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教學案例(蘇教版九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5-2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年級:九年級         課型:精讀課      課時:2課時   執筆:韓云生

審核:語文備課組     時間:2012-3-3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教學目的:

1、 誦讀課文,做到字音正確,停頓恰當,并注意語氣。

2、 了解全文內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3、 了解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的意思和用法

教學重點: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學習通過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自主學習

1、預習導學

作家作品簡介 :《愚公移山》選自《列子湯問》,《列子》這部書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較完整的故事情節,又帶有神話色彩,歷來膾炙人口。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鄭國人,戰國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讀準下列字音:

仞    懲     塞(懲山北之塞)    迂     汝    曾(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遂     荷 

   叩    箕畚    齔    匱     亡(亡以應)    厝       朔

3、讀好下邊句子中的停頓:

①.懲山北之塞

②.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③.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④.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⑤.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3、給加點字注音

仞(      )箕畚(        )孀(      )齔(      )匱(      )窮匱(     )荷擔(     )智叟(     )一厝雍南(     )(     )朔東(     )

4、《愚公移山》選自 _________,這是一篇_________  。列子,名 _________,又稱御寇,_________  國人,_________ 前期  _________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學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凈無為。今本《列子》是東晉人搜集有關的古代資料編寫而成的,里面保存了不先秦時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河曲智叟亡以應                                 ④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⑤、無隴斷焉                 

  

二、合作探究 

1、 小組合作試譯課文1、2自然段

 

2、重點字詞解釋

①、高萬仞(      )   ②懲山北之塞(       )   ③ 聚室而謀曰(      )  ④吾與汝畢力平險(     ) ⑤、雜然相許(      )(       )   ⑥、達于漢陰(       )  ⑦、且焉置土石(      )⑧、投諸渤海之尾(      ) 

3、小組合作試譯課文3、4自然段 

4、重點字詞解釋

①、鄰人京城氏之孀妻(      ) ②、寒暑易節(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      )④、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⑤、而山不加增(     )⑥、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5、重點句子翻譯

 (1)甚矣,汝之不惠。

                                                                          

(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3)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河曲智叟無以應。

(5)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年級:九年級         課型:精讀課      課時:2課時   執筆:韓云生

審核:語文備課組     時間:2012-3-3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教學目的:

4、 誦讀課文,做到字音正確,停頓恰當,并注意語氣。

5、 了解全文內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6、 了解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的意思和用法

教學重點: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學習通過對話描寫人物的方法。

第二課時

一、自主學習

1、古今異義

⑴、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⑵、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⑶、何苦而不平

2、一詞多義

且: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焉: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            )

而: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其:其如土石何(     )其妻獻疑曰(    )懼其不已  (       )

3、詞類活用現象

⑴、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⑵、吾與汝畢力平險   

⑶、聚室而謀

二、合作探究

1.能用一句話概括這篇課文的意思嗎? 

2.你認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為什么?

3.智叟的話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聰明”呢?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聰明。課文要告訴人們什么道理呢?

5.怎樣理解課文的神話結尾?

6.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著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呢?

直擊中考

閱讀 課文,完成11-14題。(12分)

1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字詞。(4分)

①懲山北之塞(      )       ②雜然相許(      )

③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④河曲智叟亡以應(     )

12.下列各組中加點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B、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俯身傾耳以請(《送東陽馬生序》)

C、其妻獻疑曰             既出,得其船……

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記》)   投諸渤海之尾    處處志之《桃花源記》

13.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語句子。(4分)

①寒暑易節,始一反焉。譯文:

                                    

②甚矣,汝之不惠。譯文:

                                     

14.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這樣唱道:“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后來人為你感嘆。”請談談你對愚公“開路”精神的理解。(2分)

教(學)后反思

答案

(二)11.①苦于;②贊同;③負荷,挑;④同“無”,沒有。(4分,意思對即可,每小題各1分)12.C:代詞,他的(且:①將要 ②況且;以:①憑②連詞,來;之:①助詞②代詞)(2分)13.(1)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2分)(2)你太不聰明了。(2分)14.挖山不止的頑強意志,排除非議的堅定信心。答全兩點得2分;如只答出一點,但能說透徹,也可得2分;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得1分,言之有理且有新意,得2分。

1.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返)汝之不惠    (惠--慧)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無)一厝朔東    (厝--措)無隴斷焉    (隴--壟)

二、1、(本文寫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討論這個問題,要緊扣課文內容。要點是①愚公是為了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而決心移山的--“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②下定了決心移山,就毫不動搖--“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事的結尾,終于感動了天帝,將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說明愚公不“愚”)

3、(回答要點:表面看起來,智叟好像是聰明。因為愚公畢竟“年且九十”了,兩座山又這樣大,很難移走。但是,他卻沒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孫孫不斷挖下去,“山不加增”,終于會成功的哲理。他譏諷、阻攔愚公移山,更說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面對困難,要敢于斗爭,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會取得成功。能夠這樣做的人,才是聰明的)

5、(這是對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偉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頌。也表達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話,向自然斗爭并取得勝利的愿望。這個神話結尾,增強了故事的藝術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為高大、感人)

6、(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奮斗)

 

韓云生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一级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日韩综合 | 在线永久观看国产精品电影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一区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