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時
花街鎮初級中學校 李靈芝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欣賞犟龜的形象,了解文章內涵,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2、過程與方法
將聽、說、讀、寫滲透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以“犟”的理解貫穿全文,領悟文章主題,達到“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的要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領略作品的內涵,培養學生為實現理想而堅持不懈的精神,從而獲得對社會、對人生的啟示。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中小烏龜在路上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它如何處理這些困難,發展學生思維,激發想象。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把握課文的主題。
教學準備:動物圖片 小黑板(預習檢查題)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課題。
1、談話導入,引入文章對象--犟龜。
師:我收到一張請柬,請全班同學到蘇州獅子林王國參加有史以來最大的婚禮,我們怎么去呢?(生自由暢談要用的交通工具)有一位新朋友也被邀請了,可它只有爬著去,它會不會去?它會遇到哪些困難呢?讓我們一起來聽米切爾給我們講這個故事。(簡筆畫、板書)
2、檢查預習:(出示小黑板)學生注音、解詞、造句、介紹作者。
(通過學生搶答完成,并適時給予鼓勵)。
[從生活入手引發學生思考:烏龜去參加婚禮困難很大,為后文理解“犟”打下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注重落實基礎,培養學生獨立認識、理解字詞的能力和運用詞語的能力。]
二、結合課題,講解新課。
1、請學生談對“犟”的初步理解。(從字的結構上領略字的含義:像牛一樣倔強、固執、不聽人勸)
[從人們的習慣性思維入手,為后文理解文中的“犟”作鋪墊。]
2、初讀課文,引導學生理解“犟”的第一層含義。(堅持不懈)
(1)、學生勾畫文中表現小烏龜“犟”的語句,全班互動交流。(學生相互補充,直到找全為止)
(2)、將文中的犟龜與《龜兔賽跑》中的烏龜作比較,分析異同點。
結論:同:都有堅持不懈的精神。
異:文中的烏龜在路上遇到許多動物,并遭到他人的勸阻,而賽跑的烏龜沒有遇到其他動物,也沒有遭到勸阻。
[找句子是讓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細化課文內容,作比較是發展學生思維,加強領悟。]
3、再讀課文,體會“犟”的第二層含義。
問:犟龜在路上遇到了哪些動物,他們是怎樣對話的呢?
(1)、學生自讀課文,勾畫出動物對話內容。
(學生交流:犟龜遇到了蜘蛛、壁虎、烏鴉、蝸牛,并與之對話)
(2)、請學生自由讀對話內容,體會感悟讀的語氣。
(3)、分角色進行對話朗讀。
(4)、學生自評、互評讀的效果。(老師抓重點詞語進行指導并請學生對個別句子作朗讀示范)
(5)、問:犟龜面對勸阻是如何回答的?(生回答)
追問:犟龜的答話表現了什么?引導理解“犟”的第二層含義。(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以“讀”導線,訓練朗讀技巧,培養語感,加深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4、簡要點明“犟”的第三層含義。
老師用片面結論引導學生聽:“犟”就是指不聽任何人勸。辨析得出“犟”的第三層含義。(接受正確的勸告)
[讓學生在“聽”的過程中辯別正誤,提高認識能力。]
5、發揮想象,自主創造,體現“犟”。
(1)、想象:犟龜還會遇到哪些動物的勸阻?會怎么勸阻呢?小烏龜又會如何回答呢?(選一種動物為對象,發揮想象創設故事)
第一步:以同桌兩人為單位,動手寫出創設的對話內容。(要求抓住語言、動作、神態來體現)
第二步:分大組進行對話表演。(組內交流創作成果,互相學習)
(2)、故事創作匯報表演。
(3)、評價與鼓勵。
[在把握內容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動手寫作能力、創新能力、表演能力和團結協作的品質,以發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請學生總結文章主題
明確:“犟”就是指小烏龜認準目標堅持不懈,有勇氣戰勝困難,并能接受正確勸告的精神。
[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語言表述能力,理解文中“犟”的真正含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四、拓展:
你由文中的道理聯想到了哪些有相同道理的名言、警句、成語、俗語,自己創作的也行。
(1)、學生自由舉手交流。
(2)、將這些句子整理到記錄本上,以共勉。
[發散思維,加強積累與運用,獲得對社會、對人生的啟示。]
五、總結
1、要用“犟”的精神來學習、生活。
2、總結童話這種文學體裁的相關知識。
[注重學以致用,將精神延伸,并通過總結生成童話的文學常識,水到渠成。]
七、作業
文章最后說:“小烏龜看到了從未有過的、最美麗、最盛大的慶典。”請發揮想象,從場面、氣氛、與動物的對話方面,描寫小烏龜所見到的具體情景和它當時的心情。
[進一步落實想象對話描寫,培養寫作能力、想象能力、創新能力。]
附板書:
堅持不懈的精神
犟 戰勝困難的勇氣
接受正確的勸告(蝸牛)
龜----------------婚禮
(圖片)蜘蛛 壁虎 烏鴉(勸阻)
設計依據:《新課標》規定:教學中,應做到讓學生“認識世界”、“發展思維”“有創新意識”。本文是一篇童話,內容簡單易懂,我就把重點放在把握文章主題上,即讓學生全面準確地理解犟龜的“犟”。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指導思想,尊重學生個性,圍繞“犟”讓學生找句子,讀對話,比較學習,編故事等,將聽、說、讀、寫滲透在其中,使學生一步步理解“犟”的含義。教學中,無論是在學生的合作交流,還是師生的互動,老師都只是引導者,做到了真正把學習自主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訓練,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犟龜(語文版七年級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大班語言犟龜教案
3.《犟龜》閱讀答案
5.犟龜讀后感三篇
6.
7.小烏龜的教案
10.龜兔賽跑教案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