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必修一)

發布時間:2016-8-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 學 目 標

包含知識、技能、價值觀、情感、態度、過程、方法等方面;教師根據學科及教材內容特點制定。 通過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分析要真正成為一個自立的人,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不能再對他人有依賴思想,必須學會依靠我們自己。                2)明確自立與自主的關系,學會獨立的生活學習,自主地處理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問題。

3)在社會生活中多實踐、多鍛煉。

教 學 重 點 1、明確自立和自主的關系  2、多實踐多鍛煉

教 學 難 點 明確自立和自主的關系

教 學 模 式 分析、探究、合作、分享的教學模式

教 學 時 數 1課時

教   學   過   程

教師引導與分析

學生學習與活動 設計意圖 感悟

第二框題  

  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

導入:在前邊一個框題我們學習和討論了自立的含義、表現以及意義。

那么,怎樣做才能成為真正自立的人呢?這就是我們第二框題“告別依賴  走向自立”將要學習和探究的問題。

本框教學過程:

一、不能再有依賴

1、討論活動:

上一節課,我給大家介紹了很多關于外國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的,你聽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呢?我們中國的父母又是怎樣培養我們的自立精神的呢?哪位同學來說一說?……

2、行為分析:

組織    學生閱讀教材第39頁“小雅的故事”并分析依賴心理的危害

你怎么評價小雅?請你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依賴別人有什么危害?

3、自立是不是要拒絕他人的幫助?依靠是不是依賴?為什么?

   4、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39頁“如何看待小學教師比中學教師對我們的管束多?”

5、依賴心理的主要表現方式有哪些?

6、如果你是招聘者,你會聘用這個26歲的年輕人嗎?為什么?(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40頁“老太太的應聘”)

二、自立和自主的關系

《少年兒童研究》雜志社曾經對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教育做過調查,發現杰出青年在童年時期具有六大特征,六大特征中,自主自立的精神被列為首位

1、討論:①假如你是一個住宿生,半夜時宿舍突然著火,而你又住在四樓,你怎么做?②如果星期一你放學回家后,居委會的劉大媽告訴你,你的爸爸因車禍受傷被送往醫院了,而你的媽媽又值夜班,你怎么做?③如果你放學回家后發現家中被盜,你怎么做?…… 

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41-42頁插圖內容

2、什么是自主?自立和自主的關系是怎樣的?

3、你認為自立自理的關鍵是什么?

三、多實踐 多鍛煉

1、我們應該怎樣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呢?

3、課本第43頁例子:電視臺拍攝的《體驗》活動:

這次活動給我們的什么啟示?

教學小結:

這節課我們一起探究了怎樣才能成為真正自立的人,通過討論,我們知道了不能再有依賴心理,因為依賴心理不僅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還會使人缺乏責任感,造成人格缺陷,同時,我們要明確自立和自主的關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現。

布置作業:

學生閱讀教材第41頁插圖故事“她改掉了睡懶覺的習慣”并分析:

這個女學生以前改不了睡懶覺的壞習慣,有哪些原因?為什么她后來改正了?

1)不能再對他人有依賴思想,必須學會依靠我們自己。

2)明確自立與自主的關系,學會獨立的生活學習,自主地處理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問題。

3)在社會生活中多實踐、多鍛煉。

有問題靠自己解決有利于樹立和增強我們的自立意識,有利于提高我們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因而我們對自己的成長有利。但是,因為我們的知識和經驗不夠豐富,有問題靠自己解決,我們可能會多走一些彎路甚至可能會遭遇失敗與挫折。

依賴別人具有嚴重的危害:1)使人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2)使人缺乏責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3)只想過不勞而獲的生活,貪圖享受,不能適應社會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和他人,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說明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立意識,我們不再依賴,我們渴望自立于獨立。

自立應該是既有自己的主見,也要善于聽取別人意見和接受別人幫助。善于接受別人幫助不是依賴。

因為我們在小學時,還缺乏必要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

進入中學以后,我們的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比小學時要強的多了,因此,中學老師對我們的管束比小學老師要少得多

1)思想上缺乏獨立意識,作判斷  作決定總要依賴他人。

2)行動上依賴別人的指導和督促甚至讓別人代替自己來行動。

如果我是招聘者,我是不會聘用這個26歲的年輕人。因為他的自立意識、自我管理和自理能力都比較差,依賴心理比較嚴重。這樣的人是很難獲得事業的成功的。

通過剛才的討論,你知道自主和自立之間是什么關系嗎?你是怎么做的? 

