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要求體現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了解過年習俗中所蘊涵的鄉土風情,引發對中國民俗文化的關注和探討
二.過程與方法
研讀課文,擬寫對聯探討年文化,交流短信祝福。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年文化,培養繼承傳統文化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年文化,表達新年祝福
難點及關鍵點 擬寫對聯
教學方法 導學 練習
學法 探究法,討論
教具或課件 多媒體
教 學 過 程 設 計 個 案 補 充
第二課時
一.導入
運河相親過年的習俗我們以了解,這些習俗中包含什么期盼呢?這節課我們探討。
二. 回顧
復習過年習俗
三. 體會年文化:
1.教師示范,分析習俗1.2,.出示對聯
2.學生小組討論,為其他習俗擬對聯
3...對聯交流
4..總結過年的期盼
、四,今昔對比 (拓展探究)
(一)、現在的年是怎么過的?與過去相比哪些過年習俗已消失或被發揚光大了?
1. 現在過年又出現了哪些新的方式?(同桌討論、學生交流:挑絨花、除夕夜等等變化比較大;新的過年方式如:網絡拜年、電話拜年、短信拜年,外出旅游……)
2. .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明 確:1.不管今昔變化如何,人們的心愿和美好的祝福不變;
2.時代在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
3.某些傳統文化在消亡,需要保護,有些新的文明方式在產生,要發揚。
五。提前過大年(背景音樂:張也《萬事如意》)
學生交流“短信祝福語”
作業布置 收集更多的對聯和祝福語
板書設計 享
慶
年 盼
祝
課
后
反
思
備課組長簽字 教導處檢查結果
[本命年的回想(蘇教版七年級必修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本命年的回想教案
5.祝本命年的祝福語
6.去年的樹教案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