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
【宋】蘇軾
城中擔上賣蓮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剝蓮子,露為風味月為香。
一、作者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他在文學藝術方面堪稱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在藝術表現方面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論畫主張神似。詩文有《東坡七集》等,詞有《東坡樂府》。
二、翻譯
城中有人挑著擔子在賣蓮房,于是我們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賞。蓮農隨即攀折擔中的荷花,剝出蓬內蓮子,那蓮子有露水的風味,月色的清香。
三、賞析
1、賞析“城中擔上賣蓮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參考答案:這兩句敘事,交代了“賣蓮房”一事強烈地吸引了詩人,詩人連泛舟游西湖的打算都放棄了。在這平實的敘事中,透露出詩人對蓮子的喜愛之情。
2賞析“旋折荷花剝蓮子”
參考答案:既寫出了賣蓮子者動作的迅速敏捷,也寫出了詩人求購蓮子的心情急切。
3賞析“露為風味月為香”
參考答案:這一句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用“露”和“月”來形容蓮子的風味和香氣,似乎不合情理,但這種形容卻給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和無窮的回味。
4這首詩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這首詩主要描寫了我們未去西湖泛舟的原因是被城中人那有露水風味,月色清香的蓮子吸引了,表達了詩人對蓮子的喜愛之情,反映了詩人不以官場失意為意的恬淡閑適的心情。
李菊芬
[《蓮》教學設計 (蘇教版七年級)]相關文章:
10.《蓮花》的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