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充分參與的課堂教學情境

發布時間:2016-4-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曾莉華

蘇霍姆林斯基有過這樣一段精辟的論斷:“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教學中創設某種情境,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之中,將會引起兒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興趣。

那么,在教黨應該如何創設學生充分參與的課堂教學情境呢?

一、建立和諧氛圍,是創設充分參與的課堂教學情境的前提

現代教學論認為:課堂教學除知識對流的主線外,還有一條情感對流的主線。師生這種情感的交流,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是愉悅、和諧課堂環境形成的基矗教師應該具備良好的教育素質,與學生“打成一片”,有靈活的教學方法,比如故意出個小錯誤讓學生抓住等,不輕易指責批評學生,常常給學生以鼓勵和支持,尤其是關愛那些中差生。這樣就讓學生心情舒暢、無拘無束地參與了教學活動,興趣盎然,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

二、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是創設充分參與的課堂教學情境的重點

教學的成敗,歸根到底要看學生自身的努力。教師善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處于求知若渴的狀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索新知,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正是教師為課堂教學創設的最佳環境。

1.制造懸念,創設情境。

制造懸念創設情境,是指在教學時教師根據教學內容,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激發濃厚的學習興趣所采取的一種教學手段。

它能使學生懷著積極的態度,滿腔熱情地投入認識過程。教學終了,學生獲得了知識,懸念得以解答,學得愉快、記得牢固。

例如,教學《年、月、日》時,課前談話提出問題:“同學們都過過生日嗎?

每年一次的生日總讓我們更加體會到父母、親人的關懷,可是小明今年八歲了,卻只過兩個生日,是爸爸媽媽忘記了嗎?你想知道這其中的奧秘嗎?”學生很好奇。這種懸念的制造,令學生興趣大增,都急切地想了解原因,使學生帶著熾熱的追求進入了學習過程。

2.巧設疑問,創設情境。

古人云,“學則需疑”。“懷疑”是學生發現問題、積極思考的有效動力。

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的聯系點上下功夫,克服學生對新課“望而生畏”的心理,引導學生運用有關舊知去進行新知的探求,這樣的教學情境能讓學生嘗到自己“摘蘋果”的甜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高了,興趣濃了,思維也就活躍了。

教師要充分向學生展現學習過程,計學生在設疑、激疑、質疑、釋疑中學習新知。

例如,在教學《除數是小數的除法》中,先復習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的大小發生變化的規律后,再計算一道除數是整數的除法題,接著問學生:“商不變的性質是怎樣概括的?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是怎樣計算的?”然后引入新課,給除數添上小數點變成小數,“現在題目發生了什么變化?能不能將除數變成整數來解決?想想用以前學過的哪些知識就能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過自己的探索,不知不覺在問題情境中獲得了新的知識。

3.操作實踐,創設情境。

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和動手操作能力,是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充分使用學具,在拼拼、折折、剪剪、畫畫、量量的操作中獲取知識,這種情境的創設,為學生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機會。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時,學生正是通過操作實驗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結論。通過三次實驗,讓學生動手折紙操作,分別在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中驗證,發現三個內角都能組成一個平角,使學生確信無疑地得出結論。又如,在《實際測最》這一節中,有多處需要理論聯系實際的練習。在地面上測量距離就需要學生去參與、去體會,步測和目測法只有在實踐中去運用,才能學得巧、學得好。

4.熱烈爭論,創設情境。

兒童好勝心強,教師應利用這一特點,激勵學生勇于探索,勇于競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在爭論中明理長智,在“比”的心理作用下思維活躍,思維水平得到提高,領略到深層次思維的樂趣。

在教學中,善于創造爭論的情境,往往能使學生深受感染,積極開動腦筋,齊心協力把問題解決。例如,在學完了用字母表示數、解簡方程之后,書上安排了這樣一道練習題:已知A和B都是自然數,并且A+B=100,A和B相乘的積最大可以是多少?最小可以是多少?一開始,學生都爭先恐后地舉手,表示自己找到了答案,結果都被別的同學一一否定了。學生爭論多次后,我卻悄悄地在黑板上寫出另一等式:A+B= 10,問他們同樣的問題,他們都能很快地找出正確答案。

我便因勢利導地啟發:“想一想,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運用這條規律,你現在能解這題了嗎?”一般地,兩個數的和是一個定數,那么兩個數相等時它們的積最大;這兩個數相差越大,它們的積越校學生由意見的不一致到意見的統一,熱烈的爭論氣氛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三、掌握好參與的時機,是創設充分參與的課堂教學情境的關鍵

時機掌握得好,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一堂課中,不僅在課的開始要通過情境設計,提示矛盾,導入新課,還應在課的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情境設計,使問題不斷深化,讓學生經常處在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各種矛盾之中。要創造好參與時機,多方設計,步步引導,讓學生始終處于熱烈的尋求知識奧秘的情境之中,切不可匆匆而過,過早結論。

例如,我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時,就始終在課的全過程中,注意抓住參與時機,積極創設思維情境,圍繞“數方格--操作--演示--歸納--驗證”的過程,使學生在參與中獲得新知。一開始,通過數方格的方法,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長方形的面積相等。這個環節的參與,為研討公式做好了鋪墊。接著,通過操作演示,想辦法用割補法把平行四邊形變成已學過的長方形,學生興趣高漲,并積極思考:平行四邊形變成長方形后面積有沒有發生變化?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相當于原來平行四邊形的什么?這樣學生在充分參與的情境中,發現并歸納出結論: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x高,最后在驗證中進一步理解了公式,在練習中運用了公式。

四、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得、有所獲,是創設充分參與的課堂教學情境的目標

現代教育心理學認為,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有種種誘因或手段,成就動機則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種。實踐證明,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體驗成功的愉悅,就能大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滿腔熱情地投入學習中。例如,在練習中注意因材施教,要求不能過高,難易適宜,并有一定的坡度,力求創設最佳問題情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解題過程中發揮學習積極性,施展各自的才能和智慧,從而使每個學生都有所獲、有所得,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創設充分參與的課堂教學情境]相關文章:

1.初中淺談語文教學情境的創設的幾個方法論文

2.參與的同義詞

3.參與的同義詞是什么

4.語文情境教學的論文

5.我做哥哥了游戲創設教案

6.學前教育環境創設論文

7.小學英語情境教學論文

8.情境隨筆作文教學設計

9.教師課堂教學如何評語

10.小學課堂教學教案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日韩国产变态另类欧美 | 亚洲欧洲日本韩国精品 | 网友自拍区在线视频精品 | 亚洲国产日韩人妖另类 | 在线国产精品看片 | 亚洲中文字幕三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