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點兒”口語中也可以說成“差點兒”或“差一點”,表示某種事情接近實現或勉強實現。
它的肯定形式是:差點兒+動詞或動詞性短語;
否定形式是:差點兒+沒+動詞或動詞性短語。
根據說話的角度,其表達的意思又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差點兒”后邊的事情如果是說話人希望發生或實現的,那么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例如:
①去年,我差點兒考上了大學 (意思是“沒考上”)
②去年,我差點兒沒考上大學 (意思是“考上了”)
③這場球賽,我們差點兒奪得冠軍(意思是“沒奪得冠軍”)
④這場球賽,我們差點兒沒奪得冠軍(意思是“奪得了冠軍”)
2、“差點兒”后邊的事情如果是說話人不希望發生或實現的,那么不管是肯定形式還是否定形式,其表達的意思都是否定的。例如:
①我的手表差點兒丟了
②我的手表差點兒沒丟(意思都是“沒丟”)
③他差點兒掉下山崖去了
④他差點兒沒掉下山崖去(意思都是沒掉下山崖去)
3、“差一點”后邊的事情發生不發生,實現不實現,如果對說話人都無所謂,這時候同樣是不管肯定形式還是否定形式,都表否定意思,例如:
①這只鳥差點兒撞到我頭上
②這只鳥差點兒沒撞到我頭上(意思都是“沒撞到我頭上”)
③那輛車差點碰到柱子上
④那輛車差點兒沒碰到柱子上(意思都是“沒碰到柱子上”)
要注意的是,第二、三種情況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會發生變化。比如“他差點兒沒掉下山崖去”上文中指“沒掉下山崖去”。但如果說話人是希望“他掉下山崖去”的,如: “要不是我打出了那致命的一拳,他差點兒沒掉下山崖去。”意思則是“掉下山崖去了。”
掌握了“差點兒”這種固定格式的用法,再結合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進行分析,就能正確理解它表達的意思。(郭銘輝)
《讀寫月報》2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