):在海口老城區的改擴建工程中,海口的騎樓是否應該保留?

(教師歸納)海口的騎樓,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的建筑,這種“外廊式”的建筑能替行人遮擋日曬雨淋。既具有南歐風格,又有濃厚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筑風格,是海口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是展現海南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

視頻:瓊劇

圖片3:瓊劇(學生討論):海南電視臺舉辦瓊劇“海選”活動的目的是什么?

(教 師歸納)瓊劇已有350年的歷史,比稱為國粹的京劇還早一百多年。瓊劇在其發展過程中,既保留了基本特征,又隨著時代而創新,這正體現了傳統文化的相對穩 定性。不僅深受海南人民的喜愛,還作為海南形象的代表走向全國,蜚聲東南亞華人世界。再來看中國的傳統文藝,除了傳統戲曲,還以古代文學、傳統繪畫為代 表,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給人以美感、以力量、以心靈的震撼,彰顯著民族精神!文學藝術被譽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片4:孔夫子、孫中山像

(學生小組討論)儒家思想和孫中山的革命思想對當今中國有沒有影響?

(教師歸納)儒家文化及其價值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

毛澤東曾說:“我們完成了孫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這個革命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我們正在完成這個革命”。可見,傳統思想成為中華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產生深遠的影響。

(概括傳統文化集中表現略)

從傳統文化對我們多方面的影響,我們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繼承性。能否運用以上事例進一步探討傳統文化有哪些特點?

3、傳統文化的特點--繼承性、相對的穩定性、鮮明的民族性。

(教師歸納略) 下面我們一起來繼續探討傳統文化在今天起什么作用。

(二)傳統文化在今天的作用

(學生閱讀教材P42第一自然段)傳統文化的“貴和”思想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有怎樣的作用?

(教師歸納)傳統文化的“貴和”思想保留了和諧融合的基本特征,同時獲得了社會主義的新內涵,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圖片5:海南三亞市舉辦“三月三”慶祝活動的場景

(學生討論)為什么旅居海外的臺胞也紛紛趕來參加這次活動?

(教師歸納):因為傳統節日引發了他們無限的親情。兩岸人民同根同祖本是一家人!

圖片6:臺灣詩人余光中及《鄉愁》

(學生朗讀詩詞,升華情感)

(學生討論)“鄉愁”是一種怎樣的中華傳統思想,在今天它有什么作用?

(激發情感)傳統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紐帶。

(學生討論)“貴和”和“鄉愁”傳統思想在今天起到了積極作用。有沒有起消極作用的傳統文化?

(教師歸納)

(1)順應社會的變遷,傳統文化能對社會與人的發展起積極作用 

(2)一成不變的傳統文化會起阻礙社會進步、妨礙人們成長的消極作用 

(設問)傳統文化有積極作用,也有消極作用。那么,我們應當怎樣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呢?

(三)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圖片7:過年了,燃放煙花爆竹

(辯論)“春節燃放煙花爆竹這一傳統習俗是財富還是包袱”?

(討 論歸納)春節燃放煙花爆竹代表著中華民族樂觀與豁達的精神傳承,增強了民族認同感,但這一傳統習俗引發的災難不該忘卻,攀比、迷信的心理成為人們的精神包 袱。所以,要結合當前的社會實際,采取積極的應對和改造措施,做到平平安安、高高興興過大年。所以,對待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的正確態度呢?

對待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古為今用。

(學生思考)傳統文化中什么樣的部分是精華?什么樣的部分是糟粕?

(教師歸納)對于傳統文化中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積極的、向上的內容,應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于傳統文化中不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東西,必須自覺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學生討論)怎么理解“推陳出新,古為今用”?

(教師歸納)要經過具體的分析過程,賦予傳統文化時代精神,讓傳統文化在今天的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 

(四)課堂小結:引導學生總結。

(五)課堂鞏固(略)

(六)課后探究:

請同學們選擇海南文化的一個側面,談談它在今天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蘇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傳統文化與文化傳統》教案及反思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4.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5.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6.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7.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8.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9.高一地理必修一《山地的形成》教案

10.高一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永久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 在线日本高清不卡免费v | 中文天堂最新中文字幕版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