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4日,高一年級3、4班乘坐火車去河北淶水進行社會實踐。
10點左右我們拎著大包小包下了火車,看見了一塊石牌上寫著“板城站”,左右觀望,才發現這只是個靠山的小站,連售票站都沒有。想要進到村子里面,首先要沿著鐵路走幾分鐘,再沿著公路前進,十分鐘后,在一片寬闊的田地后面有一座小學,詢問后得知,這便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了。
進入小學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黃土操場,其次是宿舍樓和教室。出于偶然,我與其他幾個女生進入了孩子們的宿舍樓。一進去味道很糟糕,不經意向宿舍中一瞥,竟然發現兩組床并在一起,但上面竟有三床被子整齊的排列著,在這旁邊的一個床上有兩床被子。也就是說,孩子們三個人睡兩張床,兩個人睡一張床。頓時我感到一陣心酸,但當我進到教室內看到孩子的一張張笑臉時,我由衷的感覺無比的欣慰。
我想,無論貧窮還是富裕,每個人都有活下去的理由,并且一定是快樂的活下去。
教師中的學習氣氛很濃厚,無論是上課還是自習,每個孩子都很認真,這讓我真正感覺到了他們認為這學習的機會有多難得。
我們將帶來的禮物送給小弟弟妹妹們,就算是拿到了一根新鉛筆,也能看見他們露出既欣喜又羞澀的微笑。
這些大山里的孩子們很淳樸很天真,他們的眼神清澈如同這里的天空一般,純凈不帶一絲污垢。
第二天,每個班的同學都以小組為單位活動,每一小組都去一個老鄉家體驗鄉村生活。
我們去的這家只有一對老夫婦,老奶奶腿腳不是很好,是靠給北京加工塑料花為自己增加一份收入。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塑料花的全部加工流程。跟老奶奶聊天才得知做一整袋子的花也才只有3毛錢的加工費,于是我們一整天幾乎都在做塑料花,5個人也就做了3、4袋,也就是說我們忙了一天,只掙了不到1塊錢。如此算下來,我不禁大吃一驚,假如單靠個人力量完成的話,10天只掙兩塊錢,一個月只能掙不到10塊錢。想想看,平常在外面吃一頓飯就要15到20塊錢,那么我辛辛苦苦做一個月的假花還不夠吃一頓飯的花銷。平時向父母要錢容易、自己花錢容易,卻不料掙錢卻如此困難。
老爺爺主要以養殖動物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家里還有一塊地,一年大概能有2-3萬元的收入,一家人不富裕卻也過得有滋有味。
午飯老奶奶以“全蔥宴”招待了我們:小蔥拌豆腐、小蔥沾醬、小蔥炒鴨蛋、小蔥拌野菜,還有一盤燉肥肉。看似簡單的飯菜,可我卻從中吃出了農民的熱情與好客。
在淶水的最后一天,我們去了野三坡之一的百里峽,這里號稱天下第一峽,自然的味道使我全然忘記了城市中的喧囂與匆忙。
夜里,我遙望星空,發現了小學就從書本上知道的北斗七星,今日里才第一次如此清楚地看到。我深深的吸了一口這山村之夜的清涼的氣息,聽著蟲鳴,沐著月光,賞著星辰。在這里的最后一個晚上,腦海中閃現著這短短三天的所見所聞。
來到這里才讓我真正看清了社會的另一個切面,知道了這世上除了富有還有一種叫貧窮的現狀。這里的人們被大多城市人所遺忘,他們在這四面環山的山洼里,水資源緊迫,每年只在重要的日子才能吃點肉,就算是這樣,老人們淳樸的笑臉、孩子們天真的笑臉、老師們和藹的笑臉、村民們熱情的笑臉都無聲的裝點并振奮著大山的每一個角落,也深深地感染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
當我們踏上返回的征程時,我的朋友說等他長大了想到這里來支教,除了授業解惑外,她更想以自己的方式引導這里的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走出大山、改變大山!
[中學生社會實踐全程記錄]相關文章:
10.中學生社會實踐報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