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小說欣賞》教學中的話題導讀法(人教版高一選修備課資料)

發布時間:2016-6-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初涉《外國小說欣賞》,猶如隔岸尋花,令人神往;待得徜徉而過,頓覺濃香馥郁。細摩《外國小說欣賞》,不禁感嘆,改革的力度可真大呀!單從總體的體例和單元的體例來看,和以往的教學設置可謂大相徑庭。本教科書設定為八個單元,每個單元又分為四個板塊。如此“新”的課如何教?是以傳統的欣賞文本為主,還是學習小說的基本元素(單元話題)為主?還是…… 

  依據編者“本課程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閱讀外國小說,傳授給學生關于小說的一些基本知識,初步感知小說這一文體的基本特征,在閱讀、領悟的基礎上提升審美水平和知識水平。通過這門課,使學生初步了解外國小說史的大致輪廓以及關于外國小說的一些創作方法和知名流派”的意圖。我以為教材本身所安排的八個單元“話題”既是重要的小說知識點,又是重要的教學方法點,更是每個單元的導讀點!正確的做法就是,圍繞單元話題,結合文本閱讀、思考和實踐來組織學習,我把它稱作“話題”導讀法。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際來簡述之。 

   

  一.由話題來統攝文本--“咬定青山不放手” 

   

  《外國小說欣賞》安排的八個話題,用其特有的內涵、魅力,開闊了我們的視野;也讓學生對西方小說的文體特征以及欣賞小說的新路數有了系統的認識;同時也符合教科書的編撰特點。以此為綱,不僅能幫助學生快速地進入文本,而且還能教給學生一些解讀小說之法,使之對小說的分析推向縱深,一舉多得。 

  《外國小說欣賞》的第一單元安排的話題是“敘述”,海明威的《橋邊的老人》可教的基本內容有:①掌握小說的敘述角度和敘述人稱。②考察小說敘述角度和敘述人稱與內容、題旨呈現的關系。③了解小說的敘述腔調和速度控制。④體會《橋邊的老人》中對話設計言簡義豐的特點和推動敘述的作用。⑤領會課文的主旨。在這些綱要的指導下,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思路:①投影《我的叔叔于勒》、《項鏈》的片斷,請學生說說小說的敘述角度。②在討論中由學生交流敘述角度的有關知識,總結兩種角度(全知視角和有限視角),讓他們明白敘述的角度對小說的感染力。③復述概括《橋邊的老人》的情節,明確敘述角度及由此而帶來的對小說的新認識。④結合本文的敘述腔調“顯示”來具體體會課文中對話設計的張力。⑤從簡單平靜的“顯示”(冰山原則)中來探究小說的主題。⑥在小說的其他對話中尋找個性化的發現,讀出多元化的感悟。 

  《橋邊的老人》是一篇獨立自足的小說,它有無數個欣賞的點和面,但編者恰恰將它編在“敘述”這一單元里,這是為什么?王榮生認為:“將本來含有無限可能性的詩文,限制在一個特定的側面、特定的點來作為例子,這就是例文的性質。”可見其合理處就是把它做為教“敘述”的一個典型之例,“攻其一點,不及其余”。而反映戰爭的罪惡這類題材的作品學生定然讀過一些,可本文作者的高超之處在于通過一個旁觀者的視角,敘述了一位躲避戰亂的老人和他相依為命的小動物的遭遇,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戰爭讓老人走開,動物留下?還是讓老人也留下?”特別是這位老人在生命臨近終點之際,戰爭讓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又讓他陷于戰火之中,這情景和形象深刻地震撼著讀者的心靈。無庸置疑,這種“現在進行時”敘述給讀者一種“親歷”之感,仿佛這是一篇來自戰場的報道,一個真實的特寫。更何況這個文本在這一單元敘述話題中除了閱讀欣賞價值,還有話題的質地--敘述腔調之一“顯示”的魅力的一面,讓讀者在閱讀時獨自面對一段生活,面對一個人、一件事。這種冰山式的冷靜的敘述,更具有客觀性,更增強了讀者譴責與反思的力度。這就是“敘述”的效果,也是將這作為導讀之“綱”的魅力。 

  “小說是一個藝術空框,不同的讀者可以往里填充不同的東西,也是一座蘊涵著無窮可能性的寶山,不同的游者可以領略不同的風景。”可見,以“話題”為導讀之綱,便不必擔心踏上重視技術知識而忽視學生內心感受的文學教學歧途,更能理性促成學生的文學認知。 

   

  二.在課堂中滲透思考--“潤物尚需細無聲” 

   