一方面是讓學生明確自立與成功的關系,更主要的是通過兩個“假設”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也就是懂得自主、善于自主。

 

遇到事情沒有自己的主見,獨立也是徒有虛名。很難設想,一個沒有主見、人云亦云的人、卻怎么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怎么能夠在生活中自立?

自立自理的關鍵是獨立地生活,明確自己的責任,并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

①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當前的生活、學習中的問題,從小事做起。

②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還大膽地投身社會生活實踐,多實踐、多鍛煉。

啟示是:培養自己的自立能力,必須大膽地投身社會實踐,多實踐、多鍛煉 導入新課

溫故而知新

此環節教師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暢所欲言,教師對辯論做適度點評,肯定學生的積極參與,讓學生在辯論中內化知識,并自然得出結論:不能再有依賴心理,然后,在后面的討論中引導學生分析依賴心理的危害;同時,注意幫助學生分清依賴和必要幫助的區別

依賴別人具有嚴重的危害,這是不是說自立就是要拒絕他人的幫助呢?依靠就是依賴呢?

幫助學生用辯證的方法去認識問題。“對于這種管束,同學們有不同的看法”的活動,就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立與幫助和依賴、管束與自由的關系,從而自覺地學會自我管理。

用事例作說明

  本環節意在引導學生從幾個假設中認識到自立和自主的關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現。

教師還要講清初中生在個人學習與生活、集體生活和社會關系問題的處理上,能對自己哪些行為負責,這樣就能引導學生負起與自己年齡相符的責任

   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現。自立就是明確并承擔自己的責任。自主才能明確并承擔責任。

這次活動是為了引導學生認識到培養自立要從小事做起。建議教師在班里做一個調查。

這次活動是為讓學生認識到培養自立能力的最好途徑,不是在課堂上學習自立的理論知識,而是大膽地投身社會實踐,多實踐、多鍛煉。 自覺學習自立的本領,這樣才能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我們整體的依賴心理相當嚴重,自立情況不容樂觀,我們不能再有依賴心理,否則很難真正自立起來。

這件事情說明,小雅是一個依賴思想比較嚴重、自立意識和自理能力都比較差的人。

自立絕不是拒絕幫助,依靠也不是依賴。

走向自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主自立對于我們的來來發展有多么重要。

我們要通過努力,使自己不依賴他人,成為學習和生活的主人。

要真正能成為自立的人,我們還要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多鍛煉自己

在學習自立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失敗,但這是培養自立所必不可少的。

總結是對本課的歸納和升華,通過回顧本課內容,展現本課的邏輯主線,引導學生對本課有一個整體的認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通過作業進一步加深理解,加強踐行

課后閱讀:

1、美國前總統卡特的獨生女兒艾米,年僅14歲時,在暑假中決定去打工,當服務員,主要任務是跑腿、送公文、干雜活,周薪17.5美元。

2、美國前總統里根的兒子失業后,沒有向總統父親伸手,由是一邊找工作,一邊靠領救濟金度日,表現了一種自強自立的精神。

3、芬蘭總理的女兒在瑞典上學,由于瑞典物價比芬蘭高,父親給她的費用只夠她日常所需的2/3,她便在業余時間到飯館洗餐具,以補不足。

4、南斯拉夫已故總統鐵托的兒子,19歲離家奮斗,從不利用他父親的影響謀取好處。他從普通工人做起,靠自己的奮斗,后來當上了石油公司的總經理。

5、 有一位父親領著四歲半的的兒子去游玩,遇到一個土坑,兒子非要下去玩,當兒子玩得高興時,爸爸躲到不遠處的地方,不讓兒子看見。兒子玩夠了,要上來,開始喊爸爸。爸爸卻一聲不吭,裝作沒聽見。兒子開始直呼其名,他還是不理。于是,兒子連哭帶罵:“壞爸爸,大壞蛋!嗚嗚……”可叫喊罵哭還不見爸爸露面,兒子只好自己開始想辦法,他發現土坑里有一個小階梯,便手腳并用地爬出了土坑。當他發現爸爸就在不遠處蹲著,便驚喜地撲上去,高興地舉著小拳頭自豪地說:“我是自己爬上來的!沒有爸爸,我自己也能爬上來!”這位爸爸多聰明啊,他用自己的有意回避,使兒子在體驗中培養了自立和自強意識!

 

陳樺

[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必修一)]相關文章:

1.七年級政治下冊《走向自立人生》教案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4.人教版必修三《勸學》教案

5.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6.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7.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8.高中必修一化學《原子結構》教案

9.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10.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中文 |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 午夜A级理论片在线播放一级 | 自拍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