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1、通過朗讀,體悟作者矢志不移地維護真、善、美的決心。
2、通過品析,學習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通過文本分析,理解藤蘿不幸遭遇的根源。
教學重點:1、通過品析,學習描寫、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2、通過文本分析,理解藤蘿不幸遭遇的根源。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課前PPT展示季羨林的圖片及其感動中國的頒獎詞。
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季老的《幽徑悲劇》,走進這位偉大的老人。
首先檢查各位同學的預習情況,請你用一句話概括燕園的幽徑上發生了一幕什么悲劇。
這不禁讓人疑慮,這究竟是一課怎樣的藤蘿?為何會被無端毀滅呢?
二、聽季老講故事
1、閱讀文章7至14小節,結合文中語句,談談你看到了一株怎樣的藤蘿?
2、請你模仿季老的口吻講述那一段發生在燕園幽徑上的往事。
從文中選擇你認為精彩的語句,與下面的文字連成一段話。
要求:1)填入語句后和諧連貫
2)從語句賞析的角度談談語句入選的理由
曾經這是多么美的一株藤蘿阿,看,如今卻遭此橫禍,,真是慘不忍睹。
3、悲劇釀成的元兇是誰?他們的征是什么?
愚氓,對身邊的事物缺乏愛心和同情心,從不珍惜身邊的真善美,愚蠢至極。
三、 走進季老心扉
1、老先生如此悲天憫人僅僅是在為這冤死的藤蘿而嘆息么?
經過了史無前例的,不但人遭劫,花木也不能幸免。……茫茫燕園中,只剩下了幽徑的這一棵藤蘿了。
我的感情太多,總是供過于求,經常為一些小動物、小花草惹起萬斛閑愁。真正的偉人們是決不會這樣的。
茫茫人世中,人們只爭名于朝,爭利于市,哪里有閑心來關懷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你倘若問一個燕園中人,決不會有任何人注意到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決不會有任何人關心它的死亡的,決不會有任何人為之傷心的。
教師小結:這悲劇不僅僅是一株藤蘿的悲劇,不僅僅是幽徑悲劇,而且還是整個燕園的悲劇,整個時代的悲劇,整個民族的悲劇,甚至是整個人性的悲劇!
2.師生共讀第15段,讀出無比痛心、無比悲憤之情。
四、我為季老說幾句
96歲高齡的季老被評為“2006年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可是有些人卻頗有微詞,他們認為“季羨林老人在學術界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老人的學識與人格誰也不能否認,說他做為學界典范可以,說他做為后學者的楷模也不過分,我們甚至可以說他感動了學問界。但是,他絕對沒有“感動中國”的能力。”
面對這樣的質問,作為季老的發言人,你來說幾句吧。
五、教師寄語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
任何一棵樹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
任何一只蟲的鳴叫也是人的鳴叫。
我們周圍的許多東西,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都該拿出自己的一份責任和勇氣,做一個真善美的實踐者、維護者。讓生命拒絕冷漠,綻放真善美的光芒!
六、課后作業
做一個美的發現者,用今天所學的寫景方法描繪身邊的某一處風景。
[幽徑悲劇(蘇教版八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幽徑悲劇教案設計
4.幽徑悲劇獲獎教案
10.必修二荷塘月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