  “本教材的另一個亮點是在每一單元的后面設置了一些思路新穎、別具一格的思考題。這些題目是有關這篇小說的題旨、關鍵、奧秘與若干精到之處的,甚至還有一些是由這篇小說所延伸出來的美學、哲學、風俗等方面的思考。……”這一特性決定了這些思考題同傳統教材的“思考與練習”不同,我們不能以鞏固、補充的手段來待之,我們要將思考題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有機地分解于教學環節之中,做到“潤物細無聲”。 

  第六單元的話題是“結構”,安排了兩道思考題,其中一道是:“《牲畜林》表現了人們戰勝法西斯的樂觀精神,其中使用了幾次‘延遲’?這人的‘延遲’對表現主題有什么作用?”這就要求我們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滲入感性認識: 

  ①《牲畜林》的最大亮點是采用了獨特的構成方式即在情節上設置危機。請你仔細閱讀課文找出幾次危機障礙?②這樣反復設置障礙你覺得有必要嗎?會不會累贅?③這種重復遞進的“延遲”結構有什么好處?這樣便將思考題無形地融于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生動的文本中匡正結構認識、觸發心靈感受。 

  將思考題悄然地融于課堂教學之中,學生閱讀主題自然不會分散,課堂自然緊湊而不懶散。更為重要的是,課后的思考題很多是我們理解文本的最佳切入點,也是我們將文本與實際相聯系的契機,緊扣這些思考題會讓我們獲得超越文本的驚喜。 

   

  三.以靈活來訓練實踐--“絕知此事要躬行” 

   

  《外國小說欣賞》的實踐題有寫作練習的色彩,注重讀者閱讀體驗,且設計得新穎巧妙。這顯然不是學生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的問題。怎樣才能讓學生做到有效的實踐呢?我以為要保證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根據實情隨機應變,這樣方可讓學生能夠思接千載,神游萬里。 

  其一是靈活地將它設計成思考題,自然地滲透到閱讀過程中。 

  第三單元的課后第三題:“假如你就是跟隨丹柯走出黑暗的人之一,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雷雨,想象你可能見到的景象和困難,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我們就可以組織如下探討:先用投影(幻燈)“作品主題是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的!”來浸潤學生。同時我運用巴金的話作引子,“我仰慕高爾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燒的心,給人們帶路,我把這幅圖畫作為寫作的最高境界。”讓學生假設想象兩個問題,談個人的感悟:①假如你是族人,在林子里遇到了大雷雨,想象你可能見到的景象和遇到的困難。②假如你是族人,你如何對待丹柯那樣的人?將實踐題化于課堂內,并將此設計成探究題型,可以說是激起一灘“活水”,自然打開了學生的思維之源頭。 

  其二是有目的的將它作為課后作業,讓學生課后獨立或合作完成。 

  如第五單元的課后第三題:“以‘太陽高懸,卻下起了大雨。阿三正在打獵,一只兔子從他面前跑過……’為開頭,寫一個800字的情節緊張動人的故事。”很顯然如果將這實踐置于課內的話,學生的時間與精力肯定不夠。為此我將其設置于課外來完成,這樣可充分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新力。 

  其三是根據學生的情況,巧妙地將課后的某些實踐題進行轉換。 

  課后的有些實踐題不合學生的口味,學生也不愛寫。比如,在“場景”這一單元,思考與實踐中的第三和第四題。這些題目難度大,花費時間多,學生也不喜歡,為此我們老師可以巧妙地做些處理,可將第三題換成對吵鬧環境和幽靜環境的生動描寫,也可以換成其它敘寫加描寫性的文章……根據學生的喜好,靈活地轉換有些實踐題,會再次燃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當然以話題為導讀閱讀時,我們一定要避免純理論的知識性教學,要悄然地將理論融入文章內容的教學中,讓學生既掌握了理論,又不覺得枯燥;同時要根據選修課的性質倡導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為主,讓他們在動腦、動手、動筆中,完成對小說的感受與領悟。 

  將“話題”導讀法作為引導學生走近“外國小說”的方法,只是一種嘗試,一種探索。它猶如一脈清香,引領著我們在外國小說的花園中“隔岸尋花”,流連賞玩。  

王東

[《外國小說欣賞》教學中的話題導讀法(人教版高一選修備課資料)]相關文章:

1.高一英語備課組總結

2.高一歷史備課組總結

3.高一生物備課組總結

4.

5.外國小說《簡愛》讀后感

6.

7.微觀小說短篇欣賞

8.

9.高一散文欣賞1000字

10.高一語文備課組下學期教學計劃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国产一二三区 | 亚洲日本一本在线 | 中文欧美性爱在线 | 久久综合精品网站动漫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